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華上下5000年的歷史生涯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英雄人物,他們或許是,一代聰明睿智的帝王,或許是敢於起義的平民志士。無論是哪種人,都用他們自身豐富的,在中華民族的數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無法抹去的一筆印記。而最吸引大眾的,當屬楚霸王無疑。
在大眾的傳統印象當中,西楚霸王項羽似乎是一個極其悲哀的人物。在許多人心目中,落敗的西楚霸王項羽反而成了令人佩服大英雄,而得到天下的劉邦成了一個小人。畢竟二人的身份差距是無可改變的。況且,能夠力扛千鼎的楚霸王與劉邦相比,怎麼看都是楚霸王更有英雄氣概。那麼,鼎究竟多重 ,能讓我們足以給項羽一個霸王的名號,今日小編帶你一探究竟。
我們都知道,鼎在古代被認為是權力的象徵。而西楚霸王項羽一直被認為是古代帝王的頂峰,也因此產生了「王不過霸」的說法。而在項羽一生的輝煌戰績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項羽「霸王舉鼎」之事。
據史書記載,當時年僅十七歲的項羽,力能扛鼎,才智過人,令人驚嘆。也正是這樣的話語,讓我們對項羽的欽佩又上升了一個高度。那麼,鼎究竟佔據多重的地位呢?現代舉重運動員能否成功舉起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皇權時代,鼎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徵,是帝王最為看重之物。在這種情況下,鼎的鑄造,自然會被當朝統治者加之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以修繕,以此來表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後來更有秦武王問鼎一說,以表示自己想要取代周天子的野心。
由此可見,鼎被看作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那麼,如此重要之物,重量自然不會少。據不完全統計,鼎的重量大約在三百至五百斤左右。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個重量幾乎難以想像。那麼對於舉重運動員來說又如何呢?
我們都知道,奧運會男子項目的標準從五十六公斤到一百公斤不等,也就是最大重量級在一百千克左右。而有史以來最高紀錄為四百多斤,因此,如無意外,舉重運動冠軍是可以舉起鼎的。
話又說回來了,舉重所用的槓鈴與古時的鼎相比,更容易讓人把控。因此 鼎的四方形狀也給託舉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這也側面證明了楚霸王的過人之處。
結語
從項羽力能扛鼎的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楚霸王本人實力之無比強大。對於史實,我們無法給予準確的評價。項羽與劉邦之間,究竟誰更強大?我們無從得知。只能從客觀上說,項羽的強大令人驚嘆。這也告訴我們,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能只聽信一面之詞,要增加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拓寬我們的知識層面,用更加理性,更加客觀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