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21日,世界盃1/4決賽,於日本靜岡展開一場重磅較量。4星巴西,迎戰當時黃金一代的英格蘭。那場比賽,巴西憑藉羅納爾迪尼奧,一次任意球直接破門和一次助攻,2:1逆轉取勝。決賽中,羅納爾多梅開二度戰勝德國,成就5星巴西的輝煌。然而英格蘭先憑藉歐文上半時的進球取得領先,上半場結束之前,小羅助攻裡瓦爾多扳平比分。
下半時英格蘭「以多打少」的情況下,始終無法找到合適的進攻節奏。那麼,這場強強對話中,英格蘭所使用的戰術到底有沒有問題?先來介紹一下,兩支球隊使用的陣型情況。英格蘭採取的是442,兩名前鋒分別是赫斯基以及歐文。中場分別是巴特、斯科爾斯、辛克萊爾、貝克漢姆。巴西這邊採用的是433,三名中場,埃德米爾森、克萊伯森、吉爾伯託,都是純工兵型的防守球員。三前鋒分別是裡瓦爾多、羅納爾迪尼奧以及羅納爾多。
上半時英格蘭利用赫斯基與歐文超快的速度,企圖衝擊巴西後防線。按照當時英格蘭主教練埃裡克森的想法,「上半場先偷一個進球,領先之後全員退防」。劇本猶如埃裡克森設想那般,第22分鐘,歐文抓住盧西奧的停球失誤單刀破門。然而羅納爾迪尼奧成為絕對主角,他的風頭甚至掩蓋了羅納爾多。下半時,小羅因為踩踏英格蘭中衛米爾斯,導致被主裁判紅牌罰下,此時巴西已經完成比分反超。
可是英格蘭下半時的戰術打法,還是偏向保守。埃裡克森始終讓赫斯基與歐文,用速度往前衝擊。可巴西隊本場比賽採用的三名中場,全部是偏防守型後腰。巴西隊領先之後,他們反而將陣型回收,採取了埃裡克森事先想好的戰術套路。下半場英格蘭根本無法獲得太好的進攻機會,畢竟英格蘭想要取得進球扳平比分,但是又害怕3r超強的突擊能力。筆者看來,這場重磅對決中英格蘭戰術確實是有一定問題。
早在開場時,埃裡克森想法就有些偏執。赫斯基與歐文這兩人確實速度很快,而且赫斯基擁有一定的頭球能力。但是請大家想想,歐文根本沒有支點作用,這位英格蘭金童,最強的就是後插上遠射,或者是抓住對手的停球失誤快速就地反搶取得進球。英格蘭前場並沒有強力中鋒,幫助歐文取得進攻空間。赫斯基雖然速度快,且有一定的頭球能力。
可是這位球員狀態奇差,射門腳感完全沒有;且支點作用已經被巴西三名中場球員全部防住。所以筆者認為,這場比賽埃裡克森倒不如用另一名前鋒羅比福勒,搭檔歐文出任首發,然後埃裡克森以左右兩邊做文章。雖然巴西的兩名邊後衛卡福以及羅伯特卡洛斯,當時尚處巔峰攻守俱佳。然而,英格蘭最擅長的應該還是貝克漢姆和斯科爾斯,中路的遠距離長傳。再加上羅比福勒「攪和」能力,歐文加強對2點球的把控,出其不意突入前插腳導致巴西後防混亂。
所以英格蘭本場企圖通過速度,取得進球之後馬上落位防守。但是巴西狀態實在太好了,前場這些球員個個都是頂尖巨星,後防也沒有太大問題。所以英格蘭最起碼要拿出更加穩妥的控球節奏,以自己擅長的長傳,還有對2點球的控制。將場上局面攪渾,不讓巴西前場球員有舒服的機會,這樣英格蘭才有取勝的機會。所以這場比賽,英格蘭戰術打法,有一點點的偏執。他們太過小心謹慎,進球之後又患得患失,導致被如日中天的巴西反超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