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要點1:轉型2.0深入推進,積極布局開門紅有望實現業績高增
2018年以來,壽險業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太保壽險全面推進轉型2.0,努力成為新周期轉型標杆。公司長期保障型產品增速快於長期儲蓄型產品增速。2015年以後受益於個險渠道、期限結構以及產品結構的不斷改善,公司客戶經營和保單維護保持優良水平。2020H1,中國太保(02601)存量保單充足度達到63.60%,成為存量保單充足度最高的上市險企。保險生態圈建設穩步推進,「1243」戰略將助力太保在「大健康」領域和「養老社區2.0」飛速發展。今年太保壽險一改去年淡化開門紅策略,提前布局開門紅,將有效促進新單保費及價值率的提升。疊加2020Q1低基數,迎來邊際反轉,我們預計太保壽險有望實現NBV中高速增長,領先上市險企。
要點2:EV增長穩健+ROEV保持高位,彰顯經營穩健性
中國太保自2011年以來,EV一直增長穩健,至2019年末,EV是上市初期的9.9倍,複合增長率高達21.1%。2020H1以來,太保壽險EV依舊增長穩健,同比增長13.9%,預計回報行業領先。通過拆解EV,發現EV增量貢獻主要來源於內含價值預期回報貢獻和新業務價值貢獻。中國太保內含價值預期回報貢獻率行業領先,達9.26%;太保內含價值營運利潤一直保持穩健增長,在上市險企中處於領先位置,但相較低於平安和國壽。數據顯示,其在2011-2019年CAGR達到19.1%。太保在統計年間的ROEV在17%~25%之間上下浮動,在行業中處於較高位置(均值19.86%),僅次於中國平安(02318)和中國太平(00966),根據其價值增值策略,我們預計其內含價值營運利潤和ROEV將持續保持高位。
要點3:產險業務結構持續改善,非車加快新型業務布局
太保車險堅持品質管控,強化費用管理,持續實現承保盈利。2020H1車險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增速較同期明顯降低,同時持續擠壓賠付水分,COR97.8%,同比下降0.6pct,車險承保盈利能力提升。車險綜合費改使險企車險保費收入將面臨壓力,同時使得行業內部車險經營分化,龍頭企業規模效應發揮優勢,太保積極行動,有望實現保費和利潤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公司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拓展非車發展空間,推動增長動能轉換,近年來積極布局農險、責任險和保證保險三大新領域,2020H1非車業務佔總保費比重37.45%,同比提升5.04pct,產險結構持續優化;農險方面加快與安信農險的全面融合,打造農險創新品牌,推進農險高質量發展。截至2020H1實現農險保費收入57.21億元,相比於2019H1的37.96億元,同比增長50.7%,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未來發展可期。
要點4:投資資產配置合理,穩健性優於同業
中國太保致力於資產管理模式升級,建立資產管理中心,完善大資管布局,已形成太保資產管理公司、長江養老、國聯安在內的整體投資品牌。資產配置結構合理,固定收益類投資佔比具有絕對優勢,權益類投資比重低於同業,另類投資佔比增長迅速。從投資收益率來看,中國太保淨投資收益率圍繞5%上下浮動,即使在2017年上半年權益市場震動情況下,中國太保仍能保持較小波動幅度,投資穩定性顯著優於同業。截至2020Q3,公司總/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5%和4.6%,分別較同期上升0.4pct和下降0.2pct,表現優於同業。
估值與投資建議:
公司轉型2.0持續深入推進,受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下強化代理人隊伍線上和線下融合經營,個代新單業務延續負增長,但降幅有所緩和。公司調整2021年開門紅策略,提前布局、取得先發優勢,可為後續銷售高價值的保障型產品預留空間,將有效促進新單保費及價值率的提升。疊加2020Q1低基數,迎來邊際改善,我們預計太保壽險2021年有望實現NBV中高速增長。內含價值營運利潤率持續保持高位,顯示成長穩健性。公司車險業務受益於新車銷售回暖,增速逐季回升,商車費改有利於行業龍頭髮揮定價及服務優勢,持續擴大市場佔有率;非車以30.9%速度顯著拉動整體產險,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端表現穩健,業績優於同業。
