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聊齋志異》中的名篇,《畫皮》絕對稱得上經典,如今已經被拍成無數影視劇,想必各位是相當熟悉,內容講的是太原王生遇上一個俏麗女子,於是將女子帶回了家,豈知女子竟然是惡鬼所變,最後現出原形掏了王生的心臟,王生為飛來的豔遇付出慘重代價。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的這個故事,同樣出自《聊齋志異》,也同樣由男人豔遇所引發,儘管知名度不及《畫皮》,但情節和《畫皮》如出一轍,其恐怖程度也可以與《畫皮》相提並論,這便是《聊齋》第十卷中的《黎氏》。
《黎氏》講的是一個叫謝中條的人,這位仁兄品行不端,妻子早亡,留下了兩兒一女三個孩子整日啼哭,謝中條又不務正業,整天在外面閒逛。一日,謝中條在山路上遇到一個美豔婦人,先是上前搭腔,隨後又將對方拖入溝壑做魚水之歡。事後,謝中條得知對方叫黎氏,是個寡婦,於是高興地不得了,乾脆讓黎氏跟自己回家,順便照顧他的三個孩子。
起初,黎氏不太情願(裝出來的),但最後還是跟著謝中條回家了,並且顯現出對謝中條三個孩子十分「喜愛」。為了不被人察覺,謝中條乾脆閉門謝客,每天與黎氏在家中廝混,好不快活。
過了一段時間,謝中條某日外出辦事,將黎氏和三個孩子鎖在家中,辦事歸來後,發現屋門從裡面反鎖了,非常奇怪,於是通過側門進入堂屋,這段描述與《畫皮》非常相似,《畫皮》中王生同樣無法進門,只得爬牆入內,結果發現了事情的真相。
謝中條進入堂屋後,還是無人,他又來到臥室,結果推開臥室門後,突然竄出一隻大狼奪門而出,同時還瀰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嚇得謝中條癱倒在地,等他反應過來後,發現黎氏和三個孩子不見了,滿地都是鮮血,三個孩子被啃噬的只剩下三顆頭顱,謝中條轉身去追狼,結果狼早已不知去向。
故事講到此,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由於謝中條的輕浮導致了災禍,黎氏實際上就是一隻狼妖。作者蒲松齡《聊齋》中關於狼的故事不在少數,著名的《夢狼》、《狼三則》等等,但《黎氏》這篇顯然具有特殊意義,蒲松齡在《黎氏》結尾處備註,那就是把討後老婆形容為引狼入室,並且強調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中更是不存在「好老婆」。此外,謝中條的放蕩使得被狼妖盯上,狼妖也專門喜歡找謝中條這樣的人下手,可謂「蒼蠅不叮無縫蛋」,用如今的觀點就是——婚外情不但可以毀了一個家,更可以讓人丟掉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