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出身牧羊人家的藏族女孩兩度入選國家隊,赴歐徵戰世錦賽馬拉松。
8月1日在北京首都機場,25歲的青海隊選手曹茉婕登上直飛倫敦的國航班機,開啟她的第二次田徑世錦賽遠徵。
上一次是2013年莫斯科。那次中國派出的馬拉松女將多達5人,與衣索比亞並列第一龐大,超過馬拉松超級大國肯亞(3人)和東道主俄羅斯(4人);而男隊只有孤零零的一個。
不過,這兩個「加強兵團」最後都栽了跟頭:中國女隊三人完賽,兩人退賽,最好名次不過第19名。
埃塞女隊更慘:四人DNF(未完賽),唯一跑完的,是2012年以2:20:30贏得柏林馬拉松的Aberu Kebede,而且她也大失水準,僅以2:38:04跌出十強之外(第13),眼睜睜地看著前三名獎牌落入肯亞、義大利和日本對手(福士加代子)囊中。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點:曹茉婕是個藏族女孩。她為何會兩度入選馬拉松國家隊,時隔四年兩次徵戰世錦賽的經歷和感受有何不同?近日,筆者就此對她進行獨家專訪。
雖然六月初才接到中國田協的正式通知,但作為今年全運會女子亞軍,曹茉婕知道自己被選中出徵本屆世錦賽的概率很大。
「比完全運會以後,就一直在準備倫敦。」她告訴筆者。
除了參加幾場國內場地積分賽,以及6月23日赴北京出席世錦賽國家田徑隊動員大會之外,這三個月她一直待在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位於西寧以西二十多公裡、海拔2388米的青海隊大本營,潛心備戰世錦賽。
「跑量、強度各方面都挺好的;每天跑量三四十公裡吧。」
7月30日,出發的日子到了。曹茉婕先從西寧前往北京集合,兩天後直奔倫敦。
國家隊隊服是臨行前在北京發的,鞋子則提前發下來,以便隊員適應;鞋服的品牌都是耐克。
和去年的裡約奧運會一樣,中國代表團的46名運動員(全團共98人)也是分批走的。曹茉婕不知道和自己同一批的有多少人,因為大家都是各自分頭去機場,並沒有統一送機。
到了倫敦就有接機。他們先住進國家隊安排的地方——一所叫聖瑪麗的學校,裡面有田徑場。
這次中國只選派兩名女選手參加馬拉松,另一個是來自北京大學的業餘運動員劉慶紅。
到倫敦後兩人同住一間,一邊倒時差,一邊天天訓練,「調整著練」。曹茉婕沒有教練隨行,劉慶紅則有一個北大體育老師陪同。
比賽前兩天的8月4日,她們搬到起賽會安排的住處——位於終點倫敦塔橋附近的一家酒店(世錦賽沒有選手村)。
「住得都挺好。大會安排的酒店吃得有點差,不習慣;在學校的時候吃得特別好;也是西餐。」曹茉婕說,不過在她的印象中,上次在莫斯科吃得更好一點。
女子馬拉松決賽的時間是下午兩點。那天上午她們「沒幹嘛,就是起床、吃飯、備飲料,然後就過去比賽。午飯吃了一點點」。
世錦賽馬拉松賽道位於泰晤士河北岸倫敦市區,10公裡一圈,每5公裡設一個飲水點。她們為每個點都準備一瓶飲料,每人總共8瓶,比賽時由國家隊派人守點遞送。
夏日午後兩點在大太陽下開跑,聽上去似乎很熱,其實那天倫敦氣溫「才10度出頭,有點涼——應該是連續下雨的緣故吧;風特別大」。
這讓四年前在莫斯科領教過高溫作戰滋味的曹茉婕鬆了一口氣。她的賽前目標是:爭取突破2小時30分,最好到2:28左右。
這次大部隊的起步也比莫斯科慢:她的第一個5公裡用時18分02秒(平均配速3:36——全馬2:32的節奏),處在第29位;第2個5K稍稍加速到17:43,均速3:32,排名降到第38。
第3個5公裡,她掉速到18:34,均速3:42,此後逐漸掉出4分,直至最後退賽。她的最後一個成績,是30公裡的1:57:09,第68位。
「10公裡左右岔氣了,肚子特別疼。」曹茉婕解釋說,「十五六公裡腳也開始疼——左腳腳踝的老傷,到20來公裡反應特別大,跑不了。」
