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90年代,那時候人販子是比較猖獗的。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句話「不聽話便把你賣到河南去」!或者「人販子把你拐走打斷腿要飯」!也製造了無數的悲劇!
電影《盲山》和《親愛的》都是反映那個年代的人口拐賣事件,這並不是傳說,影片來源於生活,甚至真實的生活比電影更加殘忍,有無數家庭被拆散,至今無數人依舊在尋找著他們的母親、孩子等。
賣到山區淪為生育工具
在上個世紀,不少偏遠山區的光棍們討不到老婆,於是紛紛流行「買老婆」的風氣,由於法律意識的淡薄,所以不少女性慘遭毒手,除了農村出來打工的小姑娘小媳婦們被人販子拐賣外,不少女大學生也不在少數,《盲山》講述的便是一個女大學生找工作被欺騙賣到大山一輩子都走不不出來的悲慘故事,這種例子不在少數,諸如被賣到內蒙古的四川女大學生,甚至被下藥拐賣4次以至於精神錯亂。
「人販子」並不是一個「虛擬」的存在,他們藏匿於人群之間,為了一己私慾,而毀滅其他人的一生。很多人都會說如果農村女孩被賣走不出來還「情有可原」,但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為何也被淪為生育工具?
其實一個手無寸鐵的女生如果被拐賣到山區,想要自救,簡直異想天開!因為全村人都會幫忙看管你,如果你逃出他們的視線整個村子都要抓你回去,並且你不認識路,一個人在大山裡奔跑怎麼可能逃得出?這可是特種部隊的野戰項目!
於是不少女性被當成生育工具,有的認命生下孩子後便過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生活,有的不服從命運,被打死打殘的不在少數,尤其是四川女性被拐賣的最多!
小孩被奴役
除了女性,還有不少小孩被拐賣,即便到了今天也成了打拐專案組,無數家庭的崩潰都是因為孩子被拐賣了,尤其是男孩。在上世紀不少地方出現重男輕女現象,許多山區人傳統觀念比較重,生不出男孩那就買一個。
於是人販子便鋌而走險,拐走別人的孩子賣到這些地方,男孩價格是女孩的2倍,5歲以下價格是5歲以上價格的1倍,7歲以上便不好售出,因為有記憶。那麼如果賣不出去或者年齡較大的孩子拿來幹嘛呢?
很有可能便是被奴役,在上世紀不少城市出現了乞討等現象,這些乞討都是有組織的,很多殘疾人此前都是正常人,被人販子集團認為沒有販賣價值後便打殘用來乞討,或者小孩跪地乞討,有的甚至走上了歧路,小偷小摸等各種行為。被報導出來的消息,也不過是冰山一角,也許有很多小孩承受著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痛苦。
為什麼上世紀如此猖獗?
一個原因便是我們國家幾千年歷史以來依舊有許多封建糟粕思想,包括到現在,不少家庭尤其是偏遠農村家庭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漠視婦女和兒童權利,所以導致出現了人販子這樣的行為。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在80年代屬於改革開放初期,十年動亂造成的許多惡劣社會影響還沒有緩解,而且法制也沒有健全,所以滋生了犯罪的土壤,還好現在已經有很大改觀,但歷史曾經造成的痛苦,使得現在許多家庭也尚未骨肉團圓,釀成無數悲劇!有的家庭至今還在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