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產電視劇回歸起點做好節目

2020-12-16 中國荷都網

2019年,《大江大河》的時代變成了紅色光環。倪大紅高超的表演技巧讓他蒙著臉度過了職業生涯中最精彩的時刻。這也給長期以來「盯著臉」的國內戲劇帶來了一個急轉彎。這個角色的另類受歡迎程度也與該劇的標題「一切都很好」相吻合——每個角色都很好,每個普通人的生活都值得關心,即使是一個任性孤獨的老父親看起來很「工作」。

下半年引人注目的《在遠方》集中在快遞業,快遞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它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最能反映國家飛速發展的兩個產業,即物流,它輻射到今天的各行各業,與普通和偉大的勞動人民一起呼吸。從10年前的《奮鬥》到2019年的《在遠方》,馬一力在都市戲劇酒吧開始的愛情故事與舊的爆炸模型《微微一笑很傾城》是一樣的。這不僅不合理,而且合理。與三年前的《喬安你好》相比,《你好喬安》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強的視覺衝擊力。該情節也迎合年輕觀眾。它轉向網民喜歡看到的娛樂業內部人士,塑造女性製片人的形象。《第二次也很美》和《我們都要好好的》關注不同年齡的愛情和婚姻問題。戲劇網絡中的流行語和沒有拼湊起來的過時笑話;事實上,這也是嚴重的馬基雅維利主義,但它沒有放大人性的黑暗,也沒有讚揚陰謀的輝煌。它還試圖提升一些內涵。儘管男性倡導者的「平等」、「獨立」和「人道主義」的話語在整個情節面前顯得有些空洞和無力,但這已經是基於原著的積極嘗試,其中快樂感是最重要的。儘管劇中並沒有新的想法,英雄利用現代知識欺侮古人的故事,但諸如「英雄氣場太大」、「感情線太細」等批評和服務的嚴重傷害仍然存在。按需「剪韭菜」引起了許多爭議。然而,《我們》仍然有它的缺點,使它成為今年最受歡迎的網絡廣播節目之一。年初,《慶餘年》改編自同名小說,被稱為《紅樓夢》的低級版本。雖然這種比較不太合適,《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取得了突破。作為一部關於大房子生活的古老戲劇,這部戲劇有著複雜的人物和許多曲折,但它不再關注蓄意撕扯和狗血,也沒有熱愛瘋狂的男女。例如,伊恩在初戀和道德準則之間的妥協,以及她與顧爾長時間的家庭生活,最終擺脫了此前類似主題的嘈雜誇張和過度喧譁。無論是愛情、戰術還是家庭糾紛,這部戲都更加克制,沒有刺激,而是平靜。尊重原創作品、忠於原創作品的《知否》是延續「夏季限制」巨大熱效應的又一主題作品。該劇的原創作品原本是一個次要的主題,但對原創作品精髓的把握和適度溫度的適應,使該劇成功打破了空間壁壘,成為全國的熱門作品。這位新演員的表演也令人驚訝,並再次引發了「雙重男性」熱潮。觀眾最大限度地融入故事氛圍,從而迅速實現得分逆轉,創下豆瓣參與得分的紀錄。《陳情令》 《長安十二時辰》以優美的視覺肌理分別代表了唐代的繁華時代和宋代的典雅。僅僅是極端的場景就足以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古代法令限制了主題,但沒有限制心靈和耐心。

s劇的創作元素和製作質量相對穩定,這在流行劇中是很少缺失的。今年的戲劇也主要是寫實的,聚焦於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變化。