我們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且據測算公司當前股價反映的無風險利率預期過於悲觀,處於估值底部,存在上行空間。同時公司穩定的高分紅率極具吸引力,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攤薄EPS為2.47/3.19/4.27元,對應P/EV分別為0.76/0.67/0.59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宏觀經濟下行風險;過快IPO對股市流動性衝擊風險;開門紅不及預期風險;利率觸頂而快速下行風險;股市系統性下跌風險;監管趨嚴風險;肺炎公共衛生事件持續蔓延風險。
1. 轉型2.0深入推進,積極布局開門紅有望實現業績高增
在上一輪壽險發展周期(2014年-2017年),太保壽險堅持價值可持續增長,積極推動戰略轉型,實施「兩個聚焦」(聚焦營銷、聚焦期繳)的「轉型1.0」發展策略,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以來,壽險業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太保壽險全面推進轉型2.0,努力成為新周期轉型標杆。
1.1 聚焦價值:保障型業務增長迅速,業務品質優良
1.1.1 壽險保障型業務增速顯著,長期保障型產品不斷豐富
在保監會134號文和19號文的影響下,行業加強落實「保險姓保」,壽險公司紛紛加大對重疾、醫療、健康險及定期壽險等業務的投入,產品結構中保障型業務比重持續升高。中國太保堅持發展傳統型和分紅型業務,2018年太保實現傳統壽險收入702.3億元,2019年提高到836.89億元,同比增長19.16%;分紅險方面,2018年實現收入1179.52億元,2019年收入下降到1115.21億元,同比下降5.45%。2020H1實現傳統型保險業務收入553.7億元,同比增長14.0%,其中長期健康型保險284.91億元,同比增長2.8%,長期保障型產品增速快於長期儲蓄型產品增速,與中國平安保障型業務比重相當,佔比情況優於中國太平。
從長期保障產品的形態來看,近年來,太保壽險逐步打造了金佑主附險、安行寶、愛無憂、超能寶等多款保障產品,逐步形成了主力重疾(金佑系列)+單一重疾(愛無憂、心無憂)+少兒重疾(超能寶)+終身壽險(長相伴)+長期意外(安行寶)的完整保障體系,持續升級產品、聚焦目標客戶,不僅更好地滿足了客戶全面病種需求,還貢獻了較高新業務價值。
1.1.2 太保壽險業務品質優良,保單繼續率行業領先
2014年太保壽險銀保業務尚處於調整期,2015年以後受益於個險渠道、期限結構以及產品結構的不斷改善,公司客戶經營和保單維護保持優良水平。2020H1年中國太保個人壽險客戶13個月和25個月保單繼續率分別達到86.9%和86.7%,退保率從2014年的峰值5.4%穩步下降,到2020H1到達最低點,為0.5%,較去年下降了0.6pct,在上市主要險企中處於領先水平。
此外,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壽險公司有效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的比值,來測度險企的存量保單充足度。比值越高表明壽險企業的存量業務越充足,有利於其長期可持續發展。2020H1,中國太保存量保單充足度達到63.60%,首次超越中國平安,成為存量保單充足度最高的上市險企。且與其他上市險企相比,從2015年起中國太保一直具有存量保單優勢,高於中國人保、新華保險(01336)、中國人壽和中國太平,累積在公司手中的存量保單穩健增長。而一般情況下,長端利率快速上升階段,買純壽險公司性價比高;在長端利率企穩並維持在較高水平,如買綜合性保險公司的性價比更高。
1.2 聚焦隊伍:經歷調整期,規模產能企穩回升
太保壽險轉型1.0階段,在「聚焦營銷」 的策略指導下,代理人數量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員速度處於行業較高水平,通過「量」的提升推動新單保費和NBV增長。「轉型2.0」開啟後,太保壽險逐步摒棄「人海戰術」,開始聚焦隊伍質態,代理人數量出現小幅下降。2018H1,代理人月均人力達到峰值89.4萬人,行業內僅次於國壽和平安。公司堅持優化人才增募、加強技能訓練、強化新技術應用等多項舉措推動營銷員隊伍。代理人隊伍數量顯著壓縮,並向優化團隊結構、提升人員素質方向轉變。但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代理人展業及增員模式受阻,進入轉型調整期。截至2020H1,公司代理人隊伍月均人力76.6萬人,同比下降3.8%;月均健康人力和月均績優人力分別達20.7和12.1萬人,分別佔比27.0%、15.8%。且受新增保單下滑影響,太保代理人月均產能同比下降24.69pct,月均FYC下降31.3%,產能水平處於階段性低位,有待進一步提升。
