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粉絲隱私被洩露,大數據時代我們沒有隱私,都是裸體

2020-12-23 逆天V

最近,辛巴一人可以說是佔了熱搜的半壁江山,客戶的隱私訂單信息洩露,幾點下單,幾點買的,買的啥東西,可以說是一清二楚,有心之人利用這些信息和辛巴給客戶退貨的機會,進行詐騙犯罪,導致很多人被騙,網友都在隔空問話,辛巴是怎麼保護粉絲隱私的?

我來告訴你們,大數據時代,沒有人有隱私,任何人在大數據面前都是裸體,可能你們不信?我給你們講兩個例子。有一個人要去平安普惠貸款,客戶的資質是非常好,全款車全款房還有公積金,工作是公務員,普通人擁有車、房、公積金任何一項都可以貸款,而這個人是全有,並且徵信還屬於賊好的那種,但是貸款被拒了?你沒聽錯,被拒了?你們能猜到什麼原因嗎?你們可以放開自己的腦洞,天馬行空的想一下為什麼會被拒絕?我告訴你們,因為開房次數過多,被拒絕了,你們能想到嗎?你感覺還有什麼隱私是查不到的嘛?你就是個裸體?

我再來告訴你們第二個,我交通信用卡逾期,銀行查我的大數據,按理說,銀行在聯繫不到我的情況下,只能聯繫我的緊急聯繫人,除此之外,不能聯繫任何人,但是他們能查到大數據,跟你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的聯繫方式,然後給打電話,並且呢,你給銀行的客服打電話,你是打不進去的。大家都知道,催收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他們銀行內部的,這種的態度還好,起碼不會罵你?但是剛接通電話,你就沒說話的機會,他們會各種法規,你各種違規,給你說一大堆,然後再跟你聊你的債務問題,另一種呢,是銀行外包的,那種態度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基於這種情況,我不想和催收協商,想跟他們的客服協商,但是呢?人家把你的電話設置了,你打客服電話,根本打不進去,你咋辦?你只能跟人家的催收協商。最後我是跟銀行的債務部門聯繫的,說我是故意逃避,然後各種法律法規是把我一頓嚇唬,最後我告訴他們,我在逾期之前,打客服電話申請延期,客服沒同意,並且逾期之後呢,我不下三次打過你們銀行的客服電話,時間最長的一次我愣是等了半個小時,提示客服忙,沒人接,不是我逃避,結果他們說我胡說,根本沒有接到我的電話,我說你們要這樣說,咱們不用協商,我都有通話記錄,我找銀保監會,你們走司法程序,咱們最後在法院協商,結果他們立馬慫了,問我怎麼樣才可以協商,我說協商可以,但是起碼得讓我能打通你們的客服電話,我要諮詢一些問題,諮詢清楚了,我們就協商,他們說可以,給我備註一下,然後掛完這個電話,我打交通銀行的客服電話,沒超過三分鐘,立馬就接通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銀行說我失聯,聯繫了我緊急聯繫人以外的七八個人。這七八個聯繫人中的三個人值得一提,一個是我哥的同事,一個是我哥的老丈人,一個是我的堂弟,這三個人中唯一一個和我有交集的是我哥的老丈人,我給他買過一次車票。沒有他的電話和微信,我那個堂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我哥那個同事也僅限於認識,他們的聯繫方式電話微信我都沒有,但是他們銀行就能查到。你問他們怎麼知道的,他們就是給你一頓胡咧咧把扯,然後把你忽悠過去。你們說可怕不,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面前,你有個啥隱私啊,你就是裸體。至於辛巴粉絲隱私被洩露一事,我也不是替辛巴說話,據我猜測,有可能是他們的交易渠道被人捕捉到,也有可能是根據粉絲購買東西的ID來獲取的信息,辛巴不會傻到自己洩露粉絲信息,但是無論怎麼說,這件事辛巴肯定也有責任。大家切記,輕易不要把你的簡訊驗證碼之類的東西給別人,防止自己不要被騙就可以了。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沒有隱私。但是,我希望把這種方便,能實施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我們方便,不要再為了證明我爸是我爸,你媽是你媽,到處開證明,前前後後忙碌了大半年,結果還沒整清楚,如果不能便民,希望我們能有明確的隱私權,來保護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評:辛巴團隊洩露爆料者隱私 這是一個法律問題