國慶禮物劇《鶴唳華亭》真實再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科研人員的形象,讓人回想起「兩顆炸彈和一顆星星」的科學先驅。老一輩科學家的辛勤工作是遙遠而陌生的,但它激勵了新一代。該劇是在戈壁沙漠的真實場景中拍攝的,並使用高難度特效來恢復原子彈試爆的場景。在這個主題上,它捕捉到了時代令人振奮的新思想。科學家從年輕到白髮的奉獻過程也通過時事、科學研究、生活和情感等敘事細節得到了反映,使得核工業這個宏大的主題顯得平易近人。《激情的歲月》關注改革開放初期34年歷史轉型中知青的命運變化。該劇場景多,人物多,時空跨度大,記錄模式多。它從城市、農村和各行各業展示了改革開放過程中個人和國家的變化。《希望的大地》聚焦於新中國的工業技術研發人員,講述了一代機車為中國電力機車行業所做的努力,圍繞人物的生活困境、職業艱辛和家庭衝突等敘事線索展開。各種火車和機車道具所創造的豐富的工業氛圍和英雄的職業精神也豐富了這一新主題的時代劇的內容。《奔騰年代》 《光榮時代》高質量地延續了s劇的諜戰傳統。張毅飾演的新中國第一代人民公安鄭朝陽,創新了間諜戰爭的故事。張若芸飾演的陳山以其邏輯推理而著稱,但缺乏人物刻畫的細節。《諜戰深海之驚蟄》 《老酒館》 《芝麻胡同》 《老中醫》和其他戲劇也延續了時間系列的家庭故事傳統。其中,《河洛康家》是根據編劇高滿堂的父親開的老山東酒吧改編的,陳淮海的人物原型也是編劇的父親。因此,與其他作品相比,該劇在情節和人物上更加真實立體,在色調和造型上更加細膩優雅,充滿濃厚的年齡感和煙火感。像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的大連好漢街老山東酒館,《老酒館》也選擇了澳門三灣斜街百年老店季梁麵包店,講述這條街上的酸甜苦辣,向更多內地觀眾展示澳門人的日常生活。然而,與澳門的風情相比,這部戲似乎更「面向內地」。恢復人物的造型和年齡場景不夠嚴謹,情節轉折和人物的情感變化也略顯僵硬,有些令人遺憾。此外,精緻的抗日戰爭題材《澳門人家》也被用作對抗日戰爭英雄們的獻禮劇,這不同於以往著重刻畫英雄人物的抗日戰爭題材。該劇還側重於描繪戰爭中的大眾形象,並創作一部宏大而完整的戰爭史詩。

軍旅電視劇《青春唱軍歌

軍旅電視劇2019年伴隨著青春偶像的轉型,出現了更多的青春特徵,其中陳曉主演的《河山》和賈乃良主演的《陸戰之王》受到更多關注。這兩部作品分別聚焦坦克士兵和空降士兵的軍事生涯,兩位明星也從古裝劇和都市劇中英俊的年輕人變成了軍營中的硬漢,為軍事力量的急劇增長增添了新面孔,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的注意。10年前,《空降利刃》導演康·洪磊曾在軍營創作過一部青春偶像劇。「偶像」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偶像,它給整個國家帶來積極的能量。這個鼓舞人心的形象是通過年輕士兵的訓練和成長呈現出來的,他們似乎與軍隊不合拍。《陸戰之王》也遵循了同樣的路線,選擇了張能,一個「95後」新兵和富裕的第二代「毒刺」作為英雄。他不情願地進入了軍營,在那裡他從一次失敗的大學入學考試中磨練出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坦克士兵。這種性格背景與青少年非常接近,張藝謀的成長對在蜜罐中成長的年輕一代有著更深遠的教育意義。《士兵突擊》更關注「空降」特種部隊的軍營生活,更有「硬漢」氣質。

