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後一天,
微博做了一個有意思的統計——
2020年,
包含「英雄」的微博熱搜詞,
比2019年高出165%。
這裡的「英雄」
是醫護人員,是快遞外賣小哥,
更是每一個普通人。
於是你會發現——
2020年,是「英雄」頻出的一年,
也是普通人備受關注的一年。
這些普通人,
因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
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而走進公眾視線,
後來,又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忘記。
總覺得,有些人,有些事,
不應該被忘記。
現在是2021年的開端,
我想帶你們看看——
一年前上熱搜的那些普通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1
#趙英明,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
2020年初,
一場疫情,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援鄂醫生和家屬,
也猝不及防地分別。
1月28日上午,
四川廣元市政府廣場上,
蔣昊峻帶著哭腔,
衝著一輛即將啟程的援鄂大巴喊——
「趙英明,
你平安回來,
我承包一年的家務!」
蔣昊峻,是當地一家美髮店的老闆,
趙英明,是他的妻子,
也是廣元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的護士,
疫情後,
她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了援鄂申請書。
兩人這一別,就是2個月。
2個月裡,趙英明奮戰在一線,
蔣昊峻則守著孩子,守著家。
蔣昊峻在家等趙英明那段日子也沒閒著,
他練習做家務,打掃衛生,疊衣服.......
4月3號那天,趙英明解除隔離,
蔣昊峻帶著兒子一起去接她回家。
蔣昊峻確實遵守了他的承諾——家務全包,
只不過,他買了個掃地機器人。
他跟媳婦說——
「不忙的時候,我掃,
忙的時候,它掃」
可這對夫妻的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
再後來,夫妻倆開了一次直播,
收到了一些打賞。
蔣昊峻說,這些錢他受之有愧,
於是他提議,
拿這些錢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送給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趙英明很贊同,
她說,這就是一種善意的回饋。
2
#武漢市民拍鄰居窗簾兩個月#
2020年2月,
一片隨風飄揚的紅色窗簾刷屏。
窗簾的主人,是王先生。
王先生是武漢本地人,
他平時和父母一起住在郊區。
帶窗簾的那個房子,是他留著出租的。
疫情前,他剛去打掃完衛生,
離開時,忘了關窗。
無心插柳柳成蔭,
於是就有了紅色窗簾,隨風搖曳的一幕。
王先生的鄰居把這一幕拍下來,
發到網上,一下子火了。
那片窗簾,也成了寂靜的武漢街頭,
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後來,武漢人的生活回歸正軌,
這條窗簾也有了自己的歸宿。
它被湖北省博物館收藏,
成為見證疫情的物品之一。
這片窗簾,見證了武漢的「寒冬」
也見證了武漢的「春天」
而王先生,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王先生原本要在3月份舉辦的婚禮,
因為疫情,改到了12月6號,
推遲了足足9個月。
好在,婚禮會遲到,幸福從未缺席,
婚禮上,
王先生給妻子唱了首《愛的就是你》
那個曾飄著紅色窗簾的房子,
也因為特殊意義,成了這對新人的婚房。
3
#武漢外賣小哥老計#
老計,
是疫情期間走紅的一名武漢外賣小哥。
疫情期間,他堅守在空蕩的城市裡,
成為武漢人連結外界的「橋梁」
人心惶惶的那段日子裡,老計就沒停過。
他自己全副武裝,給大家送藥,送口罩,
別人不敢送的地方,他去。
就連大年三十晚上,老計也沒休息,
他看到醫護人員吃泡麵過年,
心裡很不是滋味,
就從家裡爬起來,給醫護人員送吃的。
因為「勇敢」,老計火了。
火遍了網際網路,
甚至火到代表外賣小哥,
參加了國務院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後來,武漢恢復平靜。
有人看中老計的名氣,
想找他打廣告,帶貨,老計都拒絕了,
他說,利用疫情期間賺來的關注度做廣告,
他心裡過不去這道坎。
所以他依舊在送外賣。
平時沒事的時候,
他就寫寫東西,做做視頻。
2020年的最後一天,
老計依然在送外賣中度過。
一年過去了,
老計的生活好像沒有什麼變化,
但也發生了些變化——
騎車送外賣的時候,
他再也不用戴口罩了。
4
#武漢女子寄十箱鴨脖給江蘇護士#
王亞琪是高郵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
同時也是一名援鄂醫護人員。
她在武漢呆了一個月。
離開前的一天,
有記者問她,你有什麼遺憾嗎?