    原標題:辛巴團隊洩露爆料者隱私,這是一個法律問題「糖水燕窩」事件有了新進展。然而,就在大家都以為事情的解決會在這樣的常規軌道下進行下去時,「曝光者遭遇網暴」卻為該事增添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花絮」。如今當事者的訪談又曝光了辛巴團隊洩露其個人隱私的細節,如果此事屬實,無疑再一次暴露了辛巴團隊的不堪一面。在直播中未經同意公然公開爆料者的電話號碼,這樣的做法極其險惡。
  • 辛巴團隊洩露爆料者隱私 這是個法律問題需要擔責
    近日,澎湃新聞專訪辛巴(本名辛有志)「糖水燕窩」事件曝光者張紅,訪談內容顯示,在此前的一場直播中,辛巴團隊一邊對爆料者扣上「誹謗」的帽子,聲稱爆料者會受到法律制裁,同時還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行為:在展示相關畫面時對涉事燕窩品牌方的電話號碼進行了遮擋處理,而爆料者張紅的手機號碼並未受到同等的保護。就在這場直播之後,張紅就收到大量謾罵、侮辱性留言,騷擾恐嚇電話也接踵而至。
  • 大數據時代隱私的邊界及限度
    因此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尋找隱私的邊界及限度,提出大數據時代的隱私應該以「合理的隱私期待」「人格尊嚴」為邊界,論述了大數據時代保護個人隱私的具體措施。然而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數據洩露的加劇,Gemalto最新調查結果揭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有45億條數據記錄遭到入侵,與2017年同期相比,丟失、被盜或受損的數據數量增加了133%。大數據技術在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的過程也會對個人隱私產生嚴重威脅,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從碎片化的信息中拼湊出一個具有明顯個人特徵的圖景,個人在大數據時代無處可匿。
  • 爆料者隱私遭辛巴團隊洩露,網絡暴力致抑鬱如何維權?
    近日,有媒體採訪了辛巴假糖水燕窩事件的曝光者張紅(化名)。此前張紅在發布質疑燕窩質量視頻後,被辛巴團隊洩露了隱私並指其敲詐,這給張紅帶來了長達一個月的網絡暴力,導致她患上了抑鬱症,並搬離原住所。
  • 糖水燕窩曝光者隱私洩露被網暴,以後誰還敢公開維權?
    隨後,辛巴在一場直播中,拿出張某和商家的通話記錄,並聲稱張某「敲詐」,還洩露了她的聯繫地址。這場直播後,張某的噩夢就開始了。大量聲稱是辛巴粉絲的人給她打電話發簡訊進行辱罵騷擾,甚至還到她的住所處留言威脅,導致其辭職並抑鬱,最終搬離居所。
  • 在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我們還有多少隱私?
    日前,隱私研究領域的國際權威雷蒙德·瓦克斯新書《隱私》出版。該書為讀者提供了有關隱私權界定和法律保護程度的概覽性介紹,同時也提出了人們更為關注的問題,即在選擇安全和便利生活的同時我們需要在多大限度上放棄隱私?
  • 大數據殺熟背後,是我們裸奔的隱私
    作者 | 漢陽樹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氣憤的事情。  我一般出差都是選擇一個固定品牌的酒店,稱之為A酒店吧,因為感覺價格合適,質量又比較穩定。久而久之,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通過手機中某個APP選擇附近的A酒店,因為每次在APP中顯示的價格波動不大,便沒有多留意。
  • 微信發原圖會洩露隱私?教您一招保護隱私
    近日,網友發現使用微信發送原圖會洩露個人隱私,那究竟微信發原圖會不會洩露隱私?需要怎麼才能避免隱私洩露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根據網上的說法,微信發送原圖,會將照片中攜帶的隱私信息一併發送,會存在相應的洩露隱私的風險。
  • 透過流調的個人隱私洩露事件-探討分布式數據安全思路
    就在我們有法可依的條件下,個人隱私洩露事件依然出現層出不窮,除了公民在個人隱私保護上的法律意識薄弱原因外,還有管理單位在個人隱私信息收集、處理、存儲、使用和披露的管理疏忽問題、相關信息化系統在隱私數據的數位化管理的長久缺失問題。
  • 易建聯手術單被洩露,隱私信息保護難度為什麼那麼大?
