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德:平臺霸權—–打贏新型數字貨幣戰爭的決定性武器Libra 2.0...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蔡維德

核心提示:本文會進一步分析Libra 2.0 的深層目的,影響和意義。Libra 2.0主要指出四個亮點(基於單一發幣的數字貨幣,放棄公鏈路線、活潑監管機制、儲備金管理),這些都很重要,但是Libra 2.0 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信息被蜻蜓點水地帶過, 也許Libra協會有意避重就輕。本文會為讀者揭開Libra 2.0隱藏的信息。

繼上篇從監管與合規的角度深挖了Libra 2.0白皮書之中新型貨幣戰爭的韜略之後[1],本文會進一步分析Libra 2.0的深層目的,影響和意義。Libra 2.0主要指出四個亮點(基於單一發幣的數字貨幣,放棄公鏈路線、活潑監管機制、儲備金管理),這些都很重要,但是Libra 2.0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信息被蜻蜓點水地帶過,也許Libra協會有意避重就輕。本文會為讀者揭開Libra 2.0隱藏的信息:

· 新型金融作業模型;本文採用國際清算銀行研究Libra 2.0的報告來討論這模型(第一節與第二節);

· 採取幣鏈分離原則和棄幣保鏈策略(第二節);

· 取代(digital dollarization)的可能性(第二節);

· 追求比目魚模型(第二節);

· 建立龐大的可編程經濟體系(第三節);

· 擴充上篇新型數字貨幣競爭四合院模型到八合院模型(第四節)。

一、關於Libra2.0的一些客觀陳述

在分析Libra 2.0的目的和影響之前,我們先來看Libra 2.0列出的幾點客觀陳述:

1. Libra 1.0和2.0白皮書都提到Libra協會的長久願景,就是要為17億缺少銀行或金融服務的人提供服務。

2. Libra 2.0白皮書提到,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擔心沒有自己的穩定幣,或者擔心其法幣被Libra幣取代,Libra協會會和相關央行和監管單位合作,幫忙建些立這國家或地區的穩定幣,或者數字法幣(CBDC)。

3. 當各國在開發自己的數字法幣時,這些數字法幣可以直接和Libra網絡對接並且在Libra網絡上運行。比如,如果A國沒有自己的數字法幣(數字A幣),Libra協會會幫忙出Libra A幣,但是等到A國自己出數字A幣出來的時候,Libra A幣就自廢(不會和數字A幣競爭),只留數字A幣在Libra網絡。

4. Libra的金融作業在Libra 2.0有提及但不明示。國際清算銀行研究後,發布了Libra 2.0金融作業的示意圖:

國際清算銀行對Libra2.0的研究

從圖中和白皮書可以看到Libra架構的幾個特點:

· Libra幣的儲備貨幣(單一法幣)存在傳統金融機構,而且主要是法幣或是政府公債,而LBR幣對應的是一籃子的Libra幣,每個對應不同的法幣;

· Libra 還預備一些多餘的資金預備危機;

· Libra區塊鏈只是做批發支付;

· Libra參與單位和客戶交互和交易,並且從事AML/KYC(反洗錢AML、了解你的客戶KYC)等工作;

· 這些參與單位可以從事內部淨額結算,但彼此的淨額結算卻是經過Libra的區塊鏈;

· 這鏈以後還會處理其他央行出的數字法幣,例如美聯儲出的數字美元、歐洲央行出的數字歐元等。

二、Libra 2.0宏大目標——平臺霸權

我們對以上信息進行分析,發現Libra 2.0 的一個遠大目標是實現平臺霸權。平臺霸權的獲得是通過與各國(央行)合作,在各國主權監管之下(而非超越主權)的平臺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和一些學者認為Libra幣是超主權的想法相左。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得到這個結論。

1. 布局金融基建

從表面上看,Libra 2.0是回復各國監管單位對Libra 1.0的擔憂,因為用了很大篇幅談論其合規計劃。但實質上,Libra協會的意圖之一是在世界範圍內布局金融基建,建立無可替代的數字貨幣平臺。

