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月女嬰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湖南女嬰戴脖圈遊泳死亡原因現場圖...

2021-01-15 和訊網

近日,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不幸的是,剛滿月女嬰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

女嬰遊泳時,媽媽和奶奶並沒有時刻關注,孩子遊了十幾分鐘後,媽媽才把他從澡池裡抱出來。解開遊泳圈後,女嬰顯得特別乖巧安靜,沒有像平時一樣吵鬧。直到兩小時後,爸爸回來像往常一樣逗女嬰,發現孩子沒有任何反應,臉色蒼白,立馬送到醫院,可惜為時已晚。因缺氧時間過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

醫生提醒:嬰幼兒佩戴脖圈遊泳存在眾多不安全因素,需在專業人員陪同下進行。

「當時孩子遊泳的時候,是睡著的狀態,所以家裡人也沒有引起重視。大概遊了十來分鐘,然後把遊泳圈解開發現,她的脖子上是有勒痕的。但是孩子當時也沒有什麼反應,家長也沒有發現,不覺得她有異常,以為孩子在睡覺。」湖南省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一科醫師宋宇雷說。

經醫院檢查,孩子多項生命指徵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孩子送來的時候全身都是瘀點、花斑紋、四肢冰涼。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救過來了。有渺茫的希望把她救過來,她也會成為一個植物人。」

嬰兒脖圈遊泳的安全隱患

①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脖圈摩擦頸部有導致皮炎的風險;

②嬰兒帶著脖圈遊泳使全身的力量壓在脖子上,脖子肌肉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容易造成寶寶的呼吸不暢;

③小孩的頸椎並沒有發育好,帶著脖圈容易壓迫寶寶的頸動脈竇以及頸椎,嚴重者甚至休克。

美國兒科學會不推薦1歲以下嬰幼兒遊泳。1 歲以內的嬰幼兒,沒有辦法掌握必要的遊泳技能和在水中生存的辦法,很容易發生溺水。

建議等到寶寶的脖子可以直立的時候,選擇腋下的泳圈,或者遊泳時,寶寶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拖著嬰兒的臀部,另一隻手扶住其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嬰兒遊泳項目可以開展,不過,至於提高智商、刺激大腦發育,這些都屬於沒有根據的誇大。

嬰兒遊泳戴脖圈好嗎?

嬰兒遊泳的好處已經被很多家長所認可,但寶寶還小,並不會自主遊泳,需要藉助嬰兒遊泳圈或者其他輔助工具,才能實現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遊泳。嬰兒遊泳戴脖圈好不好,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網上對嬰兒遊泳脖圈褒貶不一,各個育兒專家也對嬰兒遊泳脖圈的使用各抒己見。

育兒專家崔玉濤曾表示,嬰兒遊泳好處多,但不建議通過佩戴脖圈的方式讓寶寶進行遊泳,更多的希望寶寶能夠通過親子遊泳的方式得到鍛鍊。

但就目前來看,國內親子遊泳發展十分不成熟,有些嬰兒遊泳館根本無法滿足親子遊泳條件,因此,通過脖圈輔助寶寶遊泳還是較為常見的方式。

現在不少家長在嬰兒出生後幾天就讓他們戴著脖圈遊泳,優媽不太認同這種做法,由於寶寶的脖子很軟,所以他們遊泳時佩戴的脖圈可能會產生以下危害:

第一,脖圈充氣過多會引起寶寶頸椎部位的損傷。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海湧分析,孩子戴上脖圈後頭不能來回動,而脖子以下的身體卻在亂動,這時候頸椎和下邊身體相接部位的活動範圍特別大,就容易引起頸椎部位的損傷。

第二,寶寶脖子軟、皮膚嫩,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和皮膚。由於脖圈的材質多為塑料,一些寶寶佩戴脖圈還可引起過敏。

第三,脖圈容易壓迫氣管,由於人的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的情況,嚴重者甚至休克。

寶寶遊泳的注意事項:

不同的寶寶對水溫的要求不同。小寶寶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還不完善,外界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引起寶寶不適。

