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評估】解讀第五輪學科各學科評估變化(上)

2020-12-18 騰訊網

2020年11月,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印發《關於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正式啟動。本輪學科評估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以克服「四唯」頑疾為突破口,堅持「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的基本定位,在保持原有「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體系框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強化特色分類,對評估體系和方法進行系統性升級。以13套學科門類簡況表,99套詳細學科簡況表對學科近五年(2016-2020年)的信息進行匯總收集。本文擬將第四輪與第五輪的學科評估簡況表進行分析對比,以期把握新時代學科評估關注的新動向。兩輪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第四輪與第五輪指標變動情況展示

一、文史哲學類

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文史哲學類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門類及藝術學理論,不含心理學和體育學學科。在學科分類上,相較於第四輪學科評估的分類,本輪將經濟學、教育學、法學與文學、哲學等歸為一類,將心理學與科學技術史單列出來。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代表性畢業生的填報數量增加。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比第四輪學科評估要求減少,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在統計論文的收錄數量之外增加5篇標誌性成果概述。減少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與馬工程教材的統計。對於科研項目的統計由國家級和省部級分類變為國家和其他兩類。將科研獲獎細化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其他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同時針對教育學和考古學學科進行英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二、心理學

心理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屬於理學大類,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單列出來,自成一類。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將統計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和其他代表性論文改為標誌性的成果概述以及學術著作信息統計。減少對於已轉化或應用的專利和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統計。將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其他三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擴大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

三、體育學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刪除了學生體育比賽獲獎的統計。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案例,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把論文收錄信息和代表性論文信息統計改為標誌性成果概述。把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與馬工程教材的統計改為學術著作統計。對於科研項目的統計細分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其他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數量,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

四、理學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理學與工學共用同一套簡況表。而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理學和工學不僅分開統計,而且理學中不包含不含科學技術史和統計學兩個學科。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增加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且代表性畢業生案例數量增加50%左右。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將統計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和其他代表性論文改為標誌性成果概述以及學術著作信息統計。減少對於已轉化或應用的專利和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統計。將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獎、軍隊國防獎和其他三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對數學、物理學、化學學科進行英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五、科學技術史

科學技術史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屬於文史哲學類大類,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單列出來,自成一類。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案例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將支撐平臺細分為國家級平臺,教育部平臺、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及其他三類。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在統計論文的收錄數量之外增加標誌性成果概述。減少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與馬工程教材的統計。對於科研項目的統計由國家級和省部級分類變為國家級和其他兩類,對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獎、軍隊國防獎和其他三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

六、工學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理學與工學共用同一套簡況表。而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理學和工學不僅分開統計,而且工學中不包含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學科。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增加代表學生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且代表性畢業生案例數量增加50%左右。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案例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將支撐平臺細分為國家級平臺,教育部平臺、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及其他三類。同時增加重大儀器設備信息統計。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將統計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和其他代表性論文改為標誌性成果概述以及學術著作信息統計。減少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統計。將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獎、軍隊國防獎和其他三類。將科研項目統計從軍隊國防、省部級及重要橫向科研項目統計改為重要軍隊國防項目及其他兩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對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學科進行英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說明:本文根據學位與評估中心第五輪學科評估簡況表等相關材料整理。

