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主要看政策,但是有兩個變通方法:
1、用其他3科考試成績來抵英語這科。這種情況是你不拿學位證書。
2、參加報考的本科院校的一些輔導任務,可以用作業分+考試分的綜合打分來通過。
舉個例子:
有個學員參加過2次學位英語考試,我用他的經歷來講講吧。我們把他叫小A,小A兩次考試經歷:
第一次,53分,其實他還是蠻意外的,因為他並沒有做什麼複習工作,就是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背個單詞。小A的基礎呢屬於中等吧,不上不下的那種,高三英語考試成績在80多分這樣。
第二次,小A找到了我們,他說他想考本科,想拿本科學位證書,但是英語基礎太差,所以怕升不了本科。
說實話,出去工作以後再考英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脫離了環境,脫離了校園,再想撿起英語真的很難。
一般人都會想要靠背單詞來解決,但是單純的積累詞彙是沒什麼用的,所以很多人就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
我給他的建議就是讓輔導學校幫忙,因為一是這些學校都有對口的合作院校,這些院校對於英語考試有不同的政策。所以要看學校的政策,有的學校是可以用作業分+考試分的折算比例來計算英語綜合總分的,這樣就會容易很多。
小A最終做了幾套前幾年的考題,發現對知識點的理解容易了許多,且也有老師可以諮詢,所以最終是通過了英語考試。
所以,不管怎麼選,都要看是否適合自己,英語不好不要怕,不要因為這個而放棄考學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