彈幕版四大名著,致青春還是毀童年

2021-01-13 單向街書店

六月中的時候,B 站上架了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也就是 1998 年版的《水滸傳》、1994 年版的《三國演義》、1987 年版的《紅樓夢》和 1986 年版的《西遊記》,還有一部《西遊記續集》2000 年版。

這幾乎是我們童年記憶裡電視劇的頂配陣容了。

上線半個月,它們的累計播放量就達到了4000多萬。

有年代感的主題曲響起,屏幕上飄過十幾行密密麻麻的彈幕,你甚至看不清畫面裡出現的劇集名字。

大家刷著「爺青回」「小破站排面」,進行一場懷舊的狂歡。

其實,四大名著電視劇早就是B站的人氣王了,諸葛亮那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聽得王朗跌落下馬,也成為了鬼畜視頻中不能不提的一段,林妹妹則活躍在各大拉郎剪刀手的視頻裡,一首《女兒情》不知道出了多少翻唱版本,《水滸傳》成了中外文化的「橋梁」,無論是《歐美版水滸人物》還是《歐美大片遇上水滸嗩吶》,點擊量都很高。

這四部人氣王電視劇此次上架 B 站,彈幕,才是最有意思的話題點。

截止到7月1號,四部劇集共收穫了200多萬條彈幕,其中最高的是《三國演義》,有80多萬。

除了要在片頭刷排面,彈幕裡最多的還是名場面打卡和刷梗的。

《三國演義》第 69 集的開頭甚至有一個可以直接跳轉到名場面打卡的彈幕按鈕,就是為了方便大家發上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水滸傳》第 18 集,彈幕裡是齊刷刷的「大郎喝藥」。

當「彈幕文化」遇上高質量的經典劇集,新的觀看體驗就產生了。

《光明日報》的一篇文章曾經將彈幕文化總結為「一方面群情踴躍,圖文並茂,另一方面似曾相識,彼此重複。」

在四大名著電視劇上架後,這種特點愈發明顯。

《三國演義》第五集,袁紹聯結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的劇情裡,有人在彈幕吐槽穿幫的麵包車,有人科普了十八路諸侯各是哪家,也有人開著玩笑說「我現在就在洛陽,不會吧。」

彈幕裡有接梗、造梗的,就有掐架、引戰的。

在《紅樓夢》上架的時候,就有網友擔心過,彈幕中會不會有人把飯圈風氣帶進來,抱團掐架。事實上,這樣的彈幕確實有,而且不是少數。

有的觀眾像是在看選秀節目一樣,各自 pick 自己喜歡的姐姐妹妹不說,還要爭一爭番位。

考究的畫面配上彈幕新梗,總讓人感到一絲違和。

彈幕文化從日本的N站興起,在國內由A站起源,在B站壯大,甚至成了B站最大的特色之一。最開始,彈幕只是吐槽的一種方式,現在它已經被賦予了更多功能。

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裡的彈幕,來自不同時間、不同地方、不同觀眾,人們在彈幕裡完成即時性、碎片化的互動。

吐槽、玩梗、計數……彈幕成為了一種跨越時間空間的交流方式,甚至是一種創作方式。

▲ 《小時代》彈幕版,圖源網絡

2014年,電影《秦時明月之龍騰萬裡》甚至開了中國第一場彈幕場電影,大家坐在電影院裡邊看電影邊用簡訊發送彈幕,彈幕內容會被顯示在影院坐席兩側的牆上。《小時代》也舉辦過彈幕場,彈幕是直接顯示在銀幕上,成為了電影的一部分。

綜藝節目、鬼畜視頻這樣的娛樂化內容更是最需要彈幕的土壤。

曾經有真人秀節目導演公開表示過,團隊會觀測彈幕數據,把「高能」部分反饋給後期,作為之後節目製作的參考。B 站上還有一些相聲視頻,觀眾會在演員自我介紹的時候,在彈幕裡集體刷「噼裡啪啦」模擬鼓掌的聲音,營造一種現場氛圍。

就算在這樣適合彈幕文化的環境裡,高質量的「再創作」彈幕仍然是稀缺的。大部分彈幕還是刷老梗,像是論壇時代的「灌水」一樣,倒是也能起到一種陪伴作用。

即使是高質量彈幕,在四大名著這樣正經的高質量劇集裡,也會讓觀看者感到不適。

在《紅樓夢》的討論區,有一位觀眾寫到:

彈幕裡一旦有亂科普的,那整整幾分鐘的彈幕都在刷這個,東一句西一句,反正啥也沒科普到,看得人又很煩……要真的科普大可在評論區,寫上出處來和人討論,在彈幕裡吵來吵去有啥意思。