Libra 1.0和2.0白皮書都提到協會的長久願景,就是要為17億缺少銀行或金融服務的人提供服務。而實際上,是因為有銀行和金融服務的人群是一個很難撬動的市場。比如中國或者美國,行動支付(微信、支付寶)在中國非常普及,美國的信用卡支付服務和行動支付(蘋果,PayPal)也都很便利,兩國有較少的動力或者面對很大的阻礙(如現在的利益集團阻礙)去開發一個新的支付系統。因此協會要選擇一個容易撬動的市場—即這17億缺少銀行或金融服務的人群。而這恰好是一個大市場。協會要為這個市場建立支付系統和數字貨幣等金融基礎設施,這會是一個巨大的實驗,也是第一步。倘若這個實驗成功,Libra 2.0所提出的以新的支付方式、數字貨幣為基礎的新金融基建就會蔓延開來,逐漸被應用到原本就有金融基建的國家。倘若新的金融基建有比現行支付系統更好的益處,那麼舊的就會逐漸被取代。

另外,Libra 2.0指出的協會期待和各國央行合作說明了其不僅要自建支付系統和數字貨幣(這是合成數字法幣),還要和官方合作,參與國家數字法幣(指央行數字法幣)的建設和運行。這意味著Libra 2.0平臺與網絡有一定的官方性。發行貨幣是一個國家權力實施的表現,若Libra平臺和網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無疑是官方給Libra平臺背書,使其在各地布局金融基建更有說服力。

2. 幣鏈分離原則,棄幣保鏈策略

Libra 2.0還間接體現了協會的另一個思想—幣鏈分離原則,和棄幣保鏈的策略,更準確一點是放棄霸權幣來保障霸權鏈的思想。

這是Libra協會提出一個創新概念。傳統數字代幣,若代幣和平臺分離,代幣就不再有價值。例如比特幣必須依託比特幣平臺而存在,若平臺不見了,比特幣也就不復存在,就沒有價值。這種幣鏈需要相互依存的狀態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任何一方難有獨立價值,且限制適用場景。Libra協會為了解決該問題,將Libra幣和鏈分離。具體分如下兩步走。

Libra2.0幣和鏈分離,計劃鏈處理多種穩定幣,和央行數字法幣

第一步,如上圖所示,允許Libra幣(還有其他央行數字法幣)交易在傳統交易系統上,這是一個混合模型(混合數字貨幣和傳統金融交易的模型)。這樣Libra幣和相關數字貨幣是同時間在許多傳統系統和Libra鏈上交易。

第二步,在策略上,Libra 2.0放棄在任何國家(包括美國)和當地法幣或是將來的央行數字法幣(或是穩定幣)競爭的機會,來換取Libra 2.0平臺在這些國家使用的許可。正如Libra 2.0 提出的,Libra協會會和其他國家央行合作,允許這些國家的央行數字法幣在Libra平臺運行(這就是保鏈思想),Libra還願意放棄自己的Libra幣(這就是棄幣思想)而只使用當地發行的穩定幣或是央行數字法幣。

Libra 協會之所以採取該措施,是因為其重視鏈,認為幣(數字貨幣)不是主要的創新[12]。真正的突破在於鏈在協議層級傳遞價值。Libra 協會副主席Dante Disparte原文是「Blockchain, Not Crypto, Is at Core of Facebook’s Libra」。為了避免大家有不同認知,他還繼續說「加密貨幣不是這次創新的重要的維度。真正的突破是協議層級傳遞價值。這才是Libra最大的貢獻。沒有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會非常難開發一個開放錢包和開放用戶的平臺」。

在鏈的設計上,Libra 2.0還提出了同一鏈服務多種數字貨幣的想法。Libra 2.0注重開發區塊鏈的底層架構,追求該架構的有效性,低成本,並且可和多個數字貨幣、金融機構以及用戶交互(interoperability)的能力。Disparte多次強調交互性是Libra 2.0的重中之重[1],鏈的交互性也代表了平臺的交互性。Disparte也批評了傳統數字代幣(例如比特幣)不是支付平臺,而且是單一數字商品交易平臺,因為不能和其他系統交互。

非常明顯,Libra 2.0對交互性的追求,是為Libra平臺能夠做各種金融活動做預備,而不是像比特幣平臺一樣只有單一功能。現在Libra只進行數字貨幣交易,但當Libra平臺可以支持數字股票、衍生品、以及其他數字資產交易的時候,Libra平臺的價值會更加高漲。

3. 避免「數字貨幣取代」(digital dollarization)的可能性,追求比目魚模型

「數字貨幣取代」這一說法經歷了三個時間段。其最早出現在2017年,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數字貨幣會取代多國的法幣[14],特別是在當地法幣已經弱化的地方,例如辛巴威,並且認為這是新型貨幣取代理論(dollarization 2.0)。以前是一個國家法幣取代另外一個國家的法幣在當地使用,這裡是數字貨幣取代一個國家的法幣。