在外遊泳注意水溫和水質

①水溫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水溫宜保持在37-38℃,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水溫可以逐漸下降。

1歲以內,遊泳的水溫可以控制在33-38℃。

1歲以上,帶著遊泳圈在水中不停運動,32-33℃的水溫也是可以的。

水溫不宜過熱,過熱容易讓寶寶消耗體力,迅速產生疲勞感,大大縮短遊泳時間,達不到鍛鍊的目的。

另外,冬天的水溫一般比夏天高一點。

別讓遊泳圈成為寶寶的「奪命圈」

脖圈

①必須大小合適

嬰兒用脖圈必須大小合適,不宜過大或過小。

過大容易使寶寶脫出,造成溺水;過小則容易壓迫頸部血管和頸動脈竇,一樣會發生危險。

②用脖圈遊泳時,池水不宜過深

以寶寶雙腳可以觸到池底為好,這樣可以減輕頸椎的負擔。一次遊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10-15分鐘為宜。

③必須全程有大人監護

如果寶寶表情緊張或雙手亂抓,這時寶寶可能有些害怕,家長可以輕輕握著寶寶的小手安慰TA。

如果無效,應該中止遊泳。

遊泳好處多也不可亂來,並非每個寶寶都適合遊泳

①剛吃完奶,不要遊泳。②寶寶皮膚有破損,不要遊泳。③寶寶在生病(發燒、拉肚子、呼吸道感染等)、飢餓、哭鬧以及發困的時候,不宜遊泳。

因此,寶寶遊泳時間需要根據寶寶作息來預約,避開寶寶進食、睡眠的時間。

這3個地方不適合寶寶遊

①不帶寶寶到大人的遊泳池

成人遊泳池人多,容易出現細菌感染。成人泳池用氯氣消毒,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刺激。成人遊泳池的池水較深,不利於寶寶的安全。

②4歲以下的寶寶不要泡溫泉

溫泉池雖然比較淺,但4歲以下的寶寶安全防護意識薄弱,且不能清晰表達身體的不適,不宜去溫泉泳池遊泳。

③不去水域不熟悉的地方

到安全可靠的地方遊泳,避免帶寶寶去水深、水域不熟悉的地方遊泳。

對嬰兒來說,最好的遊泳方式是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託嬰兒的臀部,另一隻手輔助嬰兒的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在水中,可以試試只拖著寶寶的臀部,或是雙手抱住腋下,儘量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如果寶寶出現危險後,到底該怎麼施救呢?

俗話說:看菜下飯,其實急救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要清楚寶寶溺水的狀態再救。有些寶寶溺水時間短,可能救上來沒什麼大礙,但讓人一通亂按可能就說不好了。

根據寶寶溺水被救上來之後的狀態,對應的急救措施如下:

1. 清醒、有呼吸有脈搏

打120,為其保暖,等待救援人員到來或送醫院。

2. 昏迷(呼叫無反應)、有呼吸有脈搏

打120,清理口鼻異物,側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密切觀察其呼吸、脈搏的情況,必要時做心肺復甦。

3. 昏迷、無呼吸有脈搏

此時只需為其開放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脈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強。恢復呼吸後,可讓其側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4. 昏迷、無呼吸無脈搏

