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口述史|邱韶華:貢獻專業力量填補國內偏光片空白

2020-12-18 SZNEWS

▲2001年,邱韶華(左三)和日本專家一起開展技術交流。

▲2019年,邱韶華在盛波光電生產車間技術攻關。

22歲那年,我來到深圳,進入深圳盛波偏光器件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深圳市盛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盛波光電」)成為一名技術員。26歲,我和同事們一起研發出合格偏光片,並於1999年9月順利通過當時的深圳市科學技術局(下簡稱「市科技局」)技術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產品空白。33歲,我成長為總工程師。

我的成長得益於深圳的氛圍和公司破格提拔人才的環境。深圳是一個創新的城市,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抓住機會,做出一番事業。同時,深圳有一種敢為人先、勇於吃螃蟹和拼搏的精神,深圳的氛圍創造出了今天的深圳市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為「深紡集團」),也造就了今天的盛波光電。如果當年深紡集團沒有轉型高新技術產業,可能國內偏光片領域還是一片空白。深圳給予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和拼搏的鬥志,從黑白液晶顯示器用偏光片、小尺寸彩色液晶電視機用偏光片,一直到將來我們超大尺寸的液晶電視機用偏光片,我們都要率先去創造,走在中國偏光片領域的最前沿。

邱韶華

1972年6月出生於湖南,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深圳市盛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曾任深圳市盛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作為中國液晶顯示器用偏光片光學膜行業技術領軍人才,主導編制了4項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獲得授權的專利近40項。獲得2項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口述時間

2019年12月21日

口述地點

深圳商報社大廈

本期採寫

深圳晚報記者唐文雋

實習生餘快

當時深紡集團轉型,內部有許多質疑聲。液晶顯示器是我們從未觸及過的領域,和紡織業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行業,如果沒有做起來,公司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

來到深圳探索改革開放前沿之地

我老家在廣東梅州,早年父母親被分配到湖南邵陽一家紡織機械工廠工作,在當地生下了我。從小在廠區附近長大的我,一直對工科比較感興趣。高中畢業後,我考上了河南鄭州紡織工學院(後改名為「中原工學院」),也因此選了電氣自動化專業。

1994年,我大學畢業。此時的父母親在湖南待了許多年,因工作原因一直無法調回廣東,所以他們希望下一代能走回廣東,葉落歸根。這樣的觀念也左右了我的選擇,在畢業分配工作時,我將目光投向了廣東,當時廣州和深圳都有單位願意接收我。仔細考慮下,深圳是個年輕的城市,又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具有神秘的色彩,若有機會能來深圳探一探路,於我而言也是挺好的。

為此,我來到深圳,進入深紡集團工作,這是一家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在深圳市原三家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基礎上組建新設)控股的國有上市公司。初到深圳時,工廠和工業區佔據了深圳的大片土地,我仍然記得,公司第一個工廠——天健工業區當時就在福田區景田那一塊。隨著深圳的轉型,工廠也在逐漸搬離市中心,從福田搬到了龍華,後來公司第三個工業區建立在坪山,工廠越搬越遠了。

深紡集團轉型

進軍高新科技產業

來深圳的第一年,我在深圳市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一個紡織保稅貿易公司做保稅業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許多進出口的業務知識,這為我往後工作打下一定基礎。

一年以後,深紡集團開始轉型,從紡織業務轉到高科技領域,並投資了一個新的項目:高科技產品液晶顯示器用偏光片。為此,深紡集團和美國ADS公司合作,由美國ADS公司提供生產設備與技術並參股,共同成立了深圳盛波偏光器件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深圳市盛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盛波光電」),我也調來了盛波光電。

當時深紡集團轉型,內部有許多質疑聲。液晶顯示器是我們從未觸及過的領域,和紡織業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行業,如果沒有做起來,公司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作為一間上市公司,深紡集團領導做這個決策冒了很大的風險。但現在看,這個決定非常具有前瞻性。公司從傳統的紡織服裝加工業成功轉型進入平板顯示產業領域,在完全市場化競爭的行業擁有了一席之地,成為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領域偏光片行業的領頭羊,是深圳市國有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典範企業。

1998年底,公司終於成功研發出合格產品,並於1999年9月順利通過當時市科技局技術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產品空白,榮獲國家五部委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

日本技術封鎖赴美學習前沿技術

上世紀90年代,國內尚未研究出偏光片技術,主要技術掌握在美國和日本手中,特別是日本。當時日本是全球液晶產業聚集地,不僅對偏光片市場壟斷,對偏光片的技術輸出也嚴密封鎖,這導致國內行業對此技術一片空白,不得不全數進口。為了學習偏光片技術,公司派了我和其他5個人一起去美國ADS公司培訓。

