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後一些商戶銷售活雞,散養雞每斤要價13到15元,圈養雞每斤5至8元。
近年來,市場上雞的「名號」多了起來:生態土雞、中藥雞、蟲草雞等「概念雞」層出不窮,有些雞號稱純天然、無公害,甚至還用中藥餵養 ,每隻價格從8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比普通肉雞的價格高出數倍 。那麼,這些雞的價格是怎麼被「抬」起來的?這些雞的營養價值真的比
普通雞要高嗎?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一隻雞188元,怎麼這麼貴?「媳婦懷孕了,想給她買只土雞補身子,價格高點無所謂。在超市看到一隻標價188元的名貴雞,不知道這種雞和普通雞有什麼區別?是不是所謂的散養土雞?」在某超市雞肉專櫃前,一心想買只好雞的張先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近日,記者走訪島城各大超市發現,不少市民有著同張先生一樣的疑問。「聽說這種雞口感要比普通雞好很多,為了媳婦,貴就貴點吧,買回家嘗嘗鮮。」張先生說道 ,他買的是袋裝的宮廷黃雞,回家稍加清洗就能燉湯,「超市裡的賣家說這種雞是在山上散養的,每天餵的都是豆粕和玉米,所以肉質好,營養價值高。」
不是拼「名號」就是拼年齡這些高價雞都是什麼來頭?5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在市南區一家大型超市裡,琅琊雞、宮廷黃雞等名貴雞都整齊地擺在貨架上,有的產地在城陽區,有的在原膠南市,這些雞都是按只銷售,宮廷黃雞每隻188元 ,琅琊雞每隻則達到了218元,這些雞的重量都在兩三斤,平均起來每斤的價格接近100元。
專售宮廷黃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雞每月銷量在二三十隻,「很多人買名貴雞是為孕婦或老人補身體,把雞燉在鍋裡後,湯是金黃色,滿屋子都是香味。」
當天,記者還走訪了島城多家農貿市場,這裡很少有「名貴雞」,但是種類也不少。烏雞、土雞、紅雞、蘆花雞等,多數是大家熟悉的名稱,價格每斤在15元左右。在浮山後的農貿市場裡有很多銷售活雞的商戶,雞都鎖在籠子裡,商戶們都表示他們賣的是自家的散養雞,要價每斤13到15元。另外還有圈養的肉食雞,不過這類雞的價格便宜,每斤的價格在5至8元。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有些同品種的雞銷售價格明顯要高。一家商鋪的雞籠子上綁著一隻蘆花雞,店老闆告訴記者,這隻雞的售價每斤30元。「其實主要是這隻雞的年歲大了。」店老闆稱,這隻雞已經養了兩年了,「通常情況下,一隻雞養半年左右就可以出售了,但是因為禽流感,很多雞耽誤了銷售,不得不養著,但是斤兩卻不怎麼增加,這就增加了成本,按照30塊錢一斤賣也有點虧本,即便是這樣,在這裡買的人也不是很多。」
散養夥食好,長12個月以上5日下午,記者聯繫了城陽區一家生態養殖基地,這家基地的負責人劉經理告訴記者,「市場上雞的售價高主要是因為養殖環境差異。」據劉經理介紹,他的基地主要養殖中華宮廷黃雞,「這是一種御膳用雞,我們都是採用山地和林地野生放養,林間草地自由覓食,少量輔以有機玉米麥麩等的飼養方式,肉質鮮嫩,皮下沒有油脂,不添加任何香料燉製即異常鮮美,並含有大量胺基酸、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質,屬於『天然無汙染』產品。」
「最重要的一點,這些售價較高的雞是以散養為主,吃的都是雜糧,飼養時間都在12個月以上,而市場上售賣的普通肉食雞大多都是4到5個月短期飼養,相對於普通雞肉 ,散養雞飼養成本更高,肉質更鮮嫩。」劉經理說道,「所以出身這麼好的雞,一點都不貴。」
口感有差別,營養相差無幾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市民就如何辨別名貴雞和普通雞存有疑惑。此外,市民在選購名貴雞時,考慮最多的還是名貴雞的營養價值,「無論是飼養方式,還是成長環境,名貴雞比普通雞都要好很多,所以名貴雞的營養價值應該更高。」市民張先生說道。
5日下午,記者聯繫了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張庭榮教授,對於名貴雞是否在營養價值方面高於普通雞呢?張教授給出的答案是「差不多」,「兩種雞隻是在蛋白質和脂肪的構成上有差異,所以在口感上有差別,但是在營養價值方面相差不大。」張教授也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追求高品質的食物沒有錯,但是過分追求「概念」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圈養還是散養,區分主要看爪目前市面上多數賣雞的商家在打「自家散養、無公害」的名號,其實這也正是瞅準了市民們對「安全雞」的需求,認為圈養雞因為集中飼養、使用添加飼料「不安全」,那麼是否有商家會將圈養雞放養幾天之後當成散養雞來賣?散養雞與圈養雞又該如何區分?