立刻清理口鼻異物,開放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也就是進行完整的心肺復甦急救。同時撥打120,並持續做心肺復甦,直到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父親回家看到剛滿月女兒窒息身亡 系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
    11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帶脖圈遊泳。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將孩子緊急送醫,隨後轉送至湖南省兒童醫院救治。經醫院檢查,女嬰多項指徵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醫生提醒:嬰幼兒佩戴脖圈遊泳存在眾多不安全因素,需在專業人員陪同下進行。
  • 剛滿月女嬰遊泳窒息身亡:帶脖圈遊泳,小心不可逆的傷害
    近日,優媽看到一則傷心悲痛的新聞,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園園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缺氧,最後不幸窒息身亡。 圓圓遊泳時,媽媽和奶奶並沒有時刻關注,孩子遊了十幾分鐘後,媽媽才把他從澡池裡抱出來。解開遊泳圈後,圓圓顯得特別乖巧安靜,沒有像平時一樣吵鬧。
  • 嬰兒家中遊泳後窒息死亡!醫生:遊泳對娃的好處,還不如這些運動
    這兩天,一條微博熱搜讓人十分心痛:剛滿月的女嬰甜甜(化名),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嬰兒戴脖圈遊泳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嚴重腦損傷。
  • 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痛心!專家提醒:這三大問題要注意
    近日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①使用脖圈傷害頸椎。脖圈不僅容易擦傷嬰兒脖頸的皮膚,也容易傷害他們稚嫩的頸椎。同時,如果太緊可能壓迫氣管,造成窒息,或者壓迫頸動脈竇造成心率減慢甚至休克,如果太松又可能讓頭滑出來造成溺斃。②衛生和安全無保障。嬰兒幼嫩的身體結構對於水的要求較高,特別是一些遊泳場地的水溫、水質、水深、浮力、消毒、安全設施等有很高要求,私人、商業機構也沒有專門的監管機構和制度來約束,所以難免良莠不齊。
  • 又有嬰兒溺水身亡!關於嬰兒遊泳,醫生提醒你要注意這些!
    湖南一條嬰兒遊泳溺水身亡的事件,在網絡上引起廣泛的關注。新聞中,這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
  • 幼兒遊泳真沒那麼多好處,家長們別再被忽悠了
    據媒體報導,11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帶脖圈遊泳時不幸發生意外,窒息身亡。近年來,因商家炮轟式的宣傳,嬰幼兒遊泳項目火爆,似乎快成為孩子成長中的一條「必經之路」,但因為遊泳引發的嬰幼兒意外身亡的新聞也時常發生。幼兒遊泳項目真的像廣告宣傳中講的有那麼多好處嗎?新手爸媽怎麼做才能安全帶娃不「坑娃」?
  • 女嬰在家長眼皮下丟了命,這些東西別再給孩子用
    這不是第一個因為戴脖圈「遊泳」遭遇意外的寶寶了:上一秒還在玩水的寶寶,下一秒突然就前傾栽入水中,遊泳圈從身上脫落飄向一邊……幸運的是,46秒後一名工作人員發現並將寶寶抱起,送醫後並無生命危險。一嬰兒遊泳好?不推薦!不推薦!不推薦!
  • 1歲女嬰浴缸溺亡,家長的行為令人髮指:別再盲目跟風,真的會出人命!
    成年人遊泳,還有管理人員看著呢。這麼小的孩子遊泳,旁邊竟然沒有一個人!母親心太大,工作人員太不負責。慶幸的是,經過醫院搶救,遲遲撿回了一條命。事實上,這樣的事經常發生。11月2日,長沙的甜甜便不幸窒息身亡。
  • 女嬰遊泳窒息身亡!別因一個悲劇否定了整個行業,那才真是悲劇!
