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印發《關於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正式啟動。本輪學科評估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以克服「四唯」頑疾為突破口,堅持「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的基本定位,在保持原有「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體系框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強化特色分類,對評估體系和方法進行系統性升級。以13套學科門類簡況表,99套詳細學科簡況表對學科近五年(2016-2020年)的信息進行匯總收集。本文擬將第四輪與第五輪的學科評估簡況表進行分析對比,以期把握新時代學科評估關注的新動向。兩輪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第四輪與第五輪指標變動情況展示
一、文史哲學類
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文史哲學類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門類及藝術學理論,不含心理學和體育學學科。在學科分類上,相較於第四輪學科評估的分類,本輪將經濟學、教育學、法學與文學、哲學等歸為一類,將心理學與科學技術史單列出來。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代表性畢業生的填報數量增加。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比第四輪學科評估要求減少,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在統計論文的收錄數量之外增加5篇標誌性成果概述。減少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與馬工程教材的統計。對於科研項目的統計由國家級和省部級分類變為國家和其他兩類。將科研獲獎細化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其他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同時針對教育學和考古學學科進行英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二、心理學
心理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屬於理學大類,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單列出來,自成一類。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將統計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和其他代表性論文改為標誌性的成果概述以及學術著作信息統計。減少對於已轉化或應用的專利和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統計。將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其他三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擴大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
三、體育學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刪除了學生體育比賽獲獎的統計。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案例,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把論文收錄信息和代表性論文信息統計改為標誌性成果概述。把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與馬工程教材的統計改為學術著作統計。對於科研項目的統計細分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其他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數量,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
四、理學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理學與工學共用同一套簡況表。而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理學和工學不僅分開統計,而且理學中不包含不含科學技術史和統計學兩個學科。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增加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且代表性畢業生案例數量增加50%左右。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將統計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和其他代表性論文改為標誌性成果概述以及學術著作信息統計。減少對於已轉化或應用的專利和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統計。將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獎、軍隊國防獎和其他三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對數學、物理學、化學學科進行英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五、科學技術史
科學技術史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屬於文史哲學類大類,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單列出來,自成一類。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由簡介變為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案例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將支撐平臺細分為國家級平臺,教育部平臺、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及其他三類。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在統計論文的收錄數量之外增加標誌性成果概述。減少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與馬工程教材的統計。對於科研項目的統計由國家級和省部級分類變為國家級和其他兩類,對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獎、軍隊國防獎和其他三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
六、工學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理學與工學共用同一套簡況表。而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理學和工學不僅分開統計,而且工學中不包含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學科。
在人才培養板塊,第五輪學科評估把人才培養提到了首位,並增設了思政教育的二級指標,主要關注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與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總結本學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培養過程中,增加對於碩士生與博士生課程的量化評價,教育改革與質量督導做法的質性評價,將精品課程評價修改為國家級一流課程評價,將教學成果獎分為國家級與其他等級兩大類分開評價。增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做報告學生情況、赴境外參加其他學術活動情況以及來華留學生情況。刪除對於中外合作辦學的情況評價。對於優秀在校生的評價,增加代表學生總體學習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簡介。在就業生信息統計中,增加在艱苦地區和基層就業情況評價。且代表性畢業生案例數量增加50%左右。
在師資力量板塊,新增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成效,主要聚焦於師德師風建設機制與做法,以及主要成效。減少代表性教師的基本情況案例數量,同時減少對於教師團隊信息的量化統計而改為質性材料填報。將支撐平臺細分為國家級平臺,教育部平臺、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及其他三類。同時增加重大儀器設備信息統計。
在科學研究板塊,更加關注學術論文的質量,將統計擴展版ESI高被引論文和其他代表性論文改為標誌性成果概述以及學術著作信息統計。減少對於國家級規劃教材的統計。將科研獲獎細分為國家級科研獎勵、教育部獎、軍隊國防獎和其他三類。將科研項目統計從軍隊國防、省部級及重要橫向科研項目統計改為重要軍隊國防項目及其他兩類。
在社會聲譽板塊,增加社會服務典型案例,同時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滯後,對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學科進行英文學科簡介信息統計(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說明:本文根據學位與評估中心第五輪學科評估簡況表等相關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