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老舊公務車和太原鐵路的情緣

2021-02-21 太原道

閒暇時,我常行走於太原市的各個角落,尋覓、探究鐵路的珍存老物件,感念有識之士為後人留下近現代山西乃至中國鐵路發展史的實物見證。

70多年前,它是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的一輛軍事指揮「公事車」,見證一段「屈辱史」。

自抗日戰爭中此車被八路軍太行軍區截獲後,成這輛「公事車」成為了中華民族從危亡走向振興,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的一個特殊存在。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性轉折的見證,見證著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滄桑巨變。

這輛公務車乘坐主人角色的轉變,正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經過28年艱難探索和浴血奮戰,迎來了一個由人民當家做主的全新的歷史新紀元的真實印證。自此,一個嶄新的世界建立了起來。

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宮北宮花園的西北角,靜靜地停留著一輛老舊的編號為97443的鐵道公務車。每年的春夏秋季,公務車的一側則有綠茵茵的草坪、林木與其相伴,當午後的太陽偏西時便有高過車廂頂的濃鬱樹蔭給它送來蔭庇。日夜與這輛老車作伴的,是一塊寫著「歷史的見證」字樣的牌子。

如今,常有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學習的人們走近它,還有因「懷古絲幽」之情的外地訪客尋覓它,聆聽收藏者耿化喜講述它過往的歷史蹤跡。

這輛形如龐然大物的公務車,車身綠色已明顯變淡接近發黃,有的局部漆皮龜裂脫落,車輪軸承鏽跡斑斑,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據史料介紹,此車是我國現存生產最早的一輛公務車,它是由日本侵略者創辦的「滿洲鐵道工場」在1935年(日本昭和十年)製造的,是專為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特別製作的8輛車中的一輛軍事指揮車,當時稱「公事車」。

1937年「七七」事變後,該車曾運送關東軍、朝鮮派遣軍進入華北,歸屬中國駐屯軍司令部司令官專用;1939年春夏,日本派遣軍將正太鐵路(現石太鐵路)窄軌撥寬後,以97443號「公事車」為主的專列,曾運送日軍第一任山西派遣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進駐太原,成為山西派遣軍(第一軍)司令部最高指揮官專用車,是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

1945年1月,由它組成的「東行特別快車」行駛到正太線壽陽段時,被八路軍太行軍區截獲,成為晉察冀解放區領導人使用的軍事指揮車。

抗日戰爭勝利後,此車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作戰指揮車,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赫赫戰功。1949年4月,該車作為「同蒲第一列人民快車」的一員回到太原。新中國成立前,它成為運送毛澤東等領導人從河北西柏坡到涿州,轉乘火車至北平清華園的3個編組專列中的一員。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幾十年中,此車曾作為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及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乘坐的專用公務車之一,奔馳在大江南北。

此車車體長22.8米,自重47.2噸,載重1.2噸,定員13人。僅從外表看,此車的車身顏色似與早些年常見的綠皮旅客車廂沒太大區別,但走進車裡後,便會立刻產生「別有洞天」之感。車廂內均由上等東北榆和東北水曲柳裝潢,會議室、首長間、秘書間、警衛間、衛生間、廚房、鍋爐房等設施一應俱全,布局精緻巧妙,布置莊重典雅,高貴而不張揚。

會議室位於車廂最前方,束起的窗簾與會議長桌旁的椅子同為墨綠色,地毯是暗紅色,沙發是軍綠色。窗與窗之間的壁燈開關處,鑲有一塊寫著日文「壁燈」字樣的標牌。沿車廂走廊向內走,緊鄰會議室的首長間內,擺設了一張鋪著軍用毯的單人床,床後牆面上懸掛著一幅尺寸不大的水墨山水畫。床頭柜上有一部老式手搖電話機,辦公桌和椅子靠另一側牆邊放置。最有特色的莫過於門側的柜子,輕輕將櫃門拉開,一隻摺疊式圓形金屬面盆便魔術般出現在眼前,對有限空間的利用之巧妙可謂到了極致。目極車廂內的所有房間和陳設,瀏覽過「歷史的見證」 中的文字介紹,無一不在觸發著參觀者對過去那個年代的幾多聯想。

