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鬧市區有個古村落,位於博愛南路的巷子裡,歷史悠久古蹟眾多

2020-12-14 阿韜是古村迷

城市裡的古街古巷是一座城市的記憶,他每一個角落都保留了歲月的斑駁,承載了一座城市的往昔與傳承。從海口博愛南路一條巷子進入,沿著小徑直走走不多遠,便可以尋得到一個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這便是老海口口中的田邊村。

這天,在得知海口鬧市區有個「古村落」後,我騎小電驢趕到了博愛南路與公園路交匯處的巷子口。隨著步步前行,望著小徑兩旁參差不齊,高低起伏的房子,我心頭好生納悶,實在無法跟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田園鄉梓聯繫到一起。

詢問巷內老人後,我才漸漸意識到眼前名為「聯桂坊」的街道社區,正是我尋找的「田邊村」。從老人口中,我也慢慢揭開了從田邊村到聯桂坊的神秘面紗。

老人說,田邊村是聯桂坊社區的舊稱,一如其名,在古時候這兒是一個地處海口所城南牆外水田邊上的小村莊。某年科舉張榜,村內兩名士子同中進士,轟動了整個瓊州府。皇帝見狀龍顏大悅,認為田邊村人傑地靈、鍾靈毓秀,遂下詔賜名「聯桂坊」。

然而,根據史料記載,此地只出了明朝永樂年間王克義一個進士,另一個進士的身份歷史上沒有記載,當地人也知之甚少。

在我看來,無論是 「田邊村」,還是「聯桂坊」,都是人們對先祖記憶的追思,還有那不願放棄的人文傳承。由此不難看出,這條古老的街巷擁有著獨特鮮明的歷史文化特色。

每年正月初十那天,聯桂坊北帝廟行符出巡,古街巷裡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比過年還熱鬧。家家戶戶設案迎神,擺宴邀請親朋好友吃飯,一派其樂融融的祥和之境。這個習俗自立村之日起,600多年來,一直世代相傳。它所寄予的美好願景,讓人們百年相依,虔誠祀奉。

從海口市公安局聯桂坊宿舍區往南走不多遠,便是始建於明朝時期的北帝廟。作為村子公廟,北帝廟主祀「真武玄天上帝」,村裡人也稱其為「上帝公」。

廟內神龕裡的上帝公腳踩龜蛇,左手持念珠,右手握拂塵。這是因為當地民間認為上帝公佛道兼修,流傳著「神頭佛尾」的說法。我曾走訪過不少瓊北地區的北帝廟,但此處北帝神像栩栩如生,身形仿若真人,想必應當是海口海府地區最大的北帝軟軀神像之一。

海南絕大部分公廟,往往是承載一個村落歷史人文與世俗生活的重要載體。北帝廟也是如此,廟內保存著明清時期雕刻的石像,從衣著打扮來看,像極了一幅古代海口鄉紳的模樣,惟妙惟肖。

門房右側擺置著村裡由古至今的石碑,碑刻內容從重修廟宇事跡到民間禁約條款,應有盡有,包羅萬象。其中,一塊「奉縣嚴禁」碑體現了田邊村鄉紳積極入世、匡世濟民的家國情懷。

清末,聯桂坊地處在海口通往府城的要道,往來人流頻繁,魚龍混雜。光緒年間,此處成為了一個流氓無賴橫行的法外之地。村中鄉紳見到村子一片混亂,大為憤慨,於是聯名上奏官府,請求立碑禁示。

這塊刻立於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奉縣嚴禁」古碑如今仍擺放在北帝廟內,是村民們千方百計保存下來的,鄉紳們的義舉至今仍是街坊們津津樂道的坊間逸事。

在聯桂坊內,明清時期古蹟眾多,現存古民宅、古井、古碑、古廟等數十處,零零散散地遍布在街頭巷尾,就像那些低矮的古石屋,大多都有百年的歷史。每一個古蹟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濃縮了海口城市的變遷。

這其中在明代進士王克義故居的牆根下,嵌著一方明朝永樂十七年(1419年)立的「奉憲給照」古石碑,就是一例。古碑記載著該坊明朝進士王克義創立海口所,擴建天妃廟(今海口中山路天后宮)的事跡。

今天海口新民路、博愛路一帶,在明清時期是海口所城的地方。聯桂坊北面的文明中路原是海口所城的城牆,田邊村便是人們城牆外的沼澤地邊開墾水田,並定居在田邊上,而形成的村落。

雖然世間風雲變幻,周遭景致發生了巨大變化,田邊村演變成了聯桂坊,古碑仍然在保存得完整無缺,碑刻文字依稀可見。我見過不少古碑,明朝永樂年間的古碑還真是十分少見,記載海口歷史沿革的古碑更是罕見。