雖然人們現在已經練成了將彈幕與畫面自動分層觀看的特技,但當大量彈幕同時出現在畫面上,還是會無意間形成一種間離效果,簡單來說就是出戲了。人們會不可避免地從劇情中抽離出來,關注彈幕內容。

小時候看《三打白骨精》孫悟空被唐僧趕走的一段,不少人都被氣哭了。但現在看著彈幕裡的「心疼猴哥」,反而少了點情感共鳴。

在《紅樓夢》、《水滸傳》的最後一集,賈寶玉在茫茫雪地中遠走,空空的忠義堂裡吳用懸梁自盡,彈幕裡的「完結撒花」不知是在慶祝什麼。

說到底,四大名著電視劇上線後,想認真看劇的人,可能早就關了彈幕,而在彈幕裡活躍的,也許想看的只是一場集體的回憶。

相關焦點

  • 傳統與現代對話:當四大名著電視劇遭遇彈幕文化
    原標題:當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遭遇彈幕文化彈幕文化下的86版《西遊記》最近,彈幕視頻網站B站購買了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的版權,一時間引起大量網友的關注。耐人尋味的是,在B站彈幕文化的影響下,觀看四大名著電視劇成為一種互動遊戲。很多年輕網友一邊享受著重溫童年經典的快樂,一邊通過彈幕互動與「玩梗」實現精神消費,這共同構成了網際網路文化的奇詭景象。
  • B站買下四大名著電視劇版權,彈幕區又要颳起一陣「腥風血雨」了
    單從影響力來說,B站上面的所有動畫加一塊都不是這四部電視劇的對手,因為這四部電視劇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和《水滸傳》。四大名著的電視劇在中國有很多個版本,而B站這次購入的都是最經典的版本,分別是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4版《三國演義》以及98版《水滸傳》。雖然這幾部電視劇年代都有點久遠,但是它們的經典是毋庸置疑的,都是很多人的童年經典回憶。
  • 從「四大名著」談彈幕:釋放的大眾話語權還是無意義的狂歡?
    每一個暑假中似乎都少不了四大名著電視劇,我們一邊昏昏沉沉聽著電視劇的聲音一邊消磨著漫長的炎夏,這個暑假中,四大名著登場的方式卻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再是在電視臺中作為一種背景音存在,B站正式上架了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1986年版《西遊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和1998年版《水滸傳》,播出至今,
  • 四大名著電視劇B站上架,這彈幕厚的讓人拍案叫絕
    原標題:四大名著電視劇+B站彈幕,簡直讓人拍案叫絕這幾天最讓藝綻君開心的一個消息就是,B站重新上架了 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 !!! 自從重新上架後,四部劇的人氣就一直處於屠版狀態, 播放量、彈幕量都一騎絕塵 ,無人可敵。這自然是因為原著好、拍得也好,但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在B站看四大名著可是有彈幕的哦。沒有彈幕的劇和有彈幕的劇,觀看體驗完全不同。
  • 張飛「天使投資」,孫悟空「無限可能」,這版四大名著你看過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0日電(任思雨)一年一度的暑假來臨,電視臺又該輪流播放童年經典了。不過,你試過邊開彈幕邊追老劇嗎?最近,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在B站上線,許多網友評論說「追得津津有味」。當名著變身「彈幕池」,會有哪些有意思的化學反應?《三國演義》彈幕。來源:視頻截圖。名場面,打卡!
  • 經典影視作品網絡生存不落伍 彈幕話語下的四大名著
    近日,B站集體上線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電視劇,網友開啟了彈幕狂歡,經典劇被花樣解讀。彈幕網年輕人眼中的四大名著是什麼樣的?年輕人為何熱捧比自己年齡還大的老劇呢?經典老劇為何能屢屢翻紅?彈幕追劇這種文化現象本身很有趣。
  •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系列《四大名著珍郵》大版票典藏冊橫空出世
    四大名著一起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藝術性,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大名著承載著無數文化精華,在浩瀚如煙的古典小說領域中如四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任滄海桑田如何變幻,其偉岸身姿始終不被湮滅。不論是在藝術手法還是在思維深度上,它們都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是悠悠中國文學史上燦爛輝煌的一筆 。
  • 百萬好書推薦活動:四大名著全套4本青少年版,青少年必看的名著
