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電影你看了嗎?上甘嶺戰役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

2020-12-10 迷途烈馬

因為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最近熱播的兩部電影更是貼近當戰爭的歷史背景。其中一部是《八佰》,另一部是《金剛川》,這兩部電影都描述了當年戰爭期間的人和事,也用歷史和一代人的回憶詮釋了生命和死亡、民族與國家的更深一層的含義。

上甘嶺戰役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

當年在學校上歷史課的時候,講到上甘嶺時,記得老師說過:林彪當時對上甘嶺戰役的評價是一場典型的戰爭絞肉機。由此可見,我們在歷史課本上了解到上甘嶺戰役的慘烈,遠遠比不上事實上的上甘嶺戰役。

據說上甘嶺戰役為了奪得勝利,部隊曾經下令不限制使用彈藥的數量。在上甘嶺戰爭中,敵我雙方都把戰場的山頭炸平、地皮炸翻,除了有黃繼光這種典型的英烈,還有很多很多無名不惜蠟像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將士們。

毛澤東主席對上甘嶺戰役的總結是:「上甘嶺戰役得以勝利,除了官兵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應不斷外,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準確是得以勝利的最主要原因」。

寧死不屈的上甘嶺戰役,不僅打出了國威,更是打出了軍威,也是從那以後,在戰爭上,美國再也不敢是輕易來宣戰。

為什麼志願軍會傷亡1萬多人?

上甘嶺戰役規模之大,用數量難以計算清楚。據說當時美軍在地面攻擊就投入了美軍王牌第2、7、9等師,還有兩個加強營,空降187團,哥倫比亞等營,人數多達6萬多。除此之外,還有18個重型榴彈炮營、一個前線轟炸飛機大隊等輔助部隊,坦克、飛機、輕炮在數量上多達1200。

