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良來西班牙那麼久,看的鬥牛次數,不超過十次。鬥牛肉和牛尾倒是吃了不少。對於西班牙鬥牛士的制服,一直很困惑,為什麼會是這個造型?
鬥牛士的制服,西語叫 Traje de Luces,直譯過來就是:光之制服。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鬥牛士服裝的一大特點:一閃一閃亮晶晶!
正宗的鬥牛士服裝,都是量身定做且純手工完成的。基本面料是絲綢,上面鑲嵌各種亮片。
但是,為啥鬥牛士的服裝,會是這個造型捏?
我們現在熟悉的鬥牛士制服,源自18世紀馬德裡的貴族階級服飾。就是戈雅20、30歲那個時代。在戈雅的許多畫作裡,許多上流社會的男子,穿著打扮就有現代鬥牛士服裝的影子。實際上,鬥牛士的服裝,就是源自那個時代的上流社會時尚男裝。
這種打扮叫traje de los majos。Majo,青年男子。現代西語裡常說,eres muy majo!eres muy maja!意思是很友善,很有禮貌。在18世紀,majo和maja,是指那些有教養的高富帥或者白富美。
Traje de los majos,是18世紀最IN時尚男裝,是上流社會高富帥最偏愛的行頭。
在18世紀,鬥牛士在西班牙已經擁有很高的地位,但比起有貴族血統的MAJO們,稍微還是「低人一等」。
但咱鬥牛士是網紅呀,有大批粉絲呀,而且還非常有錢!靠拼爹的貴族公子哥們有的,我們鬥牛士都有!公子哥們沒有的,我們也有!
許多鬥牛士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鬥牛的時候,就會穿上這種屬於上流社會的服裝。為了更好的表演效果,還要加上各種晶晶亮亮的小飾品。就像現在的藝人,在一件普通西裝上鑲嵌上亮片,就變成了演出服。
18世紀中期,traje de los majos這種打扮,對於潮人來說,總有一天是會過時的。貴族們的服飾,逐漸從這種繁複修飾的洛可可風格中走出來,開始追逐新的時尚,而鬥牛士們,則在往衣服褲子上鑲嵌金銀亮片的路上,越走越遠。有些一線紅人鬥牛士的服裝,是金線銀線製成的。
最終,上流社會的時尚流轉了好幾個輪迴,沒有人記得18世紀中期的潮男是怎麼穿的,但鬥牛士們卻將18世紀的這個服飾傳統保留了下來,並發展出一套鬥牛界獨有的等級服飾系統。
關於鬥牛士制服的顏色
鬥牛士制服的顏色,並沒有特別的含義,全看鬥牛士個人喜好。不過,服裝的顏色要考慮到與黃沙場地的對比度。雖然公牛是色盲,但只有灰階的視界裡,對比度是存在的。所以,鬥牛士服裝的顏色,需要和黃沙場地有比較鮮明的對比。
大米良突然想,為了安全起見,選擇一套土黃色的鬥牛服,在公牛眼裡,我是不是就變成半透明了?好神奇的感受!
一般鬥牛服的基礎色是:grana (rojo), nazareno (morado), purísima (azul claro), rosa palo, blanco, tabaco (marrón)。
一個主鬥牛士,都有一個團隊。主鬥牛士會要求自己的團隊,不要和自己的鬥牛服撞色。每個鬥牛士,都有一個偏愛的顏色,他的團隊,會非常尊重主鬥牛士的選擇,非常識趣地不和領導撞色。
不過,現代鬥牛,很多主鬥牛士並沒有自己養著一個團隊,打下手的助手們,都是過來兼職的。主鬥牛士和其他輔助鬥牛士撞色,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一套鬥牛服不便宜呀。
鬥牛服,曾經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往往是鑲金嵌銀滿眼都是珠寶。Cordoba有一家鬥牛士服裝博物館,會刷新你對這一調戲牛牛服裝的精巧奢華程度的認識。
通常來講,鬥牛服上金光閃閃的,是黃金聖鬥士,主鬥牛士。沒有成為主鬥士資格的鬥牛士,最多只能用白銀做裝飾,做一個白銀聖鬥士。不過,現代高冷派鬥牛士,並不追求珠光寶氣的存在感,往往會選擇比較低調的服裝,比如沒有任何金銀亮片,全是黑毛線織出來的裝飾。
現代鬥牛,已經不能從一個鬥牛士的服裝奢華程度來判斷他在鬥牛界的地位了。畢竟,宰牛裝也有性冷淡系的嘛。
主鬥牛士(matador)
主鬥牛士西語叫Matador,就是調戲牛牛之後,一定要把牛牛刺死的鬥牛士。一場鬥牛,調戲牛和一劍穿心,是鬥牛最大的看點,也是最見鬥牛士功夫的地方。
主鬥牛士團隊中,負責化解危機,給牛牛背上插花槍的,叫LOS SUBALTERNOS, 騎馬拿長槍先給牛牛放血的,叫El Picador。
主鬥牛士,穿鬥牛服的整個過程,都會非常虔誠。他們通常會自己隨身攜帶一個小的神龕,上場之前祈禱聖母或者耶穌保佑。
