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完敗!恆大重兵圍攻難奈蘇寧鐵桶陣,卡納瓦羅臨場應變遜奧帥
久古
剛剛結束的中超聯賽冠軍爭奪戰第一回合的較量,經過90分鐘苦戰,恆大0-0與蘇寧籤城下之盟。4天之後的12日,雙方將進行第二回合的最終決戰。
此戰恆大首發排出433攻擊性陣型,艾克森回歸中路突前,韋世豪和費南多出任左右邊鋒;3名中場分別是保利尼奧、鄭智和徐新;後防線上,自左至右分別是吳少聰、樸志洙、蔣光太、張琳芃,守門員是劉殿座。
蘇寧則根據半決賽與上港兩戰的經驗,重拾自己最為熟悉的442陣型,特謝拉和埃德爾組成雙前鋒,左右邊前衛分別是羅競和高天意;周雲、李昂、米蘭達、吉翔4名後衛自左至右分列,顧超把守大門。
整場比賽,除了第11分鐘時鄭智製造的點球被改判無效之外,雙方主要的精力幾乎全部用在中場的對抗,或者恆大主攻、蘇寧拼命防守上。賽後的技術數據顯示,控球率62%-38%(恆大在前,下同)、射門9-0、射正1-0、傳球456-282、成功傳球389-205、任意球16-21、角球3-0、傳中16-5、成功傳中2-1、搶斷15-16、犯規21-19。
從數據上看,恆大幾乎全面佔優,但除了大部分時間壓著對手半場圍攻之外,並沒有創造出真正有威脅的射門,甚至連有威脅的進攻次數都寥寥無幾。有艾克森、費南多、保利尼奧、塔利斯卡等等個人能力超強的恆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值得雙方總結:
第一、變陣失敗,卡納瓦羅聰明反被聰明誤
本賽季,除了第一階段前3場比賽首發排出的是352陣型外,從第4至第18場,恆大全部採用的是4141陣型。前場無論是艾克森、塔利斯卡、費南多、保利尼奧要麼全部首發,要麼是至少其中3人在場,與其他本土球員(以韋世豪或楊立瑜為主)組成進攻線,以強大的進攻壓制對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此戰突然改打433,塔利斯卡坐在了替補席。但這個看似攻守更為均衡的攻擊性陣型,在蘇寧4後衛加瓦卡索和吳曦6名球員為主組成的密不透風的的防守陣型面前,不但中路攻不進,邊路的韋世豪和費南多因為整體陣型前壓過大、沒有突擊空間而根本無法發揮速度優勢。如上數據統計,全場僅有16次傳中機會只有2次成功,並且角球也只有3次;任意球雖然不少,但由於位置欠佳,或距離過遠,再加上缺乏塔利斯卡,最終無法把握。
而久攻不克,卡納瓦羅的戰術調整也顯得遲緩並且猶豫不決。除了第32分鐘黃博文替下受傷的鄭智,第63分鐘才正式進行換人,廖力生替正徐新,但這個換人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廖力生的位置甚至比徐新後撤更深,對進攻端的幫助更小。直到第85分鐘,才由楊立瑜、塔利斯卡、洛國富分別換下艾克森、費南多和韋世豪。事實上,這種比賽接近尾聲、又一下子調整了3名球員,結果就是直到比賽結束,還沒看出調整的意圖到底是什麼。甚至直到第62分鐘韋世豪的一次軟弱無力的射門,才製造了恆大的第一次射正。
其實,如果下半場開始就進行調整,增加一名進攻球員,改打其最為熟悉的4141陣型,增加中路進攻的人數和高點,從而拉開、打亂蘇寧的防守體系,或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事實上,除了被蔣光太和樸志洙大部分時間盯防得基本沒有什麼機會的特謝拉和埃德爾,蘇寧投入進攻的兵力和次數並不多,張琳芃和吳少聰頻頻從兩個邊路發動進攻。與其如此,不如撤下一名邊後衛、增加一名中場或者前鋒,比如早一點換上楊立瑜或者塔利斯卡,進攻的威脅當然要比邊後衛助攻好得多。
可以說,這雖然是180分鐘的冠軍爭奪戰,有"容錯"、"試錯"的空間。但擁有如此眾多的進攻球員,卻被對手逼成0-0,至少從本場比賽而言,卡納瓦羅的戰術安排、閱讀比賽和臨場應變的能力有欠缺。
第二、從442到352,奧拉羅尤主動變陣更顯從容
上半場相對被動挨打的蘇寧,下半場一開始奧拉羅尤就主動作出變陣,由楊博宇替下羅競,改打3中衛,將周雲和吉翔提到邊翼衛。
蘇寧本賽季的首發陣型,最主要是以其習慣的442為主。但到了第二階段,特別是半決賽與上港兩戰,則改為3中衛的5中場陣型;或者在3中衛與4後衛之間反覆變陣,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此戰之所以首發又恢復其442陣型,顯然並不是為了進攻,而更多還是出於防守的需要。因為首發的兩名邊前衛無論是羅競還是高天意,進攻能力明顯不如謝鵬飛和吉翔。但通過上半場的45分鐘比賽,奧拉羅尤其顯然看出了這個陣型的弊端,即邊路進攻幾乎全部喪失,導致場面極為被動。
這個變化,不但增加了中場的防守人數,更主要的變化是增加了邊路進攻的力量,同時也將防線前移,恆大的"火力網"被迫遠離蘇寧禁區。而上半場主要負責中路防守的吳曦,也趁機更多投入進攻組織,也製造了一些反擊機會。
縱觀整場比賽,奧拉羅尤的戰術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儘可能將恆大的威脅擠出遠離禁區之外。包括瓦卡索無處不在的攔截、搶斷;楊博宇在前場以一張黃牌的代價將"小摩託"費南多還沒啟動就"熄火";李昂同樣不惜以吃到黃牌阻止黃博文的進攻等等。也就是說,奧拉羅尤不僅僅是以"鐵桶陣"消極防守,還以不斷前出、主動前出的防守,將恆大的多名進攻或者組織球員在第一時間就掐斷、打亂恆大的進攻企圖。
雖然蘇寧最終仍是相對的被動,但也力保城門不失,應該說,奧拉羅尤的戰術變化更成功。甚至可以說,卡納瓦羅此戰根本就沒有變化,除了最後幾分鐘之換了3名球員之後打得更為混亂、更無威脅之外,恆大可謂一無所獲。
通過這場比賽,也可以看出沒有塔利斯卡,卡納瓦羅解決比賽的手段也相對有限。特別是3中場的戰術,對於恆大來說可算失敗。
(今日頭條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今日頭條之外轉載!圖片都來自今日頭條免費圖片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