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起跑線》:這是教育的真諦和窮人富人該有的樣子

2020-12-10 梓喬學堂

近日,在家看到一部印度電影頗為感動,這是部由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聯袂主演的教育電影。2017年5月在印度上映,2018年4月在我們國家上映,豆瓣評分至今維持在7.9分。一起來看看:

01.不遺餘力扮窮只為讓孩子上名校

這部電影之所以引發關注,一定程度上是劇情跟中國的現狀很相似,很多家長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影片起源於15年前的2012年,男主人公拉吉·巴特拉伊爾凡·可汗飾 )本是月光市場小裁縫店老闆的兒子,與女主角米塔薩巴·卡瑪爾飾 )相識後,對她一見傾心。

一晃到了15年後,此時的拉吉憑著不怕吃苦的精神和絕佳的口才,將小店發展成了規模可觀的時裝店,娶到了心中所愛,兩人愛情的結晶:女兒皮婭也到了要上小學的年齡

女主米塔一心在家專心相夫教子,覺得自己和丈夫之所以不能擠入上流社會,是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尤其是對於男主不會說英文一事耿耿於懷。

眼看著女兒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一心要讓女兒上頂尖的私立名校,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的她。臨時抱起了佛腳,為此不惜付出金錢和時間。

對於妻子米塔的行為,拉吉一開始有所質疑,但最終拗不過心愛的妻子,義無反顧地投身於為女兒搶奪起跑線的「戰役」中。

他們為了讓女兒皮婭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惜買上了豪宅,含淚搬家到擁有名校資源的富人區,想躋身上流社會。

讓人無奈的是,女兒皮婭因為只會說印地語,而遭受到鄰居小朋友們的排斥,拒絕同她一起玩耍;影片中多次出現詮釋英文的重要性,貌似只有學會英文才會有好未來,英文更像一種身份的象徵。

這一點是否跟我們生活中,因不認識奢侈品牌,不懂某個金融名詞等被人瞧不起的境遇有些相像呢?

目睹女兒遭遇的女主角米塔,更堅定了要讓女兒上最好的名校的決心,於是她託舊時老同學的後門,找上了專門辦理入名校的入學顧問,為應對女兒的入學面試,作為家長的他們也要學習英語,還為此專門去祈求神明保佑。

讓人諷剌的是,結果卻因為男主是服裝店老闆的緣故,女兒皮婭無緣於名校。雖然這個理由聽起來很奇葩,卻反映出印度社會的階級觀念根深蒂固。

男主十分不舍地離開舊市街的家

拉吉得知自己店鋪的工人的孩子,獲得了他們一心想上的德裡文法學校的貧困生入學名額。

為了讓女兒能上德裡文法學校,最後夫妻二人不得己撒謊扮窮,搬到貧民窿租住一個月的時間,過上了與老鼠蚊蟲同住吃苦受罪的生活,。

排除萬難,終於如願讓女兒上了名校,卻因在扮窮的過程中,結識了貧民窟中善良無私的希亞姆·普拉卡什(迪帕克·迪布裡亞爾飾)。

一切就悄然發生著變化,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著......

02.窮人富人該有的樣子

緊接著我們就看到最震撼人心的部分,因為相對於影片中教育現狀的殘酷和現實,人們更樂意看到住在貧民窟的希亞姆的善良無私男主角拉吉的勇敢擔當。因為這些更加觸動人的內心深處,直擊人性,也更有教育的意義。

初到貧民窟的夫妻二人,就遇到了熱心上來幫忙拿行李的鄰居們。當一位女鄰居拿出甜糖給女兒皮婭吃時,米塔出手打住了去接糖吃的皮婭的手,並彪出了英語。

初到貧民窟遇到的熱心鄰居們

因而引起了一眾鄰居們的不滿,並對米塔和拉亞一家,說出了即便他們以後生病,也不會幫助他們的話。

一次,男主拉吉上廁所,發現家中無水時,妻子到處找人幫忙均遭拒絕。這時善良的希亞姆拎著兩滿桶水出現,為他們解了燃眉之急。

之後希亞姆夫妻為男主拉吉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不忘質樸的貧窮更讓人感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當德裡文法學校貧困生調查員庫爾馬先生,光臨拉吉家。看到了皮婭喝著瓶裝水,吃著披薩,男主拉吉柔嫩的雙手,而懷疑其貧困生作假時,天真的希亞姆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費唇舌,讓調查員相信拉吉一家是破產的新貧家庭。