行走在聯桂坊,觸摸著歷史的斑駁痕跡,尋跡塵封往事,讓我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就如同駕馭歷史的車輪,穿梭於古老街巷600年的每一個瞬間。驀然回首,熟悉的面容,卻再難追尋。

在聯桂坊待了幾個時辰,總覺得還有些意猶未盡,他並不是全海口最古老的古街巷,也不是最悠長的古街巷,更談不上最有趣的古街巷,但它大街小巷的文物古蹟、人文印記串聯著海口人的過去與現在,讓我久久回味,意蘊悠長。

#寫作練習生第六期#

相關焦點

  • 蘇州太湖千年古村落,位置偏僻古蹟頗多,巷門木料價值不菲
    蘇州也不負眾望,擁有2500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尤其豐富,特別是蘇州的園林,更是享譽中外,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人文景觀也不少,就是太湖西山島上,就有四座,尤其是東村,位置偏僻,古蹟還多。
  • 感受玉林古代七個美村落的獨特建風貌與歷史
    通玉林旺久飛機場的公路    玉林天堂山風光  玉林境內的古村落也很多。我們一起先感受以下七大古村落歷史風貌。  3.蘿村  蘿村位於北流市北面,背靠大容山,轄11個生產小組近七百戶,村中有陳、李、龐、馮、林、梁等20個姓氏,蘿村開發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築群,以自然景觀優美、人文薈萃
  • 江西興國縣東韶古村,贛州歷史悠久的客家古村落,荷花塘旁古韻濃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古村現代生活中稀有的存在,古村是歷史文化的縮影。古村落是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有機結合體,是在特定歷史中形成並保存至今的傳統鄉村聚居地。古村落作為農耕文明演繹變遷的見證,不僅是祖先饋贈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中華大地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流傳的血脈以及給我們留下美好記憶的精神家園。
  • 贛州興國縣東韶古村的古韻,大山裡的國家級傳統村落,古建築眾多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走訪古村古鎮這是很多人喜歡的旅行目的地,我們除了看整體的古村面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一處處並不顯目的細節。贛州地處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南大門,贛南大地上散落著不少獨具特色的古村落。
  • 東莞這個明清古村落真是精彩,原汁原味,完勝眾多古鎮
    人們印象中古鎮古街多在江南,其實嶺南也有很多的,並且保護的也很完善,今天就帶大家看東莞一個明清古村落,非常精彩。東莞的茶山鎮有一個南社村,這裡就有一個明清時期流下來的古村落,南社明清古村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東莞首個獲得此殊榮的村落。
  • 內蒙古呼和浩特6處古村落,這裡有不一樣的古色古香
    一起來看看呼和浩特留存的6處古樸村落,你曾經去過幾個?1 口子上村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北堡鄉口子上村,名列第3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南為雄偉的明長城。明長城遺址在這裡最為美麗,口子上明長城是清水河縣境明長城遺址的最高處,位於兩座高山之間,海拔1800米。口子上村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
  • 安徽一個低調的古村落,名氣不大但歷史悠久,有個成語就出自這裡
    這裡的居民過著簡單古樸的生活,這裡沒有城市裡的燈紅酒綠,沒有夜市的喧囂,有的只是寂靜的生活,人們永遠笑對生活的態度。安徽是我國的旅遊大省,說起安徽的小村莊,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宏村。宏村遠近聞名,古色古香的建築讓多少遊客為之著迷。其實除了宏村外,還有一個小村莊也非常的美。它雖看起普通,名聲也不大,但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 安徽古村落到底多美?被譽為國畫裡的鄉村,有沒有言過其實?
    安徽古村落是以皖南山區為代表的古村落,以黃山、黃山、黃山、黃山、祁門為代表的古村落,尤其是以黃山、黃山為代表的國畫裡的鄉村而聞名。以黃山為代表的安徽古村究竟有多美?說是我們國家最美麗的鄉村,會不會有些誇大其詞呢?
  • 于都縣古村落擷萃
    馬安,是指于都縣馬安鄉,因鄉政府附近有一座形似馬鞍的石灰山而得名。上寶,乃馬安鄉北面的一個古村落。       上寶是個藏風得水之地。天華山遠遠地隱在霧障中,香樟、松竹東一棵、西一簇地散落在村頭屋前,點綴著鄉村風景。村子裡古色古香的宗祠成集群姿態,鱗次櫛比,大大小小的祠堂風格各異,既莊嚴且肅穆,蘊藏著鍾氏族人對祖先的敬重,也傳承著鍾氏族人耕讀傳家的生存理念。
