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多維的臺灣。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知臺分子」。
臺灣唯一曾經拿過溫布頓和法網女雙冠軍的謝淑薇,在裡約奧運比賽開打前夕,因為遭到中華奧運代表團副總領隊蔡賜爵拍桌怒罵而宣稱永久退出臺灣網壇,謝淑薇當場氣憤表示:她不是國家養大的,她是民間養大的,她是職業選手,是為粉絲打球。
謝淑薇「為粉絲打球」,或許有一個人最能了解這句話的意涵,那就是中國大陸退役網球女將李娜。她同樣只感謝她的球迷,而不是政府或其領導。
李娜是大陸女網名將,退役前拿過四大滿貫賽澳網和法網的女單冠軍,是最火紅的體育選手之一,但她的個人主義,曾經引起官方媒體和網友的撻伐。當她捧著澳網冠軍杯衣錦返鄉時,無視湖北省領導的歡迎,面無表情,被媒體撰文《李娜,你為什麼擺臭臉》加以炮轟。該媒體認為,李娜對於領導犯了「大不敬」之罪。
當她在法國網球公開賽慘敗,官方媒體新華社的記者讓她對中國球迷解釋這次令人失望的比賽結果,李娜生氣的痛斥:「只是輸了一場比賽而已,」「我需要三跪九叩嗎?」
李娜明確表態:打球雖然可能也是為了國家,但更多地是為了自己,「我真的從心底裡認為我只是個運動員。除了我自己,我誰也代表不了。」
體育選手對國家的「照顧」竟然會如此激烈反應,在別的地方可以理解,但臺灣民主化已久,為什麼我們的體壇還維持著老大作風?還繼續官僚我自為之?因為他們對選手有生殺大權?
事實上,謝淑薇會如此「暴走」,並非一日之寒,從不能帶自己的教練開始,便引發所謂公平對待的爭議。如今連她的父親謝子龍都在臉書貼文為其退出的宣示表示這是「驚天動地的好消息」、「我絕對支持淑薇的決定,全面退出中華隊這個委屈飽受欺壓的身份,為這次奧運制度不公不義做出沉重的抗議。」如果一個選手只剩下國家符號,卻缺乏政府悉心照顧之恩情,難怪謝淑薇和李娜都只能說他們是為球迷及粉絲而比賽。
此次和謝淑薇爭吵的當事人副領隊蔡賜爵,遭指控利用奧委會資源,圖利自家經營多年的旅行社,多少暴露了這些利益共同體的生活圈。
不只如此,被體育總會認可的各式協會,也有許多是國民黨安插失業政客之用,例如桃園市選戰失利的吳志揚,接下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前「立委」丁守中則是籃球協會主委,更有黑道大哥出任的協會理事長。這樣充斥裙帶關係的體壇組織,真能為臺灣體育貢獻什麼,恐比登天還難。
國民黨長期宰制下的體壇,讓國家符號變得無比沉重,而「為國爭光」永遠是媒體要求人們看待選手的單一主要角度。我們只為英雄歡呼,但更多的失敗和淚水,沒人關注。
謝淑薇事件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所有的「臺灣之光」,究竟是處在缺乏地心引力之下的奮鬥,還是有我們深深的祝福和支持。
謝淑薇雖然說永遠退出臺灣網壇,但她用個人之力,戳破體壇假象,可以說是大功一件。這是蔡政府的大好機會,若能趁此機會介入整頓,讓體壇回歸專業,不再充斥人情酬庸,或許喜歡運動的臺灣人還有機會看到真正從泥土裡長出來的臺灣之光,而非只能靠出國獨立摸索求生的孤兒流浪記。
尋求兩岸民間最大公約數,敬請長按以下二維碼直接關注「知臺分子」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