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年過三十,升遷無望?走抑或留,過來人會這麼做

2020-12-26 新生追夢人

近來,一個好朋友向我訴苦,說自己已年過三十,在所在的國企還是一個小主任。平時,她忙忙碌碌、勤勤懇懇,但就是得不到升遷,自感升遷無望,很是煩惱。現如今,她如果繼續留在公司的話,沒有升遷希望,一來工資待遇上不去,二來感覺這一輩子似乎看到了頭。如果離職走人的話,畢竟這是國企,相比私企,比較穩定,壓力也沒那麼大,她又有些捨不得。她說想聽聽我的意見。

我聽完她的訴說後,問了她三個問題:

1.你確認真的想升職,進入中層嗎?我告訴她,公司中層幹部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得到的會多一些,但付出的更多,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在得到她確定要往上走的堅決態度後,我繼續問了第2個問題;

2.你分析了自己為什麼沒有得到升遷的原因嗎?她搖了搖頭。我繼續問了第3個問題;

3.面臨暫未得到升遷的現實後,有沒有考慮該如何應對?她又搖了搖頭,不知所措。

01 為什麼要升遷?意願是否強烈?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職場上,能得到升遷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它是對個人工作能力的一種認可,是讓繼續承擔更多責任的一種激勵,也是對個人工資待遇提高的一種體現

然而,在職場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願得到升遷。也許有人會說,誰這麼傻,不想得到升遷?但通過這些年工作來看,還真不是所有的員工都想得到升遷。因為,職位越高,責任就越大,壓力就越大,付出的也就越多。人各有志,有人就願意拿一份自己覺得還過得過去的薪水就行,也沒有什麼大的追求。

這就是我問好朋友第1個問題的原因,只有自己有強烈的願望,想得到升遷,想通過升遷,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同時實現自己收入的提高,才會有動力,才會花一份心思來想第2個問題。在得到我的好朋友她有強烈的意願,確認自己真的想幹一番事業後,才繼續討論第2個問題。

02 為什麼升遷無望,原因是什麼?

想升遷,卻升遷無望,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問自己:為什麼自己得不到升遷?為什麼別人可以?是自己畫地為牢,固有的思想界定了自己的意願?還是真的存在很多原因,阻礙了前進的步伐,從而無法得到升遷。要反思出自己的問題,方可對症下藥。

對於國企員工來說,三十五歲是一個檻。因為,現在國企人才隊伍結構正趨於年輕化、知識化,這就很好解釋,為什麼在很多國企,中層管理者的年齡有一項要求就是原則上不超過三十五歲。

我安慰朋友,不是才三十歲嗎?離三十五歲還有五年,還是有希望的。再說,是原則上不超過三十五歲,不是絕對的。

為什麼升遷無望,我們得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眼睛向內看,從自身找原因

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夠。譬如:領導交待的工作,不能按期完成,或完成,但未達到領導的要求;思維方式不對。譬如:對待業務處理的方式和領導或同事大不一樣,而且完成後也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表達能力欠缺。譬如:向領導或會議匯報工作,條理不清楚,意思想表達但未表達出來,還老想問自己或他人「我說清楚了嗎?」;人際關係惡化導致。譬如:業務需要同事協同,但同事不配合;或工作需要團隊成員幫助,但得不到幫助。以上列舉的這幾種情況,都將會導致自己得不到上級領導的認可,得不到信任,升遷的概率就很小。

(2)環顧四周,從外部環境找原因

從外部環境來找原因。是否存在以下列舉的幾種情況:

是否是自己的職業上升遭遇天花板。譬如:已做到部門部長,再想往上升,就是公司副總經理,但自己評估後,升遷的概率極小;或技術方面已經做到公司某方面專家,想往上升遷,基本沒通道了。是否能力被低估。譬如:自己有能力承擔某個項目的某一種業務,有能力做好主管這個角色,但多次做出了成績,卻仍是一個小小業務員;是否自己從事的一直是邊緣化工作。譬如:某個項目的某個內容,自己以前做過,有經驗,能做好,但未被領導安排去做,而是被安排做一些收集資料、列印一些文件等技術含量不高,難以體現個人成績的邊緣瑣碎的工作。

03 升遷無望時,該如何應對?