相關焦點

  • 2019年熱播的電視劇,2019年口碑最好、評分最高的六部國產電視劇
    2019年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是熱潮退去、喧囂散去、回歸初心的一年,現實主義作品佔據2019年好戲半邊天。都市劇是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中長盛不衰的類型,《都挺好》作為2019年開播的第一部爆款作品,儘管立足點是家庭倫理,卻用時尚多元的表現手法避開了俗套。
  • 國產電視劇2019:回歸初心拍好戲
    2019年中國有個熱門詞叫「初心」,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2019年也是熱潮退去、喧囂散去、回歸初心的一年,對於電視劇創作者來說,初心就是講好故事、拍好戲、演活角色,是用電視劇這一藝術形式去記錄時代印跡、放飛奇思妙想,是跳脫舞臺和篇幅的局限、捕捉廣闊變幻的世界,而不是乘「東風」、搶「好牌」、坐等收利。
  • 2019年國產電視劇「體檢報告」出爐:《都挺好》《大江大河》收視未...
    年發行電視劇總數即將進入小於一萬集的時代,口碑、話題均火爆一時的《都挺好》《大江大河》在年度收視排行榜上卻沒進入前20名,去年全國有近3000家影視公司關停……2019年國產電視劇的「體檢報告」新鮮出爐了。
  • 國產劇豆瓣排行榜2019,顏值高又好看的電視劇2019
    在現在這個發達的時代,很多美日韓等各種各樣好看的電視劇紛紛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中。但其實我們國產也有很多值得去觀看的難以逾越的經典之作,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多得都讓人數不過來。不過大多數都是看完就忘記了,只有一些評分很高的電視劇才會留在觀眾的心裡。
  • 擰緊國產綜藝節目的「注水龍頭」
    如果節目足夠精彩,即使時間長一些觀眾也喜聞樂見,但實際情況是一期三個小時的節目裡往往充斥著冗餘煩瑣的花絮、碎片凌亂的剪輯、強行植入的廣告、誇張重複的反應……如此現狀,吸引觀眾從頭到尾看完已不切實際,反過來還會驅使他們按下「退出播放」的按鈕,只在社交平臺上刷刷相關熱門視頻片段了事。這一點應該引起創作者的警覺。  國產影視作品注水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
  • 《奮鬥》、《歡樂頌》國產電視劇在緬甸大量「圈粉」
    國產電視劇在緬甸大量「圈粉」前不久,在中緬建交70周年之際,緬語配音版《奮鬥》《歡樂頌》在緬甸播出,兩部電視劇都反映了中國年輕人為生活努力打拼、為夢想拼搏奮鬥的故事。作為中國優秀電視劇走出去的一部分,《奮鬥》已經走進過很多的國家,緬甸是最新的一站。
  • 光明日報:擰緊國產綜藝節目的「注水龍頭」
    原標題:擰緊國產綜藝節目的「注水龍頭」不知何時起,綜藝節目一期要分為上下集,而且每集時長動輒兩三個小時。很多網友調侃:「以前是看綜藝節目下飯,現在是開了2倍速觀看,節目正片還沒開始,飯就已經吃完了。」隨著近年來網絡綜藝節目的繁榮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也從電視劇逐漸拓展到了綜藝創作。究其本質,注水是創作者對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掌控失衡所致。精品綜藝節目創作並不拘泥於篇幅,判定「注水」的標準也與時長、集數沒有必然聯繫,而應該看其是否符合藝術創作規律,作品篇幅是否服從於敘事需要。
  • 2019年電視劇上映時間表 2019年好看的電視劇推薦
    2018年的電視劇市場可謂是如火如荼,《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如懿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鬥破蒼穹》《流星花園》等電視劇的播出掀起了全民熱議,尤其是以《延禧攻略》為代表,不僅國人喜歡看,《延禧攻略》更是對外賣出了90國版權,在國際上獲得了認可。  那麼2019年能否有一部超越《延禧攻略》的電視劇呢?
  • 這些國產電視劇在緬甸大量「圈粉」
    1987版《紅樓夢》劇照 2019年8月12日,一場特殊的開播儀式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500多人的場地座無虛席。 國產影視劇走出去接地氣引共鳴 《奮鬥》是一部拍攝於2006年的電視劇,作為中國當代青春劇集的代表,該劇將一代年輕人的迷茫與不安、矛盾與妥協、掙扎與奮鬥,在各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現。
  • 高三成焦點,古裝劇不靠IP,2019年國產電視劇可沒進寒冬
    2019年中國有個熱門詞叫「初心」,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2019年也是熱潮退去、喧囂散去、回歸初心的一年,對於電視劇創作者來說,初心就是講好故事、拍好戲、演活角色,是用電視劇這一藝術形式去記錄時代印跡、放飛奇思妙想,是跳脫舞臺和篇幅的局限、捕捉廣闊變幻的世界,而不是乘「東風」、搶「好牌」、坐等收利。
  • 總局要求各地做好2019年統計年報及2020年定期報表
    1月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廣播電視統計年報和2020年定期報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完善統計體制」的指示,做好廣播電視的統計工作。各地要指導各級填報單位認真履行統計法定義務、主動提供真實情況,避免漏報、虛報和瞞報,避免產生錯誤數據。