可能許多人沒聽過偏光片,實際上它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廣泛:手機屏幕、電腦屏幕、液晶電視、車載顯示等等,凡是涉及液晶顯示屏的產品,都會用到偏光片。偏光片是個光學元器件,或者說是一種光學複合薄膜,具有起偏器和檢偏器的作用,能夠把圖像和色彩顯示出來。沒有偏光片,打開電源後的顯示器就只有白色屏幕,沒有彩色和畫面。液晶玻璃、液晶材料、偏光片組成了屏幕顯示器的三大元器件,液晶顯示屏佔整機成本的近70%,偏光片又是屏幕的三大材料之一,所以它非常重要。

在美國,我們學習偏光片知識的過程頗為吃力。偏光片生產是一個綜合學科,涉及光學、物理、微電子、高分子材料、化工、化學、精密機械、自動化等等,國內大學沒有這個專業,所以我們去美國學習的內容從基礎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完全是從零開始。同時,由於是跨專業的知識領域,我們需要學習很多專業知識。那時沒有網絡,不像現在一上網就可以查很多資料,我們只能頻繁地去書店或者圖書館,查閱資料以彌補不足。

回深研製生產

經歷三年艱難時期

回深圳後,我們經歷了三年非常艱難的時期。由於美方技術人員對技術掌握不夠,且拿不到好的材料,經三年調試,我們未生產出一張合格產品。面臨持續的研發困境,1997年美方撤股退出合作,我們去美國培訓的5個人,包括我在內僅有兩個還在繼續從事這個行業。

技術研發遇到瓶頸,公司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公司畢竟不是研發機構,需要盈利。但由於所有研發計劃和機器設備都只能服務於生產偏光片,我們無法轉型,也不甘心放棄,只有放手一搏。

那段時間,我們經常加班,有時甚至在公司連軸轉,幾天不回家。平日裡,除了研究技術,還需要跑客戶,不是為了銷售,而是為了研究客戶需求:「你們有什麼產品要求?需要我們改善哪方面?」那時候沒想太多,只覺得經過幾年的積累和經驗,都走到這一步了,我們不能放棄。

終於在1998年,我們研製出第一款合格產品。當時一位客戶找我們訂了20箱產品,我們很開心,通過其他貨運方式先送去10箱,剩下的10箱貨則由我和司機親自開車送過去,以便了解客戶的使用情況。本以為一切都很順利,誰知後來,我們又把那20箱貨載回了公司。

原來,產品雖然研製出來了,但還有些小問題,經客戶測試無法使用。那時公司規模比較小,能把實驗室產品做成工業化生產產品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做成批量化的量產產品,其實非常艱難。滿懷喜悅去送貨,卻遭到了退貨,這對我們造成很大的打擊。

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1998年底,公司終於成功開發出合格產品,並於1999年9月順利通過當時市科技局技術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產品空白,榮獲國家五部委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

2008年,我負責組織實施「TFT-LCD用偏光片工程化技術項目」,該項目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可用於TFT型偏光片的生產線。

國內偏光片行業陷入困境

儘管我們突破了技術壁壘,成功研發出偏光片,但在國內市場上,我們依然困難重重,這與顯示屏產業發展有關。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在國營天津無線電廠誕生,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的序幕。1978年,我國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並將生產重任託給當時的上海電視機廠。之後隨著長虹、TCL、康佳、海信等世界彩電巨頭誕生,1987年中國電視機年產量達到1934萬臺,躍居全球第一。

然而,當世界電視產業從傳統CRT(顯像管)顯示器,向液晶、等離子等新型平板顯示器轉換時,中國彩電工業慘遭淘汰。至此,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起採用「以市場換技術」「合資」等政策發展的轎車、彩電、集成電路產業,沒有一個能擺脫對引進技術的依賴,形成自主的技術能力。由於缺乏技術,國內彩電廠商面臨著「缺芯少屏」的困境,他們被迫花費巨資,從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的廠商手裡採購液晶面板等關鍵零部件。

作為液晶顯示屏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偏光片的發展也受限於此。當時國內廠商還沒法研發出彩色液晶顯示屏,僅能生產黑白液晶顯示屏,且只能使用於電子表、計算器、電話機等小尺寸電子產品市場。我們公司定位國產本土化,所以我們只能根據國內下遊市場研發產品,即適用於黑白顯示屏的偏光片。儘管我們佔據了黑白顯示屏的大部分市場,起步也比中國臺灣、韓國的同行要早很多,但在全球液晶顯示屏的市場裡,我們佔比份額依然非常小,不到1%。

