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丘,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均年逾花甲,白髮蒼蒼,本應在家安享退休後的幸福晚年生活,卻頭頂烈日、不辭辛勞,經常奔波於大街小巷,去尋訪離休幹部和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整理記錄他們的先進事跡,傳承紅色記憶、革命精神。他們就是章丘老幹部先進事跡採訪團群體。
今天,他們走進《一張照片》演播室,與辛凱一起交流探討,近距離聆聽他們講述的感人事跡。
爭分奪秒 尋找散落的紅色記憶
郭際奎是最先開始尋訪搜集離休老幹部和建國前老黨員資料的。2015年,他偶然發現區裡的老幹部們每年都會有十多位相繼離世,內心遺憾無比,便自發地搜尋身邊的抗戰老兵、建國前老黨員和離休老幹部,記錄整理他們的革命事跡。
有一次,他剛剛打聽到一位老黨員的住處,急匆匆趕到他家時,發現老黨員已經不在了。他默默拿出為這位老黨員準備好的相冊,放在小桌上,和同伴一起為這位老黨員默默哀悼。老黨員的家人見狀,哭著說:「組織來人了,組織上來看你了……」78歲的郭老先生聽到這話,頓時泣不成聲。
張傳詩從教學崗位上退休之後,也加入了郭老先生的小團隊。81歲高齡的他,每天都跟著郭老先生一起,上山下鄉,到處尋訪老黨員,採訪整理他們的革命事跡,彙編成冊。
他說,在他採訪的老幹部裡,唯獨孫恆同志讓他印象最為深刻。孫恆15歲就參加抗日,一次在宣傳抗日時,被敵軍偷襲,團長辛銳為了掩護她們20多位戰士撤離,與敵人同歸於盡,年僅23歲。
團長的死讓小小年紀的孫恆更加痛恨日本侵略軍,她因此更加努力地宣傳抗日,激發民眾的抗日熱情。日軍投降後,她被調往東北,隨後跟隨部隊一路南下,打到海南島。新中國成立後,她又調到丹東,在中朝邊境做護士,每天的工作就是搶救負傷的志願軍。長期的忙碌使得她沒有時間照管自己的小孩,孩子們一出生就都被抱走了,其中一個被送往山東濱州地區。
1956年,孫恆的丈夫因病去世,此時正好趕上部隊大裁員。為了不給部隊添麻煩,她毅然決然選擇復員,回到了丈夫的家鄉——章丘刁鎮,並時時刻刻教育兒女: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
紮實採訪 為後人留下真實記憶
63歲的孫其章是這個擁有11位成員的採訪組的組長,他除了採訪整理編寫這些老革命的革命經歷,更多的就是去社區、機關、學校去巡迴宣講老革命的光輝事跡,以此來號召大家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他講的最多的就是女民兵隊長王芸和慕淑娟的故事。
王芸,山東蓬萊人,17歲就加入了抗日隊伍。有一次寒冬臘月,在掩護群眾撤離時,趟過一條帶有冰渣的河水到對岸去狙擊敵人,而她那是恰逢生理期。戰鬥勝利了,王芸卻病倒了,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雖有遺憾,但她並不後悔,她把全部精力都用來研究如何對付鬼子,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她發明的掐尾巴和挖地雷兩種打鬼子的辦法,常常讓鬼子落荒而逃。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戰鬥永雄張顯宗,用雙手接通電話線的王洪謀,他們個個身經百戰,鐵骨錚錚。
擅長打遊擊的劉世平,更是用手榴彈攪得鬼子兵困馬乏,筋疲力盡,最終被一網打盡!如今,劉世平老人已經九十歲高齡,依然精神矍鑠,神採奕奕。
2015年,在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紀念會上,劉世平老人被邀請到北京天安門進行了觀禮。看到他戴著大紅花,笑眯眯的樣子,誰有能會想到,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他和戰友們經歷的是怎樣殘酷的炮火洗禮。
宋光明老人是一名醫生,退休後推脫掉各種診所的高薪聘請,加入採訪團。他本身是一名烈士子弟,父親外出執行任務時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9歲。幾十年來,母親含辛茹苦把他們兄弟撫養長大。
得知七十多歲的兒子採訪整理抗戰老兵和建國前老黨員的革命事跡,104歲的母親非常支持,還經常跟兒子一起討論。老人家覺得這件事情意義非凡,是在做好事。
「搶救性」採訪 讓紅色記憶永存
歷史因銘記而永恆,精神因傳承而不滅。章丘區現在有147名離休幹部,其中年齡最大的101歲,最小的87歲,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有33名。他們是見證黨和國家發展變遷的「活化石」,現在仍離休不離志、離崗不離責,為章丘的發展建言獻策、貢獻餘熱,展現了充滿正能量的時代風採,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錚錚誓言。
但是,離休幹部和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都已進入耄耋之年,身體每況愈下,人數越來越少。如果這些人離開世界,而後人沒有記錄他們的先進事跡,將是一個無法挽回的遺憾。所以,採訪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鑑於這種情況,採訪團由以前的3個小組擴大到7個小組,並加快了採訪進程。
當然,採訪團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最初採訪時,部分離休幹部表達能力不好、頭腦不清晰,對以前的事記不清、說不出,導致無法形成材料。對此,採訪團事先針對每位離休幹部列好採訪提綱,從生平事跡、個人簡歷、興趣愛好等方面入手,提前做足功課,找準話題切入點,聊家常、說感受,慢慢引導離休幹部談事跡。
採訪的過程,也是受教育的過程。採訪團不僅在離休幹部和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身上學到了對黨忠誠的革命品質和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還學到了「知足常樂」的健康心態。郭老先生說,這些老黨員當年在風華正茂的年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投身革命,為黨的事業、國家的復興作出了重要貢獻。沒有忘記這些老黨員,就是沒有忘記咱們共產黨員的根,這是一種革命精神、革命意志的傳承。
如今,採訪團的行程已經超過3600餘公裡,走遍了50多個村莊、17個鎮街,光鞋子就磨破了十幾雙。
今年是建黨99周年、新中國成立71周年,採訪團計劃再整理彙編成一本書,為更多的老黨員拍攝幸福照、全家福,通過文字、視頻、相冊、錄音等各種形式,將離休幹部和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終身許黨、一心為國的革命情懷傳承下去,把他們的紅色基因編輯在時代發展的血脈中,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周日晚18:40
山東影視《一張照片》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不為延續仇恨
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關注我們
微信號 :shandongyingshi
新浪微博:@山東電視影視頻道
覺得不錯,就給我一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