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後期,此車退出中央專運列車,歸太原鐵路局處置。

該車的收藏人姓耿,名化喜,現為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退休職工。當年,他就是看重這一物件的歷史意義,傾囊而出,將其從報廢的車皮中「揀」了出來。

1997年春,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作為之前他的工作和鋼鐵、金屬打交道多,出差坐火車的機會也多的耿化喜,偶然聽朋友說起某收購站回收了一列報廢的鐵路客車車廂,而且還是公務車專列。好奇心驅使下,他匆匆趕到了現場,一番討價還價,他買下了97443號整車和已經拆毀的97348號車上的沙發、地毯等物品。問及起過當年購買這輛車的原因,他說就是兩個字:愛好。

      老車的身世得以確定後,耿化喜遂四處奔走為其尋找「安家之處」。當年12月,太原市工人北文化宮花園終於成為老車的落腳之處。於是耿化喜繼購買老車之後,又多了一項「汽車運火車」的壯舉。因為搬運工程十分浩大,事先要與公交、交警、鐵路等部門一一協調,搬運當天,動用了兩輛吊車和兩輛拖板車,將其中一輛拖板車的車頭卸下,留下車身與另一輛對接。由於公務車體積龐大,吊車吊臂必須充分伸展,但是如此一來力量減小,離開地面的總是吊車,反覆多次方才成功。大約15公裡的路程,由於行進速度比步行還要緩慢,搬運至目的地再放置妥當時,已是次日凌晨。

耿化喜愛好不多,除收藏之外就是讀書。因為收藏這輛老車,之後的兩年多時間,他又多讀了許多原本不會讀的書,幾乎將全部精力花在了這輛老車廂上。他查閱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日本侵晉實錄》《中國鐵路建設史》《鐵道部專運處四十五年》《太原鐵路分局志》等諸多資料……書中但凡與97443號公務車有關的內容,他均細心地複印下來,使他對這輛公務車的來龍去脈有了全面了解。

耿化喜介紹說,公務車又稱專運列車,是為方便重要人物在行車期間處理公務而專門製造的。它具有不同於一般客運列車的特點——服務對象特殊、責任重大、要求嚴格、保密性強和無固定運量、無固定交路、無固定時間和車輛編組等,在人們眼中分外神秘。

據資料記載,新中國的專運史是從執行運送毛澤東主席和中央領導機關進京的任務開始的。1949年春,北平和平解放後,黨中央機關著手進京的準備工作。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和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召見平津鐵路局負責人,部署毛主席和黨中央領導機關從河北西柏坡遷京,從涿州站坐火車至北平清華園站的任務,要求鐵路部門做好準備,採取妥善、有力、萬無一失的措施,確保安全。

按照軍委鐵道部要求,平津鐵路局領導組織有關人員詳細研究,制定了專列進京的具體方案。當年3月24日晚,3個專列準時停靠在涿州站待命。25日凌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和黨中央領導機關的人員乘汽車一路風塵到達涿州,周恩來在聽取鐵路負責人有關準備工作的簡要匯報後,滿意地說:「中央謝謝你們」,隨即命令發車。3時40分,列車啟動,經豐臺、廣安門、西直門,運行2小時20分,於6時安全抵達清華園車站。

當天下午5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在西苑機場舉行了閱兵式。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定都北京的奠基禮,是開國典禮的重要序曲。檢閱結束後,新華社向全國、全世界發出廣播: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和毛主席等勝利到達北平。

