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老伯告別「地做鋪、街當家」搬新家

2021-01-10 微開福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黃拉)小寒節氣剛過,氣溫驟降,52歲的秦新(化名)沒有像往常一樣蜷坐在芙蓉北路16號地下通道冰冷的水泥地上,在他新家裡,電熱毯正開著,鄰居端來的一煲熱湯讓他暖到心窩。今日下午,在開福區政府救助下,老秦告別三年「地做鋪、街當家」的流浪生活,搬進政府出資租的溫暖新家。開福區新年啟動「讓愛回家」行動,不讓任何一個戶籍居民流浪街頭,老秦成為今年受益對象。

離異後流浪三年終於有「家」

「三年了,這是頭一回在自己屋裡沾床睡。」今日下午,秦新拄著拐杖走進新家,終於不用再睡在寒風嗖嗖、冰冷潮溼的地下通道,他有些不敢置信。一件開福區民政局送的軍大衣和幾件舊衣服就是他原來的全部家當。不過,新家已布置好床褥、桌子等簡單家具,這些都不用他操心。

秦新的戶籍在開福區芙蓉北路街道欣城社區。3年前,他離異淨身出戶,妻子帶著女兒遠赴深圳打工,流落街頭的他因中風偏癱致殘。自尊心強的他一直不想進救助站,芙蓉北路16號地下通道成了棲身之所。今年開福區民政局在街頭救助時了解到他的困境,開始為他租房安家。「租給殘疾流浪人員有顧慮,不少業主都不願租。」欣城社區黨委書記許潔告訴記者,前後找了3個多月才幫他在廣福園小區租到現在的房子。

老秦的新家由小區雜屋改成,30平方米空間有一間小臥室、一個小飯廳和獨立衛生間,房租和水電費都由政府支付。房子略顯簡陋,但可以遮風擋雨,最重要的是黨員志願者和鄰居成了關照他的「家人」。

「咯是今天燉的湯,還有紅燒魚,天天吃方便麵冇營養。」社區志願者服務隊隊長翁集中是樓上鄰居,不僅送來熱飯菜,還送他電飯煲和煲湯爐。社區也按最高標準為他申辦了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為他購買了醫保。開福區副區長李楊和民政局幹部來新房看他,還送來米、油、棉衣、棉被、棉鞋等生活物資。

「讓愛回家」不讓一個城北居民「睡大街」

開福區民政局局長陳朝暉表示,該區「讓愛回家」行動將在尊重受助對象意願前提下,採取多種方式不讓任何一個有開福區戶籍的居民流浪街頭。

除了租房安置好秦新外,該區救助站工作人員今日還在湘江路晴佳巷口一處拆遷工地發現兩位流浪露宿老人。兩位老人已流浪多年,以撿廢品為生。尊重老人意願,工作人員為他們送上棉被、棉衣、棉鞋和食品等防寒生活物資。

其中,廖姓老人自述原為長沙人,現年70歲,早年入獄,出獄後戶口被註銷。工作人員協同相關派出所查找當年檔案,進行人臉比對後,發現確無戶籍信息。「區救助站正在整理相關資料報市救助站,擬讓其落戶於市救助站,並為其落實相關救助政策,爭取安家落戶。」陳朝暉說。

目前,開福區救助站正在對站內洗浴、如廁、娛樂、廚房、電器線路進行提質改造,為受助對象房間更換新實木床,每間受助對象房間添置空調,各項改造將在春節前完工。近期,開福區區、街、社區三級救助聯動,已將300床禦寒棉被等物資發放到全區16個街道,站內、站外救助131人次。

