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看微博時,看到別人曬車、曬娃、曬課程、秀恩愛,你覺得焦慮嗎?
打開抖音看別人動不動月賺十萬,日賺一萬的,你會失落嗎?
正在打遊戲時,手機上突然蹦出來一個誰又被誰殘忍殺害的信息,你的安全感受到影響了嗎?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信息網絡裡,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幹擾,甚至認為掌握更多信息就能幸福。而《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殘忍地告訴我們:你獲得的數據越多,越不了解情況,幸福感反而越低。
另一位牛人,世界頂尖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在《當下的啟蒙》中也講到,世界變得越來越好,人們卻越來越焦慮,越不幸福,是因為過度解讀信息,在被錯誤的信息牽著鼻子走,而解決的辦法就是「理性思考」。
可見,從千頭萬緒的碎片信息中,甄選出錯誤信息,用減法法則讓生活變得簡單一些,也是反脆弱。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網絡上不少人呼籲關閉朋友圈,停止無效社交了。
有些人非常善於使用信息的脆弱性實現反脆弱,就像某些明星,眼看就要過氣了,趕緊找小報記者透露一些緋聞,很快就被推上熱搜。
反反覆覆,直到哪天碰到一個好作品,就流芳百世,如果沒有好作品,就成為了善於使用信息的「脆弱推手」。
丹尼爾卡尼曼、趙汀陽、姜奇平、葉檀、胡泳、塗子沛、羅振宇、秦朔、劉建位更是盛讚推薦,說這本書應該出現在每一個有思想的人的書架上。
因為在這個越來越不確定的時代,人們需要增加自己的抗風險能力,而不是毫無根據的預測或者聽別人預測。
塔勒布無情指出:我們不可能預測未來,黑天鵝本來就是事前無法預測的意外事件,如果能預測出來自然也就不是黑天鵝了。
某種程度上說,黑天鵝事件就像死亡,我們不知道它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發生,我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它一定會發生,然後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最終實現獲益。