從1949年建立新衝國至1975年的27年中,毛澤東主席平均每年乘公務車外出視察工作達80天,乘車最多的1955年,外出達10次,時間最長的一次歷時達272天。鄧小平乘車最多的一年為1961年,外出7次,累計40天,時間最長的一次是1992年南巡,歷時36天。因此,黨和國家領導人乘坐的專運列車,也被譽為「流動的中南海」。

     老公務車定居太原北文化宮後,經申報山西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後多方考察論證,認定」97443號公務車是十分珍貴的近現代文物」。其後,山西省博物館於2001年1月發出文物鑑定書,稱該公務車「經山西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此車是十分珍貴的近現代文物,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應予妥善保護。」次年6月,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政府將之正式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老車的價值得到充分肯定,耿化喜耿深感自己兩年來的所有付出沒有白費。

前事不忘後事師。溫故而知新。耿化喜說,希望更多的人有機會過來看看,與歷史隔空相望,感受一下那段難以磨滅的歲月,讓其成為當下愛國主義教育極為珍貴的實物教材。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這輛看似普通的老車廂,就這麼駛過了近半個世紀不尋常的光陰,在和平的陽光下成為人們回望艱難歲月的見證。這輛老車廂,它就猶如一部展開的史書,讓參觀者「開卷有益」。

耿化喜做了一件功德無量、很了不起的大事。留存下     

這輛老車,我就與其有了情緣,進一步講是我與耿化喜有了情緣。

我與太原鐵路的情緣,可以追溯至山西鐵路工業文明的啟始及至今天。

百多年前,正太鐵路修通,火車的汽笛聲鳴響在東山腳下、汾河之畔,太原這座城市的鐵路篇章由此徐徐展開。

1907年,山西歷史上的第一條鐵路正(定)太(原)鐵路(今石家莊--太原)建成通車,歷晚清、民國,直到今天,已經走過了近114年歲月。正太鐵路建成前的1906年,法國人在太原城原首義門,即正太路太原站北側,今五一廣場東南處,開始興建蒸汽機車洗修庫,定名為太原車房,預示著山西將出現蒸汽火車頭。

太原作為正太鐵路西段終點,這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自此舊有格局的被打破——開承恩門(曾名「首義門」)設火車站,拆甕城闢正太街,好讓火車進出太原城。這樣一來,傳統的城包池圍的城市建設格局率先被打破,上馬街、橋東街、按司街、鐘樓街等形成了繁榮的商業圈。

商業圈形成之後,城市空間布局煥然一新,「道路敞豁,頗具洋風」。因為正太鐵路,太原的城市功能由全省的軍事、行政中心,轉而成為全省的商貿中心。因為鐵路開通,太原與天津市場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有「天津商埠之尾閭」之稱。1935年,在太原從事津貨業的商號就有102家。圍繞商貿活動,貨棧業、轉運業、雜糧業、餐飲業空前繁榮;市區人口由清末的2萬多人,到1935年激增至13.6萬多人。

這足以說明,鐵路很快就參與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商戶的拓展做大中,並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出行和生存方式。     

從1907年初建正太鐵路,1937 年建成南北同蒲窄軌鐵路,新中國成立後新建京原鐵路、太焦鐵路,對既有石太、同蒲等舊線完成改造,上馬石太線電氣化項目,後又新建太中(太原--中衛)鐵路、韓原(韓家嶺--原平)鐵路、太興(太原--興縣)鐵路等客貨共線鐵路,又建成以運煤為主的大秦(大同--秦皇島)鐵路、侯月(侯馬-月山)鐵路、神黃(神池-黃驊港)鐵路、瓦日(瓦塘-日照)鐵路等專線鐵路,山西鐵路走過了100多年的光陰。鐵路注入的現代元素,讓山西傳統的工農經貿、城鎮商業,及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發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鐵路和城市的情緣,則常常始於一座車站。據1949年4月26日創辦的第一期《山西日報》和《山西鐵路大事記》記載:「1949年4月24日,山西省城太原解放,炮火未停,同蒲鐵路第一列人民列車滿載接管人員糧食器材開進了太原」。這一天,讓有著正太、同蒲鐵路的太原站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刻,留下一段紅色的印記。太原解放後,為支援全國解放,同蒲鐵路工人再次接受緊急軍運任務,將南徵的解放大軍通過同蒲鐵路運往目的地,太原站有時一天就開出35趟軍列。在這盪氣迴腸的詩篇中,鐵路是其中濃墨重彩的章節。