面對調查員手足無措的拉吉夫妻

2.為了讓拉吉能更快地適應破產後的生活,希亞姆帶男主擠公交去工廠上班,

當看到男方沒有擠上公交時,本已擠上車的希亞姆果斷的下了車,陪著男主一起等下一班公交

希亞姆下車等拉吉

3.在面對男主因為手腳速度夠不上機器的運轉,讓餅掉落在地,工資要被扣光的情況。希亞姆將自己工資的一半分給了男主,只為不讓男主失落的兩手空空回家。

4.希亞姆看到深夜去銀行櫃員機取錢的拉吉,以為他是無奈沒辦法去偷銀行的錢,為了阻止拉吉的違法之舉,希亞姆不惜以身犯險,去碰瓷車,拿到賠償款全交給拉吉給女兒交學費。

希亞姆不惜以身犯險,去碰瓷車幫助拉吉

5.在男主裝窮剝奪窮人教育資源被揭穿,希亞姆帶著仇恨下定決心向學校舉報時,卻在看到笑容燦爛,純潔如天使的皮婭,喊他叔叔的那一刻,他立馬心就軟了下來,深知再大的仇恨,也不能嫁接到無辜的孩子身上。

心軟的希亞姆

6.希亞姆的妻子在女主被欺負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跳出來為她解圍

是啊,他們是窮人,卻窮而有義,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他人。即便過得再辛苦,為未來發愁,卻將再窮也不能犯罪的氣節永繫心頭。

希亞姆的妻子在幫助女主

擔心男主為了高昂的學費而走上犯罪道路,不僅以生命為代價為男主籌得學費,還對其循循善誘,這種深入骨髓的善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善良,讓男主偽裝窮人的愧疚,湧上心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搬到豪宅中接觸到只會嘲笑他們的鄰居,母親是僕人的名校校長洛達(阿莫瑞塔·金格飾)表面上剛直不阿,不收賄賂,也拒絕走後門;實際上,她是將教育經營成一門生意,把手中的權力當做報復的工具

表裡不一的校長

03.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這部電影讓人印象深刻又很感動,深刻的是影片的最後男主在學校大禮堂,揭露真相,為公立學校孩子們精湛的表演而喝彩時,有幾個家庭的父親或母親想要響應,卻被身旁的另一半拉下了要舉起的手

最後校長依舊還是校長,這樣的結尾更接近現實,因為現實很難因為一個人的言論而改變。生活中我們無法避免黑暗的存在,然而即便如此,總得有人站起來,點上一盞燈,給大家燃起希望之光。

希亞姆安慰失落的兒子

最終夫妻二人意識到最好教育的真諦,從而選擇讓女兒退出私立名校,去上了條件有限,讓女兒真正快樂的公立學校。

這樣的結局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因為在現實中,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但這絲毫不影響大家內心的嚮往,因為對於男主拉吉來說,他無疑是成功的,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將其付諸行動。

出錢資助了希亞姆兒子就讀的公立學校,還對勇敢地承認了自己所犯的錯誤,並進行了改正和承擔其帶來的相應後果。

拉吉夫妻資助公立學校

同時他獲得了最愛妻子米塔的認可,也讓自己的女兒皮婭找尋到了真正的快樂,更

以身示範給女兒做了一個好父親的榜樣。

女主米塔年輕時對時尚充滿了追求,滿懷理想,美麗清新的她,長大為人母后,卻活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像極了現已為人父母,為孩子操心一切的我們。

在我們身邊,很多父母送孩子去好學校,是為了讓他們有好的教育,擁有更優質的資源,然而比起這一切,我們更應該注意善良,快樂,純真,這些孩子們最該有的東西。

拉吉幸福的一家

這恰恰是教育的真諦,把孩子送到好的學校就一定能學有所成,大展宏圖嗎?我想誰都沒辦法給出百分百確定的答案。

再好的教育失去了做人的本質,再成功都是失敗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老師,社會給予孩子們優秀的做人品質,達到互相成就的效果。

最後感恩我們擁有相對公平的高考,讓很多普通人擁有了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徑。也希望我們大家能保持人性本善,不忘初心,歸來仍是少年。

對於此事,你們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若喜歡,歡迎轉發分享,更多精彩關注@淺孝仁生,感恩!