(1)內因應對的方法

如果是內因,建議不要貿然離職,而是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因為自己的內在問題未解決,走到哪裡都會是一樣的,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工作,毫不起作用。

美國的學習顧問、企業家布裡塞尼奧在TED的演講中指出,那些厲害的人之所以大家為他們厲害,是因為他們能夠在生活中刻意地在兩個區域中自由切換,這兩個區就是受習區和執行區。

布裡塞尼奧提到的「厲害的人」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善於提升自已能力的人。他們善於在學習區和執行區自由切換,進行提升自己的能力。

學習區是用來學習的。在這個區域中,我們要做的是學習、嘗試、更新、反饋、總結反思、再總結,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們以改進,提升自我為目的,涉及到的都是沒有完全掌握的東西,要反覆的試錯,進而逐步提升自己。

執行區是我們的日常工作。在這個區域中,我們要做的是操作、重複、歸納、分類、完善,從而完成我們的工作。我們以完成任務為目的,涉及的都是已經掌握的東西,要反覆的操作,減少失誤。

這兩個區域很好理解,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名廚師,學徒時,師傅會教你做一些常見的菜餚。你每天努力練習,訓練技能。幾個月後,你做這幾個菜的水平將會越來越接近師傅。然而,你學會了做這幾個菜餚的同時,又有一些新菜餚出來。你就會發現,你炒出來的菜著根本滿足不了飯店的票求和客人的需求。怎麼辦?這個時候,你只有苦練技法,了解客人的喜好,不斷學習新的做菜的方法,從菜系、花樣、品種和做法等不同的方面,不斷更新自己的廚藝,才能滿足食客的需求,獲得更好的發展。

在這個學習階段,你需要不斷的試錯,作為廚師,你就需要注意,在這個「學習區」這個試錯階段,你炒菜炒壞了,遭到食客投訴,後果很嚴重,怎麼辦?你可以試著炒著自己吃,炒著同事吃飯,即使炒得不好也沒關係。通過學習,不斷的提高,達到熟練的程度,這個時候就進行「執行區」了,可以炒菜上桌了。

回到剛才的問題,升遷無望是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夠,或是思維方式不對,或是表達能力欠缺,抑或是人際關係惡化這些內因導致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一旦我們認為自己能較好的完成各項工作,我們就會停止在學習區花費時間和精力,而是將大部分或是全部的時間用來完成工作、每天重複地勞動,而這些並不能讓我們不斷前進。相反,當出現問題時,即工作能力不夠,思維方式不對或是表達能力欠缺時,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而是固有的思維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我們的固有動作一直在執行區活動,而執行區並沒有價值的。因為執行區是以完成任務為目的,涉及到的都是已經掌握到的東西,避免犯錯。它會讓我們想,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我一直這麼想的,我和同事一直是這麼溝通和相處的,而這些「這麼做的」是不是就是能力展現不夠的原因,「這麼想的」是不是就是思維方式陳舊、固化的原因,「這麼溝通和相處的」是不是就是人際關係惡化的原因所在。因為避免犯錯,因為很少犯錯,也就無法形成一個犯錯反饋,也就無法從錯誤中獲得成長。

話說諾基亞手機,在電信時代,諾基亞專注於傳統手機產業和功能的研發,具有極佳的用戶和品牌效應。1995年,諾基亞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從1996年開始,連續15年佔據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然而, 2014年4月25日,微軟宣布對諾基亞的收購正式完成。次日一早,諾基亞位於芬蘭的總部大樓便正式換上了「Microsoft」的標誌。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當諾基亞現任CEO約瑪奧利拉在記者招待會上公布同意微軟收購時,最後他說了一句話:「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說完,連同他在內的幾十名諾基亞高管情不自禁的落淚。

為什麼輸了,其實一個在諾基亞工作了幾十年的研發人員一語道破,他曾向公司發問,為什麼遲遲不做Android?為什麼要關掉MeeGo?一直呆在執行區,忽略了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的理念,導致其Symbian (塞班系統)不再適用於市場,甚至連智慧型手機系統也遭到了質疑。最終被iPhone和Android引導的智慧型手機完美擊垮。諾基亞的被收購,與過多的呆在執行區不無關係。

可以看出,在執行區時,可以出色地完成工作,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但執行區會讓人停滯不前,無法輸入新的知識,無法提升自己。

那如何加強自己的學習區呢?