相關焦點

  • 【故鄉記憶】河市街的和泰鋪
    河市街的和泰鋪河市上街的黃家祠堂東邊有一塊空闊的地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自由農副產品臨時集市,從清晨至下午三點左右,方圓幾十裡的農副產品、牲畜牛羊、茅草、硬柴、大米、小麥、棉花、茴坨,各自尋找合適的價格成交後,出售物產的鄉民又上街買些日用品回去家用。這裡是橋港的地界。
  • 買房搬新家有什麼講究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那才真正有一個家的感覺,只有住在自己的房子裡才會有安全和踏實感。家裡富裕了,首先想到的就是給自己或者小孩買一套新的房子,有條件的人肯定不局限於買一套房子,也許會買幾套新房。你們知道嗎?買新房也是有講究的,那麼我們來看看買新房有什麼講究呢?首先,買新房要選地勢向上的,而不能選擇向下的地勢。因為房子的地勢低了,下雨時間稍久就會出現地面積水,對我們出行很不方便。
  • 搬了新家第一晚要住嗎 搬新家是注意哪些
    有些人說搬新家以後是需要在新房住的,那麼搬了新家第一晚要住嗎,搬新家是注意哪些,來看看這些具體的常識吧,讓大家知道一些關於搬新家方面的小常識。搬了新家第一晚要住嗎搬了新家當天不一定要入住的,但是要記得一定要暖房,在當天要多說吉祥話。
  • 宜川路街道「窪地」居民告別「拎馬桶」喜遷新居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 實習生 樊鳴人)今天上午9時,普陀區46街坊,即宜川路街道農林路301弄「三產六戶」的居民喬遷新居,街道領導和居委會幹部為即將搬遷的居民送上鮮花和暖心「喬遷禮」,祝賀大家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前夕,徹底告別「拎馬桶」的舊日子,圓了21年的新居夢,喜氣洋洋邁向小康新生活
  • 搬了新家第一晚要住嗎 搬新家入住注意哪些事
    很多人現如今都已經有了足夠的資金,而既然資金方面已經到位,很多事情也必須就得進行辦理,尤其是像房屋居住這方面,很多人都已經是購買了新房,因此現在要去籌備的事情,就是搬家,搬家看起來只是簡單地搬運一些物品,其實很多風水情況也得考慮到,那麼搬了新家第一晚要住嗎?搬新家入住注意哪些事?
  • 棲霞街、十二屬相街、陶瓷廠街,有了新歸宿!
    英國米字旗插在威海城外不久,商埠區內的中外商號就聚集了700多家,高檔的有劇院、茶館、遊藝社、妓院,低檔的有大車店、馬掌鋪、鞋鋪,中西方商業產物應有盡有,英軍士兵、傳教士、漁民、商販同在街頭熙熙攘攘,這裡的住戶也大多是商賈富戶。
  • 親戚搬新家祝福語
    親戚搬新家祝福語  喬遷新居喜慶事,明媚天氣錦上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親戚搬新家祝福語,歡迎大家參考。  1、仁裡鶯遷崇四美,新居燕喜慶三春。  2、遷宅吉祥日,安居大有年,恭祝喬遷之喜!  5、搬新家了吧,我會化成無刺鼻氣味的油漆和家具家點,永遠呵護你,陪伴你,讓你開心快了的度過快樂的日子,我會讓你笑,笑到永遠,讓你快樂,快樂永遠!  6、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黃道吉日喬遷真是好時候;你遷向福源地,會越過越富有,福旺財旺人氣旺,健康平安樂悠悠。  7、知道你搬新家了,祝福可不能少。新家新氣象,新家更興旺。新家新希望,新家勝天堂。
  • 搬新家第一次開火,87平的兩居室簡裝也好看,邊曬喬遷宴邊曬新家
    新房從過年之前開始晾味,那時候就已經上齊了家具就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了,這兩天才剛張羅著搬家,87平米的兩居室其實也就是簡裝,因為是第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不免更顯激動起來,搬家當天第一次開火,做了一桌子菜慶祝搬家,也來曬曬新房了!
  • 衡山縣福田鋪鄉:幸福生活「搬」出來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9日訊(通訊員 羅立文 記者 聶沛)窗明几淨、環境整潔……近日,記者走進衡山縣福田鋪鄉白雲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看見貧困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笑容。△福田鋪鄉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扶貧先扶志,扶志促脫貧。去年,白雲村結合文明村鎮創建,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設立文明創建宣傳欄,舉辦「扶貧扶志」座談會,邀請扶貧工作隊長、已脫貧貧困戶講述脫貧故事,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貧困戶信心,變「輸血」為「造血」,讓貧困戶脫貧有「術」。
  • 南塘七旬老伯搭錯車 警民合力助其平安回家