  • 2019年電視劇好評排行榜 9.8分以上的國產電視劇榜單
    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在今年有很多精彩好看的電視劇,比如《陳情令》、《都挺好》等,那麼2019年最火的電視劇排名榜前十名是什麼呢?2019年最火的高分電視劇有哪些,來看看!2019最火的電視劇排名榜2019年最火的電視劇第一名非《陳情令》莫屬,這部電視劇由肖戰、王一博主演,不僅評分人數高達60萬,電視劇評分也高達8.1分,可謂是人氣、口碑雙豐收。劇中的小哥哥們不僅顏值高,演技更是在線,非常打動人,非常值得一看。
  • 電視劇去產能、網絡電影大爆發……2020年視頻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
    報告分為電視劇、電影、節目、動漫、少兒、紀錄片、doki、短視頻、家庭大屏、WeTV等板塊,以下是鈦媒體從該報告中發現的一些重要的信息。一、電視劇去產能化趨勢明顯報告顯示,今年騰訊視頻上線電視劇數量131部,較2019年減少了18部。但由於劇集創作水準有所提升,精品化劇集提升了用戶的觀影興趣。
  • 刑偵題材的一次回歸——評電視劇《謎砂》
    原標題:刑偵題材的一次回歸——評電視劇《謎砂》   觀察當前的電視劇生態,雖然說網絡劇異軍突起,在創作觀念、製作方式等方面與傳統電視劇大相逕庭,但從業內外的反饋來看,無論傳統劇還是網絡劇,真正好的電視劇作品殊途同歸,即回歸藝術本真、回歸藝術規律。
  • 20年國產劇大盤點:老劇真的比新劇好看嗎?
    對於大多數的80後和90後來說,童年時並沒有移動網際網路,也沒有手遊、switch來殺時間,最大的快樂就是坐在一方螢屏前看大俠闖蕩江湖、名將上陣殺敵以及帥哥美女的甜美愛情…… 也就是這波年輕人,見證了國產劇的興起。進入90年代後,電視臺播出電視劇的數量就快速上升。電視劇逐漸從電視臺的一類文藝節目發展成為各家電視臺的重點工作,商業化程度不斷加深。
  • 2017年全國獲準發行國產電視劇題材統計表
    A1:2019年,我參與了公安部新聞宣傳局組織的「新中國成立70年優秀公安題材影視作品回顧」活動,以不同歷史時期的百餘部公安題材影視代表作品,重溫70年來新中國公安事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及「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歷史足跡。
  • 2019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現實題材達63.16%(可下載)
    >  根據CSM媒介研究監測數據,2018年電視劇收視比重為32%,與2017年的30.9%相比持續提升,且依然是收視比重最高的節目類型;電視劇收視貢獻提升、綜藝下降  2018年央視及省級衛視各類節目中,電視劇的收視佔比都有所提升,其中衛視電視劇收視貢獻從40%提升到了41%,且衛視頻道電視劇收視貢獻佔比遠大於專業化頻道豐富的央視
  • 紀錄片《代號221》入選2019年優秀國產紀錄片集錦
    記者從省廣電局獲悉,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了2019年優秀國產紀錄片集錦,由省廣電局、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代號221》入選其中。該片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公益展播節目」,在全國衛視頻道、紀錄片專業上星頻道以及「學習強國」平臺等進行展播。還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2019年第三節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同時獲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組委會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獎。  「2019年優秀國產紀錄片集錦」共計26部作品上榜。入選作品包含了時政、現實、歷史、人文、自然、文化、科技等多個類別。
  • 莉齊·麥奎爾將回歸,另外還有7部被取消但被保留的電視節目
    看著Lizzie McGuire長大的孩子們得到了一些好消息:她將帶著一部全新的電視劇回來,他們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分享。也就是說,電視節目起死回生比你想像的要普遍得多。 我們關注那些不斷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愛情故事,所以我們分享了我們自己的節目列表,這些節目還有更多要講的。
  • 2020年電視劇高分排行榜短劇竟然佔大頭?國產短劇究竟贏在哪裡?
    論壇開始,主持人張本介紹了今年短劇的熱播現狀,向愛奇藝副總裁戴瑩女士提問,為何選擇在2020年這一時間節點批量上線短劇。  為行業注新,助力電視劇市場的未來發展  在討論「短劇的影響與未來」時, 魯丹非常肯定表達了對於短劇未來發展的看好,她說:迷霧劇場只是一個起點,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形態的短劇出現。馬李靈珊也表示認同,並感慨說短劇的春天真的來了!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只是為短劇發展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創新式題材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