此外公司圍繞打造「三支關鍵隊伍」目標持續推進,2020H1發布公司績優文化體系、舉辦業內首創「616太保夥伴節」。12月9日,太保壽險「30周年慶典版活力基本法」正式發布,以助推組織發展和個人績優兩大引擎為核心,建立「基業長青」的組織發展體系和「直轄直增直育」的商業模型,進一步激發隊伍活力,賦能隊伍轉型升級。且在提前布局2021年開門紅的戰略,公司在11月進行較大規模增員,淨增16萬至76萬,為後續業務蓄力。隨著開門紅銷售預期高增長兌現,新單保費增速顯著改善,預期2021年太保壽險代理人規模、產能將企穩回升。
1.3 科技賦予發展新動能,協同構建新領域生態圈
1.3.1 積極布局「保險+科技」
「保險+科技」的組合在行業內早已成為各大險企及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發力方向,保險系科技公司迅速崛起。中國太保也積極布局,於2020年7月21日通過董事會決議,將注資7億元成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其定位是將成為中國太保集團科技布局的市場化運作載體,承載各子公司的科技業務相關需求。「科技賦能」是中國太保轉型2.0打造的三大動能之一,這家計劃中的太保金科公司或將成為其科技布局頂層規劃中的重要一步。除此之外,中國太保的合營、聯營公司中也有太頤信息技術、大魚科技、得道、上海聚車、北京妙醫佳等多家科技公司,涉及汽車軟體科技、健康科技、網絡科技等眾多領域,持續為業務和一線賦能。
1.3.2 整合集團優勢構建「保險+健康+養老」生態圈
太保整合集團各子公司資源優勢,加速各板塊之間的協同,以科技賦能助力中國太保構建出集科技、健康、養老為一體的保險服務生態圈。今年太保新發布的「大健康發展規劃」進一步梳理和重新搭建了公司在大健康領域的戰略布局,圍繞產品、服務、營運、風控四項能力,致力於打造國內領先的健康保障綜合服務提供商。在《2020-2025年的大健康發展規劃》中,太保提出了「1243」戰略,具體而言,是指圍繞個人、團體、政府3大客群,創建產品、服務、營運、風控4大中臺能力,建立大數據和健康產業投資基金2大資源保障,通過1個健康險發展專業委員會做好組織管理。
大健康領域方興未艾
隨著「健康中國」逐漸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保險產業融入大健康領域的趨勢也慢慢顯現出來。今年11月,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保險集團進行了股份轉讓,轉讓完成後,太保安聯健康險已由太保集團完全控股,太保對於下屬健康險公司的控制力顯著增強,這將 吹響太保布局大健康戰略的號角。保險與醫療健康的有機結合,健康險內嵌入主要壽險、產險產品等將會是太保推動大健康產業生態圈的幾個重要舉措。截至2020H1,太保安聯健康險在產品開發層面持續完善健康險產品體系、協同賦能壽險業務發展及優化客戶體驗,推動壽險合作業務上半年增速達到57.6%。
今年9月,太保正式與瑞金醫院在滬籤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建成後的網際網路醫院將積極發揮瑞金醫院在糖尿病、高血壓、腫瘤、心血管等領域的管理技術和經驗,以及中國太保在商保支付整合、客戶資源和機構渠道的優勢,破解患者、醫院、醫生、保險公司等各方痛點,為客戶提供高品質可信賴的一站式醫療健康解決方案。
「養老社區2.0」正式啟動
太保的醫養品牌「太保家園」也正在全國布局,上海、杭州、南京、成都、大理等地的項目均已成功落地。在成都和武漢,中國太保將投資建設大型CCRC的國際健康頤養社區;在上海,中國太保的城郊型項目將打造海派江南水鄉特色,服務長三角地區養老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城區型項目則將打造高端養護特色;在大理,中國太保計劃打造度假型高品質養老社區標杆項目。預計未來3-5年累計投資額為100億元左右,累計拓展8000-10000套高端養老養生公寓,累計逐步儲備和運營床位數10000-12000張。依託集團醫療健康領域的專業能力,中國太保推出的「保險產品+養老社區+養老服務」構想逐漸贏得了廣泛的認可,有望成為「中國養老社區2.0」的引領者。
11月7日第三屆「進博會」上,中國太保旗下的太保養老投資公司與松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籤訂了養老設施設備採購意向備忘錄,雙方將在智慧養老領域開展深入合作,為太保家園客戶帶來更為安全、便捷、智慧的康樂休閒生活環境和個性化的服務,依靠松下家電先進的健康空間系統產品和豐富的住宅方案經驗,打造更舒適的「太保服務」。
1.4 提前布局2021開門紅,有望實現NBV中高速增長