新中國成立後,鐵路運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就以太原火車站的變遷來說,隨著增加的旅客列車開行四通八達,自1907年的一大間候車室、兩小三間售票房和託運房第一代車站開始,其中經歷幾次大規模的候車室和站臺增容擴能,再到第五代太原南高站,它跨越了一個世紀,從一個側面見證了太原城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過程。

太原解放初期,太原站先後開行了太原至石家莊、靈石的2對旅客列車。同年7月,開行了太原至德州的1對直通快車,到11月又開行了太原至靈石的1對普通客車以及1對客貨混合列車。當時,山西人從太原坐火車去北京,需要先乘坐太原至石家莊的旅客列車到石家莊,再換乘其他列車進京。那個年代,坐火車進京的旅客很少,列車從太原啟程,抵京最少用時17個小時。

而今,這座位於石太客專、大西高鐵、南北同蒲線、石太線、太中線等多條繁忙幹線交會處,華北地區重要的客運車站之一的百年老站太原站,日接發和通過列車突破了110對。

進入新世紀,太原這個在民間流傳著就「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美譽的山西省會城市,緊隨發展步伐站上高鐵動車組時代的新起點。2009年4月1日,全國首條石(家莊)太(原)客運專線開通運營,和諧號動車組從太原站發出,2014年7月1日起改為新建太原南站發出,其與北京西站的500多公裡距離,運行用時3小時左右,標者著山西率先進入高鐵時代。

此後,又有2014年7月1日大(同)西(安)客專、2019年12月30日大(同)張(家口)客專、2020年12月12日鄭(州)太(原)高鐵相繼開通運營,太原南站每天有高鐵動車組60餘列發往大江南北數十個城市,讓山西人親身感受到了「中國速度」,承載著山西人美好的願望與夢想駛向美好未來。風笛聲聲,鳴響在錦繡太原城的上空,一個加速發展的時代悄然來臨。

在龍城太原的一些角落裡,諸如還有老車文化博物館、太原機務段機車展示區、中北大學鐵路主題公園、網紅柴村汾河鐵路橋等,這些印刻在人們記憶深處的鐵路工業遺產,儘管褪去了工業價值的底色,卻依舊古樸動人,散發著光陰的味道。它們濃縮了歷史、見證過繁榮、記錄著變遷,講述著中國鐵路一路披荊斬棘、昂首闊步走向世界的動人故事。

現在,它們與城市景觀塑造、公共服務設施融合統一,讓自身傳承的文化歷久彌新、永續發展,也讓更多人追憶難忘的歲月,感受工業文明的快速發展進程。

對於現代人來說,鐵路不僅是一種出行工具,更寄託著滿滿的懷舊情感和家國情懷。

凝視這些烙有深刻歷史印記的鐵路老物件,腦海中故事翻湧而至,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北大學鐵路主題公園,學校與上蘭村站緊鄰,公園的南端有一排保持原樣的鐵路站房,鐵路線上停放著硬座、硬臥綠皮車廂、雙層硬座車。公園內綠樹成蔭、芳草遍地,置有蒸汽機車的動輪、鐵路信號燈、方向站牌等工藝造型,還有鐵路工作人員手持信號旗、信號燈的雕塑,它讓我們有機會在清晨陽光下、落日餘暉裡,在徜徉中仿佛穿越回那個「老古董」的年代,可以找尋到屬於自己的獨家記憶,傾聽屬於中國鐵路的鏗鏘足音。

