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國家,心裡卻有一個世界大國夢,不甘於只當一個「地區大國」,作為實現大國夢的重要階梯,航母必不可少,但就是這種急於求成的心理,讓印度掉進俄羅斯的航母坑裡整整20年,至今仍然無法擺脫。
印度米格29K艦載機
上月26號,印度一架米格-29K艦載機又墜毀了,兩名飛行員中一人獲救一人失蹤,至此印度購買的45架米格-29K艦載機中已經有4架因為各種原因墜毀。這批米格-29K艦載機是隨著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一同引進的,說起這艘航母中國網友並不陌生,1998年當俄羅斯總理訪問印度時,帶了一份震驚世界的禮物:將「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無償送給印度!這對極度渴望新航母的印度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
戈爾什科夫號是蘇聯時期建造的基輔級航母的四號艦,或者稱呼它為載機巡洋艦更為合適,滿載排水量4.5萬噸,相比一般航母,它只能攜帶垂直起降的雅克-38戰機和直升機,而且本身攜帶了足可媲美一艘飛彈巡洋艦的武器裝備。該艦在1988年服役,在1994年因為機艙爆炸事故後就一直泡在造船廠碼頭。在俄羅斯總理表態要送給印度後,印度欣然接受,按照俄羅斯說法,這艘4.5萬噸巨艦隻需要一些簡單的改裝就可以轉變成一艘嶄新的中型航母了。
改裝完成後,艦名改為維克拉瑪蒂亞號
既然航母白送給你了,出點改裝費天經地義,雙方隨後在2004年達成正式協議,印度總共需要支出15億美元,其中9.7億是改裝費用,5.3億是16架艦載機的費用,工期52個月,要說這個價格其實還是很划算的,畢竟戈爾什科夫號是一艘滿載排水量4.5萬噸的中型航母,算上艦載機一共15億美元,要比正常價格便宜了差不多一半了。然而對印度來說,這張從天上掉下來的大餅似乎有點燙嘴。
航母改造中,可以看出船廠工人都是老大爺了
先是改裝費用,由於俄羅斯已經十多年沒有建造過大型戰艦了,改裝工期一拖再拖,本來應該在2008年就完成改造,但一直到2012年戈爾什科夫號才完成改裝開始海上測試,期間印度不斷催促,但得到的回覆很讓人傷心:由於俄羅斯對航母改裝難度估計不夠,現在的工程量遠超預算,簡而言之-得加錢!加多少呢,俄羅斯真敢說,一張嘴就是7億美元,無奈印度已經進了坑,只能挨坑,林林總總印度在這艘二手航母身上的花費超過30億美元-這已經和一艘全新的中型航母相當了。
維克拉瑪蒂亞號俯視,和遼寧號像不像?
好在儘管磕磕絆絆,戈爾什科夫號還是在2013年完成測試交付印度海軍,目前也成為印度海軍主力航母,但這個坑印度似乎還沒爬上來,因為艦載機不太給力。當初在選擇艦載機時,俄印有言在先,航母白送給你,改裝費只要「成本價」,剩下稍微能掙點錢的艦載機就得從俄羅斯選了。當時印度想選當時很成熟、俄海軍也在用的蘇-33艦載機,但戈爾什科夫號甲板太小了,無法容納重型的蘇-33艦載機,於是俄羅斯給出了新的選擇-米格-29K艦載機。
蘇27和米格29大小對比,可以看出後者小得多
俄羅斯宣稱米格-29K相比蘇-33尺寸更小,在中小型航母上能夠部署更過艦載機,而且前者艦載機是新研製產品,遠比蘇-33技術更為先進,但當時米格-29K剛研製出來沒多久,俄羅斯都沒裝備幾架,印度作為它的第一個外國用戶自然不太放心,但也沒其他選擇只好賭一把了,事後證明,印度似乎賭錯了。根據印度多年使用經驗總結,米格-29K壓根不是一款成熟的艦載機,其中主要問題來自發動機,這批戰機裡已經有40臺發動機出現故障,在2016年時統計,米格-29K的出勤率只有5成不到,嚴重影響了航母戰鬥力。
印度國產航母CG圖,目前仍未服役,也是以米格29為艦載機
更嚴重的是飛機強度也不夠,艦載機機體尤其是起落架強度都要經過特殊處理,但倉促研製的米格-29K顯然做的還不夠,說實話,印度實際上不但是米格-29的首個海外用戶,還是這款新艦載機的小白鼠。即便如此,印度還是無法下決心換掉它,2017年印度曾計劃重新招標海軍艦載機,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原因很簡單,印度現在已經購買了45架艦載機,足夠兩艘中型航母編制,也就是說已經夠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印度使用了。在採購新艦載機,不但多餘而且增加後勤維護難度。
從俄印2000年籤署備忘錄至今已經20年了,這20年間,印度用超過3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4架艦載機的墜毀,幫助俄羅斯重新恢復了大型戰艦的建造能力,幫助一款幾乎是半成品的艦載機走向成熟,真是應了那句話:俄羅斯坑我千百遍,我待俄羅斯如初戀,今後的印度想擺脫這個魔咒,怕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