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七一」建黨節之際,天全縣紅色旅遊景點持續升溫,遊客們、黨員們紛紛組隊到紅色教育基地打卡。特色鮮明的「紅色」展館和「紅色」村落迎來了大批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和黨員。大家在這裡參觀學習,接受歷史文化的薰陶,共慶中國共產黨的99歲生日。當前,到天全縣紅軍紀念館和仁義鎮紅軍村來一場「紅色之旅」成為了一種新時尚。
重溫入黨誓詞、掛牌紅色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先烈......「七一」建黨節前後,天全縣紅軍紀念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縣內外的遊客。紀念館採用現代化科技、場景復原並配備聲光電同步演示,模擬展現紅軍在天全的重大戰鬥和歷史事件,讓遊客直觀深刻的感受到了紅軍長徵期間在天全的英勇事跡和前僕後繼的革命精神。一個個歷史事件,一件件歷史文物,無一不讓人肅然起敬,感慨萬分!
紅軍村迎來縣內外的遊客|劉雲亭 攝
聆聽黨課、莊嚴宣誓、走紅軍大道、觀紅軍總指揮部舊址......天全縣仁義鎮紅軍村人潮湧動,一個個高舉黨旗的黨員團隊帶著崇敬之情來到紅軍村,走在紅軍戰士用鮮血浸染過的土地上,傾聽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故事,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天全縣是紅軍長徵途中重要的一站,紅軍村是紅軍長徵時期留下的歷史見證。1935年,紅軍長徵途經天全,在此戰鬥生活100餘天,並留下諸多英雄故事和紅色革命遺址。80多年來,紅色文化在此傳承不息,成為無數天全人銘記英雄過往、傳承紅軍精神之地。「紅軍長徵在天全」七個大字呈階梯式坐落在山坡上,峰頂是中國工農紅軍軍旗雕塑,雕塑底座上的字跡,銘刻著紅軍長徵在此留下的光榮和熱血。周圍則環繞雕刻著講述紅軍在天全戰鬥、生活的浮雕,行人只需在此駐足片刻,便可領會到「軍民魚水情深」的那份真摯。
紅軍村荷花|劉雲亭 攝
明媚的初夏風光,不禁讓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詩句。在紅軍村,一片美麗的荷塘已經是「映日荷花別樣紅」了。紅軍村的「荷花」,取其字音「和」,象徵著現在和平、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這片圓形的荷塘,寓意著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圓滿結束。
興業鄉甘子村預備黨員
湯紹會
我們是興業鄉甘子村的黨支部,為了慶祝「七一」建黨節,就帶領甘子村的全體黨員來紅軍村參觀,重溫黨的誓詞,感受紅軍村的氛圍,體驗紅軍走過的路,帶領大家感受紅軍的歷程,使他們在今後的工作思想中發揮黨的作用,帶領大家跟黨走。
天全縣第二初級中學教師
陳旭
我們天全縣第二初級中學全體黨員都來紅軍村參觀紅軍曾經休息過、戰鬥過的地方,目的是讓教師黨員進一步傳承紅軍精神,發揚紅軍艱苦能戰的作風,進一步落實我們樹人的教育任務,我們會把這些精神帶回我們的學校,傳遞給我們的每一位老師。
據了解,紅軍依託紅色文化優勢,借力該村風貌整治工程(一期)實施,配套完成了紅軍醫院、紅軍總政治部、紅軍大學的復原,以及紅軍廣場、荷塘、民居風貌塑造、4.6公裡產業環線等在內的十餘個項目,於2018年被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軍村一期項目自投入使用以來,一直吸引著大量縣內外遊客前來旅遊打卡,近期更是迎來了遊客高峰,日接待遊客上千人次。
紅軍村講解員
楊春雪
雅安、蘆山、寶興很多的人到我們紅軍村來進行參觀,體驗我們紅色文化的氛圍,大家的收穫也是滿滿的。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人能夠知道我們紅軍村,來我們紅軍村參加紅色文化的體驗和學習紅色精神,傳揚紅色知識,讓我們的下一代了解我們紅軍當時的艱辛和不易,能夠憶苦思甜。
目前,紅軍村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正大力推進二期項目建設。二期項目以「紅色體驗,七彩鄉村」為核心,深挖紅色文化、啟動民宿打造、整體風貌提升和3000畝七彩公園建設,將努力把紅軍村打造為南接大渡河、北承夾金山紅色紐帶的重要節點和安順場、夾金山幹部學院紅色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農旅文旅融合田園綜合體和鄉村振興示範點。
【來源:天全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