    茂名網訊 日前,高州一名70多歲的老伯搭錯車來到茂名市區,兜兜轉轉不認得回家的路,幸得熱心市民和茂南公安分局高山派出所民警的幫助,得以平安返回家中。據了解,這名老伯姓劉,今年73歲,家在高州市南塘鎮某村。前段時間,劉老伯家裡的2條大狗不見了,懷疑被人偷走了,便打算去報案。
  • 董事長兼CEO變身網絡主播 家化把「中國智造街」搬「雲」上
    上海家化高級公關傳播總監劉焰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集體上雲,對這家百年老字號企業來說,是頭一遭。「公司上下協同,前期準備充足,項目團隊執行給力,我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從正月初二開始,劉焰就沒有休息過。「前期是參與籌集防疫物資,復工後就開始考慮如何讓品牌盛典在雲端有更好地呈現。比如,直播也需要場地,是找個酒店?還是就在公司?是否滿足防控要求?
  • 珠海古稀老伯獨中800萬元大獎
    古稀老伯中「排列5」800萬大獎本次珠海中出的90注排列5一等獎中的80注由一位年近80歲的老伯中得。這位老伯真的是「出手不凡」!僅用一注號碼「單挑」下注,就中得了800萬元。老伯獨自一人來到珠海市體彩中心領取了屬於他的獎金,並講述了他的中獎故事。
  • 街鋪快撐不下去了!
    特別是香港街鋪,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我們不久前轉發了一篇文章,香港的街鋪關門倒閉的比比皆是,沒有了深圳的口岸通關,香港消費遭受到了空前重創。截至7月底,旺角西洋菜南街、彌敦道、花園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及奶路臣街,七條街道合共有69個空鋪。商鋪租金暴跌。
  • 搬新家前要注意什麼?搬新家要注意的10條風水禁忌
    1、在搬新家前,要提前選好吉日並做好淨化的儀式。這樣才能避免不好的氣場殘留在新家裡面去。2、在搬家的時候,把家裡窗戶都打開,並用艾草或者薰香,把房子從裡到外都燻一遍,結束後再把窗戶關上即可。3、準備好七寶(柴米油鹽醬醋茶),並提前貼上一個銅板類似大的圓形紅紙,在搬家那天帶到新家,直接放在客廳桌子上即可。4、入新家前,可以準備一個火盆,放在門口。在入宅時,每個人都要跨過這個火盆,寓意紅紅火火。
  • 搬新家講究風水,切記五個規矩一定不能錯,這樣做才能更興旺
    著米桶、存款簿、或裝有138元(一生發)的紅包,也就是第一次走進新屋時,儘量不要再施工了。如果非要做,搬進去數日後即可。多地方搬家的風俗習慣不一樣,不過都是選一個良辰吉日搬遷。但喜慶的日子裡那麼這就是非常完美的事情了。其實如果下面說的你都做到了,那麼你這次的搬家也就是十分順利的了。
  • 常德老伯眼睛看不見 原來是糖尿病「作祟」
    杜老伯在醫院進行檢查。紅網時刻常德6月27日訊(通訊員 石歡)家住常德桃源的杜老伯,最近格外神清氣爽。逢人都是樂呵呵。若問他遇到了啥好事?他便說:「哎,好事好事,我的眼睛治好了!」視力下降沒注意,不料真的「失明」杜老伯今年54歲,是桃源縣黃甲鋪鄉的村民。平時在家務農,愛好就是釣魚。從5月開始,他發現自己的眼睛越來越差了,特別是左眼。但是他並沒有引起重視,覺得可能是年紀大了,視力本來就會慢慢變差。直到有一天,下意識蒙住右眼後,發現左眼啥也看不清了,這才嚇了一跳。
  • 好朋友搬新家送什麼禮物好為你推薦8種禮物
    搬新家是絕對是一件值得祝賀的好日子,在中國,工薪階層想買一套房子那可是要靠幾輩人的努力啊!(當然不包含全部,也有朋友的確是自己努力打拼而來,這樣的更加難能可貴)。不管怎樣,搬新家了,預示著人生一個新的階段的來臨,告別昨日租房的苦哈哈的日子,向那個沒有自己家的日子說「拜拜」。
  • 莒縣:百餘名殘疾人住進「百元新家」
    12月4日下午,在福利服裝廠工作的殘疾職工徐淑娜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向車間一旁的「莒縣殘疾人安康中心」走去,雖然腳步有些蹣跚,但速度一點兒也不慢。「走走走,來看看俺剛搬的新家。今天是周末,我準備給孩子做一頓大餐!」徐淑娜邊走邊高興地招呼記者到家裡坐坐。
  • 茂名8旬老伯坐輪椅獨行街頭險象環生贊!鐵騎隊員一路護送回家
    茂名晚報訊記者吳祖光通訊員黎育寧 昨日下午,茂名市中心城區出現感人一幕:3名鐵騎隊員,或徒步或騎車,一路護送一位輪椅老伯回家。這溫馨的情景,被沿路市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頭,人們紛紛拿起手機拍攝、錄像,爭相將這好心茂名的故事發上朋友圈加以傳揚。
  • 亂石鋪街,他鋪了三百多年,我看到不止一次
    五六年後開私塾做了教書先生。三十歲左右,父親去世。為養活妻兒老小,他不得不棄了私塾,開始賣畫。但是他沒有像今天那些為追逐利潤最大化而淪為畫匠,反而在不斷的創作中,成就了自己,讓自己成為同時代畫家中的翹楚。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潤筆」這個詞,就是從一篇鄭板橋的故事裡。他的經歷說明,真正文人的風骨,在骨子裡而不是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