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奧德賽和本田Alison是共享平臺架構和動力程序集的姊妹模型,說白了,換殼車的內外設計和駕乘的感覺大不相同。近年來,日本品牌不同於歐洲和韓系雙重品牌,日系品牌都在進行同品牌雙軌車戰略,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有奧德賽和Alison分別由廣本和東本批量生產。
有人認為是奧德賽。
如果是家用車,絕對是奧德賽,因為他看起來更像一輛家用車。首先,奧德賽是一款無論坐著還是開車都能讓你感到舒適的車,對速度沒有強烈的欲望,當然,超車也不算太痛苦。我有很多關於奧德賽汽車的經驗,所以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感受。
奧德賽座椅本身是軟的舒適,具有優異的減震能力,此外,他還具有靈活的大空間和足部支撐、腰部支撐等輔助功能,很難想像為什麼會不舒服。在這個級別,奧德賽的內飾質量相當出色,中控臺簡潔清新基礎上,大面積木紋貼面的外觀甚至帶來豪華感。
現在是王空間的時代,作為MPV,在這方面有更多的理由討價還價,2900mm的軸距表現的確帶來了明顯的空間優勢,但舒適的軟座和靈活的空間功能確實是舒適性的第二排再創新高。
如果第三排沒有乘客,第二排的乘客區簡直就是天堂,空間已經很充裕了,這不僅是一個交叉的腿,而且可以是平和直,這只是對對手的仇恨。柔軟的座椅帶來了可觀的舒適乘坐體驗,更重要的是,扶手和腳墊的外觀可以減少長途旅行時的疲勞。有人說艾莉森會比奧德賽大,你會通過體驗來了解這一點,因為奧德賽已經讓你感覺自己很偉大了。
此外,奧德賽的舒適從騎行延伸到駕駛,其舒適是綜合性的。他的舒適特性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他的輕轉向力、軟懸掛、徹底的振動過濾、動力的線性輸出、CVT仍然是平順。所以,如果奧德賽的日常駕駛絕對等同於舒適,那麼你在這輛車裡找不到任何激情,他們不是一個頻道。
簡而言之,他的駕駛經驗表明,2.4L動力豐富且線性,起步平穩,沒有不必要的阻力,當速度超過4000rpm時,聲波變得更加豐富和深刻。CVT的表現與平順相同,因此打開奧德賽不會遇到任何挫折。事實上這樣的動力已經非常成熟,畢竟他是一個真正的B級車輛動力的傳輸級別。
開車奧德賽是一項舒適的工作,我剛才也提到過,方向盤很輕,來自剎車和油門的反饋是相當線性的。振動過濾能力也很好,很多時候你能聽到底盤的噪音,但你沒有注意到,也就是說,你只能聽到聲音而不能感受到振動的力量,即使有明顯的凹坑,懸掛處理後再通過軟座傳遞到臀部的振動也很小。艾莉森的駕駛感覺應該接近奧德賽,但也會有所不同,你必須在意識到之前感受到他。
雖然廠家一直在宣傳現在在售的奧德賽低重心,但恰恰相反,在高速試駕上甚至偶爾會出現輕微的漂移現象,這讓我不得不緊緊握住方向盤,小心駕駛。原因是奧德賽的重心低於這一代的重心。另外,當時高速行駛的地理位置稍高,確實存在側風,對奧德賽和不可能等側面積的車輛沒有影響。
之前,奧德賽在普及度和保值性方面稍好一些,畢竟這是多年來的典範,與艾利森相比,其性價比略高,但整體差距不大。
有的人以為是艾莉森。
對於價格相近的兩款MPV車型來說,在安全性和實用性的輔助配置方面基本配置不會缺席,但在更多配置方面,愛麗森車型應該豐富實用,比如前後排頭部氣簾、定速巡航、全景天窗、真皮方向盤、GPS導航非奧德賽裝配的系統、自動前照燈、後側隱私玻璃等。雖然奧德賽只有胎壓監控,但前排座椅加熱、後視鏡電動摺疊等都是這款車型的亮點,所有Allison車型都配備了LED近光燈光源,奧德賽只配備了LED近光燈光源。
艾莉森是16個老模特,雖然之前技術上還沒有主動安全配置,但就被動安全和實用輔助配置而言,他更齊全更實用,車內空間大,乘坐空間寬敞舒適,兩款車型價格相近,油耗控制也基本相同,兩款車型的噪音控制效果也略好於Alison車型,因此這兩款MPV車型相比較,當然最好選擇愛麗森車型,他更實用,更有價值,更適合您的家庭需求,你怎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