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
最近,2020年的諾貝爾獎陸續授予不同領域的優秀學者。
諾貝爾化學獎
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共同獲獎。
獲獎理由:
Emmanuelle和Jennifer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她們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共同獲獎。
獲獎理由: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為抗擊血源性肝炎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
三位科學家的重大發現使我們能夠鑑定一種新的病毒——C型肝炎病毒。在他們的工作之前,儘管A型肝炎和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至關重要,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無法解釋。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餘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諾貝爾文學獎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獲獎。
獲獎理由:
「因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是美國詩人作家。她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詩作大多是關於死、生、愛、性,而死亡居於核心。經常像是宣言或論斷,不容置疑。在第一本詩集中,她即宣告:「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棉口蛇之國》)
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Andrea Ghez)共同獲獎。
獲獎理由:
羅傑·彭羅斯「發現黑洞形成是相對論一般理論的可靠預測」,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給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特別是利用廣義相對論進行黑洞理論研究以及發現銀河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方面取得的偉大功績。
諾貝爾和平獎
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獲獎。
獲獎理由:
「它(世界糧食計劃署)努力消除飢餓,為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作出貢獻,並在防止利用飢餓作為戰爭和衝突武器的努力中,發揮了推動作用。」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作為聯合國抗擊全球飢餓的一線機構,自1961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所需食物,過上積極、健康的生活。每年,世界糧食計劃署會向約80個國家的逾9000萬人口提供援助,是身處全球抗擊飢餓最前線的人道主義組織。
諾貝爾經濟學獎
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共同獲獎。
獲獎理由:
其原因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
米爾格羅姆提出的「相關評價」「聯繫原理」(linkage principle),以及對於「同時向上叫價拍賣」(simultaneous ascending auction)的設計,都極大豐富了拍賣理論。米爾格羅姆所著《競爭拍賣的信息結構》《拍賣理論與實務》,均成為拍賣經濟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羅伯特·威爾遜則在1963年獲得哈佛大學商業管理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繼而在1999年當選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主席。從1980年代起,威爾遜在拍賣機制設計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成為電信、交通和能源等領域拍賣與競標機制設計的權威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