相關焦點

  • 經典喜劇電影,窮人和富人的起跑線平等嗎?教育真的公平嗎?
    「起跑線」在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運動員的起跑位置。如果起跑位置好,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在我們生活中常聽到「不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類似的語言。今天分享的這部電影《起跑線》講述了一對印度中產階級的夫妻,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費盡心思上貴族學校的故事。
  • 起跑線:從印度電影裡看到中產階級掠奪的教育資源
    電影《起跑線》以幽默的形式展現了一對印度新中產階級為了孩子能就讀名校的問題。關於私立名校還是普通公立學校選擇上的問題,我們一樣能在一個印度女人身上看到中國式媽媽的焦慮:公立學校是還不錯,但還不錯就是不夠好,在公立學校是什麼都學不到的,女兒會害怕跟別人溝通,如果別人說英語她就會很惶恐,她會不適應社會,然後她會孤獨和沮喪,如果她開始吸毒那怎麼辦......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部印度電影,竟拍出了中國教育的悲哀
    影片《起跑線》講述了一對印度的中產夫婦,服裝店老闆拉吉和妻子米塔,為了將女兒皮婭送到一所私立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費盡一切辦法,然而在這過程中卻又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阻力的故事。中國人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部電影算是對它最好的詮釋了。
  • 看印度電影《起跑線》,折射中產家庭焦慮背後的真相與思考
    這部印度電影,用一個小家庭的故事反映著整個印度社會現實,也給我們帶來很多啟迪。 所以這篇文章,我就從拉吉米塔夫妻為了孩子進入名校, 夫妻兩人的中產階級焦慮及焦慮背後的根源、關於孩子教育幾點想法,來聊聊這部教育影片帶來的思考。01、夫妻兩人的中產階級教育焦慮。
  • 必看印度電影《起跑線》——揭示印度教育社會現狀
    這裡是三大白,陪你一起看電影,看人生。動動小手點個關注吧。電影簡介:一對印度的中產階級夫婦:服裝店老闆拉吉(伊爾凡·可汗 飾)與太太米塔(薩巴·卡瑪爾 飾)為了讓女兒皮婭(蒂希塔·塞加爾 飾)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辦法。而當他們費勁心思終於要將女兒送進名校時,事情卻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起跑線中這樣說到:「在印度,英語正代表著這樣一種階級的鄙視鏈。
  • 以《起跑線》為例,解讀印度教育類題材電影的美學特點和社會意義
    《起跑線》於2017年在印度上映,講述的是印度一對中產階級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能讓自己的女兒進入私立名校上學而進行的各種努力。他們買學區房、試圖躋身上流社會,然後又想託關係走後門,甚至寄希望於神明,但是這一切都失敗了。最後他們採取了非常手段,搬去貧民窟假裝窮人,竊取政府給窮孩子的上學名額。但是最後,他們還是放棄了私立名校。
  • 印度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在哪?網友:喝了這碗恆河水,你就明白
    貧富差距在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不過要說差距最大的國家,印度肯定是首當其衝的。印度人富的人能夠有錢到成為亞洲的首富,但是窮的人也可以窮到沒錢吃飯。別跟我說這在每個國家都有,但是印度是窮的人特別地多,富的人特別地少。
  • 六年級神童上熱搜,印度這電影卻揭露了教育現實:窮人家孩子太難
    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把答案直接攤在了大家面前。《起跑線》講述了拉吉和米塔通過服裝店賺錢成功躋身中產階級,在有錢了之後,他們想讓女兒得到更好的教育,沒想到入學名校這條路上有這麼多的困難。大家為了能順利進入名校,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進行規劃了。
  • 印度再次上新電影,《起跑線2》和觀眾見面,卻不是第一部的續集
    近些年的印度電影慢慢的走進了我國的電影市場,並且確實帶來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像之前的《摔跤吧,爸爸》就在我國影壇引起不少的波瀾,也在我國的影迷中有不錯的口碑。之前還有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這部電影是講述印度的一個貴族家庭,為了幫助自己的孩子爭取到一個名校的上學名額而扮作窮人生活在貧民窟的故事。
  • 印度電影《起跑線》:絕望的底層,被收割的中產
    《起跑線》看完了,我已經不想再發問「為什麼我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了?」廣大群眾問了多年了,可是有毛用啊?《起跑線》借著喜劇的外表,闡述了悲劇的內核。那就是,在印度社會中,留給窮人本就不多的機會正在被擠佔。而中產階級處在夾心層,處處被收割,底層的政策傾斜他們享受不了,又沒有上流階層水到渠成的優先特權。
  • 《長江七號》告訴我們:窮人和富人都在拼教育,到底差在了哪裡
