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邁,風雨兼程。
在新故相推的出發時刻,國家主席習近平用一篇激情湧動的新年賀詞為我們壯行:「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鏗鏘話語充滿智慧和力量,彰顯信心與豪情,激勵著經濟特區昂首闊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置身春潮湧動南海之濱,珠海經濟特區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開啟了新徵程,實現了新發展。
珠海應當自豪。這一年,珠海經濟實力持續提升,預計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500億元,在中國城市經濟活力競爭力指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5位;這一年,珠海實體經濟不斷壯大,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先進位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58%;這一年,珠海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2200家,每萬人口專利擁有量從22.27件提升到88.48件,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等一批高精尖產品不斷湧現……現在的珠海,迎來了加快發展、迎頭趕上的最好時期,改革正當時、揚帆再出發。
珠海更應奮進。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之年,如何更好扛起壯大提升城市能級量級、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發揮更大作用的時代使命?如何通過量的提升帶動質的突破、在新一輪發展中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建設樞紐型核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化新特區的宏偉目標。未來的珠海,將成為一座高質量發展示範全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特大城市。
徵途漫漫,初心不改;鑄就偉業,惟有奮鬥。
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特大城市,珠海要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就現階段而言,珠海城市規模、形態、功能都與新地位新定位不相匹配,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影響力還比較弱。面向未來,我們必須通過加快發展來「補課」,發揮好幾個方面的「乘數效應」,換道超車、後發先至。比如,發揮創新的「乘數效應」,大力發展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發揮人口政策的「乘數效應」,對標國際一流創新創業環境吸引全球人才,推動人口總量和人口質量雙提升;發揮戰略性基礎設施的「乘數效應」,著眼未來型城市超前布局各類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城市規模人口規模「大」、綜合競爭力經濟實力「強」、人居環境城市風貌「美」的有機結合,才能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子。
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特大城市,珠海要進一步增強輻射力。從自身發展的維度來看,珠海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在建設樞紐型核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化新特區上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下轉02版) (上接01版)面向未來,我們必須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立足全局謀一隅,謀好一隅、抓好一隅促全局,在全國一盤棋中更好發揮經濟特區輻射帶動作用;我們必須緊緊扭住能級量級和樞紐功能兩大方向:一方面加快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功能分布和資源配置,構築起珠海特大城市框架基礎;另一方面以前瞻思維、改革舉措、全新形態打造新型樞紐型核心城市,推動產業、城市、人口規模上新臺階,為全國全省發展「多打糧食」、多作貢獻。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面向未來,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最前列。面向未來,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我們就一定能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這就是珠海經濟特區面向未來的堅定初心、永恆使命、響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