為等待未來發展的機會,為公司創造更大效益,我們轉而從降低偏光片生產成本入手。2000年,我承擔了原材料國產化、壓敏膠開發、產品色調改進等重點攻關課題。經過大膽創新和大量試驗研究,三大難題全部獲得突破。其中,主要原材料國產化率達100%,壓敏膠開發隔年即投入批量生產。同時,此突破也一舉扭轉了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嚴重虧損的局面,全年實現利潤620萬元。

2001年,盛波光電被市科技局批准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導的「年產200萬平方米偏光片產業示範化工程」也被當時的國家計委列入2001年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新材料專項,獲國家資金支持。

2005年,我們成功開發出國內首張STN型液晶顯示器用偏光片,再次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的業績也因此持續盈利,穩步發展,一舉奠定了國內黑白液晶顯示屏用偏光片的領導地位。

向彩色液晶顯示器用

偏光片進攻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筆記本電腦對液晶顯示器件產品的需求,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確立了作為液晶顯示的主流地位。

2002年4月,上海廣電集團(前身為上海電視機廠)與日本NEC籤署合作意向書,共同投資1146億日元(約100億元人民幣),在上海莘莊工業區建設一條5代線。2004年10月8日,中國第一條5代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生產線在上海投產,主要切割15寸液晶屏。

隨著國內企業對TFT—LCD生產線的研發,中國大陸的「無自主彩色液晶顯示屏時代」也隨之落幕。

下遊市場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創新科技的原始動力。2006年,我被任命為公司投資近億元的偏光片二期工程工藝總負責人,帶領團隊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全面測繪,優化生產工藝,並吸取國外經驗,使盛波自行設計、委託國內公司製造、自行安裝和調試的二期生產線實現投產,成為第一條國產偏光片生產線。

2008年,我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科技部863計劃——「TFT-LCD用偏光片工程化技術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91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該項目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可用於TFT型偏光片的生產線,進一步填補國內TFT-LCD偏光片生產的需要,對於國內液晶顯示器件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生產能力、改變產業鏈嚴重失衡的局面起到重要作用,使國內部分中小型TFT-LCD面板企業實現部分材料國產化。

2010年,公司大尺寸TFT-LCD用偏光片項目啟動,大尺寸TFT-LCD偏光片項目也列入「深圳市重大項目」。項目建成後,於2015年通過了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也填補了中國彩色液晶電視機用偏光片的產品空白,中國彩電廠商終於完善了上遊材料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深圳有一種敢為人先、勇於吃螃蟹和拼搏的精神,深圳的氛圍創造出了今天的深紡集團,也造就了今天的盛波光電。

「原來中國人也是可以的」

22歲那年,我來到深圳,進入盛波光電成為一名技術員。26歲,我和同事們研發出合格偏光片,並於1999年9月順利通過市科技局技術成果鑑定,填補了國內產品空白。33歲,我成長為總工程師。

我的成長得益於深圳的氛圍和公司破格提拔人才的環境。深圳是一個創新的城市,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抓住機會,做出一番事業。同時,深圳有一種敢為人先、勇於吃螃蟹和拼搏的精神,深圳的氛圍創造出了今天的深紡集團,也造就了今天的盛波光電。如果當年深紡集團沒有轉型高新技術產業,可能國內偏光片領域還是一片空白。

儘管研發的過程非常艱辛,但真正看到成果時,我倍感自豪。記得多年前的某一次,我們研發的產品通過客戶的測試,他當即豎起大拇指,讚賞我們:「原來中國人也是可以的。」就這一句話,讓我們很有成就感,這句話所帶來的快樂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繼續填補偏光片空白

未來可期

儘管如此,目前國內偏光片的發展還是較為薄弱,國產化率不到10%,家電彩電公司對於上遊原材料大部分還是進口。與國外相比,我們的差距在於不能實現規模經濟,無法成為主流的供應商。

就電視機來講,我們已經突破小尺寸,比如32英寸、43英寸、55英寸,但是像6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還是空白,因為我們只有兩條線的生產規模,產線規模數量少,終端市場卻很大。除此之外,我們彩色液晶顯示屏用偏光片的材料是進口的,採購數量不夠,採購成本由此增加,議價能力也不夠。一方面說明我們這個行業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技術方面和規模方面都有薄弱環節,需要突破。

