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不幸的是,剛滿月女嬰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
女嬰遊泳時,媽媽和奶奶並沒有時刻關注,孩子遊了十幾分鐘後,媽媽才把他從澡池裡抱出來。解開遊泳圈後,女嬰顯得特別乖巧安靜,沒有像平時一樣吵鬧。直到兩小時後,爸爸回來像往常一樣逗女嬰,發現孩子沒有任何反應,臉色蒼白,立馬送到醫院,可惜為時已晚。因缺氧時間過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
醫生提醒:嬰幼兒佩戴脖圈遊泳存在眾多不安全因素,需在專業人員陪同下進行。
「當時孩子遊泳的時候,是睡著的狀態,所以家裡人也沒有引起重視。大概遊了十來分鐘,然後把遊泳圈解開發現,她的脖子上是有勒痕的。但是孩子當時也沒有什麼反應,家長也沒有發現,不覺得她有異常,以為孩子在睡覺。」湖南省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一科醫師宋宇雷說。
經醫院檢查,孩子多項生命指徵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孩子送來的時候全身都是瘀點、花斑紋、四肢冰涼。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救過來了。有渺茫的希望把她救過來,她也會成為一個植物人。」
嬰兒脖圈遊泳的安全隱患
①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脖圈摩擦頸部有導致皮炎的風險;
②嬰兒帶著脖圈遊泳使全身的力量壓在脖子上,脖子肌肉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容易造成寶寶的呼吸不暢;
③小孩的頸椎並沒有發育好,帶著脖圈容易壓迫寶寶的頸動脈竇以及頸椎,嚴重者甚至休克。
美國兒科學會不推薦1歲以下嬰幼兒遊泳。1 歲以內的嬰幼兒,沒有辦法掌握必要的遊泳技能和在水中生存的辦法,很容易發生溺水。
建議等到寶寶的脖子可以直立的時候,選擇腋下的泳圈,或者遊泳時,寶寶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拖著嬰兒的臀部,另一隻手扶住其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嬰兒遊泳項目可以開展,不過,至於提高智商、刺激大腦發育,這些都屬於沒有根據的誇大。
嬰兒遊泳戴脖圈好嗎?
嬰兒遊泳的好處已經被很多家長所認可,但寶寶還小,並不會自主遊泳,需要藉助嬰兒遊泳圈或者其他輔助工具,才能實現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遊泳。嬰兒遊泳戴脖圈好不好,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網上對嬰兒遊泳脖圈褒貶不一,各個育兒專家也對嬰兒遊泳脖圈的使用各抒己見。
育兒專家崔玉濤曾表示,嬰兒遊泳好處多,但不建議通過佩戴脖圈的方式讓寶寶進行遊泳,更多的希望寶寶能夠通過親子遊泳的方式得到鍛鍊。
但就目前來看,國內親子遊泳發展十分不成熟,有些嬰兒遊泳館根本無法滿足親子遊泳條件,因此,通過脖圈輔助寶寶遊泳還是較為常見的方式。
現在不少家長在嬰兒出生後幾天就讓他們戴著脖圈遊泳,優媽不太認同這種做法,由於寶寶的脖子很軟,所以他們遊泳時佩戴的脖圈可能會產生以下危害:
第一,脖圈充氣過多會引起寶寶頸椎部位的損傷。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海湧分析,孩子戴上脖圈後頭不能來回動,而脖子以下的身體卻在亂動,這時候頸椎和下邊身體相接部位的活動範圍特別大,就容易引起頸椎部位的損傷。
第二,寶寶脖子軟、皮膚嫩,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和皮膚。由於脖圈的材質多為塑料,一些寶寶佩戴脖圈還可引起過敏。
第三,脖圈容易壓迫氣管,由於人的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的情況,嚴重者甚至休克。
寶寶遊泳的注意事項:
不同的寶寶對水溫的要求不同。小寶寶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還不完善,外界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引起寶寶不適。
在外遊泳注意水溫和水質
①水溫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水溫宜保持在37-38℃,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水溫可以逐漸下降。
1歲以內,遊泳的水溫可以控制在33-38℃。
1歲以上,帶著遊泳圈在水中不停運動,32-33℃的水溫也是可以的。
水溫不宜過熱,過熱容易讓寶寶消耗體力,迅速產生疲勞感,大大縮短遊泳時間,達不到鍛鍊的目的。
另外,冬天的水溫一般比夏天高一點。
別讓遊泳圈成為寶寶的「奪命圈」
脖圈
①必須大小合適
嬰兒用脖圈必須大小合適,不宜過大或過小。
過大容易使寶寶脫出,造成溺水;過小則容易壓迫頸部血管和頸動脈竇,一樣會發生危險。
②用脖圈遊泳時,池水不宜過深
以寶寶雙腳可以觸到池底為好,這樣可以減輕頸椎的負擔。一次遊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10-15分鐘為宜。
③必須全程有大人監護
如果寶寶表情緊張或雙手亂抓,這時寶寶可能有些害怕,家長可以輕輕握著寶寶的小手安慰TA。
如果無效,應該中止遊泳。
遊泳好處多也不可亂來,並非每個寶寶都適合遊泳
①剛吃完奶,不要遊泳。②寶寶皮膚有破損,不要遊泳。③寶寶在生病(發燒、拉肚子、呼吸道感染等)、飢餓、哭鬧以及發困的時候,不宜遊泳。
因此,寶寶遊泳時間需要根據寶寶作息來預約,避開寶寶進食、睡眠的時間。
這3個地方不適合寶寶遊
①不帶寶寶到大人的遊泳池
成人遊泳池人多,容易出現細菌感染。成人泳池用氯氣消毒,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刺激。成人遊泳池的池水較深,不利於寶寶的安全。
②4歲以下的寶寶不要泡溫泉
溫泉池雖然比較淺,但4歲以下的寶寶安全防護意識薄弱,且不能清晰表達身體的不適,不宜去溫泉泳池遊泳。
③不去水域不熟悉的地方
到安全可靠的地方遊泳,避免帶寶寶去水深、水域不熟悉的地方遊泳。
對嬰兒來說,最好的遊泳方式是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託嬰兒的臀部,另一隻手輔助嬰兒的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在水中,可以試試只拖著寶寶的臀部,或是雙手抱住腋下,儘量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如果寶寶出現危險後,到底該怎麼施救呢?
俗話說:看菜下飯,其實急救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要清楚寶寶溺水的狀態再救。有些寶寶溺水時間短,可能救上來沒什麼大礙,但讓人一通亂按可能就說不好了。
根據寶寶溺水被救上來之後的狀態,對應的急救措施如下:
1. 清醒、有呼吸有脈搏
打120,為其保暖,等待救援人員到來或送醫院。
2. 昏迷(呼叫無反應)、有呼吸有脈搏
打120,清理口鼻異物,側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密切觀察其呼吸、脈搏的情況,必要時做心肺復甦。
3. 昏迷、無呼吸有脈搏
此時只需為其開放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脈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強。恢復呼吸後,可讓其側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4. 昏迷、無呼吸無脈搏
立刻清理口鼻異物,開放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也就是進行完整的心肺復甦急救。同時撥打120,並持續做心肺復甦,直到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