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AI人工智慧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雖然目前的人工智慧還處於開發試驗階段,許多人擔心隨著人工智慧不斷進步在未來會取代人類的工作,近日一項關於人工智慧「達布斯」(Dabus)申請發明專利被拒絕的事件在網絡上被熱議,美國人工智慧專家史蒂芬·泰勒是人工智慧Dabus的發明者,Dabus利用AI算法發明出兩個幫助人類的設計,史蒂芬·泰勒希望Dabus的發明能獲得多個國家專利局的認可,但均被拒絕,理由都是專利申請者必須是人類。
史蒂芬·泰勒博士創建的人工智慧Dabus是具有設計能力的系統,Dabus之所以能發明出專利是因為泰勒博士向智能系統裡存儲了海量的相關信息,Dabus再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後發明出了兩個產品:方便殘障人士的飲料容器和危急情況下的警示燈,雖然這兩項發明都被拒絕申請專利,但泰勒博士指出AI智能的發明總有被接受的時候,目前需要完善Dabus在場景應用方面的抽象概念,讓Dabus成為真正能獨立設計的智能系統。
對拒絕專利的英國知識產權局聲明:人工智慧的發明在目前的專利制度並不適合,或許在未來的專利制度會進行相應的修改,目前的專利制度無法預料非人類申請的發明該如何判定。英國知識產權局對此認為隨著時代的前進,未來許多行業裡由於AI智能的出現與人類產生的矛盾,甚至一些競技項目會因為AI智能的加入而改變局面,或許需要制定一些共同的規則來應對未來的變化。
關於AI智能的擔憂
人們一定記得上世紀90年代的深藍電腦與象棋冠軍進行的比賽,事實上AI智能在遊戲領域的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由一家名為OpenAI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的AI玩「躲貓貓」遊戲就是如此,在經過數億局遊戲後攻守雙方不僅能熟練地利用遊戲中道具,甚至還能利用遊戲中的BUG來達到勝利的目的,AI智能進步的速度讓研究人員都感到意外。
在許多科幻影視作品中當AI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對人類帶來的威脅,這也是人們恐慌人工智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當人工智慧進入到工業領域後,人們擔心高效率的AI智能會淘汰人工的操作,尤其在過去的幾年裡人工智慧在各領域中飛速發展,包括智能家居在內大有全面進入人們生活的勢頭,看似讓人們的生活更方便的同時,是否也為人類因AI智能的介入而不斷退化埋下了隱患?
目前AI智能在自動駕駛領域有著最成熟的系統,以特斯拉電動車為代表的智能汽車系統甚至能基本代替人為的操作,也就是因為人工智慧駕駛汽車的現象引出了新的安全矛盾,如果AI駕駛系統引發了安全事故到底由誰來承擔責任,或者要為此開通特殊的智能車專用路線才能解決許多無法預計的事故,那麼智能汽車的出現反而使路況變得更擁堵了麼?更別說在緊急時刻AI系統如何處理保護哪類人的倫理問題。
未來的AI智能已經不再只限於機器上而會植入到人體中輔助人類,馬斯克旗下的神經網絡公司Neuralink開發出來的腦機接口技術被視為晶片與人類結合的首個技術,雖然科學家指出在人體內植入晶片能最快發現身體出現的問題,但從邏輯上分辨是人在控制還是晶片在控制還值得討論,但從某種意義上已經能看成是AI智能在取代大腦控制人類了,所以當看到AI智能已經強大到能獨立發明專利時,人類與AI智能未來會如何相處確實不敢想像。
或許·泰勒博士會看到Dabus的設計方案得到認可,但未來的人工智慧會對人類造成威脅麼?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