國家很重視平板顯示產業上遊原材料和裝備的短板,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給予這個產業很多支持,比如減少關稅,加大補貼等。現在我們正在投資近20億元的2560mm超大尺寸電視用偏光片生產線,決心突破65英寸以上的空白領域。深圳給予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和拼搏的鬥志,從黑白液晶顯示器用偏光片、小尺寸彩色液晶電視機用偏光片,一直到將來我們超大尺寸的液晶電視機用偏光片,我們都要率先去創造,走在中國偏光片領域的最前沿。

總第90期

出品:深圳市政協深圳晚報社

總策劃:戴北方王璞王大平

總監製:柳光敏鄧自強

總顧問:黃玲南兆旭

總執行:葉曉濱周智琛胡文

統籌:吳振興成功梁瓊月

楊堃張笑

相關焦點

  • 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阮志毅:國內偏光片上遊...
    據阮志毅介紹,國內偏光片產業的發展是從1996年起步的,不過,那時候主要是以TN的偏光片為主,還不能做TFT。經過2001年溫州僑業建成一條TN/STN偏光片生產線,2004年緯達光電建成一條TN/STN偏光片生產線後,直到2009年,國內TFT偏光片產業才真正開始起步,但主要還是以窄入TFT偏光片為主。
  • 偏光片是什麼東西_偏光片的用途
    偏光片是什麼東西   偏光片的全稱是偏振光片,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振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組成總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張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顯示圖像的。3D眼鏡就是運用了這種原理。   偏振光片之所以叫偏光片,是因為普通液晶顯示器面對眼睛的那張偏光片是磨砂處理的,以消散表面反光,並且把光散射以增加液晶顯示器的視角。對於投影機來說,任何散射都會造成光線的損失,投影機用的液晶片理想狀態應該是0度視角,即偏離垂直方向看液晶片,就沒有光線了。
  • 專家返鄉組建科研團隊,耗時4月填補國內空白!
    專家返鄉組建科研團隊,耗時4月填補國內空白!國內傷口先進管理領域空白!南京中醫院拋出難題蘇中藥業集團與南京中醫院有著多年的研發合作,南京中醫院肛腸科主任王業皇深深佩服徐明泉團隊的「創新」力量,拋出複雜型肛瘻創面治療的難題。肛瘻是膿腫後時代,手術後,往往創面大、創面腔體深。國內尚沒有定型用於深腔創面的負壓封閉系統。
  • 廣州這位技術員,填補了國內密封膠行業空白
    作為白雲化工科技發展部經理,他帶領團隊根據公司發展戰略,開發出一系列引領行業發展的新產品並實現產業化,其中不乏攻關「卡脖子」技術、填補國內密封膠行業空白的創新產品。去年12月,陳建軍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範。面對榮譽,陳建軍十分淡然:「對我來說,這是一項至高的榮譽,但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白雲化工人的榮譽。
  • 國內第一部圖書館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北京首映
    1月2日,由國家圖書館攝製的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在國家圖書館學津堂舉行北京首映式。106分鐘的紀錄片,以親歷者的視角回顧了國家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將這位110歲「老人」的故事娓娓道來,這是國內第一部記錄和展現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
  • 訊通精模打造「零缺點」產品 研發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該公司致力於打造「零缺點」產品,注重技術研發,多項研發成果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訊通精模成立於2010年4月27日,位於雙福工業園,專業從事精密衝壓模具、注塑模具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銷售,是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智能電錶、筆記本電腦等品牌商的成套結構模組解決方案供應商。
  • 《熱血合唱團》填補了中國音樂勵志片空白!它的功績不止於此
    它的票房沒有達到我的預期,但這部電影和主演劉德華的貢獻,卻遠遠超過了電影本身的意義。從影片類型上來說,《熱血合唱團》其實對已經沒落的香港電影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嘗試。無論是大陸還是香港,在類型電影的範疇中,很少有音樂片出現。
  • 著名核醫學家朱承謨教授逝世,曾填補國內核心臟病學研究空白
    4月18日晚,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發布一則訃告:我國著名核醫學家,中國臨床核醫學創始人之一,上海第二醫學院放射醫學專業創建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核醫學科奠基人朱承謨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17日19時46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90歲。
  • 深圳將出臺《粉底類產品》團體標準,填補產品執行標準的空白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莊瑞玉 通訊員 王靜)深圳將出臺《粉底類產品》團體標準。記者獲悉,10月27日,《粉底類產品》團體標準專家評審會在深圳召開,經過認真、細緻和充分的討論,專家組一致通過《粉底類產品》團體標準的審定。該團體標準填補了產品執行標準的空白。
