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上臺2年臺灣斷了5個「邦交國」,美國急得祭出了一套組合拳

2021-01-19 北晚新視覺網

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臺灣「邦交國」數量減至17個。連日來,蔡省長很鬱悶,美國也很憂心,這「邦交國」越來越少,以後自己的「臺灣牌」還怎麼打?蔡英文上臺2年斷了5個「邦交國」,照此速度,豈不是清零也不遠了?

眼看情勢不對,美國決定出手「護臺」,祭出了一套組合拳:

第一招:輿論攻勢美國駐薩爾瓦多大使第一時間發文稱,薩臺「斷交」「毋庸置疑將影響美國與薩爾瓦多政府的關係」。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將矛頭對準了中國,表示大陸近期的外交舉動是「片面改變現狀」,會傷害地區「數十年的和平、穩定和發展架構」,還提出大陸「幹涉薩爾瓦多內政」的說辭。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舉行的大使提名人聽證會上,有參議員表示,美方有許多籌碼可以善加利用,應當可以「阻止中國的進一步行動」。第二招:打擊報復

薩爾瓦多間接打臉美國,美國決定打擊報復,一方面發洩心中不滿,一方面震懾尚存的臺灣「邦交國」。 美國務院直言,對薩爾瓦多同臺「斷交」深感失望,正在審視與薩爾瓦多的關係。 有參議員針對「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提出一項修正案,要求限制美國對薩爾瓦多的援助。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表示,「美國政府必須動用各種工具,對抗中國對臺灣的霸凌行為」。

第三招:極力施壓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都是臺灣的「邦交國」,尤其宏都拉斯被普遍認為是下一個將「倒戈」的國家。美國對駐兩國大使提名人提出要求,希望兩人赴任後向兩國政府透露,他們與臺灣的關係對自身未來和與美國的關係至關重要。 兩位大使提名人也表了忠心,尤其是駐宏都拉斯大使提名人表示,若任命獲國會同意,會將此事列為優先項目,赴任後將立即確認並儘快向委員會報告。

看得出,美國是真的急了,世界頭號大國的風度也不要了,除了罵人就是威脅,儼然一副流氓樣兒。可問題是,這些招式能管用嗎?美國或許是有信心的。因為在臺灣碩果僅存的「邦交國」中,南美國家佔了大頭。美國向來把南美看作自家後院,幻想著憑藉自身強大影響力,這些小國註定不敢「造次」。但不知道美國是不是忘記了巴拿馬的例子。 利用巴拿馬運河,美國的東西海岸物資調度獲得了一條廉價而可靠的水上路線。正因為這一層關係,巴拿馬國的歷史和美國深深地糾纏在一起,美國對其控制欲極強。

2016年,作為臺灣「邦交國」的巴拿馬在蔡英文上任後,第一時間邀請她訪問。訪問中,欣喜的蔡英文寫下:見證百年基業,攜手共創榮景。籤名是「President of TAIWAN(ROC)」。

但蔡英文才離開巴拿馬,隨行的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發現,巴拿馬總統的臉書「有個小地方似乎怪怪的」,因為他提到「臺巴」固有「邦誼」,寫著「Panama and China(Taiwan)have a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 partnership。」【註:巴拿馬和中國(臺灣)是歷史性的夥伴關係】。1年後,巴拿馬和中國正式建交。巴拿馬總統巴雷拉還在後來參加活動時坦言,他早在10年前便想同中國建交。

可見,身處美國後院怎樣,跟臺灣熱絡又怎樣,到頭來還是抵擋不住大勢。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大大減弱。過去美國對這些國家口惠而實不至,如今的川普則是謊話都懶得說。比如,今年初,他曾嫌棄薩爾瓦多的災民,要求明年前將其全部遣返,並罵薩瓦爾多是「糞坑國家」。再加上隔離牆計劃等影響,川普在拉美地區徹底變成不受歡迎的人。反觀中國,歡迎各國搭發展快車的姿態與誠意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意味著大量的發展機會,以及開放合作的穩定預期,這顯然比美國那點援助款給力多了。說白了,今天的中國真的用不著花多少心思去「撬」臺灣的「邦交國」,憑藉經濟與機遇的吸引就夠了。