  • 績溪:古村落裡的慢生活
    厭倦了城市裡的車水馬龍,喧囂浮躁,如畫卷般的古村落是很多人內心最淳樸的嚮往。績溪縣瀛洲鎮仁裡村,「仁裡」二字語出《論語.裡仁》"裡仁為美」。仁裡村建於公元539年,南朝梁大同5年工部尚書耿源進助國鎮天大將軍致仕後與弟新安山水卜居於此而建。
  • 浙江上虞陳溪太平山景區,人文古蹟眾多,被遺忘的世外桃源
    陳溪,一個深深嵌於四明山南路大山裡的明珠,青山,綠水,層層的梯田,零星的農家小屋,山路邊的小溪流水,儼然勾勒出一處世外桃源。在這裡爬山不會覺得很累,因為耳畔聽著清脆的鳥鳴,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美麗的自然景觀,一切都令人覺得心曠神怡。
  • 湖南郴州保存最完整的十個古村落,其中有你的老家嗎?
    上喬古村位於臨武縣縣城北25公裡,北距麥市鄉政府不足5裡,族姓郭,其始祖郭妥公,系唐代汾陽郡王郭子儀十九代孫,南宋官任臨武,定居喬溪(今上喬村)。現在村內的大部分古建築建於清末,至今有幾百年的歷史。村落以清代建築為主,民國「歐式建築」自成一派,建築形式保存完好,村落內部特色較強,功能布局精巧,外部形成獨特的村落布局,可觀性較高;聚落式的格局使得村落自成一派。
  • 【「皖」美鄉村】古村落保護讓「千年仁裡」更美麗
    仁裡村歷史悠久,始建於南北朝梁大同5年(公元539年),位於績溪縣城東南3公裡,地處黃山山脈和西天目山山脈結合帶,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歷史,因程姓人口居多,故又名「程裡」。  「仁裡村是一個千年古村落,也是中國傳統村落。這幾年來,仁裡村對保護古民居提上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村民的意識也得到了增強。
  • 山東臨沂「最美」五大古村落,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山東省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緊鄰黃海,東臨日照,西接棗莊、濟寧、泰安,北接淄博、濰坊,南接江蘇,今天我們就去臨沂一探古村落之美。常山村位於沂南縣西北部,村子四面環山,依山而建,村子裡依然保留著沂蒙特有的古山村地形,巷子幽深曲折,山石千變萬化,最能代表常山村古風風貌的,是那座古老的石屋,這些房子大多建於解放前,大部分小屋都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像這樣的古老石屋在常山村也許有350多家,像這樣的古老的石造房子還有很多,但是規模這麼大,保存完好的是很少見的。
  • 慈谿這座古村落鄰近五磊山,溪水清碧,居然是寧波幫的主要發源地
    慈谿五磊山北麓有兩個鄉村,分別叫洪家和魏家。顧名思義,洪家村的人基本都姓洪,魏家村的人基本都姓魏。這兩個村子都是歷史悠久的古村,從商周聚落開始就有了人家。後來,實行撤村並村,洪家和魏家合併,稱為洪魏村。
  • 山西大同十大古村落,這裡被稱為「北方鎖鑰」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
    古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現今卻成了「即將消失的美景」。如果不能引起關注和足夠的保護意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村莊一旦消失,就再也不會回來了。山西·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 秀雅古村落的百年時光,醞釀出最地道的麻城美食
    麻城就有這樣的傳統古村落。與其抱著熱水袋和空調房度日,不如帶上相機,遊古村吃吊鍋,來一場冬日邂逅。木子店鎮龍門河村位於木子店鎮西北部,這裡不僅有讓人垂涎的吊鍋米酒,還有山水風光、傳統民居,一條清澈的溪流從龍門河古村前流過。
  • 陝西吉祥的城市之一,歷史古蹟眾多,名字很多都和古獸有關!
    或許大家都有同感,「地名」相當於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名片,如果你列出它的「地名」,也許就能看到這個地方的每一點歷史進程,值得細細品味,在陝西各地旅遊的時候,小編發現有一個地名很吉祥的地方,有很多名字叫「鳳凰」,深入了解後發現每個名字背後都不簡單,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底蘊,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
  • 安徽績溪縣的18個古村,哪個你還沒去過
    其中的龍川景區、千年仁裡景區都是千年以上歷史的古村落。據統計,境內1000年以上古村落有25個,500年以上古村落有30個。那麼,今天就讓旅行菌帶你一起去看看績溪的那些古村吧!瀛洲鎮有龍川、仁裡、滸裡村。
  • 安徽的古村落究竟有多美,只有去過,你才有發言權
    說起古村落,談得上風景絕美的,在我的記憶中大概只有安徽的古村落了,可以說國內最美的鄉村,尤其是以黟縣為代表的那些安徽古村落。有朋友可能會說,你這是不是誇張了點,是不是言過其實了,我不作回答,因為只有去過了你才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