1.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可以通過讀書或是網絡看電子書來實現。通過刻意閱讀可以強逼知識輸入。許多問題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工作能力不行,是工作中重點緊要的事不分,還是出現工作難題時,找不到工作方法。這些都可以從各類相關知識的書籍中找到解決方法。思維方式不對,是思維陳舊老一套,還是思路混亂所致,這些也可以從相關的思維方面的書籍中找到答案,通討知識輸入,再加以實踐,必定能有所提高。

2.做好自律:每天反省自己一天的工作,在下班前進行復盤,總結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並想好解決辦法,並長期滿看,牢記在心,總結,反思,再總結,只有這樣不斷循序漸進,才能實現知識翻盤。

3.向優秀的人學習: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一定有他優秀的道理。學習優秀人的長處,比如他的工作方法,他的處事態度、他的為人之道等等,通過和自己對比,發現不足之處,並就其長處進行嘗試,定期總結這麼做的好處,從而達到不斷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

(2)外因應對的方法

如果是外因導致升遷無望,可以從下面兩方面考慮:

一是果斷離職。很多職場精英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在職業上,不斷進步,不斷突破自己,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待見識有了,能力有了,也有一定的管理職位,可卻發現,再往上升遷的可能性卻很小了,抬頭就能碰到職業的「天花板」,感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也就這樣了,再難以得到升遷。作為職場精英,他們不能忍受職場「平臺期」,不能「守業」。他們往往不再面臨吃飽肚子的問題,而是在不斷想追求卓越,而跳出這個圈子,另尋出路,也不失為一種新的選擇。

二是將就著工作,開闢第二職業。許多職場精英碰到職業天花板時,考慮到年齡的原因,再重新找一個機會的話,成本會比較大,不敢向前邁出一步,退縮在職業天花板的底下,逐漸失去工作的熱情,將就著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空餘時間,嘗試開闢第二職業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這個第二職業可以是與本行業有關,也可以無關,最終目的是彌補主業的一種失落感,尋求在職業上的另一種突破,同時,對個人收入方面也是一個補充。

寫在最後:

職場上,當年過三十,升遷無望時,走抑或留,需要根據得不到升遷的內因和外因來進行分析,並針對內因和外因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從而更好地應對職場的困境。