相關焦點

  • 第五次學科評估相對第四次學科評估有哪些變化?
    第五次學科評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評估過程中,是一個煎熬的過程,眾多高校都在翹首以盼其結果出爐。其實,我們也可以根據第四次學科評估結果、高校在第五次學科評估周期內的表現以及第五次學科評估是國家給出的評估指標的變化來預測第五次學科評估的結果。
  • 學校召開第五輪學科評估部署推進工作會議
    第五輪學科評估部署推進工作會議現場會上,校長趙琳首先就第五輪學科評估的背景、意義進行了解讀,明確學科評估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是調整學科方向、衡量學科水平、診斷學科問題、發掘學科潛質的重要手段,準確把握學科建設內涵,積極發揮學科評估正確導向作用,對促進學校深化改革、加快內涵式發展、提升實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介紹前四輪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沿革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全國、全省及我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成績
  • 第五輪學科評估正在進行時,上一輪學科評估哪些高校表現亮眼?
    #自11月10號《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啟動以來,現已過了1個月的時間~還有2天(也就是12.10日),全國各個高校的「學科清單」就要提交到評估系統中去,並且在2021.1.15日之前提交相關材料,預計到明年4月就會公布最新一輪的學科評估結果。
  • 中國農業大學召開第五輪學科評估啟動會
    他強調,中國農業大學作為農科院校的領頭羊,在加快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的進程中,必須要秉持「強者更強」、「弱者變強」、「空白補齊」的戰略思路,系統謀劃學校未來學科發展。  第三,要科學、準確判斷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的「變」與「不變」。要高水平完成新一輪的學科評估,首先必須要精準地研判新形勢、新要求中蘊含的「變」與「不變」。
  • 985大學學科評估:中國海洋大學學科評估
    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海洋科學評為A+,與廈門大學並列全國第一。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海洋科學、水產2個學科評為A+,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藥學4個學科評為B+。中國海洋大學當年是以山東大學留青的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生物系等為基礎組件而來的,所以在海洋、水產、地質等領域實力較為強勁。
  • 第五輪學科評估:四個導向得到「扭轉」,直接影響評估結果?
    學科評估對於高校來說極其重要,關係到多年建設成效的最終認定。對於公眾來說,學科評估同樣重要,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是考研選擇高校與專業和高考填報志願的重要參考。所以,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以及第五輪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框架一 經發布,立即成為熱點話題。第五輪評估與前幾輪評估有何不同呢?
  • 北京理工大學各學科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匯總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北京理工大學各學科表現如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校園風景圖A+學科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獲評A+,該學科參評院校總數為13所。A學科A-學科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及管理科學與工程6個學科獲評A-,參評高校總數分別為
  • 985大學學科:四川大學學科評估
    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四川大學共計16個學科評為A類,其中口腔醫學被評為A+。中國語言文學評為A,數學化學等14個學科評為A-,從學科評估來看四川大學的頂級學科較少,而潛力學科較多,未來有望多增加幾個A+學科。
  • 第八屆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排名!不是第五輪學科評估成員名單!
    【各高校入選學科評議組的專家人數排名!第八屆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成員,非學科評估名單】第五輪學科評估,最近成為熱門話題,引起網友的極大關注與熱議。尤其是網上熱傳的一份第五輪學科評估成員名單,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廣為流傳。但是,據了解,這份名單不是第五輪學科評估名單,而是國務院第八屆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名單,由部分媒體解讀成第五次學科評估評委會成員名單。
  • 疫情防控不鬆懈 學科建設不間斷 | 學校召開學科評估與專業學位...
    疫情防控不鬆懈 學科建設不間斷 | 學校召開學科評估與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培訓會 2020-04-20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兩所985或是第五論學科評估「黑馬」!
    學科評估知多少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教育發展中心按照國家頒布的一個文件,叫做《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高校的一級學科,作整體水平的評估,之後會發布評估結果。被評估的學科,得有培養研究生的資格,被評估的學校,是自願申請參加評估。
  •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出爐
    那麼,此次學科評估如何避免上述問題?  學位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評估在評價指標和方法上做了專門設計,如摒棄了僅「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俗稱「數帽子」)的片面做法,「長江學者」等頭銜不會自動換算成分值,而是由專家綜合考慮教師水平、隊伍結構、國際影響程度等進行評價。在統計成果所屬單位時也做了專門設計:成果按「產權單位」認定,不隨人移,有助於抑制「搶帽子」等人才無序流動現象。
  • 吉首大學資環學院召開生態學學科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推進工作會
    紅網時刻湘西12月14日訊為積極做好生態學科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的參評工作,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於近日召開了生態學科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推進工作會議。會議由學科帶頭人、學院院長譚敦炎主持,學院學術分委員會成員、學術骨幹及學院中層幹部參加會議。
  • 我校召開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推進座談會
    苗雨晨通報了學科評估近期的工作進展情況,並對座談會的目的和要求做了介紹。他表示,座談會的召開即是為了給學科之間提供一個相互借鑑學習的平臺,更是為了了解各學科在材料整理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紮實推進評估工作,確保評估材料充分展示我校學科建設成效,突出學校辦學特色。
  • 將未上榜的學科納入考慮範圍,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各高校實力如何
    相對於各種排行機構數據的不可見性,學科評估更能體現一所高校的實際水平!畢竟這是官方數據,也是唯一一個經過實地考察評估出來的結果。第五次學科正在進行,但是結果估計要明年下半年才能公布。現在我們以比較接近的第四次學科評估為準,去除那種只看其中的優勢學科,忽略劣勢學科的因素。
  • 第五輪學科評估正式啟動:評估時間區間敲定
    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下稱「教育部學位中心」)印發《第五輪學科評估邀請函》,邀請符合條件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自願申請參評。   自2002年開始,教育部學位中心便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簡稱「學科評估」)。截至目前,已開展四輪學科評估。
  • 教育部將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
    新一輪學科評估將重點關注哪些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負責人。 立足新時代推進學科評估改革創新 自2002年開始,學位中心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簡稱學科評估。經過近20年的探索實踐,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學科評價體系。那麼,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出臺有著怎樣的背景?
  • 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2016-2019中國大學教育部社科獎學科排名
    全國學科評估是國家雙一流建設評價的風向標,是彰顯中國大學學科競爭力的晴雨表教育部「全國學科評估」是目前全球範圍內體現中國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最具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官方評估結果,作為全國規模最大、評價指標體系最為科學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備受中國高校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
  • ...學院舉行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申報動員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
    11月19日下午,歷史文化學院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申報動員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部署會在學院三樓會議室舉行。學院全體領導班子、學科帶頭人、各教研室支部書記、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副院長祁琛雲主持。會議第一階段,就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申報進行動員。人文社科研究院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曹海濤應邀介紹學校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情況以及學校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時間節點安排。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召開學科評估工作推進會!
    為加強學科建設,進一步推進參評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力爭取得優異的學科評估成績,12月4日,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校(院)召開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推進會。校(院)常務副書記韓金祥,副校(院)長趙家軍、姚慶強、王鵬程出席會議。會議由王鵬程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