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熊繼續跟大家聊球星和球星球鞋!
我相信很多買球鞋的朋友們對於球鞋最大的關注點,同樣也是品牌最能體現創造力和設計的一點,那就是球鞋科技,當然球鞋科技包括中底科技,鞋面科技,系帶系統的科技等等!
最關注的應該是還是腳感,所以中底科技應當屬球迷朋友們最關心的一點。
今天和大家探討一下李寧品牌的球鞋中底科技,其中重點討論為什麼全城8最為韋德之道當家支線鞋款,也非常受歡迎,為什麼還在用雲科技?
本來中底科技的在哪類球鞋品類上運用,是設計師和品牌方該考慮的事情,我們球迷不好過多的探討,畢竟我們是外行,外行只是看個熱鬧,他們內行才是懂門道的!
但是我們消費者球迷才是最終體驗者,最有發言權,所以還是有必要討論下!
最近幾天剛剛發布的音速8,依舊由於顏值而吸引了很多人,同時它後跟造型讓人猜測是不是運用了李寧最新科技,事實上並沒有,依舊是lightform科技,而且設計師本人也表示了不會有高級版發布。
畢竟定價還是與上一代一樣,已經是加了料升了級還不加價,已經夠可以了!之前音速7我也有上腳過,腳感很棒,只是可能穩定性不夠!
科技與定位肯定呈正相關的。
根據定位音速7應該屬於李寧品牌的中端團隊款,(閃擊6也是可以這樣理解,高級版運用了雲+lightform科技的結合)所以按照這個推論,lightform當屬中端科技,然後再依此反推,馭帥13系列也有普及版也是運用了中端科技lightform科技,高端版則運用了,可以理解!
除了lightform和科技作為最一兩年來李寧當家科技,李寧最還有歷史悠久的雲科技,B+C科技,還有運用在籃球鞋馭帥12和韋德之道6的Driveform科技,這項科技當時夜廣受好評,當時可屬最頂級科技!
回顧了李寧大致的科技後,回到我文章前面最先提出的疑惑?全城系列發展到如今的第八代為何還是雲科技?
韋德之道支線可太多了,全城、全天、裂變、返場、隊尚、夜行者等等!
這麼做無非就是把他們手中唯一的大牌韋德這個資源充分利用,這麼多年基本也可以看得出來,全城系列是韋德之道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也廣受好評!
但是偏偏是這麼好的也廣受歡迎的支線球鞋到現在還在用雲科技,且不管雲科技發展到第幾代了,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的,就是有種品牌知道球迷會看韋德的面子再加上與正代相似的造型,而花這錢!
注意!我不是說雲科技,這裡韋德之道全城系列運用了B+C科技我就不多談了,這幾代我是穿過的(6、7、8),實戰也可以,但是總覺得雲科技差點意思!
我相信這種感覺大家穿過就應該懂,就是實戰中感覺只是差不多,並沒有很好,然而全城系列定價有799,像棉花糖配色定價更是達到899,這其實是跟音速系列和閃擊系列等等是一個地位,但是音速系列和閃擊系列都有了新科技的嘗試,全城系列還是老一套?
相信很多球迷其實跟我有一樣的疑惑,疑惑的點不僅在於它科技一直沿用不變,而且李寧還有Driveform這樣有著好評科技並沒有運用到籃球鞋領域上了,為什麼不用呢?據說是運用到跑鞋上了!
不過話也說回來了,還是前面提到的前提品牌和設計師有自己的考量,可能包括產品線布局,球星代言的費用的。
我們是外行,但還是期待全城中底科技能有改變,也好配得上韋德之道當家支線球鞋的名號!
大家覺得呢?韋德之道全城系列是否應該稍微調整下中底科技,不一定說全掌用Driveform,可以用半掌啊,總之都是可控的範圍!
寫這麼多也算是作為一個忠實的全城球鞋粉的心裡話!
好了,今天小熊就跟大家聊這麼多!
(文章為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