威脅恐嚇看著嚇人,但拗不過大勢。臺「邦交國」歸零隻是時間問題,美國就算使出「胡蘿蔔加大棒」也註定枉然。

來源:北京日報新媒體 長安觀察

編輯:TF008

轉載:北京日報旗下新媒體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臺灣或失更多「邦交國」 蔡英文下月訪問中美洲
    在臺灣形形色色的其他國家外事人員,上周被聖多美普林西比外事人員的突然離開震驚。臺灣當局官員擔心更多國家改變立場。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聖多美普林西比是與臺灣「斷交」的多個國家之一。
  • 美國插手也沒用!大陸專家:臺當局未來四年或再丟「邦交國」
    臺灣歷經去9月「斷交」風暴,目前只剩下15個「邦交國」。今年臺灣防疫有功情況受國際肯定,島內輿論幻想「外交」局勢或有新突破口。,大陸還會再掛掉臺灣幾個『邦交國』。」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陸續和聖多美普林西比和巴拿馬「斷交」,2018年一口氣失去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和薩爾瓦多3個。去年9月,臺灣再次經歷慘烈的雪崩,與南太島國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終止「外交」關係。
  • 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蔡英文上臺後讓臺灣經濟越來越差 2020年01月03日 13: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之後,儘管出現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展、日韓經貿對抗升級的狀況,給臺灣經濟帶來了難得的「轉單效應」,但臺灣經濟發展更加緩慢,蔡當局昧於事實、誇大成績,顯示民進黨蔡英文為臺灣人民拼經濟能力嚴重不足。就年均經濟成長率而言,縱向比呈現下降趨勢。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執政8年,臺灣經濟雖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年均成長率還是達到2.8%。
  • 陳水扁diss蔡英文:你2年「斷交」3「友邦」,我比你少
    海外網5月2日電多米尼加昨天(1日)與臺灣閃電「斷交」,令島內輿論一片沸騰。據臺媒曝出,陳水扁今天(2日)發文diss蔡英文,稱「我執政時,8年『斷交』6個『友邦』,而你2年斷交3個『友邦』。」此言論一出,引發臺灣網友群嘲,有人稱「比爛還能誇誇其談,『斷交』還有臉講,民進黨果然都是堅持不要臉。」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關於多米尼加與臺灣「斷交」一事,陳水扁今天(2日)po文談論「友邦」問題,談到陳水扁8年任內,雖然「斷交」9個,也新「建交」了3個,總共8年失去了6個「友邦」,平均一年不到1個;而蔡英文就任後,2年不到就斷了3個。五十步笑百步?
  • 蔡英文上臺2年斷4國 這國「斷交」前也有徵兆
    據臺灣《聯合報》5月24日報導,又一「邦交國」與臺當局「斷交」!臺當局在非洲「唯二」的「友邦」之一布吉納法索,宣布與臺灣「斷交」。臺當局「外交部」今晚(24日)7點10分將開記者會說明。這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上任,2年以來第4個「斷交國」,臺當局「邦交國」剩18國。蔡英文上任2年以來,包括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再加上布吉納法索,共已4國與臺當局「斷交」。據報導,蔡英文4月17日至21日才剛訪問非洲「友邦」史瓦帝尼,這也是蔡英文就任以來首次訪問非洲。
  • 多米尼加與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僅剩19個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2017年10月18日質詢指出,多米尼加外交部長米格爾·巴爾加斯在該國政府官網公布其與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握手照,多米尼加是不是臺灣下一個有危機的「邦交國」?據臺灣《中國時報》2017年10月19日報導,大陸於2017年9月中旬在聯合國舉辦「中國—拉共體論壇」四國外長會議,中國外交部網站在2017年9月22日公布王毅會見四國外長的新聞,也見到巴爾加斯與王毅握手合照。
  • 臺當局遭多米尼加斷交, 「邦交國」還剩這19個
    2018年5月1日上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 美國新通過「臺北法案」,蔡英文當局能撈到什麼好處?
    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眾議院在3月4日以全票415票,通過了所謂「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俗稱為「臺北法案」,同一天,「美國在臺協會」理事莫健也到臺灣地區活動,先後會見了蔡英文和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
  • 選蔡英文上臺,臺灣人終究是錯付了
    對此,臺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美花則宣稱「要將心比心」,理解美國當下的形勢。但臺灣媒體卻質疑,民進黨當局只會對拜登、對美國「將心比心」,卻對那些呼籲不吃萊豬的臺灣多數民眾毫無同情心!民進黨的雙標態度對於開放萊豬,民進黨當局從宣布以來,不論從上到下,民進黨當局一直堅持統一口徑,就是一定要引進來換取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協定,博得臺灣經濟的發展,所以在對美國的態度上,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是言聽計從、低聲下氣。然而對於島內民眾的反對聲,蔡英文卻充耳不聞,臺灣民眾面臨「硬吞萊豬」的專制後果。
