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永報導 從7月25日到11月12日,111天完成了20輪160場比賽,各隊都面臨高強度的比賽,但2020賽季的中超比賽質量並沒有下滑,而中超的年輕化則是一個亮點。
2020賽季的中超聯賽,20輪比賽場均進球2.82個,這個進球數和2019賽季的3.09個略有下滑,主要的原因在於,第一階段的14輪比賽,因為涉及到爭冠組和保級組的爭奪,球隊普遍謹慎,而第二階段殘酷的奪冠和保級大戰,也讓各隊如履薄冰,這就導致了進球數的下滑。
不過,精彩的比賽仍舊隨處可見,比如第一階段青島黃海、石家莊永昌對上海上港和北京國安的阻擊,以及國安和上港,魯能、蘇寧和恆大之間的對決,包括重慶當代的一些比賽,都非常精彩;第二階段,排位賽的精彩度有所下降,但殘酷的奪冠戰和保級大戰更加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2019賽季是報名4外援上場3外援,2020賽季是報名5外援上場4外援,但外援的進球數卻明顯下滑,2019賽季是2.08個,2020賽季則下降到1.79個,而國內球員的場均進球則有了提升,由2019賽季的0.93個上升到2020賽季的0.97個,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比賽淨比賽時間有了提升,2019賽季場均淨比賽時間是52分鐘12秒,本賽季提升到了52分鐘23秒,場均提升了10秒。上個賽季最高淨比賽時間64秒11分鐘,而這個賽季,第一階段第7輪,魯能和富力的比賽,場均淨比賽時間達到了68分05秒。
在紅黃牌數量方面,2020賽季比2019賽季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其中場均黃牌從2019賽季的3.58張上升到了2020賽季的4.35張,上升幅度明顯,這同樣和殘酷的比賽節奏相關。場均紅牌則以較小幅度增加,由2019賽季的場均0.26張變成了2020賽季的0.28張,黃牌大幅度增加,紅牌只有極小幅度增加,說明大多數球員們在疫情封閉下的情緒管理上還是值得肯定的。
2020賽季的各項數據,最讓人高興的是U23球員出場時間的大幅度增加:本賽季,U23球員出場747人次,U23球員出場總時間高達44885分鐘,與2019賽季相比,提升近9000分鐘,大約是25%幅度的提升。
在U23球員場均出場時間方面,本賽季高達281分鐘,而上個賽季只有228分鐘,同樣有接近25%左右幅度的提升。此外,U23球員進球數,也由2019賽季的0.2個提升到了0.21個。
當然,2019賽季的U23政策分為兩個階段,前半程是首發1名U23球員,累計上場不少於3人次,後來調整為每場比賽場上的U23球員始終不少於1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U23球員的出場時間。
另外一個原因是,2020賽季U23球員年齡段為1997年齡段,經過了2019賽季的鍛鍊(當時為1996年齡段,該年齡段球員較少,所以各隊普遍使用1997年齡段球員)之後,今年1997年齡段的球員更加成熟,逐漸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各隊的主力。
特殊的賽制,導致了球迷上座的大幅度減少,當然在中超聯賽後期,大連和蘇州賽區也開放了看臺,但大部分球迷都在電視和網絡媒體上觀看了中超聯賽。
根據中超公司的官方統計,2020賽季,16個頻道轉播了中超聯賽,共吸引3.89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0.8%,累計16.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7.4%。數據也顯示,2020賽季#中超聯賽#話題閱讀量達到44.6億,淨增長20億。
網絡媒體傳播方面,PP體育和咪咕的點擊率為12.39億次,比去年同一時期增長6.26億人次,獨立IP點擊率3.99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22億人次。
目前來看,疫情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中超聯賽仍舊是老百姓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雖然無法完全滿足球迷現場看球的需求,但仍舊以電視、網絡傳播的方式影響著眾多的球迷。
值得注意的是,聯賽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大部分輪次,中超聯賽採取的是5天進行一輪比賽的方式,其中4個比賽日,1個休息日,4個比賽日每天2場比賽,這也為球迷觀看更多的比賽提供了更好的基礎條件。
就技戰術而言,2020賽季的中超當然是存在問題的,以第一階段為例,在比賽進入中後期,以天津泰達為代表的部分中超球隊衝擊爭冠組無望,所以在隨後的比賽中有些放任自流,第一階段14場比賽,泰達一場未贏,他們在這個階段的比賽質量是相對低下的,談不上精彩,更和刺激無關。而到了聯賽第二階段,除了爭冠和保級的比賽之外,其他排位賽的比賽質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當然,即便是在正常的賽制下,同樣會出現一些比賽質量不足的場次,比如聯賽後期中遊球隊的比賽,但與以往正常的賽制相比,本賽季緊湊的比賽,極大地壓縮了默契球的生存空間,尤其是最後的保級大戰和爭冠大戰,基本都是刺刀見紅的比賽,這也算是2020賽季中超技戰術上頗讓人欣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