她說自己實在是「疼到不能跑」才放棄,並不是因為眼看成績好不了,「不然不可能跑到三十幾公裡」。
和本屆相比,上次莫斯科和天津全運會雖然天氣都很熱(莫斯科差不多有38度),但她身體基本沒出狀況。
迄今她沒有聽到什麼批評,因為畢竟是「沒辦法才退賽的」。
這次總共有13名女子馬拉松選手退賽,包括前10公裡領先的葡萄牙人裡貝羅(Catarina Ribeiro)、朝鮮金氏孿生姐妹之一的Kim Hye-Song、臺灣選手謝千鶴等等。
據英國媒體報導,世錦賽一家官方指定酒店內爆發腸胃病毒感染,中招者包括歐洲田聯主席和波札那200/400米高手Isaac Makwala。
「我不是病毒感染,就是岔氣,沒有拉肚子。」曹茉婕說。
隊友劉慶紅以2:52:21完賽,在78名完賽選手中排名第65。這次她跑得比較穩健,前半程配速4分內,後半掉出4分,全程平均4:05。
「我覺得她跑得挺好,她挺高興的。不過我感覺她壓力特別大,估計是因為第一次比大賽。」曹茉婕表示。
至於讓業餘選手參加頂級大賽會不會擠佔專業選手的名額,她的回答是:「很多人都不想去呢。」(擔心影響全運會)
但就她自己而言,這種大賽「以後如果有機會,肯定還會跑」。
此行她們在倫敦總共逗留一個星期,比完賽第二天就回國,臨走前作了點觀光,包括遊覽白金漢宮。
得知曹茉婕的藏族身份之後,筆者有一點很好奇:她為何會有一個漢族名字?
「這個名字是音譯過來的,我爸選的字。我們的名字都是活佛取的,藏字就是這三個音。」她解釋說,藏族沒有姓氏,只有部落歸屬。
她不大清楚自己名字的含義,「很多我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沒問過」。
一同參加全運會馬拉松的青海隊友楊常加也是藏族,名字同樣來自音譯。
曹茉婕的父親俄昂更尕是個「放羊的」,她回家也要幫忙幹活。家裡有多少頭羊「我也不清楚」;她已經半年多沒回家了——自從去年10月比完衡水馬拉松之後。
她說的普通話聽上去和漢人無異。「我一直都會漢語,從小就是受雙語教育。」
和西藏隊的多布傑等藏族隊員,她反而交流不多,因為「他們說的藏語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安多系的,他們是康巴系——文字都一樣,但發音不同,好多都聽不懂,就像粵語和普通話」。
曹茉婕1992年4月出生於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西海鎮,8歲就在西海鎮環城賽中奪得學生組第二,此後連年奪冠。
12歲那年她被招進省體校,從此住進多巴基地。
2003年,她在省中學生運動會拿到1500米和3000米兩個第一,2006年更是在省運會上跑贏這兩項外加越野賽,總共進帳三枚金牌。
倫敦奧運會20公裡競走銅牌得主切陽什姐(下圖右),是她的同鄉兼師姐。兩人的啟蒙教練都是在海北州業餘體校任教的周曉雲。
進省體校之後,曹茉婕最初練的也是競走,三年後才轉為長跑。「我不是很喜歡競走,感覺跑才是自己的強項。」
這一決定無疑非常正確。2009年4月,17歲的她挑戰人生首馬:第三屆鄭開國際馬拉松,結果以2:36:58排名女子第二,直逼青海省紀錄。當時青海新聞網寫道:
「在1987年的全運會馬拉松比賽中,我省選手羅玉秀以2小時36分9秒創造了我省女子馬拉松最好成績。時隔22年後,小將曹茉婕創造的2小時36分58秒的這一成績,讓人看到了青海女子馬拉松的新希望。」
3年後在2012年重慶馬拉松賽暨全國馬拉松冠軍賽(倫敦奧運會選拔賽)上,曹茉婕以2:30:19獲得國際第八、國內第六,達國際運動健將水平,刷新青海省紀錄。
半馬方面,她18歲就奪得2010年上海馬拉松半程組冠軍,成績是1:13:20。以上兩者分別是她的全馬和半馬PB。她的5000米和10000米最好成績,則是15:39.76和31:55.66。
