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掘金,這一對西北高原兄弟可謂同病相憐。
在人員不齊且同時喪失掉引以為傲的主場優勢後,一反常態,聯手獻出首輪系列賽最具視覺震撼性的對轟盛宴(爵士進攻效率127.4,聯盟第一,掘金進攻效率119.7,聯盟第四)。
一邊是空有戈貝爾一柱擎天,另一邊則是外圍失守,中門大開給足可針對點。一來二去,只得目送米切爾穆雷二人天雷鬥地火,予取予求刷新隊史得分紀錄。
「小韋德」米切爾連砍50+大放異彩,「加拿大冠希哥」穆雷也是棋逢對手,當仁不讓,在生死之戰強行續命接管比賽,成為歷史上首位連續兩場砍下40+且0失誤的球員。
事實上掘金隊的防守崩盤並非是在猶他軍團的尖刀重錘下方才顯形,回溯複賽後的8場比賽便可見一斑(防守效率121.7,聯盟墊底)。由於外線哈裡斯與巴頓缺陣,進而導致掘金苦無後場尖兵分擔壓力。
當對手頻繁策動擋拆策略時,鋒線球員受制於體型原因無法快速擠過掩護回追施壓(而小波特和已不復當年之勇的米爾薩普在更是災難級表現),而約基奇延誤歸位速度有限更是無力護框,以致於米切爾及康利在擋拆持球時突分串聯,中距離三分懲戒應有盡有。
因而掘金在防守端無所指望後,馬龍只得倚仗約基奇穆雷二人於進攻端加足火力,逆天改命。
作為當下最具進攻影響力的中鋒,約基奇的戰術中軸屬性,團隊加持程度比之阿德巴約,小薩博尼斯等人均更勝一籌。
然而談及提升球隊上限便不在約基奇能力範疇之內——掘金天花板高度在於攻堅手成色如何。如此一來重擔便落在了休賽期籤下5年1.7億合同的新晉億元先生穆雷肩上。
然而本賽季常規賽其個人表現及進步漲幅(場均貢獻18.5分4.8助攻)並未達到人們預期,同時又因腳踝傷勢反覆狀態起伏,小波特的橫空出世更使得丹佛球迷認定了「白色死神」才是他們真正的未來。
從技術特點上來看,向來以射術精湛著稱的穆雷有一手遠射及近距離拋投傍身,而他的攻框侵略性一般,製造殺傷能力有限且面框單打能力平庸,更多依賴呼叫掩護後投射破局及無球堆砌產量。
短期來看球隊並不需要他承擔太多的組織戲份,能夠扮演好關鍵時刻的接管終結手以及外線火力持續壓制點足矣。
五戰之後穆雷季後賽出手分布
在「年輕人未來可期」到「溢價合同鎖死未來」的輿論轉變中,23歲的穆雷於季後賽舞臺之上迎來全面爆發——轟下30.8分6.4籃板6.8助攻,同時保有55.7%/52.4%/100%的三項超高命中率。
從擋拆持球投表現來看,穆雷場均有11.0次呼叫掩護回合(僅次於米切爾及東契奇,與擋拆狂魔沃克持平),每回合可以得到1.21分超過聯盟87.0%的球員(常規賽僅有5.8次,PPP為0.87分);
於悄無聲息間,在與約基奇的高位擋拆配合中佔據主導權,穆雷儼然蛻變為聯盟頂級持球型後場,以28.9%的回合佔有率交出了68.7%的真實命中率和29.6%的助攻率。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穆雷關鍵時刻的表現堪稱驚豔:
——3場下來場均10.7分,聯盟第一;
——17分鐘內以72.2%的命中率內砍下34分,6助攻0失誤,三分線外8中7。
簡直是殺神附體狀態拉滿的關鍵球之王。
注重出手合理性自然是一支紀律嚴明運轉有序的全民皆兵式球隊的鐵則之一,但若是想要磨礪出一把尖刀的話,這會是最好的方式嗎?不得而知。
穆雷以持續暴走力證自我,身體天賦如是,野心不可估。即便是在馬龍平均主義執教風格之下依舊能夠即插即用,在某個夜晚神擋殺神,夢回全明星新秀賽和48分擒殺凱爾特人時的高光。
從英格利什到安東尼,科羅拉多雪山適合前鋒野蠻生長,當然,這裡偶爾也會冒出幾個混不吝後場攪動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