王亞琪說——
「我還沒吃過正宗的武漢鴨脖,
也沒看到武漢的櫻花」
後來,她回到高郵老家,
結束隔離沒幾天,
她就收到了一份匿名快遞。
快遞是從武漢寄來的,
署名很耐人尋味——
「一個普通的武漢人」
箱子裡是鴨脖和滷味,
都是武漢本土品牌。
王亞琪數了數,整整十箱。
箱子裡還有一封信,
王亞琪打開,上面是一行娟秀的字跡——
感謝您和您的小夥伴,
為支援武漢做出的貢獻。
您在新聞上說,
沒有吃到正宗的武漢鴨脖,
這我不能忍。
我選了十箱湖北本地的鴨脖滷味,聊表謝意。
希望您吃的開心。
王亞琪怎麼也沒想到,
自己隨口提的一句話,
真的有人放在心上。
5
#黑臉醫生易凡#
年初,武漢中心醫院的易凡醫生,
在救治新冠患者的過程中,不幸感染。
雪上加霜的是,
他存在血源性感染,
治癒難度極大。
當時醫院試了很多治療方法,
都沒有什麼效果。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
王辰院士站了出來,
他提出了「更換ECMO導管」的方案。
方案難度大,危險係數高,
可在當時,別無他法。
治療方案定下後,
易凡醫生承受了很多痛苦,
藥物讓他的皮膚變黑,
後來,那張「黑臉醫生」的照片,
讓全國人民看得揪心。
不幸中的萬幸是,
易凡醫生最終從鬼門關走了出來,
皮膚也慢慢「白」了回去。
「變白」還只是這個故事的後續之一,
更讓人動容的,還在後面。
10月26號那天,
王辰院士去武漢考察。
易凡聽說後立馬打車,
從漢口趕到了漢陽,
他奔赴20多公裡,
只為當面跟救命恩人說一聲——
「謝謝」
一個多月後的12月6號,
康復後的易凡醫生第一次出了趟遠門,
他親自去了北京,
去看了當時救他命的醫生們。
這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
年末的時候,
易凡醫生的女兒寫了一篇作文,
從小就想當明星的小姑娘,
第一次寫下了「我希望長大以後,
能夠成為一個像爸爸一樣的醫生」的心願。
6
#陶勇醫生#
除了疫情,
2020年還發生了很多令我們動容的故事,
在後來,也有了溫暖的後續。
陶勇醫生的故事,
我們說過很多次了,
那些慢慢癒合的傷疤,
也不必再去撕扯開。
我想說說這個故事的後續。
那場意外留下的後遺症,
讓陶勇醫生再也無法拿起手術刀,
不能動手術,他就換一種方式,
繼續「治癒」這個世界。
他早在五月份就恢復了坐診,
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動地出現在
北京朝陽醫院的眼科診室裡。
他開始培養更多後輩,傳道授業解惑,
讓他們有能力去救更多眼疾患者。
他還把自己的經歷,寫進書裡,
用文字,去治癒更多人。
跨年那天,陶勇醫生發了條微博,
總結自己的2020,他說——
是絕望與希望交接,
毀滅與創造言和。
他還說,痛苦終將成為過去,
記憶中只留下壯行的美麗。
陶勇醫生的故事,
從來不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他的故事,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
依舊熱愛生活。
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7
#3000噸茶葉被泡老闆痛哭#
去年7月份,
南方一些地區洪水肆虐。
安徽一家茶企廠房內,
一位姓鄭的老闆掩面哭泣。
這場洪水,
淹了鄭老闆3000噸茶葉。
鄭老闆是個好人。
今年大家都挺難的,
他看茶農手裡大量茶葉滯銷,
就多收了一些,想幫他們減輕負擔。
可好人,卻「沒了好報」
一場洪水,將鄭老闆的心血毀於一旦。
可即便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
鄭老闆心裡想的還是,
「怎麼把茶農的尾款補上」
好在,洪水無情,人間有愛,
這個故事的結局,也足夠溫暖。
未收款的茶農們對鄭老闆的遭遇表示同情,
大家願意把茶葉的價格降到最低。
當地的武警,也以最快的速度,
趕到鄭老闆的茶葉廠,進行補救工作。
素不相識的網友們也在線支招——
泡過的茶葉,
是不是可以曬乾後做成別的,
我們願意買。
大家都在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去幫助這個素不相識的好人。
一個多月後,鄭老闆告訴大家,
他的工廠通過自救,已經走出低迷,
他們也在第一時間,
把欠大家的尾款補上了。
8
#司機冒死開起火貨車駛離鬧市#
和鄭老闆的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是下面這個故事。
7月14日那天,
孫剛發現自己的大貨車有點問題,
於是送去修理。
怎想修理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
大貨車突然起火,火勢越來越大。
修車的地方,在鬧市,
周圍是商鋪和住戶,還有一個加油站,
任由火勢蔓延下去,
油箱一旦爆炸,那後果不堪設想。
說時遲那時快,
孫剛一個人衝進駕駛室裡,
開著熊熊燃燒的大卡車,駛向無人區。
當時他心裡只有一個想法——
不能傷及無辜。
從鬧市到無人區這段路,
孫剛是賭上了自己的命的,
因為油箱隨時都可能爆炸。
後來,孫剛找了一個四處無人的地方,
把車停下,自己火速下車。
大概四五分鐘後,
油箱就爆了,沒過多久,
車子被燒成空架。
再後來,我們通過報導了解到,
這不僅僅是一個勇敢的故事,
也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孫剛在親眼看著大貨車被燒毀後,
給妻子發了一條簡訊,
他說「對不起,咱家的車沒了」
沒幾個人知道,那輛大貨車,
是孫剛舉全家之力買的。
為了買車,
他賣了自己唯一的房子,還貸了款。
這兩年裡,
孫剛起早貪黑,才還清了貸款,
只是沒想到,
車子剛剛真正屬於自己,就出事了。
所幸,好人有好報的故事,
在孫剛身上上演了。
一家車企聽說了孫剛的故事,
決定免費送他一輛大貨車。
知道這個好消息後,
孫剛決定,把賺來的第一筆運費
捐出去,回報社會。
原本看起來很心酸的故事,
等來了這樣一個溫暖的結局,
真好。
艱難的2020,
那些為數不多的溫暖,
是上面這些平凡「英雄」給的。
想起武漢外賣小哥老計說的一句話——
等一切恢復平靜後,
大家會忘掉外賣人員在疫情期間,
冒著生命危險去做自己普通工作這件事。
我想,一年過去了,
雖然對我們來說,故事看完就結束了,
但故事中的人和他們的愛,還在悄悄延續著,
只是換了另一種方式,去表達愛。
2021 ,
願你我的幸福,未完待續
來源:視覺志、青春山東
編輯/寶藍
校對/莊小琪
校審/周偉亮
願我們每個人的2021
都充滿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