2010年,她第一次出國參賽——在加拿大蒙克頓(Moncton,New Brunswick)舉行的青年田徑世錦賽,以9:27.96獲得3000米項目第17名。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讓我跑5000米,可能是害怕被人套圈吧。」她笑著回答。
曹茉婕兩度徵戰世錦賽,都是因為在選拔賽——同年的全運會中脫穎而出。
2013年,她第一次參加全運會,首場比賽就是在營口鮁魚圈舉行的馬拉松。那次她以2:32:39名列第四,和獎牌失之交臂。
此後在兩場場地賽中,她越戰越勇、漸入佳境,先後奪得5000米銀牌和10000米金牌(前者她跑出15:49.22,以0.08秒之差惜敗山東姜曉麗;後者成績為31:55.66,PB)。
莫斯科世錦賽中國馬拉松女隊共選派5人參賽(男子僅尹順金一人),因此她作為全運會第四名得以出線。
那次中國隊的表現令人失望:丁常琴2:40排名第19,江蘇魏小傑2:46第28,曹茉婕2:45第34,名將何引麗、賈超風退賽。
相比前兩屆——2009年白雪以2:25:15在柏林奪冠、2011年周春秀拿第六(2:29:58),如此戰績堪稱一落千丈。
曹茉婕解釋說,當天莫斯科「比(今年全運會的)天津熱,而且好像是中午開的槍。何引麗直接暈倒了——好像是在二十多公裡;賈超風抽筋了」。
轉眼又到今年天津全運會,中國各省專業運動員的一臺重頭大戲。
自從去年9月在衡水跑完最後一場馬拉松之後,曹茉婕就開始「全身心準備這場比賽」。
她不知道備戰全運會期間自己的跑量,因為「訓練時我也不掐表。一個星期二百多公裡吧」;數據的把控都由教練負責。
青海隊的教練是曹茉婕以前的師哥尹順金。這位原籍雲南的上一屆全運會馬拉松男子冠軍(2:18:03),在跑完同年莫斯科世錦賽後退役,先當助理教練,現在擔任主教練。
他們每天上下午都練,有時還出早操,一天差不多三四十公裡;每周只休息星期天下午半天。
今年全運會馬拉松青海省派三男兩女參賽。由於女隊員人數不夠,沒有參加女子團體賽。
曹茉婕為這場大賽定下兩大目標:「跑進2小時28分以內;奪取冠軍。」
問題是,要實現這兩個目標談何容易。首先,實力比她更強的對手不在少數。
在田協官網中國女子馬拉松「歷史最好成績排名」榜上,曹茉婕的PB 2:30:19隻排在第28位(前面有幾個是確認的「嗑藥者」)。來天津參賽的就有好幾個進過2:30,而她已經有5年沒進2:32了。
其次,這是個驕陽似火的高溫天。氣溫正在從開賽時的26度,逐漸攀升到酷熱難耐的33度午時峰值,這讓剛從「前兩天還在下雪」的青藏高原下來的她尤其不適應。
4月29日上午7時30分,第十三屆全運會女子馬拉松在天津市武清區鳴槍開賽。
或許是因為天熱,前半程大家都跑得相當保守,導致第一集團陣營龐大。「我一直在後面跟跑,前面有很多人。」曹茉婕回憶說。
她的比賽策略是:緊盯國內前幾名——河北華紹青、江蘇嶽超這些裡約奧運選手,「沒想到後面衝出來這個」。
她指的是後來奪冠的31歲河北隊老將王佳麗。王的PB是2:22:41,在田協「歷年最好成績排名」榜上高居第三。
不過,2013年9月她和教練呂強曾因違反禁用興奮劑規定,被田協分別禁賽2年、罰款2萬元。這應該也是她沒有被選中參加倫敦世錦賽的原因。
本屆全運會的分段成績至今仍無法查到,曹茉婕也不知道自己的各個5公裡分段或前後半程用時,因為「我從來不戴表,只是跟著跑」。
她也沒有留意前方的引導車上有沒有電子鐘。「我在13公裡多踩到一塊井蓋上,滑了一下,還好沒摔出去。後來一直在看腳底下,沒看前面。」據說她打滑趔趄的畫面被央視拍到了。
筆者看直播時隨手拍下的畫面顯示,女子第一名第一個10公裡用時38分07秒,平均每公裡配速3:48——預計完賽時間2:40:49,在高水平比賽中簡直是龜速。
20公裡1:15:56,第二個10K只快幾秒。直到第30公裡1:51:14,平均配速才加快到3:42,到35公裡進一步提速到3:40——全程2小時35分的節奏。
