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由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評選出的首屆「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教師」中,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曾讓億萬觀眾和讀者淚目。那時,本報以《張桂梅:最美的媽媽》《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百個孩子的最美『媽媽』》《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回家》《張桂梅:念念不忘做家訪》等為題,多次報導過張桂梅老師的事跡。
十年後,剛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張桂梅老師,再度感動國人。
已經63歲的張桂梅,現為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作為一個從黑龍江省來紮根邊疆雲南的外省人,她長期獻身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疾病纏身卻奉獻不止,教書育人,用愛心和智慧點亮大批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充分展現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2008年以來,她已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用知識改變了貧困山區女孩命運,並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雲嶺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其動人事跡經本報等多家媒體再度報導後,在全國特別是雲南、四川、貴州、甘肅、湖南等省的教師、學生及幹部中受到了廣泛關注與讚譽。
老師們說:
要無私奉獻,立德樹人
曾任中國教育報駐雲南記者、雲南省高校工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楊雲慧說:「認識張桂梅已有18年,早在2002年就採寫了張桂梅老師事跡,先後寫過6次。每次採訪,都會被她的事跡深深感動,她總會把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變為現實。向張桂梅老師致敬!」
兩次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的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張雅說:「張桂梅紮根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深刻領悟到『一諾千金、抱柱之信』的脫貧攻堅中國精神。作為農民的子孫,張桂梅點亮鄉村女孩夢想、改變她們人生命運的善舉讓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她用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展示了時不我待、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是我們虛心學習的時代榜樣。」
「張桂梅老師數病纏身,忍受劇痛,卻堅守貧困山區40餘載;生活清苦,節衣縮食,卻甘將所有付之教育;事無巨細,起早貪黑,只願將代際貧困斬斷;家訪萬裡,苦口婆心,照亮大山女孩的追夢之路。」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曉蘭希望小學教師王力說,「作為城區小學一名普通教師,我從張老師身上學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教育信念不動搖。我們不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之使命,勇挑責任與擔當,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二是堅持清雅作風不懈怠。從熱愛自身工作做起,從踐行點滴做起,從關愛每一名學生做起。三是堅持自身修煉不放鬆。」
被張桂梅老師感動落淚的貴州省赫章縣羅州鎮尖山小學教師劉漢學說:「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人民教師的靈魂,更是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平凡的工作改變了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的命運。她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退縮,與病魔抗爭,與坎坷較量,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支撐著她那瘦弱的身軀。我是一名鄉村教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把她的精神當作自己的精神財富,從中去汲取養分,竭盡全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學生們說:
學做照亮他人前進的一束光
12月11日,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社會各界代表、老師、學生通過電視收看了「時代楷模」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跡。
「張老師是照亮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束光。我很榮幸成為華坪女高的學生,今後會更加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若以後有幸成為一名醫生,我必當恪盡職守,為更多的人服務,像張老師一樣無私奉獻。」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陳興琳激動地說。
作為湖南師範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章海晨已經來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第一初級中學支教三個多月了,每當他走上講臺都能想起大山深處的「張媽媽」。他說:「這是我來到湘西的第108天,也是我投身教育扶貧最前沿、志願支教的第108天。這裡同樣是大山深處,山路十八彎,同樣有著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望、對未來懷揣憧憬的孩子們。我要像張桂梅一樣承擔起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更應肩負起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紮根鄉村教育扶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教育走得更深,走得更遠。」
西南民族大學學生肖倩說:「從教十二年,張桂梅老師每天都在為改變貧困學生命運而努力。一步一步,她走過山間小路,走進每家每戶,幫助每一個孩子順利上學;一步一步,她用自己的雙腳硬生生走出了一條路,一條讓孩子們走出大山的路,一條讓孩子們擺脫貧困陰影的路。她,就是孩子們的光。我也很快就要畢業走向社會,不管從事什麼行業,我都將努力學好本領,儘自己最大努力為別人點亮一盞燈,帶來一點光亮。」
幹部們說:
不忘初心,擔當敬業
「學習完張桂梅校長的感人事跡,我熱淚盈眶!作為教師,她用一生詮釋了『立德樹人』的真正內涵,作為黨員,她時刻踐行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光輝,像太陽一樣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心田;她的精神,像山嶽一樣撐起了我們的信仰;她的愛,像春風,溫暖了邊疆、溫暖了教育!她消瘦的身軀和沙啞的聲音,在我的腦海裡永不消散!」甘肅省秦安縣隴城教育園區主任、學區校長王旭升這樣說道。
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貴州省「青年英才」陳豔波認為,張桂梅校長感動時代的精神恰恰是時代所需要和弘揚的。他動情地說:「身患23種疾病,12年家訪覆蓋1552名學生,行程累計11萬公裡,將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給缺少教育資源的偏遠地區建設免費高中,為受到陳舊觀念束縛的農村女孩找到出路。張桂梅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與其說是知識,不如說是這種無私的關愛,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和對社會的回報則是在回應這份愛,傳遞這份愛,散播這份愛。」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跡,對她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她是新時期堅持在基層工作者的楷模。她和我們一樣紮根於最基層最貧困地區,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而感動。」甘肅省鎮原縣融媒體中心幹部、下派新城鎮惠溝村黨支部書記閆鈺這樣告訴記者。
令人高興的是,為以實際行動大力弘揚張桂梅精神,讓更多貧困山區的女孩能夠走出大山,繼續完成高中學業,華坪縣已經成立了麗江華坪桂梅助學會,助學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等,資金主要用於女高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及華坪縣的教育助學活動。麗江市委、市政府和華坪縣委、縣政府已為麗江華坪桂梅助學會籌集了第一筆助學金200萬元。
(本報記者任維東、呂慎、宋喜群、周洪雙、趙嘉偉)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