    」這句話的人,只能是一個家境條件差的窮人,而絕非是一個生活富足的富人。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走進「富二代」行列,說到底,他們家族今天的成就也是幾代人努力拼搏的結果,恰恰說明一點:富人往往更努力!因為財富、學識、眼界和思維方式的積累和傳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足以證明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的關鍵。當然,這裡說的富二代不包括暴發戶。
  • 印度電影《起跑線2》上映,依舊關注孩子教育,但狗尾續貂了
    文/馬慶雲印度電影《起跑線》第二部,已經可以看到漢語字幕版本了。這部電影印度本土上映於2020年3月13日。在印度上映的時候,其本土口碑反饋情況亦不如前作。而《起跑線》第二部,依舊沿用首部主演伊爾凡·可汗,關注的依舊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但形成的影迷口碑反饋效果不如首部。目前,第二部電影因為剛剛在國內可以看到字幕版本,所以並未形成有效的口碑數據。不過,這兩部《起跑線》在IMDb形成的影迷打分,基本上印證了第二部不如首部的命運。
  • 印度貧富差距有多大?50度高溫下,富人、窮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對於印度,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混亂、生活環境惡劣,這是很多去印度旅遊的人的直觀感受,也是印度呈現在外國人眼前的景象。用手吃飯、隨地大小便、翻垃圾堆找吃的、萬事皆可恆河水,這些現象在印度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 電影《起跑線2》直擊印度教育,伊爾凡實力主演,父母為孩子操心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部父母為孩子上學操碎心的印度高分電影《起跑線2》,這部電影由伊爾凡印度演技巨星主演,電影講述了一位父親與他渴望出國留學的女兒之間的故事,同時展現了父親為實現女兒的夢想面臨的種種困難,以及想方設法克服困難的過程。
  • 印度近期連續「50度」的高溫,富人躲在空調房避暑,那窮人怎麼辦?
    很多人都會拿印度和中國作比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發展水平與我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而且在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遠遠落後於我國。印度的夏天,對於窮人們來說,就是一種折磨,因為他們本來的生活就非常拮据,且不說空調能否買得起,就連用電對他們來說都可能是一種奢侈。
  • 這部印度片折射的貧富差異下的教育差距,真的扎心了
    01 生而為人,投好胎就是贏在起跑線早在《三個傻瓜》《地球上的星星》等印度電影中就探討過教育的實質是獲取知識而不是教會成功。即便離這兩部電影上映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教育機構逐漸商業化的事實依然無法改變,甚至變本加厲。
  • 富人和窮人的思維差距?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
    當年馬丁.路德.金一句「我有一個夢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窮人也是人啊,富人所有的一切欲一望 ,窮人也是有的。食色,性也,他憑什麼不想娶一個小老婆?!只是雞蛋還沒有變成雞,連雞蛋本身也還在老婆手裡攥著,就有了如此輝煌的夢想,合不合適,值得商榷。 不能說窮人的前途沒有光明,然而道路的曲折性,也更加符合邏輯。
  • 印度真的比中國窮?直擊印度的富人區,美女如雲生活奢華!
    印度是一個和中國在同一起跑線上發展的國家,但是中印兩國之間的差距也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但和過去比起來印度的發展還是非常快的,從一個原本是殖民地的國家到現在的獨立,確實經歷很多挫折。可是印度的貧富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印度比中國窮。
  • 為何「窮人家」的孩子很容易認出?李玫瑾教授:窮人這3點藏不住
    在以前我們從穿衣上就能區分出這個人區分出這個人是窮人還是富人,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從穿著上很難區分一個人是富人還是窮人。但是如果是窮人家的孩子,這3點是藏不住的。李玫瑾教授曾在多個場合談及過孩子教育的問題,在談及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窮人家的孩子的時候,李玫瑾教授表示這3點很容易辨別。1.眼界和格局的大小老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身處富人家的孩子不用特意教孩子什麼,在父母身邊聽到父母談及的問題和父母為人處世的方法,孩子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 印度五十度高溫,顯現貧富差距:富人吹空調,窮人住恆河
    印度五十度高溫,顯現貧富差距:富人吹空調,窮人住恆河 2020-12-0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