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豫劇《焦裕祿》中有這樣一句唱段:「老百姓心裡有桿秤,知道你是重還是輕。」黨員幹部對待群眾工作是否用心用力,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秤。
王曉豔設計製作的村級衛生笑臉標識。
7月23日,在伊州區五堡鎮吐格曼博依村,頂著炎炎烈日,王曉豔要走訪自己負責的村第二網格,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並摸排外來人員信息。
吐格曼博依村人口355戶1272人,全部為維吾爾族。2018年1月,44歲的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一級法官王曉豔,被選派擔任駐吐格曼博依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從此她就把村民們當作自己的親人。
第二網格有106戶,王曉豔對每家的情況爛熟於心。她先是敲開了村民卡得爾·克然木家的院門。看到是王曉豔,卡得爾·克然木笑著招呼:「姐,你來啦?」王曉豔一臉嚴肅:「昨天叫你把葡萄園雜亂的木柴收拾一下,你咋沒幹?下午我來和你一起收拾!」
40歲的卡得爾以前在外打工,前陣子因喝酒摔倒手臂受傷。王曉豔時常操心著他,隔三差五去看看他家裡有什麼需要幫助幹的活。王曉豔想要卡得爾家的大門能貼上村級「衛生優秀」笑臉標誌,就催他儘快清理葡萄園那堆木柴。「你那麼忙就別來了,我找幫手打掃,一定弄乾淨,一定!」卡得爾認真地表了態。
反覆叮囑卡得爾要「少出門、少喝酒」後,王曉豔又來到71歲村民卡得爾·扎克家。看到王曉豔進門,卡得爾轉身取冰鎮西瓜,「哎呦,這麼熱的天你還親自來,閨女,快吃塊西瓜!」
卡得爾有3個子女,都已成家另過,屋裡屋外收拾得乾淨整潔。「我的孩子一周來一趟,王副隊長是天天來。」卡得爾說,自己和妻子年老體弱,家中有10畝紅棗地、4畝葡萄園,這兩年,果子採摘、葡萄藤挖埋都是王曉豔和村幹部來幫忙。卡得爾以前有胸悶咳嗽的毛病,也是王曉豔教他用偏方治好了。
從卡得爾·扎克家出來,路邊玩耍的兩個小女孩遠遠看到王曉豔,叫著「王媽媽!王媽媽!」飛奔過來抱住了她,「這是我結對親戚阿衣木古麗·牙合甫的兩個女兒,也是我的兩個小寶貝。」王曉豔摟住兩個可愛的孩子捨不得鬆手。
阿衣木古麗夫婦有3個孩子,生活比較困難,王曉豔第一次到她家時,發現她家兩畝的葡萄園沒圍欄,羊經常進來啃葡萄藤。王曉豔出錢購買了鐵絲網,和阿衣木古麗夫婦一起拉好了圍欄。「王副隊長把我當親妹妹,地裡有活她都來幫忙,還常給3個孩子買衣服、學習用品,孩子們太喜歡她了。」阿衣木古麗說,有了王曉豔這個親戚,是她全家的福氣。因為駐村工作忙,王曉豔有時一個月也回不了一次家,更談不上陪伴照顧上六年級的女兒。
今年4月,根據安排,王曉豔將結束「訪惠聚」工作隊的任務返回單位,得知她將要離開,村幹部與村民各寫了1份聯名信交到市中級人民法院,懇請把王曉豔留下來。市中級人民法院收到兩份聯名信後,經過慎重考慮並徵求王曉豔的意見後,滿足了村裡幹部群眾的願望。
「我愛上這裡了。」看著村道兩側即將成熟的葡萄、枝頭沉甸甸的青棗,王曉豔深情地說:「兩年來和鄉親們朝夕相處,我對這裡的每家每戶、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捨不得走。」
(文/圖 記者 李文龍 艾姐爾古麗·卡德)
END
來源:哈密日報
原標題:《【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兩份聯名挽留信的背後 ——記吐格曼博依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王曉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