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周亞彬 劉夢妍 郭洪傑)4月6日,春光明媚。在津石高速公路路面5標的保定博野段,記者見到了負責工程安全施工的杜明。從設備檢查到混凝土現場澆築,從施工人員安全帽的佩戴到體溫測量和登記,他認真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在現場不停地忙碌著。
「我是2月25日回到的河北,到現在已經一個半月了。又回到工地,做起了自己熟悉的工作,我感到特別踏實。」杜明告訴記者,他是陝西寶雞人,去年10月來到的這裡,進行高速公路施工。受疫情的影響,本該在年後就抓緊工作的他只能在2月25日才返回工地。
杜明接受記者採訪。長城新媒體記者 周亞彬 攝
隔離14天,開工28天,這個上有老、下有小,從陝西寶雞跋涉1000多公裡來到河北工作的「70後」漢子如今心裡終於踏實了。現在他所參與建設的津石高速公路項目每天都有新進展。
返崗:跨越1000多公裡的復工
津石高速是京津冀核心區域相互聯繫的一條重要高速幹線,也是雄安新區規劃區域高速路網中「四縱三橫」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區域經濟布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因為疫情,這個項目的建設也一度按下了「暫停鍵」。
項目的暫停對杜明而言意味著收入受到了影響。「我老婆在老家做點小生意,收入也不高。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學,每個月都得花不少錢。」杜明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春節的時候疫情尤為嚴重,工地全都停工了,當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復工,心裡慌得很。」
所幸,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步好轉,津石高速項目一邊抓防疫,一邊抓復工復產,為河北高速公路建設按下了「重啟鍵」和「加速鍵」。
工人上崗前進行體溫測量和手部的消毒工作。長城新媒體記者 周亞彬 攝
「2月下旬接到工地的開工通知,我就趕緊收拾行李過來了。」杜明說,從陝西寶雞到保定,開車1000多公裡。途中,杜明心裡也充滿了疑問——疫情還沒過去,也不清楚這邊工地的具體情況。
2月25日,當杜明到達工地的時候,他發現,項目部早已在工地等著他們回來,並且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到崗:第一時間排查監測再隔離管理
更讓杜明和其他返崗工友放心的是,抵達工地後他們親身經歷的是一系列合規嚴謹的防疫工作流程。
在返回工地之前,項目部人員已經對返崗人員的行蹤軌跡進行了跟蹤,對他們的個人信息、健康狀況都進行了全面掌握。並且對「食住行」3個方面開展監控工作,並通過使用二維碼電子登記表,建立了一人一檔,有檔可查,實現「零接觸」登記,實時掌控數據。在食堂就餐方面,實行分餐制,避免了人員聚集,並在進入食堂前對就餐者進行體溫測量和手部的消毒工作。
「回到工地後,我和返崗工友們就進入了長達14天的隔離期。」杜明說,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工人,都要經過14天隔離,確保身體正常情況下才能復工。這樣的做法也讓他感覺工作起來更踏實了。
開工:防疫和安全生產一個都不能少
轉眼14天的隔離期結束,杜明和工友們終於迎來了正式開工的日子。
津石高速公路建設現場。長城新媒體記者 周亞彬 攝
讓大家感到暖心的是,項目部還為大家提前採購好了1萬個一次性口罩、900個N95口罩、3千雙一次性手套和200多瓶消毒液,並安排專人做好物資發放工作。同時,項目部營地周圍還懸掛了防疫宣傳橫幅和展板,並向附近村民發放《防疫手冊》,將防疫知識普及到每一個人。
「開工以來,工地的現場安全管理和防疫監督措施特別嚴厲,但我們都很理解、很支持,這些措施讓我們可以更加安心地開工。」杜明說。
據了解,2020年是津石高速公路建設的收官年,為了確保年底通車,目前項目主體13個施工標段已全部復工,施工管理人員已全部到崗,現階段勞務工人到崗4000餘人,到崗率95%。設備投入675臺套,滿足現階段施工要求,路基、橋涵、路面工程已全面開花,已經掀起了工程建設的大乾熱潮。截至目前,路基工程完成82.4%,橋涵工程完成97.82%,路面工程完成9.42%,房建工程完成18.5%。
河北省高速公路津石籌建處副處長於盛彬向記者介紹高速公路復工建設情況。長城新媒體記者 周亞彬 攝
「津石高速建設平穩快速推進。津石高速公路項目是雄安新區主幹路網第一條通車的高速公路,也是連接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和天津的一條重要通道。將來通車以後,從石家莊開車到天津兩個多小時就能到達,比現在縮短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河北省高速公路津石籌建處副處長於盛彬介紹,計劃上半年路基橋涵主體工程完成100%,路面工程完成60%;第三季度完成路面工程完成100%,防護工程累計完成100%,房建工程累計完成75%,綠化工程累計完成100%,交安工程完成60%,機電工程累計完成50%;第四季度所有附屬工程全部完工,確保底順利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