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wen為舊筆記本加了個閒魚50包郵的64G三星msata固態,並通過UEFI+GPT分區的方式重裝了Win10,讓開機時間從原來的(日立機械硬碟Win7 Leagcy Bios+MBR分區)接近一分鐘變成十秒左右,下面來看這兩個引導和分區方式的區別。
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即統一可擴展固件接口。
BIOS即(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由上圖可知,Uefi與傳統bios相比,少了bios自檢環節,bios自檢主要用來檢測關鍵設備能否正常工作,如果出現問題會返回不同的警報聲提示對應問題;
通過搜索總結出UEFI與傳統的相比:
1.可以存儲主要硬體配置信息。(以前受限於技術沒有廉價的存儲進行存儲)。
2.可以與作業系統交互確認某些硬體是否可以選擇某種模式的配置信息。
3.執行過程中出了問題才對全部硬體重新自檢。普通用戶很少經常變動硬體設備,
因此完全可以去掉bios自檢這一環節。
2011年下半年的基本都支持UEFI啟動,最近三五年出的主板基本都採用了圖形化的UEFI bios界面(可以支持中文),不過傳統風格bios 界面不一定不支持uefi模式,主要看主板,如上圖的Dual Boot Type的意思是兼容兩種引導方式。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輸入bcdedit或者msinfo32即可查看當前系統的bios啟動方式等信息。
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導記錄。
GPT(GUID Partition Table的縮寫)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是指全局唯一標示磁碟分區表格式。
MBR分區:
1.基本兼容所有普通用戶常用的的Windows系統。
2.單個分區最大支持2TB容量。
3.一個硬碟最多只能有4個主分區。
GPT分區:
1.只支持Win8、Win10的64位系統。
2.單個分區最大容量18EB(1EB=1024PB=
1048576TB),但NTFS格式最大容量支持256TB。
3.理論上一個GPT分區的硬碟沒有主分區數量上限,但Windows系統最多支持128個GPT主分區。
因此看自己的需求選擇對應的硬碟分區格式。
據說MBR分區也可以採用UEFI啟動方式,速度和UEFI+GPT一樣,小wen通過搜索使用下面的方法將win10從傳統bios啟動變成UEFI啟動,據說有數據丟失風險請小夥伴們注意備份好重要數據後謹慎嘗試,丟失數據別來怪小wen。
1.先用diskgenius等分區工具在系統盤新建一個100MB左右的FAT16或FAT32格式的主分區,再指派個盤符給新建的分區。
2.然後在cmd命令行窗口輸入bcdboot c:\windows /s 新建分區的盤符: /f UEFI /l zh-CN。即可在新分區裡創建EFI啟動文件。
3.最後將主板設置允許UEFI方式啟動即可。
小wen改成UEFI+MBR啟動發現和Leagcy+MBR啟動的速度差不多。可能是因為nvme協議的m2固態速度比起sata協議速度提升了,亦或是小wen電腦的啟動項太多導致兩種方式的啟動速度差不多吧。
總的來說,如果是要自己組裝較新平臺的電腦,肯定設置成GPT+UEFI方式來進行啟動好很多。其實,就是leagcy bios將被uefi bios取代,mbr即將被GPT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