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降溫了。
在這個註定寒冷的冬天,我們還是等到了「註定的再見」——
一聲跟「八一男籃」的再見。
根據今天(10月20日)的最新消息:
八一男女籃將不再參加CBA聯賽和WCBA聯賽。
嗯……儘管早就有了跡象,儘管早就聽了傳聞。
可當「官宣」真的到來時,我們這些「被八一男籃打服」的球迷們,內心依然是複雜的。
老規矩,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看看「八一男籃」告別CBA的跡象——
2020年10月16日,在CBA新賽季開賽的前一天,諸多籃球名宿、體育媒體發布爆料:
即將開始的CBA新賽季,將不會出現老牌勁旅「八一」的名字。
當時,聽到這樣的「爆料」,哨位君特地查了官方的發布,發現沒有證實,便心存「一絲絲僥倖」——也許,那些爆料不是真的吧!
2020年10月17日,CBA新賽季在浙江紹興諸暨開戰,浙江隊吳前砍下39分擊敗衛冕冠軍廣東隊,廣廈隊孫銘徽獨得41分帶隊獲取勝利。
首輪賽事,亮點頻出。可是我們依然在關注「八一男籃」,畢竟賽程表上排了他們的比賽呀——第二天(10月18日)對陣北京首鋼。
2020年10月18日,下午15:30,按照賽程是八一男籃對陣北京首鋼的比賽。
可是,由於八一男籃在開賽後15分鐘未能到達比賽現場,根據規則該比賽直接判為「八一0-20負於北京」。
到那一刻,我們才算是從心裡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八一男籃,真的要再見了。
而如果把時間的鏡頭拉的更遠一點——
2020年6月28日,CBA複賽之後,八一男籃對陣南京同曦,終場前56.8秒,八一以6分優勢領先。
比賽只剩不到1分鐘,八一隊領先6分,這局面怎麼算也該贏球了……
從時間來看,八一隊就算被對手打成一些進攻,但自己兩次進攻能耗掉差不多48秒,那還能給同曦留下多少折騰的餘地?
從分差來看,6分球的差距,同曦需要投進兩記三分球,才剛剛能扳平比分,要反敗為勝幾乎沒有可能。
可就在這短短的56.8秒內,八一隊被對手打出了一波8比0。
八一隊,還是輸了。
那一幕,那一球,如今看來有如命運的宣判:
曾經的八一男籃,或許真的不適合繼續留在CBA賽場上了……
任何事物到達「黃昏」時,等待它的就是落幕。
那樣的場景,註定不太好看,就跟最近幾個賽季墊底的八一男籃一樣。
可是,我們這一輩人,永遠都會記得那個「佛擋殺佛、神擋殺神」的八一隊。
提起八一男籃,不同時代的球迷會給出他們心中不同的標籤。
近幾年的魚腩戰績、負面新聞,讓許多人對這支球隊並沒有好感,但如果你問觀賽許久的老球迷,他們的答案會非常肯定——
「八一男籃,是CBA初始階段唯一的王!」
昔日的「八一男籃」,絕對稱得上是一支「王者之師」,以至於即便到了落幕的時候,我們都會懷念它的輝煌。
1995年,CBA聯賽正式創辦。從那時起,八一男籃12次打入半決賽,11次挺進總決賽,8次拿走總冠軍獎盃。
其中,1995年到2001年,鐵軍八一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連續6次取得總冠軍,連續五年在季後賽中不失一場零封對手奪冠。
而在最輝煌的2000年,他們受到了中央軍委的嘉獎:被授予「團結拼搏的體壇勁旅」稱號。
▲
八一男籃
受到中央軍委的嘉獎
2003年和2006年,八一隊分別由劉玉棟和王治郅率領,戰勝廣東男籃,最終收穫8座總冠軍獎盃。
「八冠王」的稱號,由此而生。
▲
「戰神」劉玉棟
八一男籃的第8座總冠軍獎盃,是從「此前已經三連冠」的廣東手中奪得的。
那一年的廣東,擁有正在當打之年的杜鋒、朱芳雨、王仕鵬,還擁有即將參加NBA選秀、前途無限的易建聯。
可是那一年的八一,還是贏了!