相關焦點

  • 職場上勤勤懇懇卻升遷無望?你離成功只差一點城府!
    公司裡勤勤懇懇埋頭做事的人總是無緣升遷,其實老實人離成功只差一點城府,只要學會下面3招就可以了。1.讀懂老闆心思,善於察言觀色領導訂購了蘋果作為員工福利,各部門派人到前臺領取。王瑩正好忙完手上的事情,自告奮勇去領蘋果。但是一箱蘋果太重了,她一個女孩子扛不動,就讓男同事幫忙搬一下。
  • 在職場,多少人輸在了處關係上
    那時我剛剛大學畢業,覺得自己什麼都學會了,所以天天教育老闆,要如何做生意,如何開拓中國市場,如何管理企業。結果很不好,老闆不願意被我管理,就管理我,讓我掃地出門。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去金拱門,一共待了4年時間,掃廁所、煎漢堡、收銀、培訓一輪打過來,過得非常充實,但是很快人生又開始折騰了。這次開啟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做品牌炸雞。
  • 《一生的旅程》:迪斯尼CEO自述數次職場升遷的心路歷程
    能掌管好如此體量的公司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作為迪士尼CEO的艾格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又有著怎樣的職業經歷?艾格在書中,講述了他從基層員工到迪士尼CEO傳奇的升遷歷程。生動詳實的故事和案例,讓讀者得以窺探這樣一位卓越高管的理念與智慧,從中領悟職場升遷之道。
  • 職場中這幾種性格的人很難升遷,你是其中之一嗎?
    這樣會讓領導覺得:你是被我逼迫才做工作的。同時也讓領導認為你會給其他同事帶來負面影響,影響團隊,試問這樣的人升職加薪怎麼會輪到你呢?2、光做不說型職場中也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在工作中一絲不苟,任勞任怨。3、永遠80分職場中有一部分人是這樣的。當接到任務了,他們會認真負責,嚴謹、高效地完成任務。但是在任務過程中,他們不會多生事端給自己增加工作量。比如換另一個方法或許更好,但是需要重新再做一次。比如工作任務是5天,他可以一天完成的,但也會拖到4、5天。
  • 工作5年,離職瞬間,被踢出群聊,職場上,真的沒有一絲人情味?
    分類丨職場技巧字數丨2100字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5年,期間與領導、同事的相處也都算得上融洽和諧。為什麼就這麼迫不及待的踢人,現在的職場都這麼不講人情味的嗎?以上內容,是來自一個網友的靈魂拷問,難道現代職場真的不講人情味嗎?
  • 在公司幹了五年卻得不到任何升遷機會,怎樣做才能突破瓶頸期呢
    職場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個小小的社會圈子裡面,確實存在一些潛規則:有坑,有雷,也有瓶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呢?有一些朋友讀了十幾年的書,在學校呆的時間長了,只會學習如何去做功課,如何去考試。
  • 職位升遷,請客吃飯充滿了智慧。情商低不請,高情商這樣做
    但是,進入職場之後,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我們在事業上小有成就的時候,來請同事們出來吃飯,就需要用到智慧了。終上所述,假如你在職場上晉升,你會怎麼辦呢?下面我分兩個方向來講述一下在職位升遷之後,請客吃飯的注意事項。
  • 職場的升遷,我感覺就像孩子成長一樣
    從一個職場小白升遷到經理,我感覺就像一個剛剛落地的嬰兒長大成人的過程。剛落地的嬰兒懵懂無知,像極了剛剛工作的你,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都是靠著家長,前輩的照顧一步步成長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嬰兒長大了,知道喜歡和小夥伴們玩耍,形成了小小的團體,想當小夥伴們的老大,想讓小夥伴們都聽你的,就像你成功的從團隊脫穎而出當上組長一樣小夥伴們慢慢都長大了,也有了各自的小夥伴,你和你的小夥伴關係一直很好,小夥伴們的小夥伴跟你的關係當然就好了,大家都喜歡跟你玩,憑著你的威信和能力把大家聚在一起,
  • 一年半從助理升到總監,總經理的請客讓他悟出了職場升遷的秘密
    總經理請客,隨後行政經理跟大家AA制收費,這麼奇葩的事你碰到過沒有?上個與公司接了個大項目,項目部加班加點,協調落實,總算得到客戶認可,完美收工。總經理特別高興,宣布他請客。下班後大家聚餐,項目部辦公室一片歡呼。項目完工加上周末,都很興奮,總經理請客,讓大家輪流點菜,誰都沒端著客氣,各人挑自己愛吃的點,吃大戶的感覺。
  • 看過來,2021年職場7大新趨勢速度get!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獵聘」(ID:liepinwang),作者靜思————2020年職場人過的不容易。這一年終於要過去了,我們迫不及待歡送它的離去。2021年的職場會有怎樣的變化?會更好?還是道路阻且長?
