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黃拉)小寒節氣剛過,氣溫驟降,52歲的秦新(化名)沒有像往常一樣蜷坐在芙蓉北路16號地下通道冰冷的水泥地上,在他新家裡,電熱毯正開著,鄰居端來的一煲熱湯讓他暖到心窩。今日下午,在開福區政府救助下,老秦告別三年「地做鋪、街當家」的流浪生活,搬進政府出資租的溫暖新家。開福區新年啟動「讓愛回家」行動,不讓任何一個戶籍居民流浪街頭,老秦成為今年受益對象。
離異後流浪三年終於有「家」
「三年了,這是頭一回在自己屋裡沾床睡。」今日下午,秦新拄著拐杖走進新家,終於不用再睡在寒風嗖嗖、冰冷潮溼的地下通道,他有些不敢置信。一件開福區民政局送的軍大衣和幾件舊衣服就是他原來的全部家當。不過,新家已布置好床褥、桌子等簡單家具,這些都不用他操心。
秦新的戶籍在開福區芙蓉北路街道欣城社區。3年前,他離異淨身出戶,妻子帶著女兒遠赴深圳打工,流落街頭的他因中風偏癱致殘。自尊心強的他一直不想進救助站,芙蓉北路16號地下通道成了棲身之所。今年開福區民政局在街頭救助時了解到他的困境,開始為他租房安家。「租給殘疾流浪人員有顧慮,不少業主都不願租。」欣城社區黨委書記許潔告訴記者,前後找了3個多月才幫他在廣福園小區租到現在的房子。
老秦的新家由小區雜屋改成,30平方米空間有一間小臥室、一個小飯廳和獨立衛生間,房租和水電費都由政府支付。房子略顯簡陋,但可以遮風擋雨,最重要的是黨員志願者和鄰居成了關照他的「家人」。
「咯是今天燉的湯,還有紅燒魚,天天吃方便麵冇營養。」社區志願者服務隊隊長翁集中是樓上鄰居,不僅送來熱飯菜,還送他電飯煲和煲湯爐。社區也按最高標準為他申辦了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為他購買了醫保。開福區副區長李楊和民政局幹部來新房看他,還送來米、油、棉衣、棉被、棉鞋等生活物資。
「讓愛回家」不讓一個城北居民「睡大街」
開福區民政局局長陳朝暉表示,該區「讓愛回家」行動將在尊重受助對象意願前提下,採取多種方式不讓任何一個有開福區戶籍的居民流浪街頭。
除了租房安置好秦新外,該區救助站工作人員今日還在湘江路晴佳巷口一處拆遷工地發現兩位流浪露宿老人。兩位老人已流浪多年,以撿廢品為生。尊重老人意願,工作人員為他們送上棉被、棉衣、棉鞋和食品等防寒生活物資。
其中,廖姓老人自述原為長沙人,現年70歲,早年入獄,出獄後戶口被註銷。工作人員協同相關派出所查找當年檔案,進行人臉比對後,發現確無戶籍信息。「區救助站正在整理相關資料報市救助站,擬讓其落戶於市救助站,並為其落實相關救助政策,爭取安家落戶。」陳朝暉說。
目前,開福區救助站正在對站內洗浴、如廁、娛樂、廚房、電器線路進行提質改造,為受助對象房間更換新實木床,每間受助對象房間添置空調,各項改造將在春節前完工。近期,開福區區、街、社區三級救助聯動,已將300床禦寒棉被等物資發放到全區16個街道,站內、站外救助13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