緊接著2019年,Libra 1.0白皮書出現的時候,Libra幣被認為比比特幣強大得多,如果比特幣可以取代一些國家的法幣,Libra幣有可能會取代或是弱化更多國家的法幣。緊接著,出現823事件——前英國央行行長認為數字貨幣以後可以取代美元為世界儲備貨幣。這次是世界儲備貨幣美元被數字貨幣挑戰。如果連美元這強勢貨幣都有可能在將來被取代,世界各國法幣以後都有可能受到衝擊。

前英國央行的觀點的理論是出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11]。即通過數字貨幣交易,特別是當數字貨幣交易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這數字貨幣就會變成世界通行的貨幣。英國央行前行長則繼續延伸,認為這通行的數字貨幣如果是基於一籃子的法幣,這數字貨幣就可以取代美元成為世界新儲備貨幣。

該理論引起了一些爭議。Rogoff教授不一定同意這理論,並且對這理論可能帶來的後果(美元被取代)是他不想看到的,也必須極力阻止其發生。加上許多國家也害怕其法幣有類似的「數字貨幣取代」的可能,Rogoff教授認為一個新型世界貨幣戰爭已經開啟[2]美聯儲對這理論也產生了極大的警覺心, 積極鼓勵學者從事相關的研究。上篇已經解釋美國如何從監管入手來應對這新型數字貨幣戰爭。

而Libra協會為了讓Libra項目能落地,就要積極避免類似的「數字貨幣取代」的說法,以免引起其他國家的恐慌,認為Libra 幣有取代他國法幣的企圖。這也是為什麼Libra 2.0提到要積極和央行合作數字法幣,或者幫助當地建立自己的穩定幣或數字法幣,並願意放棄對應的Libra 幣的原因。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要幫助一個國家/地區建立自己的穩定幣,這是Libra協會給Libra平臺的能力創設了無限大的想像空間,要讓一個國家/地區的穩定幣(甚至央行發行的數字法幣)依託於其平臺。這樣一來,Libra平臺會擁有其他國家數字法幣的交易數據,也意味著Libra平臺會有該國家/地區的金融信息。在二十一世紀,擁有這些數據本身,就有巨大的優勢。

另外,Libra 2.0追求比目魚模型理論,即數字貨幣平臺方具有不對稱優勢。對於平臺背後的國家,也相比於其他國家也更有優勢,比如一個國家可以通過監管的方式,部分決定平臺可為與不可為的行為,並且平臺越大,對背後的國家越有利,因為掌握更多的數據和信息,以及有部分可控權。

Libra 2.0追求比目魚模型的體現是允許政府/監管單位可以監管Libra作業。比如美聯儲可以參與實時監測Libra這一契機也給了美聯儲對數字貨幣的運行有了更好的「洞察力」。正如Rogoff 教授在2019年11月所言,「Libra幣將盯住美元的事實將給美國當局帶來更多的洞察力,因為(目前)所有美元清算都必須經過美國監管單位」。在美聯儲還沒出臺央行數字美元之前,Libra Coins和Libra平臺會是美國數字貨幣領域的一個很好的實驗。雖然協會是在瑞士註冊,但是對協會的控制方(或參與者)基本都在美國。根據比目魚模型,美國會有極大的不對稱優勢[2, 3]。除了Libra平臺外,美國現在還沒有其他大型數字貨幣平臺。雖然美國還有IBM平臺,摩根大通銀行平,但二者還不能和Libra平臺相比[4, 5]。

4. 改變Libra金融作業

從BIS對Libra 金融作業架構的示意圖中,可以發現 Libra 2.0 和1.0 的設計大不相同,主要體現在如下三點。

4.1批發鏈不是批發幣

從2018年開始,國際清算銀行和多個央行都表示批發數字法幣應該先行,而不是零售數字法幣[6-8]。Libra協會明顯得到同樣信息,但是這和原來服務世界許多沒有銀行的人群的目的衝突。所以沒有採取批發穩定幣,而只是採取批發鏈的設計。批發鏈就是鏈只處理批發交易(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批發鏈比零售鏈容易做,因為要處理的帳戶少的多,可能只是原來Libra 1.0千分之一的工作量,因為每個中心先做淨額計算後,才在Libra 鏈上做批發淨額交易,由於每個中心可以有大量帳戶,這樣大部分交易就會發生在交易中心,而不是Libra的鏈上,Libra鏈的交易比以前小的多,而且只是做淨額交易。雖然個人和單位可以有Libra 幣,但是這些個人或是單位都交給了VASPs或者指定商來買賣和交易。如下圖所示:

Libra2.0的分工:鏈和幣分開

4.2混合經濟模型

Libra2.0的分工體系,代表一個混合模型出現,可以從下面示意圖看出:

傳統交易中心和交易鏈融合成Libra 2.0

這個混合模型開創了一個新型的數字貨幣生態。這生態不是傳統金融架構體系,不是傳統數字代幣架構體系,也不是原來英國央行的提出數字英鎊的架構體系,更不是幣圈追求的DeFi金融架構體系。而是一個融合新型數字貨幣和傳統金融市場的體系:

這種混合模型像現在中央結算中心—交易中心(或是央行—商業銀行)體系,這裡中心結算就是Libra 2.0區塊鏈,而參與的機構是交易中心。這樣的金融體系在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出現,而且對應的描述都在Libra 2.0 白皮書細節裡面。

這樣的混合模型可以是Libra 2.0快速部署,由於很大部分系統已經部署(傳統系統),而這樣的合規零售穩定幣是世界第一個這樣的系統,非常可能會有達維多(William H. Davidow)定律的效應,就是因為馬太效應,可以得到50%市場份額。

4.3Libra2.0未來可取代SWIFT的部分功能

Libra 2.0的鏈和現在SWIFT系統和功能有相似之處,是不是預備Libra 2.0 以後取代SWIFT?比如二者都用於跨境支付。在SWIFT系統中,有許多correspondent banks,其功能類似於在Libra 2.0的設計中的VASPs或指定交易商。此外,Libra 2.0還多了SWIFT沒有的功能,比如Libra 2.0 的鏈可以和各國的金融機構交互,而且使用當地的數字法幣,這樣Libra 2.0的鏈就變成全球金融中心的中心,且在各國都可以維持自己的法幣和數字法幣的前提下。下圖表示這關係,以4個數字法幣為代表。

以Libra2.0的鏈為中心的新國際金融體系

這裡的數字法幣是可以是合成數字法幣,或是央行數字法幣;而且任何國家都可以加入。這裡的設計架構是「多幣一鏈多金融機構」,這平臺屬於美國。

這和Fnality的金融體系不同, Fnality平臺的數字法幣對應的是存在央行的法幣,沒有信用風險,可以高速交易,採取的設計是「一幣一鏈一往來帳戶」。Fnality USC只有一個平臺,但是平臺上有多個鏈,每個鏈只處理一個數字法幣,但是所有數字法幣都需要符合同一Fnality交互協議。實際上,原來三國央行報告[13]提出的構想就是同一數字貨幣而基於不同法幣的數字法幣系統(這也是823事件英國央行前行長提的「合成霸權數字法幣」)。Fnality就是根據三國央行報告設計的系統。這平臺屬於英國。

Fnality USC平臺的金融體系

英美平臺比較

5. 積極設定平臺協議標準

要建立平臺霸權,Libra協會還要在Libra平臺的協議有話語權。Libra協會採取的策略是與各國央行合作(例如開源和幫助其他國家建立央行數字法幣),以建立國際標準。

這點筆者在2018年已經提出,制定協議是區塊鏈和數字法幣最重要的事,也預測美國希望成為標準的制定者。而這個標準制定,不是通過國際標準組織開會制定,而是以市場份額決定。這思想和網際網路思維很靠近,當大家都使用同一協議的時候,這協議就自動成為世界標準。當臉書幫助其他國家央行建立他們自己的央行數字法幣的時候,Libra協會就擁有世界最大的數字貨幣平臺,而且成為世界數字貨幣標準協議的制定者。

三、可編程經濟體系

上述的分析,說明了Libra 2.0意圖建立具有強大競爭性的數字貨幣平臺,這也是能夠在新型貨幣戰爭中取勝的關鍵「武器」。若Libra 2.0實驗成功,其很大的一個影響是會逐漸形成一個可編程經濟體系。

2020年4月德國經濟學家,德國聯邦財政部顧問 Philipp Sandner教授歸類了現在數字可編程貨幣。因為數字貨幣有可執行的智能合約機制,數字貨幣是「可編程的(programmable)」。可編程數字貨幣可以由不同的主體發出來,比如可以是官方機構(央行),也可以是受監管的機構(比如銀行),如下圖所示。