  • 達內透露職場如何額外勝於年輕人,拿什麼和同齡人競爭
    三年入門,五年入行,在一個崗位真正待到五年以上你會有什麼想法。事實是你成了職場老江湖,隨著工齡的增長工資也會上漲,自己手裡的工作也做得得心應手。可謂是資歷有了,閱歷豐富了,待遇也有所提高了,好像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性價比降低是被淘汰的原因  能這樣想的人肯定是躺在「舒適區」在職場隨波逐流的人。
  • 巴託梅烏走不走與梅西留不留無關,梅西要的是特權
    據說巴薩高層已經開始準備彈劾巴託梅烏,讓他下臺,這樣就能讓梅西在明夏續約,留在巴薩。球迷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激動不已,但是巴託梅烏與梅西的去留問題是直接關係嗎?不,可以說巴託梅烏走不走與梅西留不留無關,梅西要的是特權!沒有特權的梅西想離開巴薩,有特權的梅西根本不會在意主席是誰!
  • 職場中,職位晉升靠的究竟是什麼?過來人:這三樣缺一不可
    但在職場久了,你會發現,升職的人大多都是和上級走得很近,喜歡拍領導馬屁的人;而踏踏實實幹活的人,如果沒有特別的機遇,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會一直呆在一個基層崗位上。那麼在職場中,職位晉升靠的是什麼?我們來聽聽某位職場資深人士的故事。
  • 人過三十再老實,也別幹這3種「傻事」,吃力不討好,領導不重用
    所以三十而立,可不是簡單地成家立業、結婚生子,而是思想上的成熟。但不管怎樣,過了三十歲,人再老實,混得再差也別幹以下這3種「傻事」,否則吃力不討好,領導還不會重用你。1、埋頭苦幹不懂得變通雖然為了生活能夠過得好一點,努力工作並沒有錯,但在職場當中,一味地埋頭苦幹可不是什麼好事。
  • 職場上需要敬而遠之的三類人,只能成為「共同做事」的點頭之交
    2、很會看別人臉色「哎呀,他今天心情很好,叫他加班!」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如何看別人的臉色,但小人只看那些對他們有利的人的臉色,對於沒有使用價值的,他們就完全不屑一顧,根本不想親近。3、踩著別人往上爬小心路邊撿到的錢是個大陷阱。
  • 年過30,才略懂劉備一二,原來混社會要這麼幹
    想要活得更好,過上人上人的生活,那麼絕對離不開自己辛勤的勞動和智慧。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但在生命終結之時,他仍然在打醬油,要社會地位沒有,要錢也沒有,這是為什麼?或許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過上人上人的生活,走上人生巔峰呢?這個問題,對於小年輕來說,或許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 職場升遷秘訣9:保留一點個性和特點,不做別人的「跟屁蟲」
    保留一點個性和特點,不做別人的「跟屁蟲」商場中有一句調侃的話:「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也有人戲稱:「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由此可見,如果沒有一點自己的個性和獨特之處,你就只能跟在別人後面,永遠不可能超越別人。
  • 「夜讀」前騰訊程式設計師送外賣月入2萬:年過三十,如何度過職場瓶頸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人到中年,很多人會自恃資歷、職位,拒絕接受新知識,拒絕向別人學習,拒絕幹髒活累活,拒絕坦誠面對自己的錯誤。但職場半坡,你最大的任務就是「活下去」。跳出面子陷阱、努力陷阱、性價比陷阱,在茫茫的黑暗中,孕育出自己的「內在微光」。
  • 職場上,領導讓你去帶新人,你會怎麼做?這裡有你需要的答案
    網友:公司領導安排你帶新人,你會怎麼做?你要是沒把刷子,領導怎麼可能會選擇你去帶新人,一個沒用的人帶出來的新人也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領導能讓你帶新員工一般是對你能力的一種認可,也是對你的一種信任,所以一定要盡心盡職.
  • 三十歲的人生,不隨便交代
    戴上拳擊套,就是去打破職場對於懷孕媽媽的刻板標籤——不做職場的婆婆媽媽,做個有事業的媽媽。她也用行動證明,自己才是那10個人裡業績最突出的強者。這個反擊戰,真是讓人心情舒暢。人們總會有意無意給職場生涯設定一個保質期。只要懷孕了,或者超過三十歲,就會被無情蓋上「過期」的標籤,甚至成為了別人眼裡的「雞肋」。其實,真正的職場保質期不是由年齡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