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安全帽,身披民工衫;撫手彈琴箏 ,掃指「戰颱風」。
工地的工友們為陳江山拍攝抖音作品。
這位最近正在網絡上被譽為工地「古箏哥」的貴州小夥,名叫陳江山。22歲的他是即墨一處建築工地架子工,每逢午休時間和晚餐過後,陳江山便在工地上或宿舍裡開始他的「展示才藝時間」——演奏古箏。緩急音、張弛弦,盪氣迴腸的音符在鋼筋水泥間穿梭,給灰白色的建築工地潑灑歡樂色彩。近日,記者輾轉聯繫上這位網紅「古箏哥」,聽他講述從14歲離家,一人一琴走天涯的打工故事。
「工地靚仔」迷上古箏 四年堅持「散裝自學」
白天工作,晚上直播。昨天早晨六點,直播忙碌了10個小時的陳江山,與工友們急匆匆吃完手裡的盒飯,摘下安全帽,回宿舍拿起一身乾淨衣服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我身上太髒了,去洗個澡回來跟你慢慢聊。」
記者找到陳江山時,他還在工地一處平臺上舉著沉重的鐵架管,忙著把樓架組合起來。炎炎夏日中,粗重的工作讓他滿身鐵鏽,滿手泥巴,看起來很難與撫琴撥弦,餘音繞梁的詩情畫意聯想起來。
從工地下班的陳江山身著一身漢風中式短衫,腳踩一雙舊布鞋,騎著電動車,胸前掛著一個大書包,帶著記者急匆匆往家趕。7點下班,回家簡單準備下,就要抓緊開始直播了。
正在直播的陳江山
為了不打擾舍友休息,陳江山租了一間六七個平方的小屋,床尾連著飯桌,床頭連著直播臺。
「一個人住,沒那麼講究,一人一屋一琴,足矣。」到家後的陳江山趕緊把直播臺架好,補光燈、補音卡、調音器、麥克風……該有的直播裝備一應俱全。
晚上8點,抖音平臺上,名為「箏快樂(陳江山)」的直播間準時開播,補光燈、麥克風開關一亮,陳江山原本疲憊的臉馬上熱情洋溢。
「大家好!我是陳江山,我又來與大家見面了。今晚我來展示的曲目是……」看著他滿臉興奮又帶點羞澀的表情,很難與房間僅有30人左右的關注者聯想起來。而陳江山絲毫不在意這些,古箏一頭架在床上,一頭架在直播臺上,指尖婉轉,認真彈奏。兩小時過去,期間陳江山喝了幾口水,看著直播間並沒增長的關注量,嘗試從傳統曲目更換為流行曲目,但效果並不明顯。
「雖然自己的抖音號粉絲在不斷增多,但想把直播做紅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就像小時候從山區走出來幹活,困難多著呢。」陳江山14歲離開家鄉,走南闖北,四處打工。18歲時,終於有機會接觸古箏,並迷上古箏悠揚的旋律。
他介紹,當時的他正在山東聊城工地打工,早6點到晚7點的上班時間外,都在找古箏培訓班。因為工作太忙,宿舍生活沒法自由支配時間,零碎的時間讓他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當時覺得很糾結,雖然只是小夢想,但不希望就這麼擱淺。」陳江山的執著,被當地一位名叫徐增方的老師發現,他不僅慷慨贈送他一架舊古箏,還抽空指點學琴,並通過微信、視頻等方式隨時解答他的問題。就這樣,陳江山開始了「散裝自學」之路。
陳江山說,「田埂上的夢是夢,工地上的夢也是夢」。在不忙的時候,陳江山會打開手機視頻自學彈奏古箏,四年來,他輾轉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等多個城市,這份堅持從未間斷過。
補光燈一開,陳江山開始撫琴直播
古箏的指法有很多,自學起來並不簡單;音調也是重要環節,需要不斷琢磨、練習。陳江山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時間,從網上找視頻,模仿、訓練。「工地的打工仔,皮糙肉厚,不用買甲片,就用自己的指甲彈。」一開始在沒有完備裝備的條件下,本來需用玳瑁甲片的陳江山堅持「裸彈」。雖然一開始磨得肉出血,指甲也劈了,但磨著磨著,指甲就硬了,指尖磨出繭也試不著疼。古箏的曲目眾多,從基礎的練習曲《滄海一聲笑》到中級難度的《漁舟唱晚》、再到高難度的《高山流水》等,想要流暢彈奏需要持久、有效的練習。陳江山不論走到哪處建築工地,都會背著他的古箏。山東、安徽、江蘇……沒想到的是,工棚裡的曲目練習,收穫了熱情的工友粉絲,大家都叫他「工地靚仔」、「古箏哥」。連工地負責人也對陳江山經常為大家彈奏古箏助興表示認可和支持,認為他沒耽誤幹活,還能活躍枯燥的工地生活。