德國經濟學者提出的可編程貨幣的分類圖

可編程的數字貨幣,代表許多金融應用都可以使用智能合約完成。美國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認為智能合約最大的應用是金融交易和監管。這裡我們也可以從三段時間來分析:1) 2013年,以太坊平臺只有以太幣,世界幾乎沒有合規金融機構接受這以太幣,但是開啟了智能合約機制,後在2016年The Dao項目融到超過1億美元的投資,震撼當時金融界;2)2019年,Libra 1.0平臺出現,只有Libra幣,但是提供開放的智能合約機制;3)2020年,Libra 2.0 平臺出現,願意開放平臺讓全世界任何國家的穩定幣和數字法幣來運行,也有開放的智能合約機制。

以太坊這平臺上的數字貨幣只有以太幣,交易速度慢,而且是不合規的數字貨幣,在這樣落後的平臺上,都有許多單位(包括多國國家的央行,例如加拿大央行就曾經用以太坊做實驗)和軟體高手都在研究或是開發金融應用,建立基於以太坊的金融體系。德國經濟學者認為Libra 2.0這平臺比以太坊平臺大的多,而且合規,而其智能合約平臺也是開放生態,在這情形下,以後許多傳統金融體系的應用都可以數位化,例如數字股票、數字房地產、數字債券、數字票據,數字保險、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都可轉移到Libra 2.0平臺上。這種跨國、跨貨幣、跨資產的Libra 2.0數字經濟平臺,會比基於以太坊的經濟平臺大十億倍,這數字是英國倫敦金融城經濟學家Michael Mainelli在2016年的預測。

這也是Libra 2.0 棄幣保鏈的真正原因,沒有廣大的平臺,Libra 2.0 願景很難達到。可編程的Libra 2.0經濟體系將影響深遠,未來或可建立世界級的數字經濟體系。

四、新型數字貨幣戰爭場景——四合院&;八合院模型

在上篇,根據Rogoff教授提出需要治理合規市場和地下市場,以及會禁止他國的數字法幣在本國使用,我們提出未來可能的一個數字貨幣戰爭模型——四合院模型。這簡易四合院模型,分別代表四個不同市場:A陣營合規市場,A陣營地下市場,B陣營合規市場,B陣營地下市場。但是這世界不會只有兩個陣營,會有多個陣營。

假設世界除了有兩大陣營,還會有中立國家,這些中立國家,有的和兩大陣營都友善,允許在其國家使用2大陣營的數字法幣;還有些中立國家,不允許任何其他國家的數字法幣使用,這就好像孤島國家。例如德國經濟學者認為Libra 2.0在世界合規市場和地下市場都有強大的競爭力。這樣我們就有八合院模型如下:

在這樣環境下,A陣營的地下市場可能有多種數字法幣,而A陣營會爭取D陣營加入,例如無償或是提供技術服務建立D陣營的數字法幣。同樣的情形,B陣營會爭取D陣營加入。在這樣多元環境下,強大的數字貨幣平臺,因為有多商家接受,系統安全高速,來和競爭對手在市場上作戰。在C陣營的國家,A和B兩大陣營的數字貨幣會有面對面的直接競爭場景。在Rogoff短文中,就描述2大陣營在數字貨幣在世界不同區域在合規和地下市場競爭的場景。

如果世界有多個陣營,這八合院模型,還需要擴展。例如如果有3個競爭陣營,還有中立國家,就會有十合院模型出現。

五、總結

下圖的思想路線圖,是我們對Libra 2.0白皮書的解析的(上)和(下)兩篇文章的總體思路和理論依據來源。

思想路線圖

追溯數字貨幣的思想緣起,是英國央行的數字英鎊計劃(2015年),其主要思想是央行出數字法幣,365/7/24交易,沒有信用風險,也沒有流動性風險。接著Libra協會採取行動,發布Libra 1.0,後引起了823事件,普林斯頓大學緊接著提出「數字貨幣取代」理論,Rogoff教授提出的新型數字貨幣戰爭,這引起了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擔憂。為了回復這些擔憂,Libra 2.0 發布。在回復監管的基礎上,Libra 2.0 還間接體現了平臺主義思想,接著有了我們的四合院、八合院模型,和智能合約可建立的可編程經濟體系。