  • 臺灣又被「斷交」臺網友討論「無友邦」蔡英文會怎樣
    海外網5月2日電臺當局在所謂「友邦」上的投入可算是費盡心思,又是送錢又是蔡英文親自出訪,然而,這一切仍是白搭。就拿昨天(1日)閃電與臺灣「斷交」的多米尼加來講,臺當局1月剛送完一批軍備物資去拉攏關係,昨天卻被提前一小時通知「分手」。自此,臺灣現存的「友邦」從此前的20個減為19個。
  • 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民進黨蔡英文自從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至今年5月20日,已在臺灣「執政」屆滿三年。蔡英文當局在臺灣「執政」的三年裡,罔顧民意,違法濫權,倒行逆施,牟取私利,至少給臺灣造成了以下「五大傷害」。
  • 妄圖反制「一國兩制」,送給蔡英文的一大波巴掌已上路!
    「莊稼漢」和「賣菜郎」的合作前提,廈門市長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們歡迎並支持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展兩岸城市交流合作,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蔡英文過境美國期間遭到民眾強烈抗議比之島內政治人物中的「當紅炸子雞」韓國瑜,蔡英文的處境該有多苦,她自己到底是真不明白還是裝不明白!
  • 蔡英文抱緊美國大腿 臺灣被吃得死死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李柏澔攝)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臺灣民間反瘦肉精毒豬聯盟到美國在臺協會下戰帖,蘇偉碩醫師邀請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針對萊克多巴胺毒性進行科學討論。AIT表示:他們希望避免對此議題進行「泛政治化的爭論」,同時確保消費者取得所需信息,使用他們能「放心享用美國食品」。
  • 臺灣沒「邦交國」有啥缺點? 臺網友回答亮了:國際地位和IS沒啥區別
    【環球網綜合報導】和臺灣有著77年「邦誼」的多米尼加,1日早晨閃電宣布與臺灣「斷交」,自此臺灣的「友邦」跌破20國,變成了1開頭的19國。對此,島內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問道「沒有『邦交國』有什麼缺點」?沒想到,在眾多網友的回覆中,亮點頻出↓臺灣「中時電子報」2日稱,有網友在PTT論壇上問及,若臺灣真的完全沒有了「邦交國」,唯一能想到的缺點就是「總統沒機會出訪」「駐外大使失業」,還說優點是「省下很多的『外交』經費」。
  • 沈詩偉:蔡英文來了,南美唯一的「邦交國」卻懸了
    6月2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華航罷工聲中開啟了首次出訪。在9天8晚的行程中,出席巴拿馬運河拓寬竣工儀式並訪問巴拿馬和巴拉圭兩個「友邦」,並過境美國邁阿密和洛杉磯。 同16年前陳水扁過境美國的高調相比,此次蔡英文過境美國雖顯得有些「低調」,不過同馬英九3月過境休斯頓的情況相比,二人得到的「禮遇」程度近乎相同。
  • 臺灣與多米尼加閃電"分手" 下個"斷交國"會是它嗎?
    臺灣所稱的多明尼加也就是大陸所稱的多米尼加,5月1日,中多兩國外長在京籤署建交協議,臺灣與多米尼加的所謂「外交關係」也隨之告終。這也是自蔡英文當局前年5月20日上臺後,第三個與臺灣方面「斷交」的國家,至此,臺灣當局所謂的「邦交國」數量降到了史上最低水平——19個。
  • 「臺北法案」的甜頭,蔡英文能等到美國的「理賠」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672期】美國國會又出了個「臺北法案」,說是要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臺北法案」並不是個什麼新鮮玩意,早在2018年9月,由美國反華議員賈納德、盧比奧等4人共同提出。當時的背景是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2016年以來一連失去巴拿馬、多米尼加等多個「邦交國」,陷「斷交潮」,但該法案當年未能排入議程。2019年5月,賈納德等再次拋出該法案並於10月29日在參議院通過。前幾天美國眾議院也通過「臺北法案」。
  • 兩岸快評: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民進黨蔡英文自從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至今年5月20日,已在臺灣「執政」屆滿三年。蔡英文當局在臺灣「執政」的三年裡,罔顧民意,違法濫權,倒行逆施,牟取私利,至少給臺灣造成了以下「五大傷害」。第一,傷害了臺灣經濟成長。
  • 吃萊豬為布臺灣永續生存的「局」?恰恰相反!
    蔡英文的這個「局」是什麼,臺灣民眾沒看到,但是,美國「萊豬」的負效應臺灣民眾卻已經開始承擔了。吃萊豬,為布臺灣永續生存的「局」?美國「萊豬」因含「瘦肉精」成份,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禁止進口,為什麼到了蔡英文這裡就成為「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了呢?而且還成了臺灣「永續生存的局」?這個讓人心生疑竇,要讓臺灣民眾吃「瘦肉精」的「局」到底是個什麼局?
  • 臺灣又丟「邦交國」 蔡當局盲人瞎馬不見國際大勢
    5月1日,多米尼加共和國與中國大陸建交、與臺灣當局「斷交」。頑拒「九二共識」的蔡當局遭受重創、自取其辱,其「漸進臺獨」的兩岸政策和對外關係路線備受質疑,但仍一葉障目、不見大勢,可謂盲人瞎馬,夜半深池。除了賴清德在蔡英文縱容下「只出一張嘴講臺獨」,民進黨當局也放棄了馬英九時代行之有效的「九二共識」路線,事事以綠色意識形態和利益為上,從而為臺灣招致禍端。在「柯黑大遊行」、「拔管」、「年改」等島內問題中,其潛臺詞和深層矛盾均是愈發深刻的「統獨」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