    ,而僅僅是一名普通的病人,大概洩露了也就洩露了,甚至信息被傳送至網際網路後,都不會因此泛起一點漣漪。而隱私信息洩露每分每秒都在網際網路上發生著,為什麼我們想要保護個人隱私信息就那麼難呢?如果這些數據還不能說明什麼,那麼只需要在瀏覽器中搜索「隱私信息洩露」,就可以得出最直觀的結論。畢竟,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動輒幾億、十幾億的用戶數據洩露事件也不在少數。
  • 部分共享充電寶被植入「木馬」程序洩露手機隱私數據,網友:後怕
    一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造成通訊、文本信息,甚至手機中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洩露,一些黑產利用「木馬」等惡意程序,控制用戶終端設備竊取數據,然後通過買賣數據獲取非法利益,或者直接利用這些數據直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已形成一條黑鏈。
  • 美女做裸體按摩,天花板有綠燈閃爍,懷疑隱私被偷窺
    現在社會是一個開放型的社會,個人隱私安全就成了大家所注重的問題,尤其是女性朋友的個人隱私安全尤為突出,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是每一位女性朋友更加在意的這個問題,現如今很多公共場所會被不法分子安裝監控攝像頭等行為拍攝女性隱私,如果被偷拍到這樣肯定會很尷尬,同時也非常的生氣,自己的安全隱私被別人侵犯頭盔
  • 給數據加「噪音」,差分隱私如何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MIT科技評論》評選的2020年十大突破技術中,就有差分隱私。《MIT科技評論》認為未來數據保護的難度會越來越高,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差分隱私,這種技術可以建立信任機制。什麼是差分隱私那麼什麼是差分隱私?它是一種數學技術,它能夠在給數據添加噪聲的同時,一直計算隱私提升的程度,從而使得增加「噪音」的過程變得更加嚴謹。
  • 個性化廣告:把數據隱私的掌控權還給用戶
    這誠然是好事,但我們在微信上存儲的信息卻遠不止聊天內容。那這句話是否意味著其他的信息就可以被「個性化廣告推薦技術」隨意使用呢?正如上海消保委所言,用戶應當有權利拒絕個性化廣告推薦。這一提倡所指向的,正是今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所強調的問題之一:大數據時代下的隱私保護。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是,用戶隱私無法得到徹底保護,並且用戶在隱私洩露面前幾乎無能為力。
  • 或被植入「木馬」程序洩露隱私,共享充電寶的數據安全隱患何解
    文|姜弋編輯|張碩不是所有的共享充電寶都能夠放心使用。短短一根數據線,甚至可以被用來竊取用戶的隱私數據。這或許是許多消費者尚未注意到的數據安全隱患。近日,公安部網安局發布了一則提示「共享充電寶陷阱」的視頻,視頻所提的數據洩露問題給不少消費者敲了警鐘。據官方提醒,部分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洩露。
  • ...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為重要!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怎樣徹底清理手機內的隱私信息防止第三方恢復?個人隱私保護指南!
    怎樣徹底清理手機內的隱私信息防止第三方恢復?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整個社會被強行推入「大數據」時代。不管你是否願意,我們手機裡的個人數據正在不經意間被動地被搜集並使用。個人數據的網絡化和透明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面對個人信息被洩露的風險,我們是被動的接受,還是主動的去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不被洩露,當然是選擇後者。
  • 北大教授孟涓涓:數據時代,從3個層面看個人隱私問題
    正文:在人工智慧時代,數據給我們帶來的價值和隱私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解決這個問題要求我們深入理解數據價值是什麼,也要求我們深入理解人們對隱私的態度究竟是什麼。上一個議題談論了數據,接下來我們談論隱私保護的問題。人們在隱私方面在乎什麼,他們擔憂的到底是什麼,在不同文化和國家的跨文化環境中,隱私態度有什麼差異。
  • 個人信息洩露引熱議,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李鳳虎  前不久,圓通速遞「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該事件再次引發社會各方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熱議。  如今,不管是網購、叫網約車、點外賣還是使用App,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該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為什麼會被洩露?
  • 小夥居然查到了小學同學的信息,從微信撤回功能看個人隱私洩露
    可以發現,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撤回功能,就讓你在無意中暴露了自己的隱私信息。而現在又是資訊時代,我們的隱私無時無刻不存在被洩露的風險。之前就爆出過某網際網路公司幾億數據遭到洩露,某社交平臺近一億數據也遭到洩露的消息,並被一些人在某些應用上進行相關的售賣交易,且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個人隱私信息產出,查詢,販賣的黑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