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效良 通訊員 朱芮萱 濟寧報導
2020年,在濟寧銀保監分局、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監督指導下,濟寧市保險行業協會秉持服務宗旨,紮實履行自律、維權、服務、交流、宣傳等職能,以內部管理、行業自律、行政監管、社會監督的「四位一體」模式為核心,積極開拓工作領域,創新開展工作,多措並舉推動濟寧市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黨建為統領 不斷提升內部管理水平
黨建工作關係重大、牽動全局。濟寧保險協會始終堅持「抓好黨建是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理念,堅持以黨建帶群建,以黨建促進工作開展。
在濟寧銀保監分局黨委指導下,濟寧保險協會黨支部全面建設內控制度,制定了《支部委員會工作職責》等14項制度,實現黨建運作規範化和制度化;編印《濟寧市保險行業協會制度彙編》,實現協會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大興學習調研之風,著重學習監管法規和保險業務專業知識,提升協會全員整體素質,夯實履職基礎,提高執行效率,提升服務水平。
為推動保險業清廉文化建設,成立了濟寧保險業廉潔金融文化建設工作委員會,建立起反腐倡廉的長效機制,築牢抵制各種腐朽思想防線,致力於實現「基礎工作零差錯、案件防控零發案、紀檢監察零違紀」的年度目標。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老黨員勵志體會演講、學習中共一大文獻、現場參觀抗日英烈園等,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加強黨規黨紀教育尤其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由於黨建工作富有生機、紮實有效,2020年濟寧市保險行業協會被市委組織部評為「六好」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範點。
探索自律新舉措 推動行業生態重建
保險監管體制改革以來,協會自律職能進一步強化、凸顯,圍繞服務會員單位、服務監管、服務保險消費者,濟寧市保險行業協會不斷探索自律新舉措,推動行業規範發展,加速實現行業生態重塑。
建立濟寧特色「閾值」監測機制,讓自律工作「有抓手」。為督促車險公司嚴格執行車險手續費自律以及「報行合一」,遏制惡性競爭,濟寧保險協會採取了「閾值監測」手段,通過測算三個車險業務指標,科學監測轄內車險業務發展情況。通過對「閾值指標」的「周周提示、月月通報」 ,協助公司管控發展速度和規模,避免觸碰監管紅線,助力行業走出「囚徒困境」,改善經營狀況。同時,組成市場監督大隊,通過相互檢查、監督、嚴厲懲治等措施,大力規範濟寧市車險市場。11月份,濟寧市車險業務實現承保利潤6395.36萬元,利潤率1.56%,居全省第三位。
10噸以上營業大貨車、自卸車業務風險高、利潤薄,長期面臨虧損。協會通過測算相關指標,找到盈虧平衡點,召集相關業務公司達成了最低出單折扣的自律共識,實現規範承保,有效改善了濟寧市10噸以上營業大貨車、自卸車業務經營狀況。
此前,電動摩託車承保存在標準費率不統一、客戶投保難、投訴多等諸多問題,引發社會關注。濟寧保險協會及時介入,與交通執法部門深入溝通,召集會員單位研討,印發了《關於規範濟寧市電動摩託車交強險承保業務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規範動摩託車交強險承保業務的通知》,規範了承保標準,對承保網點不定期查訪、督導,保障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目前,已基本再無相關業務投訴。
實現「自律+他律」的雙向約束,濟寧保險協會探索建立了社會監督員制度,聘請12名來自不同行業的社會監督員上崗,對行業服務、自律各方面開展監督,及時反映行業問題,傳達廣大消費者心聲,促進行業提升整體服務水平,滿足大眾保險需求。
搭建多元化解糾紛渠道 維護行業發展秩序
保險消費者保護分中心和濟寧市保險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濟寧市保險行業協會兩個重要職能部門,多年來,通過多渠道承接保險消費者投訴,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切實地維護了廣大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行業穩定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協會消保分中心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通過電話投訴受理、微信公眾號投訴受理、網站投訴受理、來訪受理、媒體轉辦、政務轉辦6個埠受理投訴案件,承接轄內幾乎所有保險相關的投訴,並且堅持5個工作日快速處置,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在行業內收到良好的反響,得到了保險消費者的一致肯定。截至11月,共受理保險消費者有效投訴689件。
濟寧市保險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於2019年6月,是在濟寧市人民調解員協會備案成立的行業性專業人民調解組織。自成立以來,堅持人民調解為人民、化解矛盾促和諧的思維理念,開創性融入儒家「禮之用和為貴」思想,逐漸形成了濟寧獨特的調解模式,大幅提升了調解質效,獲得了行業良好口碑和社會讚譽。
