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自身的技術積累,再加上把握住了5G飛速發展的東風,聯發科今年迅猛的發展勢頭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過,不同於大家死盯著天璣1000+的表現,我其實更在意天璣820等一票中端5G SoC表現如何,畢竟旗艦機型的用戶還是相對有限的,中端5G平臺的表現才決定了5G時代絕大部分消費者能有怎樣的新體驗。
客觀來說,5G智慧型手機的中端領域有很長一段時間是高通驍龍的主場,驍龍625/660/710/730等平臺在同時期基本都是橫著走的主,這也導致高通愉快地擠起了牙膏,所以我們也想看看,當新的挑戰者出現之後,聯發科和高通這一代中端5G平臺裡的典型——天璣820和驍龍765G,到底誰的性能會更勝一籌。
硬體規格
首先是硬體規格,為了便於說明,這裡只列出了一些主要參數。
在製程工藝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架構和頻率對性能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二者大核同樣基於Cortex-A76架構,而天璣820無論是大核的數量還是主頻都明顯高於驍龍765G,不難推測至少在CPU性能上,天璣820是明顯佔優的。
天璣820和驍龍765G都支持SA和NSA雙模5G,這讓用戶不必糾結於自己似懂非懂的獨立/非獨立組網,當然是一大好消息,而在此基礎上,天璣820還添加了5G雙載波聚合及5G雙卡雙待兩項特性支持。
今年流行的「5G雙卡雙待」的說法比較容易造成誤解,因為很多消費者只看到了大多數5G手機都支持雙卡雙待,但關注參數頁就會發現它們的「雙待」其實是5G+4G的形式,即主卡使用5G網絡時,副卡只能4G駐網。天璣820的5G+5G雙卡雙待,則是其它廠商很多旗艦平臺也未實現的功能,首發搭載天璣820的Redmi 10X系列正是首批實現雙5G待機的機型。
天璣820機型參數頁面
4G時代我們就曾經歷過從4G+3G雙卡雙待到4G+4G的過渡,這樣的趨勢變化並不難理解,而5G雙載波聚合也與之類似,雖然現在還無法直接體驗,但這必然是日後5G技術的趨勢,當運營商技術落地後,天璣820直接就能憑藉「OTA」大幅提升5G體驗,所以如果你是打算購買一款能更長時間暢快使用的產品,那麼這些「提前量」也應該納入考慮之中。
理論性能測試
除了紙面規格,具體的性能發揮也是我們所關注的,首先是理論性能測試環節。
CPU部分我們選擇測試GeekBench 5,驍龍765G單核得分616,多核得分1824,天璣820單核632,與其接近,多核得分則大幅領先27.9%,達到了2332。GPU部分,新的3DMark Wild Life項目驍龍765G平均幀率10.0FPS得分1673,天璣820平均幀率14.0FPS得分2336,領先39.6%。
更詳細一些的GFXBench測試,因為項目較多,且我們這次主要考核晶片性能,所以只在高性能測試中選擇了賽車、曼哈頓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項目的離屏渲染成績列表展示。
可以看到基本在所有項目中,天璣820都展現出了明顯優勢,且有意思的是,隨著負載的加重,這個優勢還在逐漸擴大,從負載最輕的1080p霸王龍領先19.8%一路上漲到1080p Car Chase領先38.1%,看來天璣820在高壓下的性能發揮有不少潛力可挖。
綜合性測試選擇安兔兔V8.4.7,驍龍765G總分340961,在之前一代中端平臺裡表現已經很好了,單從跑分來看,甚至和上上代旗艦驍龍845接近,但天璣820的提升確實太大了,總分402632,引領中端晶片正式跨過了40W分大關。
遊戲實測
理論性能以外,遊戲作為典型綜合高負載場景,實測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出於以往經驗,《王者榮耀》全高對這個級別晶片也沒什麼壓力,所以直接從吃雞手遊《和平精英》開測。