在(下)的這篇文章,我們著重分析Libra 2.0所隱藏的重要信息,即Libra協會要實現平臺霸權,以在這場新型貨幣戰爭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Libra協會要實現平臺霸權主要通過以上五個手段:即(1)布局金融基建,(2)幣鏈分離原則,棄幣保鏈策略,(3)避免「數字貨幣取代」的可能性,堅持比目魚模型原則;(4)改變Libra金融作業架構;(5)積極制定平臺協議標準。

我們也認為,若Libra 2.0數字貨幣平臺落地並且運行,或逐漸形成一個可編程的經濟體系,將對未來我們的經濟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後,我們也預測了新型貨幣戰爭的可能性場景—即八合院模型。我們認為英國央行、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Rogoff教授的理論和想法都具有前瞻性,對我們的分析也是一個很好的基礎。當然,還有諸多可變因素未來也許會改變我們的分析和預測。但這不影響我們認為Libra項目的確點燃了一場新型數字貨幣戰爭的火藥桶,無論戰爭的輸贏,都將會是一場貨幣數位化,可編程化,區塊鏈應用、科技法律等領域的偉大變革。(作者蔡維德 姜嘉瑩)

參考文獻:

[1] 蔡維德,姜嘉瑩,「從Libra2.0白皮書深挖新型數字貨幣戰爭韜略——從監管與合規入手」,2020.05.04,

[2]KennethRogoff,ThehighstakesofthecomingDigitalCurrencyWar.2019.11.12,https://www.stabroeknews.com/2019/11/12/features/project-syndicate/the-high-stakes-of-the-coming-digital-currency-war/

[3]蔡維德,「世界正在走一條沒有走過的路:美國總統不支持臉書Libra, 真的嗎?」,2019.07.25

[4]林佳誼,「各國監管圍攻Facebook『發幣』,獨美聯儲聲援!這會是一場怎樣的戰爭?」,2019.06.20,

[5]蔡維德,「保持冷靜,智慧對應國外穩定幣」,2019.08.20,

[6]蔡維德,「國外怎麼看中國對Libra的反應以及國外現在的布局」,2019.08.23,

[7]蔡維德,姜曉芳,「基於批發數字法幣(W-CBDC)的支付系統架構:Fnality白皮書解讀(上)」,

[8]蔡維德,姜曉芳,「批發數字法幣支付系統重構金融市場:Fnality白皮書解讀(下)」,

[9]互鏈脈搏編輯部,「蔡維德:相較Libra,Fnality才真正掀起區塊鏈金融革命中國需要重視」,2019.10.12,

[10]PhilippSandner,UnderstandingLibra2.0:ACompliantGlobalPlatformfortheDigitalProgrammableEUR,USD,GBP&;Co.,2020.04.17,https://medium.com/@philippsandner/libra-2-0-a-compliant-global-platform-for-the-digital-programmable-eur-usd-gbp-co-67e1b8a2c0cb

[11]ChristopherJeffery,Libra’sDisparateonbigtech’smoveintodigitalcurrency.2020.04.28,https://www.centralbanking.com/fintech/cbdc/7533891/libras-disparte-on-big-techs-move-into-digital-currency

[12]HelenParte,「Blockchain,notCrypto,isatCoreofFacebook’sLibra,saysViceChair,」2020.4.28,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blockchain-not-crypto-is-at-core-of-facebooks-libra-vice-chair-says

[13]BankofCanada,BankofEngland&;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andSettlements,」2018.11,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edia/boe/files/report/2018/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and-settlements.pdf?la=en&;hash=48AADDE3973FCB451E725CB70634A3AAFE7A45A3

[14]JeffreyTucker,「IMFHeadForeseestheEndofBankingand TriumphofCrytocurrency,」2017.09.30,https://fee.org/articles/imf-head-predicts-the-end-of-banking-and-the-triumph-of-cryptocurrency/