    讀書的好處:談資功底不一樣性格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以上三點只是我個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可能每個人讀書對自己的意義不太一樣,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青少年版四大名著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 、《西遊記》 、《紅樓夢》這四部巨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B站公布2020年度彈幕爺青回 有內味了等上榜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B站最新資訊 > 正文 B站公布2020年度彈幕爺青回 有內味了等上榜
  • 《四大名著》——記憶中鐫刻的永恆經典
    人家一問,小朋友你讀的啥書啊,然後告訴人家我讀的是四大名著。其實很少會有家長和老師會去認認真真的告訴我們,什麼是四大名著?為什麼這四本書被稱之為四大名著?今天就借著這個機會和大家小小的科普一下。同時這四大名著也都在我們小時候被拍攝成為電視連續劇,在央視反覆播出過,今天就帶大家重溫經典。
  • 都說翻拍電視劇毀原著,央視斥巨資拍攝的四大名著電視劇,真爛嗎
    一個四大名著更是承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因此當年央視投資拍攝的四大名著系列更是當年曾創造了少有人及的輝煌至今無可替代。今天影子和大家聊一聊四大名著改編電視劇,看看大家認為哪部最有意義。《西遊記》86版拍攝3年曆經29省,拍攝上萬組鏡頭,放映以來,大眾一致好評的86版《西遊記》,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 ACG四大名著這個梗從何而來?
    ACG四大名著分別是《聖劍使的禁咒詠唱》《銃皇無盡的法夫納》《絕對雙刃》《ISUCA依斯卡》,四大名著的梗是吐槽日本動畫業界甚至可以說是acg界都大量轉向媚宅套路,並不是單純比爛片誰更爛誰更有資格成為爛片代表,四大名著都集中在了同一季度,裡面四部又都是輕小說改編動畫,這種集中爆發才有四大名著的梗,像現在和他們差不多的套路動畫比比皆是
  • 又見四大名著!著名指揮家張列執棒天交再現經典
    曾經有讀者這樣概括《四大名著》,我們帶著紅樓夢中最柔軟的心,走進水滸的世界,結交了患難與共的朋友,學習三國的智勇,在西遊追夢的路上降妖除魔,披荊斬棘,似乎說出了好多《四大名著》影迷樂迷的心聲,讓大家產生無限共鳴……四大名著乃是集中華文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
  • B站發布2020年度彈幕排行,「爺青回」登頂第一
    12月1日,B站發布2020年度彈幕。據統計,2020年B站用戶共發出了2275216512條彈幕,其中有5420359條彈幕是「爺青回」(「爺的青春回來了」的縮寫),為本年度發送次數最高的彈幕內容,即年度彈幕首位。
  • 憶童年還是毀童年?
    很多跟阿饞一樣的90後小夥伴童年應該都看過一部神奇的動畫。沒錯!就是《中華小當家》!這部動畫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小川悅司的漫畫《中華一番》和續作《真!中華一番》,是美食題材漫畫的開山鼻祖之一。動畫版本播出後在中國和日本都具有極高的人氣,各種美味的料理伴隨著「刺目的金光」在童年給我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 原本是六大名著,後來變成了四大名著,被刪的兩部是啥?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在「百花齊放」的口號下,出現了四大名著的翻拍。每年的暑假總會有那一部《西遊記》循環播放,86版的紅樓夢,楚楚可憐的林黛玉又是當年多少懵懂男孩心裡的白月光?六大名著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在當年出版社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選擇了六本名著,如果不出意外,現在應該叫六大名著了。
  • 三國演義的精髓在於彈幕,遲早被網友笑死
    在這個彈幕文化風靡的時代,我一直覺得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四大名著沒趕上這波浪潮。想想看,就以在座各位的彈幕功力,要是四大名著擱現在一周一集更新,那彈幕場面得多壯觀?幾天前,B站引入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大彈幕時代開啟了!我就想知道,當在座的各位得知b站引入三國演義後,有多少人是直奔著名場面去的。
  • 《網球王子》3D版超硬核,許老師又來「毀童年」
    2021年多產看來許老師2021年還是比較高產的,除了這次的硬核3D版,他其實之前已有發布過不少新劇場消息,不止這一部2D,還有立海大和冰帝的決戰,記憶中還有很久前提及過會有一部關於龍馬的新篇章等,更不說漫畫的新劇情也開啟,打網球打出宇宙,除了許老師還有誰能想出來?
  • B站發布2020年度彈幕:爺青回
    12月1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發布了2020年度彈幕,「爺青回」榮登第一。今年,B站用戶共發送了22億條彈幕,其中"爺青回」5420359次。此外,「武漢加油」、「有內味了」、「雙廚狂喜」、「禁止套娃」等彈幕詞也入選年度彈幕前五。這是B站第四年發布年度彈幕,前三年的年度彈幕分別為「囍」、「真實」、「AW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