我在想,在我們的手裡,留存下有文化傳承價值、有幾十年或上百年歷史的鐵路老物件,諸如一座老火車站、一節老式客車廂、一截舊鋼軌、一盞手提信號燈,再透過它延展、講述這些鐵路老物件背後的「故事」,在目睹、觸摸和聆聽中,在與它進行心底的對話交流中,就留住了鐵路的靈魂,留存了鐵路文化的記憶,使這些老物件成為中國鐵路與民族負重、進取、圖強精神的展現和觀照。

耿化喜,我心目中的太原好人。我感念生活在有著兩千多年建城史的太原城,感恩為這座城市留下鐵路老物件的有識之士。

(作者系太原鐵路北車輛段辦公室退休幹部)

1.97443公務車端頭及文字介紹。

3.97443公務車另一側端。

4.97443公務車內部。

7. 日軍佔領下的北同蒲鐵路。

9.抗戰時期八路軍拆毀正太鐵路壽陽段鋼軌。

11.抗戰時期八路軍破襲正太鐵路。

13.八路軍和遊擊隊破襲日軍交通運輸線。

15.解放前的太原帽兒巷。

16.人民解放軍攻入綏靖公署。

17.1949年4月24日, 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孫楚、太原守備司令王靖國等被解放軍生俘。

18.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5月1日,軍民共慶五一國際勞動節。19.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人民列車開進太原。

21.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主席率中共代表團應邀乘專列離京前往蘇聯訪問,12月16日抵達莫斯科,受到蘇聯方面的熱烈歡迎。

22.1959年9月15日,北京站建成,作為「獻禮工程」迎接新中國10周年慶典。9月14日晚,毛澤東主席視察北京站,在售票大廳通過玻璃窗口接過售票員遞出的一張火車票。

23.毛澤東主席登乘專列前與隨車的工作人員等親切交談。

25.毛澤東主席伏案工作的情景。(鉛筆畫)

27.1982年9月29日,全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在石太線竣工運營,開啟了中國鐵路的第一個新時代。

29.2018年太原改革開放40年時尚迴響實物展。

點擊以下文字連結,閱讀推薦內容:

口泉火車站:新中國工業「固體血液」煤炭從這裡輸出

國之重器大秦重載鐵路線開通往事

揭秘50年前太焦鐵路改道沁縣武鄉榆社的往事

百年正太鐵路 | 見證太原的改變,見證石家莊的興起

這位「正太」110歲!山西「約會」河北!

隔斷山西與外地?閻錫山修建窄軌鐵路的目的是什麼?