半程點過後,第一集團人數終於開始變少。「剩多少人真不知道,我從來不往後看。」曹茉婕笑著說。
此時她前面還有五六個選手:貴州丁常琴,內蒙何引麗、宮麗華,河北華紹青,「八一」隊馬玉貴;「川姐沒跟上來」。
她說的「八一」隊高手羅川最後超過丁常琴,以2:42:06排名第六。(下圖左一為丁常琴,左三為曹茉婕,右二為羅川,拍攝於貴陽越野賽賽場)
「賽前一直受傷病困擾,練不了,原本已經絕望了……今天完成下來真的很感恩和滿足。我自己也沒想到,只想順利安全完賽。因為這也是我最後一屆(全運會),也不甘心,最後一搏,穩中求勝吧。」26歲的羅川賽後告訴筆者。
越來越熱的天氣,對所有選手都影響很大。據報當天醫療保障部門共處置傷員1600多人(多為中暑和抽筋),調動救護車45車次;救護車轉運到武清區醫院救治26人,幸好沒出人命。
從折返後的二十二三公裡開始,曹茉婕發現王佳麗、華紹青這兩個河北隊選手一直在加速,第一集團的其他人被一一甩開,「我是最後一個被甩掉的(笑)」。
事實上,後半程她始終夾在王、華兩人中間,32公裡左右甚至一度追上王佳麗,跟了將近一公裡,最後還是沒跟住。
她的極點就在那個時候來臨,「35公裡以後感覺整個人都不行了——頭疼、太熱」。
37公裡左右轉過一個彎後,她一把扔掉帽子,因為「頭太疼了,風也很大」。
前面的王佳麗沒跟住,身後的追兵華紹青卻在步步逼近,主要是因為曹茉婕掉速了。「38到40公裡時,(她和我)距離還挺遠。要是再多一公裡,我也就暈了。」
最後一公裡讓她感覺無比漫長:「前面41公裡都沒那麼長,感覺簡直到不了終點了。那一公裡我差不多跑了6分鐘。」
她是如何讓自己咬牙堅持下來的?「這個真沒想過。我只知道必須要到終點,不然就完了。我們領導指望拿獎牌,我們還有好多親友團(單位的後勤部門)都在現場,壓力好大的。」
最終女子專業個人組前三名依次為:王佳麗2:33:36,曹茉婕2:36:06,華紹青2:36:38。
儘管戰勝眾多實力更強的高手奪得銀牌,曹茉婕卻說跑得不是很滿意——不論是名次還是時間。
本來從兩千多米高原下到低海拔,已經讓她「頭疼了好幾天」,加上比賽中有點中暑,完賽當晚她「沒怎麼睡好覺——因為頭疼」。
儘管如此,周六上午剛拼盡全力跑完全運會馬拉松,當天下午她就在天津進行恢復性訓練:慢跑四五十分鐘,10到12公裡左右。
第二天她也沒有回青海,而是移師北京,一直待到5月4日,等待參加幾場場地積分賽事;第一場是廣州的10000米比賽。
曹茉婕目前還在武漢理工大學讀工商管理研究生,學習只能利用參賽和訓練的閒暇。
身高1米68、體重50公斤的她覺得,自己在跑馬拉松的裡面「身高適中,華紹青還一米七多呢」。
她認為自己的馬拉松PB之所以5年沒提高,「可能是練得不夠系統」。她的目標是跑進2小時28分。
9月的全運會,她還要比5000和10000米兩項。隊裡沒有壓下來名次任務,筆者問她目標是不是蟬聯萬米冠軍,「誰知道呢?我還想拿馬拉松冠軍呢,結果不是出意外了?」曹茉婕笑著說。
下半年她沒有跑馬拉松的計劃。這一年幾場大戰下來,是該好好歇歇了。
跑馬時你最喜愛喝的運動飲料是哪種?在愛燃燒App上#曬出你對運動飲料的堅持#,就有機會獲得佳得樂提供的精美獎品。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曬出你最喜歡的運動飲料吧!
【有獎徵文】
▶ 我的越野跑巔峰時刻◀
8月21日~9月11日,寫下關於#我的越野跑巔峰時刻#的原創文章,就有機會獲得GearLab出品的環勃朗峰紀念版T恤1件,文章反響熱烈者,更有機會額外獲得華米手錶1塊。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活動詳情並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