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平臺上一家名為「託海汽車官方旗艦店」的店鋪售賣勞斯萊斯幻影,配置價1068萬元,直降122萬元,補貼後僅946萬元(含消費稅)。
勞斯萊斯汽車方面回應稱,已關注到這一消息。該行為是拼多多平臺和商家的個人行為,與勞斯萊斯汽車品牌無關。「在不傷害消費者利益和勞斯萊斯品牌形象的前提下,我們願意看到電商平臺和商家針對產品銷售和宣傳的不同嘗試。」該品牌表示。
目前該車仍然在售,商品訂單為訂金訂單,支付99999元訂金可發起拼單,根據顯示,目前已有10萬+人想拼。 不得不說,拼多多真的是財大氣粗,價值千萬的跑車說拼就拼,不愧是中國三大電商平臺之一啊!拼別墅、拼飛機還遠嗎?
回歸到這個事件本質,來看拼多多的做法和勞斯萊斯的回覆。
拼多多:是一波營銷,既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又提升自己在產品上面的檔次。拼多多在自己的平臺,曾經也是花費了百億補貼。但是這次,假如真能賣一臺,那也只要補貼這一百多萬,花了很少的錢,又賺了一波流量熱度。
這又不禁讓人聯想到前段時間拼多多和特斯拉的「拒交門」,簡單複述一遍:7月21日,拼多多平臺的宜買車汽車旗艦店上線了「特斯拉中國-Model 3 2019款標準續航後驅升級版」的萬人團購活動。消費者只需要花25.18萬元,就能喜提新車,比特斯拉官方售價還便宜4萬。
吃瓜群眾頓時興奮了,摩拳擦掌等著薅一頓羊毛,對此,特斯拉連忙發聲明否認。但這一活動還是正常進行了,有5名車主搶到團購名額。特斯拉發現這筆訂單是拼多多的團購訂單,拒絕交付。儘管最終沒能賣得成,但是拼多多贏得了很多關注與流量。總體而言,這一波,不管是否賣得成,賣多少,拼多多都是賺的。
而另外一點,拼多多此前以價廉低質的產品出道,處於檔次低、質量差的低端定位,而放勞斯萊斯幻影這種超豪華車來賣,也是為了提升自身的定位,讓大眾逐漸提升對拼多多的印象,從而獲得更多的流量,對拼多多都是好處優於壞處。
勞斯萊斯:拼多多的補貼行為,對其品牌營銷度並不大,對價格的影響也不大。勞斯萊斯本身體量比較小,再加之動輒大幾百萬,上千萬的車,消費者能購買的數量少之又少。對於價格而言,你到底是優惠多少賣還是加價多少賣,沒有那麼強的控制欲望。既然不走量,那麼拼多多的這波營銷,大可不必操心。如果能賣得出幾臺,也行;賣不出,也沒關係。
最後來看,這波舉動,有三贏的趨勢。拼多多贏流量和品牌形象;勞斯萊斯贏自媒體和營銷;用戶贏補貼價。
小編覺得,營銷的本質,是要抓住時代風口,贏得自媒體的紅利來獲取流量,但也別忘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後期拼多多的產品質量和服務還是跟不上,營銷反噬也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像睿米品牌持續大力投入研發,不斷在科技方向上奮進,生產出更多智能化的無線吸塵器,再合理利用新時代新媒體工具,品牌之路才會越走越順。
作為吃瓜群眾,咱們且看戲就好,有歡樂的網友表示:「姐妹們幫我砍幾刀,明天就提車,開勞斯萊斯帶你們兜風!」,還有人表示:我對「僅」字又有了更高的認識,說好的9塊9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