而與之抗衡的中國志願軍,僅僅只有第12、15軍,加上後來補充的步兵,累計4.3萬人,在人數和武器都佔下風的面前,人民志願軍發動了朝鮮民工6萬多人參與戰爭。

在那塊將近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志願軍傷亡人數一萬一千多,而美軍傷亡人數高達兩萬五千多,面對人數佔有優勢和先進武器的,中國志願軍利用了智慧和高射炮打掉了敵人110多架飛機,為上甘嶺戰役勝利了扭轉的機會。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為什麼志願軍會傷亡1萬多人?
    上甘嶺戰役,除了用人間地獄、血肉磨盤來形容,我已經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了。 作為美軍中典型火力制勝理論者,範弗裡特以絕對優勢的火炮對上甘嶺一遍遍的轟炸,造成我志願軍戰士慘烈的傷亡。
  • 零下30度血戰,比上甘嶺慘烈的長津湖戰役將拍電影,張涵予主演
    歷史不會被遺忘,除了正在熱拍的《金剛川》之外,《冰雪長津湖》更是備受關注,皆因這場戰役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慘烈,在零下30多度的環境中血戰,無數將士被活活凍死,但是他們憑藉著無堅不摧的力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建制團的範例。
  • 《金剛川》豆瓣評分遠低於《上甘嶺》,它到底是不是一部好電影?
    電影《金剛川》上周五公映,此前主演張譯在一場發布會上曾經誇下海口,「我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會比《八佰》差!」不過,電影公映後,口碑並沒有出現一邊倒的讚美。在豆瓣,它的評分只有6.5分,這個分數,遠低於1965年拍攝,由高保成主演的抗美援朝經典電影《上甘嶺》的8.0分,也低於管虎拍攝的《八佰》的7.7分,而觀眾對於該片開頭從三個不同視點來表現同一個護橋行動的拍攝手法也有不同的看法。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上甘嶺戰役,我想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即使不知道是咋回事,也應該看過《上甘嶺》這部電影。當初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被這部電影給震撼到了,我想時至今天,這部《上甘嶺》依然抗美援朝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即使是在許多中國戰爭電影中,也是不遑多讓。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看完電影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假如當時的解放軍裝備再好些,彈藥充足些該有多好。面對美軍的先進武器,強大火力他們毫不畏縮,為我們帶來美好的和平。所以,國家一定要全面發展,現在我們解放軍的武器非常先進,再也不吃裝備落後的苦了。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金剛川》的故事,就發生在金剛山的金剛川上。更進一步講,是金剛川上的一座橋。原本,這裡沒用橋。
  • 電影《金剛川》《最可愛的人》10月23日上映...
    三導演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電影《金剛川》改編自真實事件,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一場重要戰役——金城戰役為原型,講述了當時志願軍在對己方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頂著敵人的炮火在管虎導演看來,《金剛川》電影傳給觀眾的是,讓大家看到先烈們「不被常人看的見的犧牲」,拍攝這部電影也表示記錄這種價值的勇氣,對先烈們是一個紀念。郭帆說,《金剛川》是為了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周年而拍攝的,「就像我們手環上寫的這個一樣,我們是為了長眠的英雄而拍攝這部電影,希望更多的觀眾可以為了長眠的英雄來看這部電影。」
  • 電影《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在寧舉辦
    10 月 23 日起,中國電影人製作的致敬抗美援朝系列電影《金剛川》等將陸續上映,而江蘇電影以這場《上甘嶺》4K 修復版的放映活動,吹響了抗美援朝電影系列展映的 " 集結號 "。江蘇青年電影編劇以及電影工作者代表,來自東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的學生代表,退役軍人代表,還有來自現代快報觀影團和天下美篇報觀影團的幸運讀者齊聚幸福藍海荔枝廣場旗艦店,觀看了這部經典老片。
  • 《金剛川》講的是哪個戰役 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講的是哪個戰役《金剛川》改編自真實事件,據一名人物原型爆料,金城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線的物資輸送。
  • 上甘嶺戰役究竟有多慘烈?炮火密度超過二戰,每秒有6發炮彈落下
    上甘嶺戰役究竟有多慘烈?炮火密度超過二戰,每秒有6發炮彈落下 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和長津湖戰役給中國人以及全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上甘嶺戰役,戰鬥慘烈程度空前高,火力密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平,作戰雙方傷亡都很慘重。
  • 為了和平——電影中的那些抗美援朝經典戰役
    在光影藝術的交織中,我們或許可以通過電影大銀幕掀開歷史的藤蔓。《上甘嶺》《奇襲》《英雄兒女》等幾代人如數家珍的經典作品,曾奏響激昂的革命讚歌;今日上映的《金剛川》和正在拍攝的《冰雪長津湖》等作品,也隔著歲月遙敬那些捨生忘死的英雄。 這些電影既是對歷史的呼應,也是對真實戰爭的再現。
  • 《金剛川》奪冠《長津湖》開機 國產戰爭片爆發!
    從《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鐵血大動脈》到《金剛川》,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源源不絕,持續在銀幕上塑造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的英雄人物,延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如今,還有多部頭部級抗美援朝題材新片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與製作中,包括《長津湖》《最冷的槍》和《上甘嶺之四十三天》等,有望在明年與觀眾見面。
  • 上甘嶺戰役中的秦基偉,「抬著棺材上上甘嶺」
    24個小時之內,陣地已經4次易手,戰事之慘烈難以想像!在上甘嶺這個彈丸之地上,雙方為何要做如此慘烈的拼殺呢?原來,上甘嶺是五聖山的命脈,而五聖山又是朝鮮東海岸到西海岸的連接點,控制著金化、鐵原和平康三角地帶,志願軍佔有它,就可直接威脅「聯合國軍」的金化防線,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倘若「聯合國軍」奪走了它,就將危及北朝鮮整個戰線。
  • 《金剛川》熱血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抗美援朝電影...
    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長眠的英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型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
  • 莫華感言:上甘嶺戰役背後的思考
    電影《上甘嶺》是我童年的記憶符號,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O周年,這部老電影我又重溫了一遍,一樣的劇情,不同的感受。 記得,兒時最喜歡聽電影裡的那首主題曲《我的祖國》,在優美動聽的旋律裡不知道戰爭的殘酷。
  • 最後一戰,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究竟什麼樣?
    電影本身如何,留待每一位觀眾自己感受,但對於金剛川的歷史故事、真實的金城戰役、尤其是歷史上最可愛的人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它有著固定的答案。「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而衛和平,則和平存。」所謂實力,從很多年前起,就有人為你我如今的安寧而勠力儲備了。
  • 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電影《金剛川》掠影
    近日,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各地影院熱映,這部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具體講述了志願軍某部隊為保證金城戰役的勝利,保護一座大橋的故事,影片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敵我雙方圍繞大橋展開的殊死較量。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在建國初期,當時我國的經濟基礎薄弱,武器裝備落後,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作戰,令許多人望而生畏,其中也包括一些久經沙場的名將。然而,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第一代領導人以超乎尋常的膽識和魄力,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策。
  • 上甘嶺戰役全記錄
    上甘嶺戰役第一天,範佛裡特用他的「炮擊量」,把三十餘萬發炮彈和五百多枚重磅航彈砸到了上甘嶺。15軍苦心構建了4個多月的地表工事到中午時已蕩然無存。曾經植被豐茂的山頭寸草未剩,山體巖石都被扒了一層皮,碎石和彈片摻雜在一起,堆積了一尺多厚。僅第一天,在火力規模空前的炮擊和敵人的十餘次衝鋒中,負責上甘嶺兩處高地防禦的15軍第45師就犧牲了500餘人。
  • 王近山中將降大校,搬條小板凳看《上甘嶺》,一邊看一邊抹淚
    作者:莫孤煙 1956年,電影《上甘嶺》公映後,曾指揮上甘嶺戰役的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近山,對影片導演沙蒙說,你們拍的這個電影,連真實場景的百分之一都沒拍出來。
  • 《金剛川》《長津湖》《最冷的槍》……都離不開他們!
    一生中,他立下戰功無數,而被問到最難忘的一次戰鬥,老人總是毫不猶豫回答:金城戰役。這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場戰役,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場陣地攻堅戰。金城戰役打響後,軍用後勤物資急需運往前線,而金剛川便成了必經之地。這條湍急的河流有幾十米寬,原本的大橋早已在美空軍的狂轟濫炸之下徹底報廢。但如果沒有了橋、送不上去補給,就等於切斷了前線部隊的生命線。
  • 《金剛川》領銜抗美援朝題材電影 《長津湖》正式開機
    國家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表示,長津湖戰役充分展現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通過電影書寫好這段歷史,展現這場戰役,意義十分重大。「我們一定要把《長津湖》拍成一部好片子,在明年把這部影片奉獻給為保家衛國而浴血奮戰獻出生命的最可愛的人,奉獻給廣大觀眾。」李國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