鬥牛士身上很多配飾,都有特殊的名字,自有一套完整的縫紉工藝。
最好玩的,是鬥牛士的帽子。
這個帽子,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19世紀,一名叫Paquiro的鬥牛士發明的。這名Paquiro的鬥牛士,全名是Francisco de Paula José Joaquín Juan Montes Reina,是他,將西班牙鬥牛從民間自娛自樂,升級為具有觀賞性的表演,並對鬥牛士的服裝、鬥牛的環節和現場表演進行禮儀規範,形成一套極具競技觀賞性的現代鬥牛表演。1836年,Paquiro出版了西班牙鬥牛聖經《Tauromaquia》。
Paquiro和他老婆
Paquiro在鬥牛士服裝中,第一次正式強調,鬥牛士應該束髮帶帽,不能披頭散髮就上場。最好把頭髮梳起來,用發網網起來。Paquiro的束髮效果,如下圖:
鬥牛士們為了致敬Pquiro的貢獻,就把這個帽子,引用他的姓「Montes」,稱之為Montera。
早期的鬥牛士帽子,就是一個長長扁扁的毛線帽,不似現在這麼涇渭分明的三坨。經過一百多年的演變,男人不再留長髮,原來束頭髮的帽子,就變成了一個擺設。
這個帽子,有一個非常迷信的說法。
當主鬥牛士看到公牛入場後,要向公牛行脫帽禮,還要向全場觀眾致敬。然後,把帽子拋向身後。如果帽子是冒口朝下扣在地面,那這一場,鬥牛士就有好運氣。如果帽口朝向,仰躺在地上,那這場鬥牛士就會倒黴。
這個習慣,是經過許多血的教訓得出來的。也不知道哪個好事的記者,沒有稿子寫的時候,總結了歷年來鬥牛場上出事的鬥牛士記錄,發現很多出事的鬥牛士在丟帽子這個環節,都是帽口朝上。於是,這個帽口朝上不吉利的說法,就變成了鬥牛士們的一個迷信。
現在,許多鬥牛士不再拋物線往後丟帽子,而是直接把帽子扣在地上,就是為了防止帽口朝上。
鬥牛士的帽子,是萬萬不能放到床上的。這會給夫妻帶來不和。哪怕怕小孩子的玩具,也不行。
關於鬥牛的一些小知識
對西班牙人來說,鬥牛是一門藝術,大米良曾經在Complutense念新聞官碩時,還專門有一門課,叫Crónica taurina(鬥牛評論)。大米良撿幾個大家都知道的來講哈。知道的同學就來挑錯!
首先,在一些採用鬥牛元素的舞蹈中,最經典的動作,就是把穿著緊身褲包著一坨的襠部拼了老命地送出去。為什麼會有這個姿勢?是男性生殖器崇拜嗎?
嗯,大家想多了!這個和襠部其實沒有關係。和腰部有關係!精彩的鬥牛,是把牛牛招到自己身邊,貼身轉圈鬥,牛離鬥牛士越近,越有看點。其中,最高難度係數的鬥法,就是讓牛牛從自己身後奔過去!要完成這個東西,就必須腳掌吃力送襠部收腰部,還要努個嘴唇。所以,就算是鬥牛士不是在完成這個翻身鬥牛動作時,也會拗這麼個酷酷的造型。
鬥牛士的獎勵有三個等級,如果主席團覺得表現有瑕疵,但觀眾呼聲很高。主席團獎勵鬥牛士一隻牛耳。如果主席團認為鬥牛士的表現不錯,觀眾也很嗨皮,會獎勵兩隻牛耳。最高獎勵,是主席團覺得鬥牛士的表演簡直完美,無可挑剔。會獎勵兩隻牛耳,外加一條牛尾!
其實,大米良很好奇,鬥牛士拿著牛尾耳朵,回家後是做菜呢?還是直接丟了?放久了,總會臭的呀!莫非用福馬林?!!
一般情況下,出場的公牛,都會被刺死。即便主鬥牛兩次三番都沒有用長劍從頭頂一劍穿心而死,最終也會用一把小刀,直刺大腦而死。但是,如果鬥牛士在三次嘗試都失敗時,甚至是觀眾認為這頭公牛表現得異常勇猛時,觀眾可以要求主席團赦免這頭公牛!一旦主席團認為這頭公牛可以被赦免,就會有一群掛著鈴鐺的母牛,叮噹叮噹的進場,勾引公牛立場。這頭公牛會被精心料理,成為坐擁後宮三千的「種牛」!
所以,一旦投胎成鬥牛,不是在場上被英勇的刺死,就是被成群的母牛雅蠛蝶折騰精盡而亡!唯一的差別是,鬥牛場上刺死的公牛,會直接拉到附近的餐館,做成美食。精盡而亡的公牛,形容消瘦,老皮糙肉,估計可以留個全屍。
主席團會有五種顏色的手帕,來指揮和控制現場。鬥牛那麼血性的一項運動,為啥會用那么娘、那麼不起眼的手絹來指揮呢?
古羅馬時代,觀看角鬥士表演,觀眾就會用白手帕表示對角鬥士的支持。鬥牛當中,沿用了這一傳統。不過,西班牙鬥牛從單純的白手套,發展出5種顏色的手帕了。
西班牙鬥牛季已經開始了,加泰隆尼亞已經禁止鬥牛。看鬥牛,有門道,就像足球,懂球的,看得驚心動魄,不懂的,不就是把一頭牛先放血,把人家調戲到精疲力竭之後,一劍刺死嗎?
牛牛說:牛LGB的,牛啥牛,你這身行頭過時300多年了,我才牛!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西班牙冷知識-野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