2020Q3末開始,太保壽險一改去年淡化開門紅策略,結合當前市場形勢,制定並發布2021年開門紅業務計劃。公司於10月份已經開啟第一波開門紅預售(去年開門紅時間為12月1日),現已結束,銷售情況符合預期。產品為「鑫享事誠」(定期兩全+萬能),主要是三年或五年期,margin比原來的長期保障型產品低。公司於12月1日統一開始下一輪開門紅預收,產品以金福人生重疾險和長相伴終身壽險為主,預期隨著所有分公司正式投入第二輪預收,且有新增人力作為支撐,後續預收進展將加快。明年年初,主要推出長期保障型、長期儲蓄型來優化產品結構。這一階段的產品的margin會有相應的提升。開門紅保費收入將為壽險公司貢獻業績,拉升全年保費,且提前布局開門紅可以為後續銷售高價值的保障型產品預留空間,將有效促進新單保費及價值率的提升。疊加2020Q1低基數,我們預計太保壽險有望實現NBV中高速增長,預計領先行業。
2. ROEV保持高位,彰顯經營穩健性
2.1 EV增速穩健,預計回報行業領先
內含價值是壽險公司實力的重要考察指標,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等同於壽險公司的「清算價值」,可以更清晰地評估壽險公司的投資價值。中國太保自2011年以來,內含價值一直穩健增長,2014年起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9年末,內含價值為3055.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21.1%,是上市初期的9.9倍(2007年EV為305.7億元)。2020H1,內含價值為達3171.4億元,同比增長13.9%。
通過對上市險企內含價值增量的分解,可以將EV增量貢獻分解為內含價值預期回報、新業務價值貢獻、投資及經營偏差等。基於2019年公司財報數據,我們計算得出上市險企內含價值預期回報對EV增長的貢獻介於7.9%~9.5%之間,其中太保壽險EV預計回報推動EV增長達9.26%,保持行業領先,主要得益於有效業務價值預計回報和淨資產預計回報穩定的風險貼現率和投資收益率假設。新業務價值貢獻有所承壓,主要歸因於2018年個險新單高基數以及行業發展進入新周期,公司聚焦長期價值增長,調整短期業務結構,削減低價值渠道所致。投資及經營偏差影響顯著上升,貢獻率由負轉正,推動EV增長達到3.43%。
2.2 ROEV保持高位,顯示成長穩健性
相對於淨利潤,營運利潤剔除了短期投資波動、準備金折現率變動及一次性重大損益等因素的幹擾,可以較穩定的釋放。營運利潤同時體現了存量業務和最近12個月新業務帶來的當期盈利,並且剔除了短期投資收益波動影響,比VIF(存量業務的未來盈利)和NBV(最近12個月新業務的未來盈利)更加易於投資者理解且穩定性較高。通過測算發現太保壽險內含價值營運利潤一直保持穩健增長,在上市險企中處於領先位置,但相較低於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數據顯示,其在2011-2019年CAGR達到19.1%。
通過進一步計算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內含價值營運利潤率,即ROEV,能夠更好分析未來險企的估值情況。上市險企ROEV變化顯示,太保壽險在統計年間的ROEV在17%~25%之間上下浮動,在行業中處於較高位置(均值19.86%),僅次於中國平安(均值24.7%)和中國太平(均值22.02%)。公司的變化穩定性方面顯著優於同業,2011-2019年的ROEV標準差僅為2.04%。小於中國人壽(標準差3.38%)、中國平安(標準差5.71%)、中國人保(標準差7.74%),而新華保險和中國太平的ROEV變化幅度較大。中國太保穩健的價值增值策略,我們預計太保壽險內含價值營運利潤和ROEV持續保持高位。
3. 產險:業務結構持續改善,非車加快新型業務布局
3.1 車險持續承保盈利,商車費改有利龍頭
太保車險堅持品質管控,強化費用管理,持續實現承保盈利。2020H1車險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增速較同期明顯降低,佔車險原保費的比重為14.97%,相比於2019年的14.20%略有回升,但低於前三年的平均比重。同時持續擠壓賠付水分,COR97.8%,同比下降0.6pct,其中綜合賠付率59.6%,同比下降0.3pct,綜合費用率38.2%,同比下降0.3pct,車險承保盈利能力提升。公司通過在數據基礎、客戶經營、管理模式上加強續保管理推動增長動能轉換。集團全面推動與子公司戰略合作和資源共享,加強產壽協同發展,推進專屬服務體系建設。