修窄軌是因為閉關自守?錯!且看山西近代窄軌鐵路成因之謎

從修築同蒲鐵路看閻錫山的經濟政治謀略

細說閻錫山在同蒲鐵路建設中的經濟帳

親歷1935年北同蒲鐵路通車,我以為火車是會跑的房子

相關焦點

  • 鐵路夫妻的小站情緣
    「看你臉凍得通紅,我給你捂捂。」在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吉林車務段口前車站出站口,一對鐵路小夫妻一番「秀恩愛」的操作,讓過往的同事們羨慕不已,剛剛進行調車作業回來的宋旭翱碰到了休班的妻子張雪妍,妻子的溫柔讓宋旭翱心裡一陣溫暖。
  • 太原小店區: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新華網太原1月18日電(記者馬曉媛)18日,太原市小店區舉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該區將與中建方程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加快推進轄區內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小店區位於太原市南部,地理位置優越,「鐵公機」「岸港網」六要素齊備,是太原市南移發展的戰略陣地和山西綜改示範區建設的主要載體,發展潛力巨大,是全市乃至全省創新轉型的前沿和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小店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城市建設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有機更新的子系統和組成部分,更是實現城市內涵式發展的主要路徑。
  • 鐵路夫妻的小站情緣|車務段|春運|車站|口前_網易訂閱
    宋旭翱和張雪妍是吉林車務段口前站一對小夫妻,倆人相親相愛,小家庭過得溫馨幸福,同樣,他們把彼此的愛嫁接到工作的互相支持上,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敬業樂群,春運將近,他們依然在默默堅守,作為鐵路同行,在工作和生活中一路同行
  • 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全線貫通 串起的不止是風景
    12月12日9時10分,滿載乘客的D4665次動車組列車平穩駛出太原南站,標誌著太原至鄭州高速鐵路太原至焦作段(簡稱「鄭太高鐵太焦段」)正式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太原至鄭州兩地通行時間壓縮到2小時36分,比原先繞行石家莊節省了1個多小時,比普速列車節省近9個小時。
  • 太原鐵路警方首次面向社會招聘351名安檢員
    太原鐵路警方首次面向社會招聘351名安檢員 >   中新網太原5月15日電 (任麗娜)15日,太原鐵路公安處對外發布消息稱,為了進一步提高反恐防爆能力和安檢職工的查危技能,太鐵警方首次面向社會招聘了351名安檢員充斥到一線查危崗位。
  • 太原鐵路局盈利最高,可長治、陽泉的鐵路卻被鄭州、北京管理?這是...
    經常選擇鐵路出行的人們對「太原鐵路局太原客運段」、「太原鐵路局大同客運段」肯定不陌生,可聽到「鄭州鐵路分局長治北機務段」、「鄭州鐵路局晉城段」、「北京鐵路局陽泉站」就有些莫名其妙了,明明是山西的城市,怎麼管轄權屬於別人?這是為什麼?
  • 太原老舊小區改造「暖」了居民心
    2020年,太原市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度,增大老舊小區改造規模,結合重點片區整治等重點工作,全年共實施改造老舊小區(片區)333個,涉建築面積約95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0.8萬戶,提高了城市宜居水平和百姓居住生活質量。
  • 太原蒙養院、山西大學堂、太原五中、國民師範、川至醫學院、山西省立法學院、鐵路機械學校歷史沿革
    三、太原五中山西公立中學堂(晉陽中學堂、山西省立一中、太原五中) 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堂址在起鳳街原貢院(今鐵路職工家屬宿舍區)。民國18年(1929年)夏,山右和興賢兩校合併為私立并州大學,在原山右大學校址內建設新校。民國20年(1931年),私立并州大學改稱太原私立并州學院。民國24年(1935年),私立并州學院停辦。
  • @太原人 注意!假借「鐵路招工」詐騙,已有多名受害者上當
    12月1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鐵路警方了解到,近日,太鐵警方成功查破系列詐騙案件20起,涉案金額達220萬元,由於涉及受害者較多,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冒充鐵路局職工通知求職者參加培訓事情得從10月10日說起,當天下午,太原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人事部一名職工到太原鐵路公安局太原公安處報案稱:近期有人多次到公司打聽招工信息,並被自稱「太原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的人員通知於10月24日到太鐵黨校現場確認,25日到太鐵職工培訓基地參加培訓。後經太原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核實,上述情況與公司正常的招工流程不符。
  • 太原鐵路運用無人機、衛星導航等科技防洪減災
