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程——紅色甘肅 百年巨變》第1集:漫漫長夜
文藝隴原
今天
開欄的話:
一百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甘肅人民,走出深重苦難,實現小康夢想!
一百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擺脫積貧積弱,再創歷史輝煌!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月6日,由甘肅新媒體集團出品,新甘肅客戶端、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聯合製作推出的大型系列視頻專欄《徵程——紅色甘肅 百年巨變》正式上線開播。
以光影重現歷史,以鏡頭記錄隴原。視頻專欄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史料挖掘、現場講述,再現隴原人民在這片紅色熱土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
百年徵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時間的流逝鐫刻著中國共產黨帶領甘肅人民走出的成長足跡,歲月的更迭見證隴原兒女心手相牽、家國同夢的奮起之旅。
讓我們一起,重溫光輝歲月,共赴百年之約!
漫漫長夜
1920年,甘肅全省大旱,人們在塵土飛揚的燥熱與不安中,進入冬季。海原縣的孩童們開始傳唱內容不同的《搖擺歌》,不管什麼內容,搖擺成了歌謠的核心。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乞丐,一手拿棗、一手拿桃,一路大喊著「棗桃(早逃)」。
12月16日晚8點06分,已經擠在熱炕上漸入夢鄉的人們,突然被劇烈的搖晃驚醒,世界歷史中極為罕見的大地震爆發了。接下來的10分鐘裡,大地震動,山崩地裂。這次8.5級的大地震,釋放的能量是唐山大地震的11.2倍,甘肅全省約29萬人死亡、30萬人受傷,餘震達3年之久,波及全球,被稱為環球大地震。
災難接踵而來,1922年至1924年,靖遠、固原雹災,1923年至1925年,蘭州旱災,1927年武威大地震等多重災難接踵而來,幾乎已處於地獄底層的人們,遠沒意識到,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
1928年,一場罕見的旱荒以陝西為中心,很快地席捲了全國25個省份,1929年,全省78縣中65縣未能播下種子。據當時的傳教士記載,僅蘭州每日餓死達300人,西北陷入活地獄。
1930年春天,在大災中倖存下來的人們,終於盼來了較為充足的雨水。然而,災難並沒有停止。榆中遭遇山洪,靖遠遭遇黑霜,永登、永靖、定西等地五色怪鼠摧損田地,莊稼遭殃。猩紅熱、喉痧等傳染病發生、流行,死亡者達五六十萬人。
老人們常用一句「老天在收人哩」來解釋他們無法理解的天災。他們沒有意識到,帶來如此深重苦難的,不只是天災,還有人禍。官患、兵患、匪患相互疊加,更進一步加重了天災的苦難。
據國際聯盟派往南京政府的衛生專家斯坦普爾博士調查,「在過去五年內,甘肅稅收平均超過八百萬,比中國最富饒的、同時也是收稅最重的省份之一浙江還重。也可以看到,這種稅收的來源——特別是在甘肅——是不止一兩種主要的捐稅,而是名目繁多的許多雜稅:每種收集一小筆款,幾乎沒有一種貨物、沒有一種生產或商業活動是不收稅的。人民實際所付稅款要比公布數字還高。」
天災疊加人禍,使得甘肅死亡人口高達250多萬,死亡率接近50%。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的甘肅,在20世紀初期,陷入漫漫長夜。
撰稿:張浩
資料:鄧吉陣 李思夢 陳雨濛
字幕:李敏
配音:張丹丹
製作:任一飛 邱愛紅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