9月19日實行車險綜合改革後,險企車險保費收入將面臨壓力,預計車險保費將下降25%-30%;而車險責任限額的提高、車險承保責任範圍的擴大以及賠付率預期的上升將增加險企支出,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空間。行業內部車險經營將出現分化,以太保、平安和人保為龍頭的險企具備規模效應,車險定價和理賠成本管控能力突出、服務一流、資本實力雄厚,渠道掌控力更強,有望實現保費和利潤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太保也將積極行動,針對預期保費壓力和費用率收窄情況,採取加快客戶經營全面轉型、深化渠道協同和融合力度、優化資源配置結構、以及推進服務力度等措施。
3.2 非車加快新型業務布局,農險發展迅速
中國太保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拓展非車發展空間。自2017年,非車險實現兩位數增長,2019年增速超30%。2020H1非車險實現業務收入287.10億元,同比增長29.8%;非車業務佔總保費比重37.45%,同比提升5.04pct,產險結構持續優化;COR99.7%,同比上升0.2pct,基本保持穩定。近幾年,太保產險領域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增長動能的轉換,轉型的成效體現在農業保險、責任險和保證保險三大新領域。2019年企財險扭虧為盈,COR下降至96.0%;責任險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保證保險聚焦個人類和保證金替代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0%,COR95.5%,業務品質良好。新興業務領域的快速發展,將為中國太保未來注入新動能。2020H1企財險、責任險盈利水平持續向好,COR分別下降到96.7%與89.5%;意外險盈利能力明顯改善。
農險加快與安信農險的全面融合,發揮安信農險創新研發和產險機構網絡優勢,建立一體化農險業務發展平臺。公司打造農險創新品牌,推進農險高質量發展。目前,中國太保已經成為第二家獲得全國所有區域農險經營權的保險公司。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間,創新開發了全國大中城市保障農產品供應綜合保險方案,全力保障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米袋子」和「菜籃子」供應,截至2020H1實現農險保費收入57.21億元,相比於2019H1的37.96億元,同比增長50.7%,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未來發展可期。
4. 投資穩健性優於同業
中國太保致力於資產管理模式升級,建立資產管理中心,完善大資管布局,已形成太保資產管理公司、長江養老、國聯安在內的整體投資品牌。截至2020H1,集團管理資產達到23063.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9%;其中,第三方管理資產規模達到7534.3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8%。太保資產第三方資產管理產品與外部委託資產規模合計208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2.8%。
4.1 投資資產配置合理
與其他上市險企相比,中國太保投資大類資產配置具有以下特點:1)固定收益類投資佔比具有絕對優勢。債券佔總資產比重穩定在50%左右,5年以上債券佔比近一半。定期存款佔比逐年降低,由2013年的21.6%下降至2020H1的11.4%。中國太保固定收益類投資佔比高於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2018年佔比浮動歸因於其他固定收益類投資的減少。2020上半年公司積極配置長期政府債,延展壽險資產久期,固定收益類資產佔比79.4%,較上年末金額提升11.3pct,較上年末佔比下降1.0pct。2)權益類投資比重低於同業。中國太保股+基投資佔比一直穩定在8%~10%之間,所佔總投資比重低於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截至2020H1,公司的權益類投資佔比15.5%,較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核心權益佔比8.3%,與上年末持平。3)另類投資是公司投資的業務特色。太保另類投資佔比增長迅速,由2013年的5.7%增長至2019年的20.7%。2020年,公司資產繼續聚焦國民經濟主戰場,深入挖掘優質資產,以央企、省屬和重點城市大型國企為主要合作客戶,穩健推進另類投資業務的發展。2020年1-6月,公司資產註冊另類投資產品10個,註冊金額總計331億元,繼續位居行業前列。