除承接投訴轉調解案件,調委會還大力推動與司法部門的訴調對接工作,搭建了「訴轉調」、「調轉訴」的綠色雙向通道。繼2019年底與任城區人民法院聯合建立訴調對接工作試點機制後,2020年與高新區人民法院完成對接,並被其吸納為特邀調解組織。疫情期間,聯合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開通了線上視頻化調解模式。截至11月,調委會共受理調解案件541件,其中,調委會主動受理調解案件177 件,調解成功175件,調解成功率98.8%,涉案金額1057.1萬。
重點打擊「代理退保」,成效明顯。近年,社會上某些個人集體假借「維權」旗號,以代理退保獲取利益,危害行業秩序和消費者利益。協會高度重視該類事件的發生,迅速在業內達成一同應對、抵禦不法分子侵害的共識。一經發現,及時向各保險機構發送預警、提示取證;與經偵部門開展座談,研討該項灰色職業的法理懲治著力點,尋找打擊突破點;對於確鑿的「代理退保」案件,直面「黑色中介」,參與取證,篩選涉嫌違法事實及時報送公安機關。2020年協助轄內公安機關傳喚10人,形成有力震懾,淨化了保險市場環境。
搭建綜合信息平臺 實現行業信息共享
2020年初,濟寧保險協會研究制定了《濟寧市保險業綜合記錄平臺搭建計劃》,以國務院關於《中國保險業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為指導,結合本地監管、保險機構、消費者多方需求,探索搭建涵蓋保險銷售人員、保險機構及(高管)人員、保險業務數據、風險數據等全面的行業信息的綜合應用平臺,加速構建保險信用體系,為行業統籌發展和監管提供有效數據支撐,提升行業管理透明度,降低保險機構經營風險,切實提升行業服務品質和整體素質。
進一步規範銷售人員行為,加強源頭治理,探索開發星級評價管理系統。星級評價管理系統採用5星評價體系,從培訓測試、人員流動、個人標準業務、保費繼續率和退保率、誠信及投訴情況共6個方面綜合評定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素質,構建起行業內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配合系統使用,市保險協會制定了《濟寧市人身險公司銷售從業人員星級評價管理辦法》,統一管理標準,規範使用方式,力求達到有效約束保險銷售行為,從根本上治理銷售亂象的目的。
開發防風險排查系統,構建理賠風險屏障。目前保險超額投保、重複投保、帶病投保、不如實告知、過度治療等承保亂象給保險公司的經營帶來了巨大風險隱患,易引發理賠糾紛、投訴,損害消費者和保險公司雙方利益。對此,業內迫切希望形成統一的防風險標準。為有效改善、解決該問題,市保險行業協會廣泛收集信息,召集行業充分研討,基於綜合信息平臺開發了防風險排查系統,將68家會員公司納入體系,匯集相關風險數據,形成了理賠防風險資料庫,為各公司承保提供有力參考,在承保階段化解風險,減少不必要的糾紛訴訟。同時,協會制定了嚴格的系統使用自律公約,約束保險機構行為,加強對客戶信息的保密,規定不得濫用風險提示作為拒保依據,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引領行業聚力宣傳 推動行業規範發展
目前,保險行業處在發展「轉型期」,內要提升素質,調整發展結構,實現行業「精雕細琢」高質量發展,外要改善社會形象,化解公眾誤解,引導公眾認識保險、理性投保。以此為基礎,濟寧保險協會確立了「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總體宣傳目標。2020年在《中國銀行保險報》、《濟寧日報》、濟寧廣播電視臺、東方聖城網等新聞媒體發布了大量行業活動信息,取得了電視「有影」、電臺「有聲」、報紙「有文」的顯著宣傳效果。
圍繞保險業「行業規範建設深化年」要求,抓合規文化建設。2020年是保險業「行業規範建設深化年」,在濟寧銀保監分局指導下,協會制定了《濟寧保險業「行業規範建設深化年」合規文化宣導活動方案》,通過警示教育、專家講座、知識培訓、徵文活動、文藝演出等豐富的形式,組織全行業開展有深度的合規文化宣導活動,由上到下、由內到外形成傳導效應,營造濃厚的合規發展氛圍,牢築行業發展根基,推動「四大規範」深入人心。針對《問政山東》中暴露的保險銷售誤導問題,市保險協會以「張開嘴、擦亮眼、豎起耳」為題,在《濟寧日報》開設專版,在濟寧廣播電視臺《財金濟寧》製作專題短片,提煉核心知識,提示投保風險點,提醒消費者理性投保,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雙管齊下,推動行業在合規中穩步發展。
11月20日,由市協會組織的「行業規範建設深化年」合規文化宣導匯演在濟寧運河音樂廳成功舉辦,匯集濟寧市68家保險公司文藝骨幹力量,從籌劃到演出歷時半年,經初選、複選投票等環節,選出15個高質量節目,展示行業合規文化建設成果,展現保險從業者昂揚向上的精神風採,進一步增強了行業合規發展的內生動力。
抓熱點、焦點、節點,引領行業聚力宣傳。圍繞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和「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促發展 惠民生 山東保險業在行動」、「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金融知識普及月」等一系列行業活動,濟寧保險協會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凝結行業力量,形成宣傳輻射效應。連線濟寧綜合廣播,邀請業內專業人士以做客直播間的形式,解答聽眾問題,提供維權指南。組織行業開展「守護萬家 保險報國」主題宣傳周活動,推出「慶國慶·理賠知識講堂」,針對不同險種的理賠環節,就理賠流程、複雜條款、消費者普遍疑問、消保維權等內容提供專業解讀,展現行業良好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