打開遊戲對兩個平臺默認開放最高畫質,「HDR高清+超高幀率(40FPS)+抗鋸齒開+陰影開」,為了保持兩款手機負載一致,這裡選擇兩臺手機同時觀戰第三臺手機的方式進行遊戲,確保兩臺手機操作和畫面同步。
該畫質下兩款晶片的表現都很優異,基本都是滿幀,只能看出天璣820穩定性更強一點點,38FPS以上幀率時間佔比達到了99.2%,比驍龍765G的98.1%略高,這明顯還未壓榨出兩款晶片的全部實力,所以我們決定加大力度,拿出平時基本也就跑測試才會用的《光明山脈》。
遊戲渲染解析度設置為1920*1080,其餘選項全高,勾選所有能勾選項目,測試遊戲第一章劇情,儘量控制跑動路線一致。
在極高負載下二者展現出了較大的區別,圖中綠色線條為天璣820,平均幀率28.4FPS,紫色線條為驍龍765G,平均幀率26.9FPS,可以看到在幀率曲線大體走向一致的情況下,天璣820在大多數場景都擁有更高的幀率,截取幀率≥25FPS部分,天璣820佔比71.1%,驍龍765G佔比58.5%,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看來在極限負載之下,還是天璣820要更有底氣一些。
作為附加項目,我們也測試了最近熱門的《原神》手遊,其超高的性能要求已經快成為旗艦機的跑分標準了,所以這裡我們也不過於為難兩款手機,均使用默認中特效,僅將幀率手動改為60幀模式。
在蒙德城內及城郊沿固定路線跑動,二者的測試成績如上,天璣820基本全程保持優勢,≥45FPS佔比41.5%,≥30FPS佔比99.4%,驍龍765G的對應成績則分別為1.4%與97.7%,且過程中還出現了一次明顯掉幀,最低幀降到了18FPS,已經有明顯的卡頓感,相對來說天璣820應對中特效+60FPS的原神表現還是不錯的,具備實際可玩性。
5G體驗測試
雖然各家5G基帶的峰值理論速率的確是自家5G技術積累的直觀體現,但不得不說那些高達好幾Gbps的速率並不是我們日常能體驗到的,所以這次我們著重測試一下普通消費者級別的體驗,使用同一張電信5G SIM卡(129元套餐,理論限速500Mbps),在街頭5G環境進行以下內容測試。
驍龍765G
天璣820
首先是標準Speedtest測試,驍龍765G機型下行和上行速率分別為376/84.2 Mbps,天璣820機型則為442/113 Mbps,驍龍765G因為初期爬坡速度慢和穩定性的原因成績稍遜一籌,天璣820則跑出了更接近理論限速的成績。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目前5G用戶增多,我們又是街頭實測的原因,這個成績僅說明當時實測環境成績,不能與其他時間和地點的測速成績橫向比較。
然後是下載實測,這裡統一下載《崩環3》,提前說明,避免第三方應用商店可能存在下載限速,兩臺手機下載都使用了自帶的品牌應用商店,導致遊戲之間有5MB大小差異,不過差異佔遊戲總大小僅0.6%,對結果無明顯影響。
實測中驍龍765G也出現了速度提升較慢的情況,速度從前期20-30MB/s逐漸增長至後期50MB/s左右,天璣820則主要維持在50-60MB/s,基本沒有掉下50MB/s的時候,平均速度高於驍龍765G,最終領先一步完成下載。
總結
從綜合表現來看,驍龍765G本身還是較為出色的,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很多中端5G機型都選擇它的原因,但老一代神U終究是有了疲態,在面對頻率、架構等全面佔優的新一代天璣820時,無論是理論性能測試、遊戲實測還是5G體驗,各方面都有所不如,所以如果現在考慮購買一款中高端5G手機,像Redmi 10X 5G系列這樣搭載天璣820的產品明顯就成了更好的選擇。雙11期間Redmi 10X這款「遊戲小鋼炮」正大幅度直降至1399元,現在選擇換機正是剁手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