據了解,目前青島市對於雞的養殖類型並沒有太嚴格的區分,但記者查詢到,目前杭州已經發布了一個關於「肉雞」的地方標準,將市場上銷售的雞分為了土雞(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放養在山野林間、果園的肉雞)、仿土雞和快速型雞三種。根據標準,土雞是指飼養周期在120天以上的,並且是放養的黃羽(含有色羽)、絲毛(毛很細)中國優良地方土雞;仿土雞指以中國地方雞品種為親本配套雜交而成,飼養期在80~105天,放養、半舍養的黃羽(含有色羽)、絲毛仿土雞;而快速型雞則指生長速度較快、飼養35天就可上市,全程用雞舍養殖的肉雞,即平時所說的「洋雞」。而如果真按這個標準,島城採用山地散養的規模化土雞養殖場並不多,而由於純種散養土雞在養殖過程中管理更難,存活率更低,養殖風險更大,也增加了成本,許多商家不願建設散養養殖場,而是基本採用關門圈養的方式,以此降低成本,同時也便於管理。
據張教授介紹,其實區別散養雞與圈養雞的一個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看雞爪子,「散養雞平時雞爪刨沙土比較多,所以雞爪上的趾甲基本被磨平了;而圈養雞恰恰相反,平時刨沙土的機會較少,所以趾甲大都保存良好。」而對於雞的年齡,其實也可以從雞腿上的第5個趾頭長短來判斷,幼雞的這個趾頭很短,一年的雞這個趾頭長約1釐米,而雞的年歲越久,這個趾頭也就越長。
據介紹,採用散養還是圈養,使用何種飼料、飼養時間長短,對雞的營養價值來講並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是在口感上還是會有影響,時間長、散養吃蟲子的雞,口感上會更好一些。」張教授稱。 文/圖 本報記者 劉玉凡 林剛 實習生 修東方
連結:宮廷黃雞與琅琊雞宮廷黃雞:又名中華宮廷黃雞,以我國古老雞種「北京油雞」(該雞在明、清時代就極富盛名,是御膳貢品)為基礎選育出來,頭長大鳳冠,嘴長羽鬍鬚,腿長毛,俗稱「三毛」;大腿飛節處和爪上長翅羽,行走似舞,頗具觀賞價值。宮廷黃雞肉質鮮嫩,肉味特別鮮美。該雞宰殺後不必加任何調料,只需清水加鹽,烹煮後也會香味四溢,鮮美無比,而且無任何腥味,曾被選作清代宮廷御膳。
琅琊雞:琅琊雞原產於原膠南市南部沿海的琅琊、寨裡、泊裡、信陽等一帶,因這一帶歷史上屬「琅琊郡」,故稱「琅琊雞」。琅琊雞母雞全身雀毛,毛色為黃褐色或麻黃色,體小結實,眼大腿短,具有蛋用雞特點。公雞全身毛色光亮協調,腿高粗壯,昂首凝視,素以「火紅大公雞」著稱。琅琊雞與裡岔黑豬、豁眼鵝、嶗山奶山羊一同被譽為青島市畜禽「四寶」。1978年被列為山東地方家禽良種,2009年被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列入《山東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