    中新網太原6月3日電 (任麗娜)從6月份開始,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正式進入汛期。無人機、3D建模、衛星導航、二維碼……眾多科技手段出現在防洪現場,該局集團公司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防洪安全保障體系中融入了更多科技手段、生態元素,助力防洪安全係數提升。
  • 於國棟老人的70載鐵路情緣
    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秦皇島工務段和秦皇島市橋東南裡社區,提起於國棟這個名字,認識他的人都肅然起敬,他的故事也感動著、激勵著一代代後人。2014年參加鐵路工作、現任秦皇島工務段團委書記的李眾,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參加工作之初,段黨委邀請於國棟老人為他們上愛崗愛路教育課的情景。
  • 家在太原 | 我住過的饅頭巷4號院
    小院裡還住著一家姓李的老住戶,是文水人,老兩口比我父母歲數大,我們叫李大爺、李大娘,他們家有四個孩子,最小的兒子也比我大六歲,我叫人家李哥,我經常跟著人家屁股後面耍,記得特別清楚就是他幫我做彈弓,教我打彈弓,最後我練的百發百中
  • 2020山西太原鐵路機械學校等2個事業單位招聘擬聘人員公告
    根據《關於對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等13個部門(單位)2020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方案備案的函》(晉人社廳函〔2020〕837號)文件精神,我廳所屬太原鐵路機械學校、長治學院附屬太行中學校按照公開招聘有關規定,擬招聘工作人員12名。現面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期7個工作日,自2020年12月16日至2020年12月24日。
  • 太原鐵路運輸法院召開幹部大會 宣布幹部任職決定
    太原鐵路運輸法院召開幹部大會 宣布幹部任職決定 2020-12-11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將成鐵路樞紐城市 年底坐高鐵5小時到太原
    預計2018年春運期間,濟南、青島將開行直達太原的高鐵,屆時青島至太原將由目前的12個小時縮短為5個小時。  ■石濟客專  最後「一橫」即將打通   據悉,石濟客運專線是國家規劃「四橫四縱」快速鐵路網的最後「一橫」——太原至青島客運專線的組成部分。
  • 太焦鐵路和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備受關注的太原至焦作高速鐵路、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即將開通運營! 12月11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太焦鐵路和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開通運營新聞發布會。通報兩條鐵路項目建設情況,介紹開通運營準備及車次安排等情況。
  • 2019山西省教育廳所屬事業單位太原鐵路機械學校招聘擬聘名單公示
    根據省人社廳《關於對山西省教育廳等5個部門所屬事業單位2019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方案備案的函》(晉人社廳函〔2019〕715號),山西省教育廳所屬事業單位太原鐵路機械學校按照公開招聘有關規定,2019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8名(具體名單見附件)。現面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期7個工作日,自2019年12月3日至11月11日。
  • 山西太原:鐵路貨檢員 嚴寒天氣下保運輸安全
    央視網消息:山西是我國重要煤炭能源基地,近期寒潮來襲,電煤運輸量增大,在山西的主要貨運樞紐太原北站,嚴寒天氣中,貨運檢查員需要不間斷地在戶外檢查每一列貨運列車,確保鐵路運輸安全。太原北站開出的貨運列車很多要行駛在動貨混跑的線路上。如果貨運列車特別是運煤列車的貨物裝載不牢固、殘留物沒有清理乾淨,容易在行駛過程中威脅到客運列車的運行安全。鐵路運輸24小時不停,他們的工作就要24小時在戶外進行,為鐵路貨運保駕護航,保障電煤正常運輸。
  • 河南又一高速鐵路建成,兩省從中受益,太原至鄭州只需2小時
    現在中原地區又一鐵路即將開通,惠及兩省。這條鐵路就是太焦高速鐵路,這條鐵路從2016年10月就開始動工,今年五月份河南境內的路段已經建設完成,今年年底有望通車。太焦高速鐵路是規劃中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一部分,線路全長約360公裡,設計的時速是250公裡,大部分鐵路線位於山西境內,沿途主要經過太原、晉中、長治、晉城、焦作等城市。這條鐵路的建成對於山西和太原來講有什麼意義呢?
  • 太原鐵路148趟旅客列車時刻調整 大同至北京首開一站直達高鐵
    10日起,太原鐵路148趟旅客列車時刻調整。張炯供圖中新網太原4月9日電 (任麗娜)9日,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4月1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旅客列車實施新列車運行圖,太原局集團公司管內張大高鐵首開大同南至北京北一站直達高鐵,所轄148趟旅客列車運行時刻調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