陳江山發布在抖音視頻上的作品都是工友幫著拍的。如今,抖音上「箏快樂(陳江山)」這個號已經積累了近3.7萬的粉絲。「開始的時候有些侷促,也不知道自己彈得好不好,工友們會不會喜歡,就當一種消遣。時間長了,工友們動不動就讓我為他們彈奏一曲,逐漸有了信心。」陳江山說,除了古典曲目,工友們更喜歡聽他彈流行曲目,像《青花瓷》、《康定情歌》、《你莫走》等。
陳江山告訴記者,公共的宿舍生活讓他從工友的建議中也得到了很多啟發。以前說起古箏,大家都覺得彈奏的曲目很傳統,而現在,用古箏彈流行音樂一點沒失去古箏的韻味,反而讓古箏變得更有魅力。隨著各種曲目的不斷練習,陳江山的基本功也越來越紮實,不少抖音粉絲和工友都為他推薦合適的古箏老師,希望他能有更系統的學習和深造。
7歲自製「毛線琴」 撥弦沉浸武俠世界
說起這位來自貴州普安縣的22歲小夥,自幼生長在山區裡的一個七口家庭,除他以外,陳江山還有四個姊妹,家裡的條件甚是艱苦。「男孩子小時候,誰沒有個英雄夢?」陳江山從手機裡翻出一些小時候喜歡的武俠小說照片,記者從一張張照片中看到了《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等經典武俠小說書籍,一本本疊起來曾擺滿床頭。小說看起來雖然已經被翻閱的破舊不堪,但用膠帶和卡通貼紙仔細保護了破舊位置,看起來一直被小心翼翼地用心保存。
陳江山打工路上拍攝的照片
「喬峰、楊過、郭靖……雖然小時候並沒清楚分辨這些英雄人物誰是誰,只要這些經典武俠人物在電視劇裡一出現,背景音樂的旋律總能扣人心弦。連自己也好像有了英雄光環,跟著手舞足蹈比划起來。」那時候還沒上小學,陳江山分不清背景音樂是《笑傲江湖》裡的「刀劍如夢」、還是《倚天屠龍記》裡的「兩兩相忘」,只知道琴聲是古箏彈奏,讓人一聽心潮澎湃,充滿鬥志。
有一次,陳江山看《倚天屠龍記》時,被楊逍撫琴出場救人那一幕深深吸引,在心裡種下了學習古箏的種子。從那以後,陳江山一聽到武俠電視劇古箏背景音樂響起,就不自覺地學著彈琴的樣子陶醉起來。對古箏的嚮往陳江山開始付諸「實踐」,7歲的他自製了第一把「琴」。他找來媽媽的毛線,扯出五、六根,找釘子固定在桌子兩端,打開錄音機播放音樂,開始學著電視劇人物的模樣撥弄琴弦,「彈」得如痴如醉。從那時起,能夠擁有一把古箏,成了他的目標。上學後的陳江山有時跟隨哥哥一起外出幹雜活。經過幾年磨鍊,陳江山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想走出山區,自己掙錢,買琴學習,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路很長 出名不趁早 要深造 夢想並不遠
在抖音上火了以後,最近聯繫陳江山的媒體絡繹不絕。網絡上的熱搜曾讓陳江山一度迷茫,感覺自己成了「名人」。也曾想過當個網紅,把生活重點放到讓作品更有看點上。「那樣做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架子工的工種屬於高空作業,拍攝採訪不方便。再回頭看看目前自己的水平,其實還需要更系統的學習,先把工作和基礎知識打牢再想出名的事吧。」
白天工作,晚上直播,再拿出時間學習。政治、歷史、樂史等書目,陳江山會攢下零用錢去書店買來看。他說:「自己早早輟學,想要在古箏學習上有更大的進步,更需要這些基礎知識積累。還有很多粉絲朋友看過我彈琴後,願意幫助、指導我學習。」這段時間隨著抖音粉絲的增長,陳江山結識了不少朋友,有商家看到陳江山演奏的曲目,希望跟他合作。漸漸步入社會的陳江山發現,沒能接受更多的學校教育一直是他心裡的遺憾,需要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
陳江山吃完午飯後,要為工友們彈奏一首,調節枯燥的工地生活
今年下半年,他為自己計劃了樂理知識和音樂基礎等系統學習,他認為,放棄對每個人來說很簡單,但堅持下去就很酷。每個人出生和成長環境雖然不同,但只要有了讓自己快樂的夢想,就不能輕易放棄。對於未來,陳江山把自己的夢想告訴記者:「希望能像國樂大師方錦龍一樣,把中國傳統樂器在全世界發揚光大。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只要有夢想,誰都是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