相關焦點

  • 2020年10月IMF《跨境支付的數字貨幣:宏觀金融的影響》報告解讀(三)
    本文第2和5節是我們的觀點,第3和第4節是IMF的觀點,但是第4節裡面也有一些我們的觀點。本文提出「數字貨幣平臺集團」以及「數字貨幣平臺是護城河」兩個新概念。2. 新型數字經濟下的數字貨幣博弈長期以來,許多學者認為傳統意義的金融科技並未改變金融,只是根據金融流程的模型開發軟硬體。
  • 中國央行DCEP和libra暗戰三回合|dcep|數字貨幣|歐洲中央銀行|中國...
    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央行的DCEP和臉書聯盟主導的libra都有重大突破。4月14日開始,央行數字貨幣在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客戶端以及在蘇州相城區等試點陸續披露;4月16日,libra發布了2.0版白皮書,更具有實際操作性。中國央行DCEP和libra的團隊雖然隔著太平洋,但是卻有暗戰。
  • Libra為了過審背棄去中心化,Facebook究竟想通過Libra幹什麼?
    4月17日消息,由Facebook主導的穩定幣項目Libra(天秤幣),現已發布2.0版本的libra白皮書。作為該白皮書2019年6月首次發布以來的最大一次更新,2.0版本的libra白皮書在功能、設計方面作了4項重大調整,求生欲異常強烈。
  • 誰會終結美元霸權?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央行數字貨幣,能否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成為美元霸權的終結者?它和其他挑戰者——歐元、黃金、比特幣的不同之處有哪些?國泰君安證券有色團隊近期以一篇深度報告《數字貨幣,第三輪黃金長牛的號角》,從美元霸權的眾多挑戰者的視角,解讀這場「貨幣戰爭」的最新進展。
  • 國君有色: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美元霸權挑戰賽的決勝局
    央行數字貨幣,能否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成為美元霸權的終結者?它和其他挑戰者——歐元、黃金、比特幣的不同之處有哪些?國泰君安證券有色團隊近期以一篇深度報告《數字貨幣,第三輪黃金長牛的號角》,從美元霸權的眾多挑戰者的視角,解讀這場「貨幣戰爭」的最新進展。
  • 龍白滔:DC/EP vs Libra,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正式拉開序幕
    2020年4月,Libra2.0版白皮書正式發布,與2019年6月Libra 1.0版白皮書發布後的情形如出一轍,各式關於Libra2.0版白皮書的解析性內容,剎那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充斥了各式媒體的版面,可謂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接。筆者無意對Libra2.0進行全面解讀。
  • 數字貨幣將發起對美元霸權的挑戰?三分鐘帶你了解一下
    一、首單消費誕生今年「雙12蘇州購物節」啟動,蘇州政府發放2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給10萬人消費。僅僅啟動2秒,全國首單電商平臺數字貨幣紅包消費誕生——一位90後用戶在京東商城下單,用數字貨幣支付,整個過程耗時僅0.5s。
  • 央行數字貨幣亮劍,經濟技術雙保障,從核心結算系統突破美元霸權
    上2020年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告,法定數字人民幣在中國蘇州相城區率先落地應用,這是一個先期的試點,按照央行計劃,未來3年內,全國範圍內都將基本實現數字人民幣的推廣,數字貨幣將在全國應用。實際上,目前全球只有我國具備數字貨幣大規模落地推廣應用的條件,我國的行動支付技術在全球領先,應用已經很多年了,我國即使在偏遠的農村,今天大多數人都用微信及支付寶在做日常結算,全國基本上都普及了,但在歐美這樣的發達國家,卻基本上還沒有應用移動支持,還停留在信用卡結算階段。
  • 思考:數字貨幣三大主要問題解析‖區塊鏈技術下的「貨幣替代」
    從我個人角度而言,我覺得還有待觀察,在我們國家微信支付,支付寶,它以數位技術,構建以信任連結為紐帶的行動支付和生活服務平臺,突破傳統的支付模式,這兩種它的月活的數量都超過了7億到8億的規模,它的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在全球的行動支付平臺裡頭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
  • 中國研製出數字人民幣,終結美元霸權
    為什麼說中國即將推出的數字人民幣,將會是載入人類史冊的一項偉大的壯舉?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美國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是航母戰鬥群,還是核武器,還是高科技,其實都不是。美國最厲害的武器是美元,而美國最狠的那幫人在華爾街,但是華爾街和美元正在一步一步摧毀整個世界,積累了幾十年的財富。美元崛起的第一步是通過黃金。
  • 星空獨家︱數字人民幣,敲響美元霸權的喪鐘?
    美元霸主地位的確立01一場改變國際貨幣結算體系的會議眾所周知,一戰二戰把歐洲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打窮了。但恰好這兩次世界大戰都沒在美國本土冒煙,所以美國不僅沒有因為戰爭返貧,反而大發了一筆戰爭財。二戰後美國其黃金儲備已超過其他所有國家之和。
