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到,心歡暢
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中
五福臨門
財源湧動
闔家幸福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其中自然包括美食
可以講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到現在已有近五千年歷史
那作為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除了家人歡聚一堂,走親訪友外
有哪些美食習俗?
請往下看
答案來了
↓
初一餃子初二面,
初三合子往家轉,
初四烙餅炒雞蛋,
初五初六捏麵團,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飯,
十一十二八寶粥,
十三十四竄湯丸,
正月十五元宵圓。
這個順口溜
讀起來是不是朗朗上口
是不是很好記啊
那友友們知不知道這個順口溜什麼意思?
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大年初一吃餃子大家都不陌生吧,那大家知道為什麼吃餃子嗎?大年初一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除此之外,還有兩點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期望。
在大年初二吃麵是很多地方的習俗,初二吃麵意喻著一年順順噹噹,代表著對新年的美好祝願。當然,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但是不管哪一種說法,都寄託著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合子是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意思,「轉「和」賺「發音相同,寓意來年財源滾滾,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合子是中國北方流行的一種麵食,兩層薄皮內有一層餡需要用電餅鐺烙制,其特點是皮薄、餡大、味道鮮。,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好奇合子究竟什麼味道?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去百度一下做法吧!
看字面意思就知道啦,在新年初四這一天要烙餅子、炒雞蛋。想像一下,手上拿著香噴噴的烙餅,嘴裡吃著熱氣騰騰的雞蛋,這一天是多麼美好啊!當然在初四這一天也有不少禁忌:在正月初四不宜出遠門,因為這天要送火神、接灶神,傳說灶王爺要回到各家各戶查戶口。另外在那天人們要接五路財神(五路財神,本指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來為初五的開業做好準備。有些地方還會把家裡的各種垃圾通通扔掉,寓意著「扔窮」!
初五初六捏麵團,顧名思義這兩天大家要吃麵食。其中大年初五俗稱「破五」,在這一天要「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所以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春節,我國很多地方都講究吃年糕,它是漢族傳統食物,是用大米或糯米蒸成的糕。年糕有紅色、黃色、白色三種顏色,象徵金銀。因為糕與高諧音,所以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高!
大家知道在大年初一是不能吃米飯,喝稀飯的,因為老一輩認為在那一天吃米飯,喝稀飯會一年迷迷糊糊,所以米飯愛好者就選擇在初九初十時吃一頓軟糯可口的米飯,真幸福啊!
過年期間我們吃多了魚肉,腸胃難免會感覺油膩、不舒服,而八寶粥質軟香甜、清香誘人、滑而不膩,具有補鐵、補血、養氣、安神等功效,再加上食材和製作簡單,對人們可謂及時雨,而且十一十二喝八寶粥可增加新年運勢哦~
很多朋友在過年期間,每天吃了就睡,整天不運動,所以每逢佳節胖十斤成了常態。十三十四新年已經接近尾聲了,對於想減肥的朋友,大家可以做一些清淡的丸子湯,好吃又不長肉肉哦!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元宵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後一天,這天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圓圓滾滾的湯圓代表人們對未來美好的祝願,寓意著闔家團圓!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初六捏麵團,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飯,十一十二八寶粥,十三十四竄湯丸,正月十五元宵圓。春節吃啥?有了老祖宗傳下的順口溜,過年期間再也不為吃什么喝什麼擔心了呢!
●春節 The Spring Festival
●正月 lunar January
●除夕 New Year's Eve
●元宵節 The Lantern Festival
●守歲 staying-up
●拜年 pay a New Year's call
●農曆 lunar calendar
●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年糕 Nian-gao
●團圓飯 family reunion dinner
●年夜飯 family reuion dinner
●餃子 dumpling
●湯圓 Tang-yuan
●八寶飯 eight treasures rice pudding
●糖果盤 candy t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