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管離家多遠,離家多久,家是永遠可以寄託安慰的地方。當人販子將孩子拐走,一個家庭的希望就此破滅。而我們下面要講的是崇州一對前段時間,相認了的一對父子,而在小王被拐在外19年,可是他還回到家裡的第一句話就是要與父親斷絕父子關係,在與父親見面之後,這樣的想法是否能改變呢?
原來一切都要從小王被拐說起,父親王先生在小王小的的時候脾氣很不好,經常和母親打架,父親常常因為小王的調皮搗蛋打他。小時候非常叛逆的小王也因此經常不回家,在街上遊蕩。
在小王五六歲的時候 ,王先生也是教訓了一下不聽話的兒子,可是沒想到兒子就跑到鎮上去了,身上的錢也花完了,就在火車站睡覺。而那時候有名陌生男子找到他,稱帶他去吃東西,小王就跟著他去了。
吃飯之後,小王就感覺自己迷迷糊糊的,醒來的時候就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他被迫坐上一輛公交車之後,到了車站,也不知道是怎麼就來到了深圳,之後就行竊,如果不從就會挨打。兩三年之後,他從人販子手裡逃掉了,又開始了漫無目的的流浪。
流浪到北京之後,因為不認識字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他,最終在車站靠打零工為生。不過在那裡他認識了同情他遭遇,就好心幫助他的姐姐。因為這位好心的姐姐,讓流浪在外的小王感受到了久違的家庭溫暖,目前在上海從事服裝生意的他,雖然對小時候的過激行為有抱怨過,但是小王依然非常思念自己真正的家,想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後來,小王聯繫了一個尋親平臺,在志願者的幫助之下,小王還在四川達州一帶尋親,當時達州還報導了這起尋親,而就是這次報導,讓熟悉王先生的親人看到了。王先生得知之後,似乎看到了希望,而當時他身患重病,想見到兒子是支撐著他撐過來的信念。
就在近段時間,流浪在外19年的小王與父親王先生終迎來了團聚,原本以前還對父親說過要斷絕父子關係的小王,在見到父親的那一刻徹底爆發了,現在他只想要好好盡孝。據了解,認親之後小王去了公安局辦理戶口和身份證,結束了自己之前沒有身份的生活。小王也表示,有了身份之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來更好的照顧父親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