有些話,只有站在往後的歲月裡,才能真正地聽懂。
八一隊建立「八冠王的偉業」的那個賽季,央視轉播系列賽時,用了這樣一句宣傳語:「他,正歸來;他,將遠去。」
用現在的話說,覺得這句話有點「喪」。
可後來證明,人家那叫「遠見」——
2006—2007賽季的冠軍,成為了八一隊的「絕唱」。
從那往後,八一隊沒有再拿到一次冠軍,甚至進入季後賽都成為奢望。
隨著中國籃球職業化市場化腳步加快,各隊加強了高水平內外援的引進,因體制受限而不能聘請外援的八一隊,只能通過全華班出戰。
同時,全軍抽調籃球苗子的培養模式,也因為種種原因,青黃不接。
沒有選秀權的八一隊,既無法匹配高水平運動員的薪金,也無法通過轉會市場尋求高水平的運動員。
基於此,八一隊的衰弱,或許是一個必然。
可是,我們還是懷念那個「全華班」出戰的八一隊呀!
▲
2013-2014賽季
八一隊的「全華班」
我們懷念追風少年王治郅——
他是第一名正式登陸NBA的亞洲人!
他不僅是中國男籃輝煌一代的功勳,也是為八一男籃打拼十四載的傳奇球星。
在八一解散之前,他還擔任著球隊主教練的職位,為培養新一代人才鞠躬盡瘁。
▲
八一隊主帥王治郅
面對球隊的成績,倍感無奈
我們懷念「戰神」劉玉棟——
這個出身貧寒、15歲之前都沒摸過籃球的男孩,硬是靠著勤能補拙的韌勁,成為了CBA官方評選的前十年最佳球員。
他的膝蓋裡,曾取出過10枚碎骨,前前後後經歷過各種足以摧毀生涯的大傷,但只要站在場上,「戰神」就從來沒有退縮過。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會很豪氣地告訴你,「劉玉棟不會投丟中投與罰球,出手就有」。
我們懷念「小李飛刀」李楠——
雖然他的執教理念飽受爭議,但在球員時代,李楠一直都是國家隊、俱樂部
非常倚仗的外線射手和防守尖刀。
在和外援、和國際大賽對手的比拼中,他從來不會在硬度上服輸。
李飛刀可能還是中國球員裡,最喜歡背後運球的之一——
右手運球切入,背運換左手變向朝中路,連一個跳步加左勾手,這是他後期最常見的東西。
2001年1月3日,李楠在CBA常規賽個人打出了職業生涯最高光一戰:三分球獨中12個,罰球9罰9中,爆砍59分9籃板!
我們懷念「中國魔術師」阿的江——
作為中國男籃的傳奇後衛,他的鬼魅傳球錄像已十分稀有。
但作為主帥身份的他,已經成為中國籃壇非常有名的教頭。
長達20年的執教生涯,無數個球員在他的諄諄教導下,走向成功。
▲
阿導是儒雅派代表
每場指教時都帶個鴨舌帽,淡定自若
無論輸贏,都瀟灑自如
我們還記得太多太多閃耀的名字,包括但不限於:張勁松、範斌、莫科......
十幾年二十幾年過去了,他們有的活躍在一線,有的紮根在青訓事業,為中國籃球貢獻著餘熱,詮釋著老派球員對籃球最純粹的熱愛。
從軍人的角度去看,這也是一種「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恰如今天「官宣」裡的最後兩句話——
「中國籃球協會致敬八一男女籃球隊。」
「八一精神將持續激勵中國籃球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我們這些或年少或已經不再年輕的球迷們,也致敬八一隊!
對於更多人而言,八一隊,不僅僅是一支球隊,更代表了一種軍旅精神。
對我們來說,不論他們打贏了多少場比賽和贏得了多少個冠軍,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在賽場內外所表現出來的軍人作風、軍人品格和軍人氣質。
這一刻,八一男籃王朝雖然謝幕,但留在我們記憶裡的,永遠都是那支頑強拼搏、永不服輸、充滿鬥志的八一男籃。
這些美好的畫面,永遠會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在此,我們祝福那些教練員和球員們,希望他們能找到好的歸宿!
致敬八一男籃!
致敬中國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