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重慶綦江城區河水上漲,下北街部分居民樓被淹。圖源:新華網
預警
重慶市綦江區東溪水文站外,暴雨一直未停。
綦河源於貴州高原,向北匯入長江,東溪水文站位於綦江城區上遊40公裡處,提供一手汛情「情報」。站長尹章文被稱作與洪水賽跑的「哨兵」。
6月22日凌晨,水文站監測系統顯示,上遊降雨量較大。每隔2小時,尹章文就冒雨出門,前往河邊觀察水位。
6月22日清早,尹章文發現水位逼近警戒水位,他決定加密監測,每半小時一次;11點38分,水位停止上漲,尹章文準確報出洪峰時間;11點50分,市水文總站發布綦江流域重慶段全線洪水紅色預警。
由於水文站及時準確提供信息,在這場與洪水的賽跑中,綦江區贏得寶貴的4小時,齊心協力組織10萬餘人緊急轉移,無一人傷亡。
從值班室到觀測處僅10多米距離,可尹章文的微信運動記錄顯示,他當天走了2萬多步。
綦江區東溪水文站站長尹章文正在觀測點上報水文數據信息。圖源:新華網
連續暴雨極易引發山體塌方、滑坡。
6月20日,貴州遵義桐梓縣羊磴鎮白果村第一書記何福華在鎮裡開會,手機突然彈出氣象預報:「6月21日夜間至22日白天,最大累計降雨量120-160毫米。」
白果村背山臨河,每到雨季便會出現滑坡險情。回到村裡,何福華立馬組織村幹部開會;21日深夜,暴雨來襲,何福華和同事們挨家挨戶上門提醒,「告訴老百姓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
次日,暴雨沒有減弱跡象,何福華看著水位線1小時內漲了2米,立即向遵義市應急管理局通報情況,緊急撤離沿河群眾。
「人行吊橋已被衝毀,水位再漲半米就要沒過公路橋,橋洞要是被洪水封住,村子就會遭殃。」何福華守在河邊,一邊向市裡通報即時水勢,一邊拉響手動警報器、催促村民撤離。
很快,村裡處在危險地段的43戶、128名群眾全部被轉移到安全地帶。1個多小時後,白果村出現山體滑坡,6戶民居被直接衝毀。
貴州遵義桐梓縣救援現場。圖源:中新網
搶險
「雨下得太大了,剛開始很害怕被淹,直到看見大家都來幫我們,心裡踏實了很多。」貴州惠水縣蘆山鎮花魚村村民楊通義獲救後,想起幾天前的洪水仍心有餘悸。
6月24日的暴雨導致花魚村部分村組被洪水圍成「孤島」,村民房屋的一樓幾乎全被淹沒。武警官兵用皮划艇、衝鋒舟一趟趟往返接送,將受困的171名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貴州惠水救援現場。圖源:中新網
6月下旬,湖南永順縣普降大到暴雨。永順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命令,果斷將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全部轉移,縣鄉村三級聯動,4000餘名幹部值守一線。
「石堤鎮共安全轉移163戶343人」「潤雅鄉25戶53人全部轉移完畢」「朗溪鄉楠木村13戶24人全部轉移到安全地點」……各鄉鎮工作微信群裡,往往到深夜還在滾動「播報」群眾轉移情況。
在四川冕寧縣彝海鎮,每天都有2/3以上的幹部堅守防汛一線,時刻保持警惕。
彝海鎮副鎮長扎西平措回憶,6月27日凌晨,鎮裡道路被山洪衝毀,「我和同事在天亮前的4個小時裡一直打著手電筒觀察河道,一刻不停地組織群眾疏散」。
6月28日,救援隊員在四川省冕寧縣彝海鎮搜救。圖源:新華社
安徽嶽西縣主簿鎮餘畈村黨支部書記王玉懷介紹,暴雨到來,除了打電話、發信息給村民,村頭的大喇叭、敲鑼等「土辦法」也齊齊上陣。「遇到大暴雨,基本上吃住都在村部,24小時值班。村部燈一亮,村民就不慌。」
在廣西荔浦市,6月上旬的洪澇災害共造成10萬餘人受災,近3萬人被緊急轉移安置。該市共投入救援人員9680餘人、調動各類車輛860多輛、橡皮艇及衝鋒舟24艘,盡最大努力轉移受災群眾。
安置
應對突發災情,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也在第一時間展開。
連續強降雨導致廣西陽朔縣普益鄉上遊村小窩屯後山邊坡發生滑塌,7間房屋倒塌,11間房屋嚴重受損。經專家評估,該村需整村搬遷。
6月26日,在普益鄉政府的安排下,從上遊村撤離出來的群眾在周邊租房暫住,每戶村民每月可得300元至500元的租房補助及每人每天25元的夥食補助。
6月9日,救援人員挺進廣西陽朔縣普益鄉大山村。圖源:新華社
在安徽六安,一處臨時安置點內人頭攢動。受災群眾來到這裡,有人給他們量體溫,有人負責安排住宿。「我們受災了,但在安置點被照顧得很好。」村民樓光芳說。
當地政府派出10名幹部和20名學校教師負責後勤保障工作,安排專人採購米麵蔬菜等,為群眾提供一日三餐,直至洪水完全退去。
6月23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西河口鄉受災群眾到達臨時安置點。圖源:新華社
據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數據,6月以來的南方洪災已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3省(區、市)1216萬人次受災,78人死亡失蹤,72.9萬人被緊急轉移安置,8000餘間房屋倒塌,9.7萬間遭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57億元。
7月2日10時,長江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同日20時,國家防總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分赴地方搶險救災。
氣象部門預測,7月4日至6日,西南地區至長江中下遊等地降雨還將加強。強降雨與前期降雨區高度重疊,預計長江中遊部分河段可能超過警戒水位,暴雨區發生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內澇的風險較高。
6月23日,一位消防隊員的雙腳踩在泥漿中。圖源:新華網
整理/點蒼居士、雲中歌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應急管理部官網、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