4.2 投資穩健性優於同業
從投資收益率來看,中國太保淨投資收益率圍繞5%上下浮動,基本保持穩定。即使在2017年上半年權益市場震動、上市險企(除中國太平)淨投資收益率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太保仍能保持較小波動幅度,投資穩定性顯著優於同業。截至2020Q3,公司總/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5%和4.6%,分別較同期上升0.4pct和下降0.2pct(平安年化總/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2%和4.5%,新華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6%,國壽年化總/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36%和4.47%),表現優於同業。非標投資項目中AAA級佔比達93.7%,AA+級及以上佔比達99.9%;高等級免增信的主體融資佔49.3%,其他項目都有擔保或抵質押等增信措施。各項目投資收益率維持穩定,約為5.2%。穩健的投資收益水平得益於太保集團較為完善的資產負債管理機制,始終堅持長期價值投資,並持續提升大資產配置能力。
5.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
公司轉型2.0持續深入推進,受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下強化代理人隊伍線上和線下融合經營,個代新單業務延續負增長,但降幅有所緩和。公司調整2021年開門紅策略,提前布局、取得先發優勢,可為後續銷售高價值的保障型產品預留空間,將有效促進新單保費及價值率的提升。疊加2020Q1低基數,我們預計太保壽險2021年有望實現NBV中高速增長。內含價值營運利潤率持續保持高位,顯示成長穩健性。公司車險業務受益於新車銷售回暖,增速逐季回升,商車費改有利於行業龍頭髮揮定價及服務優勢,持續擴大市場佔有率;非車以30.9%速度顯著拉動整體產險,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端表現穩健,業績優於同業。
公司發行的GDR已於2020年6月22日(倫敦時間)在倫交所正式上市,中國太保正式成為第一家在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保險企業。本次發行中,最受外界關注的瑞再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2888.3409萬份GDR,佔本次發行GDR總數(超額配售權行使前)的28.08%,且鎖定了三年的禁售期。初始發售及超額配售權行使後,中國太保公司總股本變更為9,620,341,455股,募集資金總額19.654億美元。藉助滬倫通平臺發行GDR,太保將進一步豐富股東構成,提升董事會專業能力,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同時,中國太保集團在分紅政策上關注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上市以來分紅率持續穩定增加。2017~2019年每股分紅分別為0.8元、1元、1.2元,充分體現了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重視。壽險公司的會計利潤受利率和權益市場變動影響較大,波動性較強,在確定分紅時需要兼顧當期會計利潤和未來分紅水平的穩定和持續。未來在考慮分紅政策時,營運利潤所佔的比重會持續增強,同時結合淨利潤、償付能力和業務發展來決定公司分紅。我們認為公司持續穩定高位的分紅水平有望使太保的投資吸引力提升。
我們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且據測算公司當前股價反映的無風險利率預期過於悲觀,處於估值底部,存在上行空間。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攤薄EPS為2.47/3.19/4.27元,對應P/EV分別為0.76/0.67/0.59倍,維持「推薦」評級。
6. 風險提示
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宏觀經濟下行風險;過快IPO對股市流動性衝擊風險;開門紅不及預期風險;利率觸頂而快速下行風險;股市系統性下跌風險;監管趨嚴風險;公共衛生事件持續蔓延風險。
(編輯:曾盈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