    給新生兒遊泳幾乎成了家長給寶寶的標配,寶寶一出生家長就開始給孩子找遊泳館,而有不少醫院也提供有給新生兒遊泳的服務。大家都覺得給孩子遊泳是件很正常的事,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給寶寶一項更有利於身體健康的項目。而前不久發生的一個悲劇,讓不少人對給幼兒遊泳這事質疑起來。
  • 30天嬰兒遊泳窒息身亡,家長就在一旁,嬰兒遊泳是智商稅嗎?
    前幾天,有個熱搜特別令人痛心#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微博上有3.8億閱讀,1.7萬討論事情發生在湖南長沙,一名剛剛才滿月的女嬰,死在了在外婆和媽媽的共同注視下。這家爸媽在家裡給孩子弄了個小泳池這天,剛滿月的女嬰甜甜帶著脖圈在外婆和媽媽監護下遊泳等到甜甜爸爸回家,卻發現孩子不太對勁,不僅臉色蒼白、而且不哭不動!外婆和媽媽這才覺察異常,一家人急急忙忙把孩子送到醫院。
  • 專家:應禁止三個月以內的嬰幼兒遊泳
    不久前,湖南株洲一名剛滿月的嬰兒在家人監護下,使用脖圈遊泳窒息身亡。無獨有偶,浙江溫州一家嬰遊館發生意外事件,嬰兒在遊泳時側翻並從遊泳圈裡掉了下去,溺水掙扎數分鐘才被發現,僥倖的是孩子經過積極搶救後得以生還。
  • 3月齡女嬰趴睡窒息身亡,群裡寶媽集體觀看死亡直播,網友:愚蠢
    「3個月女嬰趴睡窒息身亡」這件事在網上引起很大的關注,網友在心疼惋惜這個小生命逝去時也在譴責這位媽媽的愚蠢和涉事機構的不負責。通過網上流傳出來的該群多組對話截屏,我們還原事件經過:三月齡女嬰在媽媽參加睡訓課程中進行睡訓的時候突然翻身呈趴睡狀,期間因為口鼻被遮住無法正常呼吸而發出哭鬧求救信號,媽媽雖然在門外監控視頻中看到,但由於擔心「進去看娃會讓睡訓功虧一簣。」就沒去幹涉。
  • 美國4個月大女嬰疑似窒息身亡,被發現時,身上壓著一條巨型犬
    男子立馬檢查了女兒的情況,發現女嬰已經陷入昏迷感受不到呼吸,最終,女嬰因搶救無效死亡,甚至都沒有等到2021年的到來,沒有看過世界的美麗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男子的父親名叫拉裡什,而她的女兒名叫蕾林,今年才4個月大,有著肉嘟嘟的臉龐以及白皙的肌膚,惹人垂憐。
  • 出生3個月就開始遊泳的寶寶會有什麼不同?我用親身經歷來告訴你
    親子遊泳兼具早教課和運動課的雙重特徵,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培養寶寶良好的水性,讓寶寶學會一些水中自救的能力和技能,遠離溺水的風險,相信這也是每個父母都想要孩子學會遊泳的重要目的!親子遊泳是家長陪同下水的,因此是不需要戴脖圈和救生圈的,孩子在水裡是自由而放鬆的。
  • 幼兒遊泳好處多 全程陪護不能少
    遊泳對寶寶的好處,相信大多數寶媽寶爸都已經清楚了,遊泳可以幫助寶寶感覺到回母體內的環境,起到安撫寶寶情緒的作用;還可以溫柔自然地刺激嬰兒的視聽覺,尤其是平衡覺的刺激與適應;能促進小兒正常睡眠節律的建立,減少不良睡眠習慣的形成,減少哭鬧。  那在帶寶寶去醫院或者母嬰店遊泳時,家長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 又有嬰兒遊泳身亡!這3個被吹上天的訓練,騙錢!要命!
    就像最近新聞報導的嬰兒遊泳窒息身亡事件,家長本是為娃好,但沒想到遊泳會讓娃丟了性命:     來源:央視新聞科大大在這條新聞評論區中看到很多人在指責孩子家長,其實我們可以想像到,現在他們一家人肯定是悔斷了腸,十分痛心。
  • 嬰幼兒水育是過度宣傳 專家:3月齡以下幼兒應避免遊泳
    不久前,湖南株洲一名剛滿月的嬰兒在家人監護下,使用脖圈遊泳窒息身亡。無獨有偶,浙江溫州一家嬰遊館發生意外事件,嬰兒在遊泳時側翻並從遊泳圈裡掉了下去,溺水掙扎數分鐘才被發現,所幸孩子經過積極搶救後得以生還。隨著水育項目開展得如火如荼,遊泳早已成為嬰幼兒的「時尚」運動,然而接二連三的意外事件敲響了警鐘。
  • 滿月女嬰遭親戚孩子亂塗亂畫,臉上全是墨水,親戚:和孩子較啥勁
    這段時間,在網絡上有一段視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注意,據了解,有一名寶媽向大家吐槽,稱自己有一個剛剛滿月的女兒,結果姑姑帶著孩子來自己家串門的時候,自己上廁所的幾分鐘裡,姑姑的孩子就拿著原子筆在自己剛滿月的女兒臉上亂塗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