  • 數字貨幣能否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
    要聞 數字貨幣能否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 2019年9月24日 15:23:35 萬得資訊本文來自 「萬得資訊」。世界貨幣更迭的歷史趨勢不可阻擋,美元自從上世紀初取代英鎊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以來,已經一個多世紀了,現在全球多家央行都在準備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美元的霸權地位勢必會受到威脅。
  • 老崔說幣:比特幣是唯一能夠撼動美元霸權的貨幣
    大家好,我是CKcoin平臺分析師老崔說幣。潛心於K線形態的角度剖析趨勢,拒絕任何市場煙霧。用心寫每一篇文章,態度鮮明,力求準確可靠,歡迎長期訂閱和關注。黃金飆升的背後,是人們對美元貨幣體系失去信心,數字貨幣無疑也會從中受益。
  • Libra新版白皮書解讀:美元霸權下的金融噩夢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區塊鏈資訊原文標題:Libra新版白皮書解讀:美元霸權下的金融噩夢終於,Facebook 還是妥協了。有意思的是,除了發行單一貨幣的穩定幣,Libra依然沒有放棄最終的夢想,計劃發行世界貨幣LBR。LBR是Libra網絡上多種單幣種穩定幣的集合,按照固定權重(例如0.50美元,0.18歐元,0.11英鎊等)匯總單幣穩定幣,類似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
  • 技經觀察|11月全球金融科技月評:央行數字貨幣熱度不減,Libra團隊...
    本期金融科技月度評論重點包括:(1)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計劃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泰國、南非等國進一步規範數字資產;(2)Bitfinex、Paypal等機構持續拓展數字貨幣及其他數字資產交易服務;(3)Libra團隊發文稱新數字支付系統FastPay的交易速度或是Visa的7倍。
  • DeepHash專欄開篇|蔡維德:美國數字新經濟帝國與中國區塊鏈之夢
    圖|數字代幣價值直線下降,許多代幣已經沒有市值(來源:Coinmarketcap)而美國政府從 2018 年 2 月以來所做的一系列監管的措施,更加促進這些代幣進入寒冬「1,2,3,4」。數字經濟的產品和交易所美國正在經歷一個經濟市場大改革,就是數字代幣經濟市場的成立。2018 年 7 月 Bakkt 公司[6] 成立,它聯合世界科技大咖微軟和零售大咖星巴克,成立合法合規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數字貨幣公共基金、數字貨幣 ETF 和數字貨幣期貨。這些都有人做過但只有美國成功了。Bakkt 公司被 SEC 批准,它的老闆是紐交所的老闆,這件事震動了國外金融界。
  • 瑞士數字貨幣交易所CEO:Libra的價值可能超過美元
    瑞士數字貨幣交易所ShapeShift是一個無需註冊帳戶、無需登錄的數字貨幣兌換平臺。2014年夏天上線,創始人為艾瑞克沃裡斯(Erik Voorhees),開發團隊來自美國。目標是提供一個迅速而可靠的渠道,讓客戶無需帳戶,無需電子郵件或密碼,就可以交換數字幣。
  • 貨幣與債務經濟學∣貨幣權力與美元霸權
    有些讀者朋友可能會稱,所謂的「美元霸權」完全是一種陰謀論。他們往往已經習慣於接受市場自發秩序的看法。在他們看來,正如貨幣的起源一樣,美元霸權也不過是市場邏輯的產物,與國家的設計和幹預無關(參見拙文《貨幣與債務經濟學|交易與債務:兩大貨幣研究傳統》,2019-06-19,澎湃商學院)。
  • 萬事達卡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測試平臺
    來源:TechWeb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萬事達卡推出央行數字貨幣(CBDC)測試平臺,使中央銀行能夠在該平臺上評估和探索央行數字貨幣。據悉,該平臺可以用於模擬銀行、金融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之間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分配和交換。萬事達卡邀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以及技術和諮詢公司與其合作,評估央行數字貨幣技術設計、驗證用例,並評估該平臺與當今消費者和企業可用的現有支付標準的互操作性。
  • 鄧建鵬:穩定幣Libra的風險與規制路徑
    Libra從「為全球17 億未接觸到金融系統、無法享受傳統銀行金融服務的人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能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為切入口,2020年將推出以一攬子貨幣存款和短期政府債券等實物資產做抵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低波動性加密貨幣和智能合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