  • 填補國內空白 東旭集團實現LTPS玻璃量產並獲首批訂單
    於是/文7月6日,東旭集團LTPS玻璃獲國內知名面板廠商首批800片量產訂單。據了解,6月30日,東旭集團通過自主研發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LTPS玻璃量產。此前,LTPS玻璃基板成套生產技術長期為美國和日本公司所壟斷,國內面板企業所需的LTPS玻璃基板全部需要進口。在中美貿易爭端不斷升級的背景下,LTPS玻璃基板生產技術的缺失使國家顯示行業產業鏈安全受到威脅。東旭集團生產的LTPS玻璃與美國、日本產商同類型的玻璃基板品質性能處於同一水平,可完美實現國產化替代。
  • 突出貢獻!創造多項「首個」,填補國內空白,北京這所高校值得關注!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特殊教育學院取得了長足地發展,2014年獲批面向視力殘疾大學生的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碩士授權學科點,是全國首個面向殘疾人招生的碩士點,不僅完善了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體系,而且還填補了殘疾人碩士研究生層次教育的空白。
  • 7.7億美金:杉杉股份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
    國產偏光片隨國產面板產業興起而興起毫無疑問,隨著海外面板廠商逐漸退出LCD市場,促使全球LCD產能開始向國內集中,這也可以理解為何LG化學會將偏光片業務出售。與此同時,隨著國內LCD面板產業的發展,作為核心材料之一的偏光片同樣需求量穩步增長。
  • 「他」參與編寫的詞典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空白
    原標題:文史大家周退密昨天凌晨逝世,享年107歲他參與編寫的詞典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空白文史大家周退密7月16日凌晨逝世,享年107歲。他是一位學貫中西的長者,曾參與《法漢詞典》編寫工作,填補了國內法語工具書的空白。大凡傳統文人的雅嗜,周退密皆有造詣,他工詩詞、擅翰墨、精碑帖、富收藏,被譽為「報刊補白大王」的作家、文史學家鄭逸梅曾稱他為「海上寓公」。「周老既接受過傳統文化的薰陶,又經歷過西方文化的洗禮,集新和舊、中和西於一身,堪稱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典範。」
  • 填補國內空白!恆大杯U18冠軍聯賽開啟
    對於中國足球賽事來說,做出填補國內空白的舉措這樣的魄力更讓人敬佩!8月26日,恆大再度成為中國足球青訓的焦點。由中國足球協會指導,恆大集團主辦,恆大體育賽事有限公司和廣州市足球協會承辦的恆大杯U18冠軍聯賽新聞發布會在恆大足校進行。作為前國足主帥,朱廣滬等名宿也蒞臨現場。
  • 偏光片各層光學原理
    目錄一、偏光片的功能與結構二、表面處理三、WV補償膜四、偏光片選用注意事項
  • 超級足球少年/恆大杯U18冠軍聯賽開幕 填補國內賽事空白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超級足球少年/恆大杯U18冠軍聯賽開幕 填補國內賽事空白 超級足球少年/恆大杯U18冠軍聯賽開幕 填補國內賽事空白 懂球號作者: 足球頻道 09-05 19:11
  • 杉杉股份55億買下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
    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自1996年A股上市以來由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服裝企業轉型為新能源產業領軍企業,現有業務覆蓋鋰離子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集成(包括鋰離子電容、動力電池PACK)、能源管理服務和充電樁建設及新能源汽車運營等新能源業務,以及服裝
  • 深圳口述史|陳汶祥:將滿腔熱情獻給港口維修事業
    深圳這片熱土給我提供了進取的機會,招商港務則給了我大膽革新的平臺。近20年,我從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長為企業生產一線的重要技術骨幹,把自己滿腔的工作熱情和一顆赤子之心都獻給了深深熱愛的港口設備維修事業。未來,我希望自己還能繼續為深圳的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 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準獨角獸賽克賽斯欲登陸科創板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擁有多個填補國內空白產品的賽克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克賽斯」)科創板上市申請6月30日獲受理。公司擬公開發行股票5000萬股,投資於生物醫藥生產研發基地二期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5億元。
  • 「青年中超」橫空出世,13隊爭冠,填補國內空白
    其一,賽事首創,填補國內U18足球賽事的空白。放眼國內,也沒有全國性、高水平的U18賽事。恆大杯U18冠軍聯賽的誕生,填補了U18賽事的空白。其二,巔峰對決,打造「青年中超聯賽」的標杆賽事。像曼聯新星格林伍德,在2017-18賽季U18英超17場打進16球,直接跳級到一線隊;多特當紅小生桑喬,2016-17賽季在U18英超14場貢獻12球4助攻,多特花了800萬歐元將桑喬從曼城挖走,助他成長為超級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